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430例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凤玲 《山东医药》2008,48(23):63-64
检测430例脑出血(ICH)患者发病初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并对计数水平不同者的病情与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显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显著升高者与正常者相比,中、重度IcH比率及病死率均显著增高.认为ICH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增加,且与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其可作为常规检查、评估项目之一,以及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入院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脑出血病人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住院的急性脑出血病人128例,根据3个月时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3分)87例,预后不良组(mRS3分)41例,单因素分析两组病人入院时的临床、影像学及实验室资料,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急性脑出血病人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对急性脑出血病人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①128例急性脑出血病人中预后不良41例(32.0%)。②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病人糖尿病病史、脑卒中病史、饮酒史的比例以及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升高,血肿体积大,出血破入脑室比例高,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及入院时即刻血糖(ABG)升高,淋巴细胞计数低(P均0.05)。③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20,95%CI(1.026,1.222),P0.05]、血肿体积[OR=1.165,95%CI(1.038,1.307),P0.01]、NLR[OR=1.260,95%CI(1.042,1.525),P0.05]、ABG[OR=1.707,95%CI(1.112,2.621),P0.05]及NIHSS评分[OR=1.304,95%CI(1.110,1.530),P0.01]升高为急性脑出血病人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④Spearman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LR与基线NIHSS评分和血肿体积之间均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⑤ROC曲线分析表明,NLR预测急性脑出血病人短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17[95%CI(0.744~0.890),P0.001],预测价值优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结论入院时升高的NLR值对急性脑出血病人短期预后不良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阐述白细胞在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所起的作用及其对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脑卒中患者250例,根据白细胞计数高低分成白细胞增高组和白细胞正常组,并按卒中性质、卒中部位、血肿大小、梗塞面积、以及近期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白细胞常增高,表现为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P〈0.005),而且血肿体积越大、梗塞面积越大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计数越高(P〈0.050)。结论白细胞在脑卒中的发病和脑损害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卒中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越高,近期神经功能预后越差(P〈0.050),在临床上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性脑出血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引起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死亡的因素.方法对2002年3月-2005年2月,收治的10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中的35例死亡病人与68例存活病人的发病年龄及发病时意识状态、血压、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是否破入脑室、心电0图改变、白细胞计数、血糖水平等进行对比,并对35例死亡病人致死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死亡和发病年龄无相关性,与发病时的意识状态、血肿量、是否破入脑室及收缩压密切相关.意识状态越差,血肿量>60 mL,破入脑室及收缩压越高,病死率越高.发病时白细胞计数、血糖升高、心电图异常改变,死亡组明显高于存活组,上述改变与预后不良相关.结论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死亡因素较多,主要为发病时的意识状态、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及收缩压水平;脑出血致死原因可能与脑出血继发脑干出血、丘脑下部损伤、脑疝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性脑出血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引起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死亡因素。方法对2002年3月-2006年3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中的34例死亡病人与66例存活病人的发病年龄及发病时意识状态、血压、出血部位、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心电改变、白细胞计数、血糖等进行对比,并对34例死亡病人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死亡和发病年龄无相关性,与发病时的意识状态、血肿量、是否破入脑室及收缩压密切相关。意识状态差,血肿量〉60mL,破入脑室及收缩压高,则病死率越高。发病时白细胞计数、血糖升高、心电图异常改变,死亡组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死亡因素较多,主要为发病时的意识状态、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及收缩压水平;脑出血致死原因可能与脑出血继发性脑干出血、丘脑下部损伤、脑疝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CK-MB值将病人分为低、中、高组,测定、统计每组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清CK-MB值,并分析确定各组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与血清CK-MB值的相关关系。结果各组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与CK-MB值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并分析AECOPD病人C反应蛋白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其动态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42例AECOPD患者,检测其在治疗前及使用抗生素后10~14天的CRP水平,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的相关性.结果 在急性加重期CRP水平明显升高(57.224±54.86552 mg/L),而治疗后迅速下降(10.3976±15.1405 mg/L),其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具有显著相关性,此外CRP与预后具有正相关,抗感染疗程及住院时间有随CRP增高而延长趋势.结论 CRP检测对COPD急性加重期感染的诊断及疗效观察、预后判定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胰腺炎严重性的预测作用。方法对2010年9月-2011年9月住院的96例急性胰腺炎病例进行分析。以Ranson评分≥3分为重症胰腺炎标准。对患者入院后首次血常规检查结果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进行均数比较,Spearman相关性检验、ROC分析以及计算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拟然比、阳性预测值及准确度。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20例,轻症急性胰腺炎7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白细胞总数明显较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白细胞总数多[(15.16±5.06)×109/L vs(11.05±1.76)×109/L,P=0.000],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明显较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比值大(18.95±12.13 vs 6.63±3.44,P=0.000)。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SAP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419、P=0.000及0.571、P=0.000。白细胞总数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测的AUC为0.798(95%CI:0.670~0.925),最佳预测分界点为12.55×109/L;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测的AUC为0.906(95%CI:0.830~0.981),最佳预测分界点为7.85。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拟然比、阳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70.00%、86.84%、5.32、58.33%、83.33%和85.00%、92.11%、10.77、73.91%、90.63%。两者AUC比较,Z=4.59>1.96,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胰腺炎严重性的预测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232例脑出血病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研究表明白细胞在脑出血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232例脑出血病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的研究,分别从出血部位、血肿体积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评价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在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白细胞减少症(Leukopenia)、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eutropenia)和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tosis)均系多种病因所造成的综合征。正常成人外周白细胞总数一般在5,000~10,000的范围内。凡低于4,000者称为白细胞减少症,而低于2,000者,则因其中性粒细胞极度缺乏,而称为粒细胞缺乏症。由于嗜中性粒细胞占大多数,约为50~60%,故白细胞总数的变动,大多由其所造成。粒细胞缺乏症通常伴有白细胞减少。但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并不一定引起白细胞总数的下降,这是由于它种白细胞的代偿性增加的缘故,如患肠伤寒时,嗜中性粒细胞数虽减少到0.5%,但白细胞总数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影响脑出血内科治疗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0-01-01—2013-06-30铜陵市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20例,根据其30 d内生存与死亡预后分为死亡组20例和生存组10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平均动脉压(MAP)、出血量、出血部位、ECG异常情况及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MAP、出血量30 ml、脑干出血、血糖升高是脑出血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脑出血内科治疗患者的预后与年龄、MAP、出血量、出血部位、ECG异常及血糖升高有关,其中年龄、出血量、出血部位是不可控制因素,但MAP、血糖水平可适当加以调整,同时应密切监测ECG变化并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性脑出血继续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发生率、发生时间、相关因素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以来108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继续出血发生率为36.1%,多于发病6h内发生,主要与血压增高程度、大量饮酒、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结论对早期脑出血及有危险因素的患者,要密切观察,并采取可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水平在急性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我院ICU救治的的急性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14天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45例)、死亡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代谢指标、出血量、心肌酶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CHEⅡ评分);观察并记录患者随访1年的生存预后;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患者血清乳酸、血糖、出血量、APCHEⅡ评分诊断患者1年生存预后的价值。结果:(1)死亡组患者血清乳酸水平、血糖、LDL-C、TG、TC、CK、AST、LDH、APCHEⅡ评分、出血量均明显高于存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乳酸、血糖、出血量及APCHEⅡ评分为影响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3)ROC曲线分析显示,患者血乳酸、血糖、出血量及APCHEⅡ评分诊断其1年生存预后的准确度分别为85.00%、71.67%、76.85%、63.33%。结论:急性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症患者血清乳酸水平与病情相关且诊断患者生存预后的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出血临床并发症、血清酶和血糖变化与生存率的关系。方法筛选病例均经CT定性及定量检查,临床观察主要指标为:(1)并发症;(2)血清酶类;(3)空腹血糖;(4)预后情况。结果(1)临床主要并发症。消化道出血死亡17例(44.74%);肺部感染死亡29例(30.53%);尿路感染死亡19例(19.19%);电介质紊乱死亡18例(18.37%);肾功能损害死亡26例(29.89%);脑疝死亡11例(91.67%);症状性癫痫死亡5例(83.33%);代谢性酸中毒死亡4例(40%);代谢性碱中毒死亡6例(31.58%);昏迷死亡32例(58.18%);呼吸功能衰竭死亡30例(69.77%)。(2)血清酶类异常情况:251例中ALP值轻度升高者42例(16.73%);ALT及AST值轻度升高分别为23、61例(9.16%、24.30%)。(3)空腹血糖值〉7.0mmol/L97例(38.65%)。251例出血患者经治疗死亡者64例(25.50%),其中高血压患者死亡58例(27.88%);血压正常者死亡6例(13.95%)。结论重视和加强对原发性脑出血的防治研究,以降低患者的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陈现安 《内科》2013,8(3):233-236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HICH)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97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1例(25.9%)合并消化道出血。依据HICH合并消化道出血与否分组,分析性别、年龄、就诊时血压、GCS评分(意识状态)、脑部出血位置、破入脑室与否、中线结构移位与否、出血量、病死率等因素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关系。结果 HICH并发消化道出血与其脑部出血位置、出血破入脑室与否、中线结构移位与否及意识状态(昏迷)等因素有关(P〈0.05);出血位于脑干、丘脑部位、并破入脑室或有中线结构移位、出血量大、昏迷程度重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HICH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有GCS评分≤8分,单纯基底节区出血,基底节出血且破入脑室,出血破入脑室(或中线结构移位,或有意识丧失),脑出血量≥30 mL。本组197例HICH患者,死亡40例(20.3%),其中合并消化道出血组,死亡23例(45.1%);HICH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预后明显比未合并出血的患者差,且消化道出血发生时间越早,患者病死率越高(P〈0.05);瞳孔散大,GCS评分≤8分,并发消化道出血及3 d内发生消化道出血,均是HICH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掌握HICH并发消化道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后,针对原发病行积极防治,可保护胃黏膜,有效降低消化道出血并发率。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脑出血与消化道出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部位、出血量与消化道出血率及病死率的关系.方法 对540例脑出血患者,按脑出血部位、血肿量、有无脑室出血、中线结构移位,分别比较消化道出血率和病死率.结果 合并消化道出血132例(24.4%),死亡112例(20.7%).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脑叶出血组25.4%,小脑出血组17.6%,脑干出血组30.4%,蛛网膜下腔出血组36.7%,脑基底节区出血并脑室出血组37.0%和局限脑基底节区出血组11.5%;病死率脑叶出血组25.4%,小脑出血组11.8%,脑干出血组21.7%.蛛网膜下腔出血组30.0%,脑基底节区出血并脑室出血组35.2%、局限脑基底节区出血组6.9%.合并消化道出血组病死率48.5%,无消化道出血组病死率11.8%.结论 脑出血并消化道出血提示死亡率的增加.应毫不延误地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7.
38例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38例的外科治疗。讨论了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病死率高的3个主要原因:(1)脑出血部位越深,中线结构破坏越严重;(2)脑室内出血伴发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导致颅内压急剧增高;(3)老年人脑出血后极易诱发老年多器官衰竭(MOFE)。对29例血肿腔-脑室置管引流及尿激酶灌注的方法作了分析,其方法简便易行,对年老体弱,病情严重,不宜气管麻醉开颅的病人,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而且明显提高了存活率(72.4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AAV)伴非呼吸道出血的临床特征、诊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整理我院近5年诊治的47例AAV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分析其中合并非呼吸道出血者的诊治过程。结果:47例AAV中合并非呼吸道出血6例(12.7%),中位年龄58岁。2例发生2处出血,共8处出血;消化道出血2例(4.2%),脑出血3例(6.4%),肾出血1例,腹膜后血肿1例,肌肉血肿1例。6例AAV临床表型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4例,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2例(脑出血2例,肾出血1例)。6例中5例出血是AAV初诊活动期发生,同时伴急进性肾炎;胸部CT多提示双肺间质改变,但无咯血。1例肌肉血肿发生在血管炎复发期。4例MPOANCA强阳性,1例MPO-ANCA中阳性,1例PR3-ANCA强阳性。5例出血发作前已予激素治疗,临床表现较急骤危重,如头痛、腹痛、血便,常伴血红蛋白快速下降,3例休克血压;血小板计数及凝血指标均正常,仅1例血钙偏低。6例继续激素、环磷酰胺治疗,3例并用静脉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和血液透析,辅以输血、止血(血管介入栓塞或手术)。6例中2例死亡(脑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1例),4例存活者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诱导缓解,2例并用血浆置换治疗好转、脱离血液透析。结论:AAV合并非呼吸道出血的比例达12.7%;以脑出血和消化道出血为主,与本病导致血管损害相关,也是致命性的并发症。早期识别,积极免疫抑制剂治疗联合血浆置换、静脉免疫球蛋白,并止血处理(血管介入栓塞或手术),部分患者经救治可缓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脑出血患者凝血功能以及其生存状况的影响。 方法选取廊坊爱德堡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95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研究期间是否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发病之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照组患者未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均于发病8 h内抽取静脉血进行血液检查,探究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并对比2组患者术后持续出血情况、血肿体积增大以及死亡率。 结果试验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凝血酶时间、活化凝血酶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出血的发生率、血肿增大面积、死亡率以及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严重的还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 方法选择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2月至2017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3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发生率为11.25%(36例),经CT检查为原出血部位再出血及其他部位出血,且患者病死率为61.11%。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再出血与出血量、血压控制、发病后是否使用镇静处理、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凝血机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手术时机等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入院时GCS评分、高血压病家族史、是否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脑出血的部位、脱水药使用、手术方式等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引Logistic回归方程,证明出血量>60 mL、收缩压>140 mmHg、凝血机制异常、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术前2 h内INR值≥1.4、发病后进行镇静治疗、发病至手术时间≤2.5 h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与出血量、血压控制、发病后是否使用镇静处理、凝血功能、长期口服抗凝药物、INR值、手术时机等因素显著相关,针对上诉因素采取合适的临床处理,可以降低脑出血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