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门诊手术室消毒灭菌质量监测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加强门诊手术室管理,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2003~2007 年每月定期对门诊手术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及无菌包进行抽样检测,采用检测-反馈-教育-整改-检测的管理方法对消毒灭菌工作进行系统管理.结果 物体表面、使用中的消毒液和灭菌物品5年监测均达100%,空气与工作人员手2005~2007年合格率均达100%.结论 门诊手术室消毒灭茵质量整体情况较好,且有逐年改善趋势.科学合理的监控操作和管理手段,是保证消毒灭菌质量的关键,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医院消毒灭菌监测管理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陈明纯 《护理学杂志》2005,20(15):64-65
目的回顾性总结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为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无菌物品、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和空气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对存在的问题采用监测-反馈-教育-整改-监测的管理方法进行系统管理。结果监测采样共5234份,消毒灭菌监测合格率97.1%;1997~2003年各项消毒灭菌合格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整改前、后合格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监测-反馈-教育-整改-监测的管理方法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加强门诊手术室管理,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2003~2007年每月定期对门诊手术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及无菌包进行抽样检测,采用检测-反馈-教育-整改-检测的管理方法对消毒灭菌工作进行系统管理。结果 物体表面、使用中的消毒液和灭菌物品5年监测均达100%,空气与工作人员手2005~2007年合格率均达100%。结论 门诊手术室消毒灭菌质量整体情况较好,且有逐年改善趋势。科学合理的监控操作和管理手段,是保证消毒灭菌质量的关键,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介入手术室环境卫生质量,防止医院感染,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方法对介入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4项环境卫生指标进行监测,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改进,措施包括完善规章制度,强化手消毒规范化培训,加强进入手术室人员管控,严格手术室空气换气、抽湿、消毒管理等。结果抽检2013~2015年样本各42、38、55份,2015年合格率显著高于2013和2014年(均P0.0125)。结论对介入手术室环境卫生定期进行监测与改进,有利于深层次问题的暴露和解决,使介入手术室环境卫生质量持续提高,防止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NICU环境卫生监测及医院感染的现况,为NICU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所综合性儿童医院NICU进行为期6个月的医院环境监测、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及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结果各医院NICU常规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为98.87%,医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平均发生率分别为3.78‰和1.63‰,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常规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没有相关性。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51.56%~67.19%。结论 NICU医院感染应更注重目标监测,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有待加强,多中心调查可为全国范围内NICU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现状,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方法调查505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以及是否实施侵入性操作。采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环境、物体表面标本792份进行细菌监测。结果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2.77%,其中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46.96%。接受过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未接受者(均P0.01)。环境细菌监测合格率为61.36%。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加强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重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严防交叉感染,加强基础护理,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与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两级组织监测医院消毒灭菌效果与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的差异,分析导致差异的原因,以寻求解决的方案。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对10个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使用中消毒灭菌剂、消毒灭菌物品、医护人员手、空气、环境表面等项目的监测结果及相对应科室同期自我监测的结果。结果除灭菌物品和使用中消毒剂2项外,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其他项目及总体合格率,两级组织监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监测合格率低于科室自我监测合格率。建议根据医院规模配备足够的专职人员,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保证科室自我监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与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两级组织监测医院消毒灭菌效果与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的差异,分析导致差异的原因,以寻求解决的方案。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对10个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使用中消毒灭菌剂、消毒灭菌物品、医护人员手、空气、环境表面等项目的监测结果及相对应科室同期自我监测的结果。结果除灭菌物品和使用中消毒剂2项外,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其他项目及总体合格率,两级组织监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监测合格率低于科室自我监测合格率。建议根据医院规模配备足够的专职人员,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保证科室自我监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荧光标记法在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物体表面清洁效果监测的作用。方法应用荧光标记法对医院手术室、产房、母婴同室、透析室、导管室、口腔科6个感染高风险部门的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标记,监测荧光清除率,并针对监测结果采取改进措施。结果改进措施实施后,科室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合格率显著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后手术室、口腔科、导管室物体表面清洁合格率均为100%,产房、母婴同室及透析室分别为90.0%、92.5%、88.3%。结论荧光标记法能快速、客观地对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环境清洁质量进行评价和反馈,有利于临床及时加强物体表面清洁质量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消毒灭菌的质量,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我院重点科室的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消毒器械、使用中的消毒剂、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抽样监测.结果:共采样624份,合格597份,合格率为95.7%.结论:我院消毒效果总体质量较好,但有个别科室的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合格率比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模式在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灭菌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 4月-2022年7月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灭菌的手术器械为研究对象,2021年4月-11月灭菌的300件器械设为对 照组,2021年12月-2022年7月灭菌的300件器械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消毒供应中心的灭菌流程对器械进行 常规灭菌,观察组在常规灭菌流程的基础上增加了思维导图模式,比较两组器械包装完好情况、器械完整性及 医护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包装合格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的97.00%( P <0.05);观察组器械完整率、满 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思维导图模式在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灭菌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 果确切,可有效提高器械包装合格率及器械完整性,医护人员对于器械灭菌质量的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李静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24):131-133
研究消毒供应中心参与医学美容科医疗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蒙阴县人 民医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的15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础组(7名)和科研 组(8名)。基础组采取常规管理,科研组采取医疗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消毒灭菌质量、不 良事件及工作人员满意度。结果 科研组管理后器械拆装、消毒质量、清洗质量、包装质量评分均高于基 础组(P <0.05);科研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基础组(P <0.05);科研组满意率为100.00%,高于基础组 的57.14%(P <0.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参与医学美容科医疗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管理可提高消毒灭菌质 量,保证器械消毒合格并避免发生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3.
雷苗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2):115-118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的方法 对传统院感防控模式和医护一体化院感防控模式进行效果比较,从手卫生、医疗废物、消毒隔离、多重耐 药菌、职业暴露和传染病6方面监测内容进行指标评价。结果 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式的实施在院感的医疗 废物处理正确率、消毒隔离知识掌握正确率、职业暴露知识掌握正确率、传染病监测正确率均高于传统院 感防控模式(P<0.05);在手卫生执行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正确率方面虽有波动,但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 式仍优于传统模式(P<0.05);医护一体化感控模式实施后,科室院感管控综合水平从全院第34名上升至 第3名。结论 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式的实施让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得到了有效控制,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医务 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和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是一种有效可行的院感防控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手术室流程再造对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 方法以流程再造的方法对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的人员素质、管理制度及手术室硬件等进行再造优化,比较流程再造前后的手术室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院内感染情况、灭菌合格率及手术满意度情况。 结果手术室流程再造后较再造前手术室医务人员手、无菌物品、空气、物体表面的灭菌合格率明显提高;手术连台间隔时间、首台手术等待时间明显降低;患者的院内感染率(1.14% vs. 8.54%)明显降低;患者的服务满意度明显升高(P均<0.05)。 结论手术室流程再造不仅能强化手术室环境灭菌效果,还能提高医务人员在手术室的工作效率,明显降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院内感染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了院内感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手足显微外科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期间的应急护理管理方法,并评价效果. 方法 2020年1月20日至2月20日,采取应急护理管理措施:做好急诊患者的体温及肺部CT筛查,对所有在院患者及家属进行体温及指脉氧监测,高热或肺部CT异常患者的隔离与确诊,疑似及确诊患者病房的消毒与终末处理,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与培训,防护用具的规范使用与管理,病房人力资源的调配与管理,加强住院患者COVID-19的知识宣教以缓解焦虑等,确保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结果 本科室持续发热患者4例,2例排除COVID-19;1例确诊后转诊;1例高度疑似,已居家隔离.医护人员培训完成率100%,合格率100%.支援一线医护人员共48人,后备人员17人.疫情初期1例医生感染,应急管理措施落实之后无人感染;科室防护用具使用得当;在院患者无过激情绪反应,口罩佩戴依从性100%.结论 科室疫情期间所采取应急管理办法有效避免了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保障了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安全,科学及时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妇幼保健院感染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院感染控制管理中引入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建立质量改进小组,完善相关标准方案,并在医疗各个环节中贯彻执行。比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的医院感染控制效果。 结果实施CQI后,患者院内感染知晓率由69.5%上升至90.8%,患者满意度由71.5%上升至98.8%,患者医院感染率由5.5%下降至2.0%,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由84.0%上升至91.7%,医疗用品消毒合格率由80.4%上升至97.9%,医疗垃圾处理合格率由82.3%上升至99.4%,与实施CQI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 结论引入CQI方法有效提高了感染控制质量,得到了各级管理部门、医务工作人员和患者的一致认可。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Respiratory pathogens from CF patients can contaminate inpatient settings, which may b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patient-to-patient transmission. Few data are available that assess the rate of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of outpatient settings. We determined the frequency of contamination of CF clinic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alcohol-based disinfectants in reducing hand carriage of bacterial pathogens.MethodsWe conducted a point prevalence survey and before–after trial in outpatient clinics at 7 CF centers. The study examined CF patients with positive respiratory cultures for Pseudomonas, Staphylococcus, Stenotrophomonas or Burkholderia species. Hand carriage and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with respiratory pathogens were assessed during clinic visits (Part I)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hand hygiene performed by CF patients (Part II) was determined using molecular typing of recovered isolates.ResultsIn Part I (n = 97), the contamination rate was 13.6%. Pseudomonas and S. aureus, including methicillin-resistant strains, were cultured from patients' hands (7%), the exam room air (8%), and less commonly, environmental surfaces (1%). In Part II (n = 100), the hand carriage rate of pathogens was 13.5% and 4 participants without initial detection of pathogens had hand contamination when recultured at the end of the clinic visit.ConclusionsRespiratory pathogens from CF patients can contaminate their hands and the clinic environment, but the actual risk of patient-to-patient transmission in the outpatient setting remains difficult to quantify. These findings support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CF infection control recommendations including hand hygiene for staff and patients, contact precautions for certain pathogens, and disinfecting equipment and surfaces touched by patients and staff.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以护理敏感指标的PDCA循环管理对预防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9月164例手术患者,根据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分为两组,对照组(79例)采用单纯采用柏拉图分析法进行手术室医院感染质量控制,观察组(85例)针对控制感染的护理敏感指标进行分析,结合PDCA循环管理模式,反复循环分析因素和改进效果进行评价和执行护理。共有3名手术室护士参与该研究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病原菌检出率、切口感染率、手术室消毒效果。结果 观察组医护人员手、物表、环境卫生消毒质量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2.94%、95.29%、80.0%,对照组分别为82.28%、84.81%、62.0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检出率、切口感染率分别为4.71%、10.59%、2.35%,对照组分别为24.05%、31.65%、10.1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室采用以护理敏感指标的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经验,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借鉴。方法将肿瘤中心改建为符合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标准的定点医院,设14个病区850张床位;与援鄂医疗队共同成立联合护理部,制定护理工作制度和规范,建立护理安全事件处理流程,构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严格督导与质控。结果累计收治患者1 022例,治愈出院763例;三级护理质量控制检查合格率为100%;隔离病区医护人员零感染。结论构建统一的制度、工作流程及质量与安全管理标准,有利于多团队协作工作及同质化管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