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5(TLR5)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遂宁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22年8月确诊为RA的患者140例,以及健康对照人群70例(正常对照组),RA患者依据病情活动评分红细胞沉降率(DAS28-ESR)分为高疾病活动组(n=70)以及中低疾病活动组(n=70),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5的阳性率,采用ROC曲线分析单核细胞TLR5表达对RA的预测价值。结果 正常对照组、中低活动组和高活动组单核细胞表面TLR5阳性率分别为(46.99±5.79)%、(50.80±5.96)%和(58.86±6.2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550,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TLR5诊断R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最佳截断值为49.50%,敏感性为72.86%,特异性为73.57%。结论 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的TLR5参与RA发病和维持疾病活动,对RA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早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oll样受体(TLR)2、TLR4对其配体双糖链蛋白多糖(BGN)、脂多糖(LPS)的刺激反应性,阐明PBMC TLR2、TLR4在RA疾病早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RT)-聚合酶链反应(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BGN和LPS刺激前后,RA组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4+细胞频率、PBMC TLR2 mRNA和TLR4mRNA及上清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 RA早期患者TLR2 mRNA明显升高、TLR4 mRNA下降(P<0.01);经LPS刺激后,RA患者TLR4 mRNA升高3.50倍,而健康对照组下降到0.11倍;LPS和BGN促进了各组PBMC产生IL-6、TNFα,但RA早期患者组上升的倍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PBMC TLR2、TLR4参与早期RA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8例AS患者,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4表达的百分率,以及单核细胞表达CD14荧光强度.42例健康职工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AS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4表达的百分率[(30.45±5.17)%]明显高正常组[(13.14±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S组单核细胞的CD14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26.63±11.32)%明显低于时照组(49.81±19.67)%,,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LR4在AS中表达上调,其表达模式的变化可能与AS的发病有关,未有证据提示可作为评估AS病情的航向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64和Toll样受体2(TLR2)和Toll样受体4(TLR4)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2017.06~2020.06间收治的96例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同时将30例稳定期COPD患者纳为稳定组,30例健康志愿者纳为对照组。采集三组外周静脉血,检测单核细胞亚群CD64,TLR2和TLR4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炎症标志物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及肺功能间的相关性,随访6个月,统计AECOPD组中再次急性复发的患者,绘制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CD64表达,TLR2和TLR4在AECOPD急性复发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COPD组以及AECOPD组外周血CD64水平(32.69±6.43,39.69±7.79 vs 26.74±5.14),TLR2水平(169.79±29.07,181.15±22.44 vs 140.03±28.74)以及TLR4水平(186.25±34.15,200.58±33.47 vs 153.65±35.1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1.774,26.957,2.488,均P<0.05),AECOPD组外周血CD64,TLR2以及TLR4水平均高于CO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66,2.249,2.037,均P<0.05);随访6个月,96例AECOPD患者中共20例患者因再次急性复发入院,再次复发者首次入院时外周血TLR2(249.66±40.52 vs 163.21±35.64)、TLR4(253.66±36.85 vs 186.69±45.21)及CD64(53.69±13.58 vs 35.41±14.47)水平均高于无复发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79,6.105,5.089,均P=0.000)。相关性分析提示,AECOPD患者外周血CD64与其吸烟史,IL-6,PCT水平呈正相关(r=0.36,0.33,0.31,均P<0.05),与FEV1/FVC呈负相关(r=-0.45, P<0.05)。TLR2与其PCT水平呈正相关(r=0.34, P<0.05),与FEV1/FVC呈负相关(r=-0.35, P<0.05),TLR4与其他临床指标无相关性(r=0.07,0.11,0.13,0.13,-0.17,-0.23,-0.26,0.29, 均P >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血清CD64,TLR2及TLR4在预测AECOPD患者再次急性复发中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能,各指标单独应用时以TLR2应用效能最高,其AUC=0.805,95%CI(0.679~0.931),三指标联合应用的预测效能最高,AUC=0.833,95%CI(0.703~0.964)。结论 AECOPD患者外周血CD64,TLR2及TLR4水平均较COPD者明显升高,且其在预测患者半年内再次急性复发中具有良好的效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Toll样受体9(TLR9)在单核细胞亚群中的表达及单核细胞经配体活化后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初步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TLR9在RA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2例活动性RA患者(RA组)和32例健康人对照(HC组)外周血,流式细胞术分析单核细胞亚群TLR9表达;体外培养单核细胞,经TLR9配体CpG-2006活化培养48 h,Luminex 200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培养上清液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浓度。结果与HC组相比,RA患者外周血3个单核亚群TLR9平均荧光强度(MFI)均显著上升(CD14++CD16-:211.4±35.3 vs 73.4±11.3;CD14+CD16+:214.9±32.6 vs 69.3±14.1;CD14lowCD16+:141.8±22.6 vs 12.8±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C组活化后相比,RA组活化后上清液细胞因子IL-6[(209.8±32.9)pg/mL vs(71.1±12.6)pg/mL]、TNF-α[(264.3±35.4)pg/mL vs(76.2±18.7)pg/mL]、MCP-1[(167.6±19.2)pg/mL vs(23.3±7.4)pg/mL]浓度均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性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高表达TLR9,促进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在RA疾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创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脂多糖受体 (TLR4)表达变化 ,观察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2 3例创伤患者 ,损伤严重评分 (ISS)≥ 9分 ,与 8例正常对照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表面TLR4受体表达的变化。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IL - 6 ;同时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所观察的创伤患者血浆IL - 6浓度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升高 ;TLR4表达降低 ,但预后良好者可于伤后第 7天恢复正常水平 ,预后差者于伤后第 7天TLR4受体的表达仍处于低水平。结论 创伤可触发全身炎症反应 ,创伤后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的表达与患者的免疫机能、预后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 4,TLR4)在不同人群外周血白细胞的差异表达及其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0例AS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TLR4的表达。结果:TLR4在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有表达,以单核细胞表达为主;HLA-B27阳性和阴性AS患者外周血3种细胞TLR4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但两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结论:TLR4主要表达于外周血单核细胞,但AS患者外周血3种细胞表达均上调,这种上调与HLA-B27阳性与否无关,提示TLR4信号通路的异常与AS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CD3+CD(16、56)+自然杀伤(NK)T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患者(病情活动组和病情稳定组)及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CD(16、56)+细胞的比例及CD3+CD(16、56)+淋巴细胞CD69的表达百分率。结果 RA病情活动组外周血CD3+CD(16、56)+NK T细胞的比例及NK T细胞CD69的表达百分率明显低于RA病情稳定组及健康对照组(P均<0.01);RA病情稳定组NK T细胞的比例及NK T细胞CD69的表达百分率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RA患者外周血中CD3+CD(16、56)+NK T细胞比例减少及活性受抑制可能参与了RA的发病过程,且可能与RA的病情活动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背景:研究证实全髋关节置换后松动假体表面生物膜中表达Toll样受体,但其变化规律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关节假体置入患者外周血白细胞Toll样受体2,4的表达.方法:选择关节置换患者和同期10例行关节镜检查患者,于入院次日和假体置入后第3天早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白细胞中Toll样受体2和Toll样受体4的阳性表达,同时送血样至检验科检查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与结论:两组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均在正常范围内.Toll样受体2,4均主要表达于外周血单核细胞,而在外周血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表达率较低;关节置换组术后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2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术前(P < 0.05);关节置换组Toll样受体4、关节镜组Toll样受体2,4手术前后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关节置换组手术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2阳性表达率低于关节镜组(P < 0.05),两组Toll样受体4表达率无差异.提示在无感染的情况下,手术本身应激和局部损伤不影响Toll样受体2,4的表达,假体的置入下调了外周血Toll样受体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CC亚族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CCL13)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CP-4的水平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以探讨MCP-4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定量方法测定40例RA患者、20例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2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血清MCP-4水平。分析RA组血清MCP-4水平是否与ESR、CRP、RF及双手放射学检查等指标具有相关性。结果:RA组血清MCP-4水平为(203.79±18.64)pg/mL,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对照组血清MCP-4水平为(207.76±40.37)pg/mL,正常健康对照组血清MCP-4水平为(125.13±11.08)pg/mL。RA组、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对照组血清MCP-4水平与正常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与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对照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787),RA活动期患者血清MCP-4水平(214.86±24.46)pg/mL和非活动期患者血清MCP-4水平(190.27±29.11)pg/m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65)。RA组血清MCP-4水平与ESR、CRP、RF及双手X片分期无相关性。结论:RA组的血清MCP-4水平高于正常健康对照组,但与ESR、CRP、RF及双手X片分期无相关性。MCP4可能参与了RA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液及血清中可溶性P-选择素(sP-选择素)水平,分析sP-选择素在不同病程中的变化以了解sP-选择素在RA发病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0例RA患者活动期和缓解期血清、关节液及2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sP-选择素水平。结果活动期RA患者关节液和血清sP-选择素分别为1 664.0±365.6 ng/ml,800.1±419.0 ng/m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59.7±157.3 ng/ml(P<0.001),且关节液sP-选择素明显高于血清(P<0.001),二者呈显著性正相关(P<0.001)。缓解期RA患者血清sP-选择素浓度为376.1±183.2ng/ml,较活动期明显下降(P<0.001)。结论RA患者滑液和血清中sP-选择素含量可反映患者的活动性,因此可作为关节炎症的活动及治疗后病情缓解的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活动期血清中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100例,RA患者54例(其中活动期30例,非活动期24例),分别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类风湿因子(RF)的浓度;用魏氏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比较活动期和非活动期两组间hs—CRP、RF、ESR有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对各期的RF与ESR、hs—CR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A活动期患者血清中hs—CRP明显高于非活动期及正常对照组。RF在活动期与非活动期的变化不明显,活动期的RF与ESR、hs—CRP呈正相关(P〈0.05),而非活动期RF与ESR、hs—CRP无相关性(P〉0.05)。【结论】hs—CRP比RF更能反映出RA活动期与非活动期的变化,可作为病情改善和恶化情况的判断,治疗有无效果的观察指标,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患者外用血CD6 2P表达的变化与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8例活动性RA患者与 15例正常人外周血CD6 2P的表达 ,同时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 (CRP)与魏氏法测定血沉(ESR)。结果 活动性RA组患者的外周血CD6 2P表达 (11 88± 2 4 7%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2 78± 1 0 4 % ) (P <0 0 1) :CRP(5 4 33± 2 3 35mg/L)与ESR(86 0 6± 33 6 7mm/lh末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3 2 1± 2 18mg/L)与 (12 2 5±5 0 5mm/lh末 ) (均P <0 0 1) ;活动性RA患者组CD6 2P的表达量与ESR、CRP成直线正相关 ,相关系数r分别为 0 5 2 2 4(P <0 ,0 1)与 0 70 4 8(P <0 0 1)。结论 活动性RA患者存在CD6 2P的高度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croRNA-206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3年11月确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7例及25例健康对照外周血标本,分离 PBMCs。采用实时定量 PCR(qRT-PCR)方法检测PBMCs中microRNA-206及锌指样转录因子4(KLF4)、孤儿核受体γt(RORγt)mRNA相对表达量。统计学处理采用非配对t检验和 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microRNA-206表达的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0.056±0.019 vs 0.138±0.057,t=3.103,P<0.01),KLF4 mRNA和RORγt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604±0.183 vs 0.098±0.027,t=6.651,P<0.01;0.583±0.271 vs 0.069±0.018,t=7.438,P<0.0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croRNA-206表达水平与 KLF4及 RORγt相对表达量均呈负相关(r=-0.639,P<0.01;r=-0.842,P<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microRMA-206表达的水平下降,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手部影像学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手部X线的表现与临床指标关系。方法:对60例临床资料完整的RA病例行双手正侧位X线检查,分为符合类风湿关节炎X线I期表现的32例(第1组),符合类风湿关节炎Ⅱ期及以上表现的患者28例(第2组),分别统计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指标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关节肿胀个数进行两组比较,以及对影像学Sharp评分和临床各指标相关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两组RA患者的RF、ESR、CRP和关节肿胀数第2组明显高于第1组,两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Sharp评分与ESR、CRP、RF、关节肿胀数均有相关性,它们的r值、P值分别为r=0.414,P=0.001;r=0.481,P=0.000;r=0.333,P=0.009;r=0.261,P=0.044。结论:类风湿关节炎Ⅱ期及以上表现的患者RF、ESR、CRP和关节肿胀数明显高于类风湿关节炎X线Ⅰ期表现的患者,Sharp评分和RF、ESR、CRP和关节肿胀数有一定相关性,说明RF、ESR、CRP和关节肿胀数对类风湿关节炎的预后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1α(MIP 1α)和依赖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的调节蛋白(RANTES)在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的mRNA水平的表达。探讨它们在RA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的作用和与RA的疾病活动程度相关性。【方法】分别分离 32例RA、6例骨关节炎 (OA)以及 10例健康成人 (HC)的PBMC ,提取细胞总RNA ,行逆转录PCR ,将目的基因与内参照基因GAPDH共扩增。统计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与内参照基因片段比值 ,并与RA患者疾病活动指标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A、OA、HC各组PBMC标本MIP 1α与GAPDHRT PCR共扩增产物光密度比值与OA组、H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RA组PBMC标本RANTES与GAPDHRT PCR共扩增产物光密度比值与OA组、H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RA患者PBMC中MIP 1α和RANTESmRNA表达水平均与疾病活动性指标如病程、ESR、CRP、肿胀关节数、疼痛关节数、关节X线分期、RF滴度等未发现有相关性。【结论】趋化因子MIP 1α在RA患者PBMC中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OA和健康成年人 ,提示很可能在介导淋巴细胞从外周血进入炎症关节部位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护理体会。在使用该药时严格低温保存,即用即取;药物现配现用,选择小号注射器的针头溶解药液,避免药液浪费;密切观察用药不良反应,如输液反应、呼吸道感染、结核感染、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等;因为该药的给药时间是按周排列的,不是传统的集中一个时间段每天用药的规律,不需要住院,因此加强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教育,以免延时用药,影响疗效。熟悉药物特性,如药物的作用特点、疗效标准、安全性、剂量、疗程、联合用药、每次用药前的检查等,了解患者治疗进展,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感受,密切观察患者用药疗效,为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2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第0、2、6周及以后每隔8周静脉输注英夫利昔单抗3mg/kg,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疗效评定标准,在用药后第1天、第2周、第6周、第14周ACR20改善分别为7例(33%)、9例(43%)、15例(72%)、18例(86%)。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方案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在北京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就诊的7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干预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门诊随访,干预组采用健康宣教、观看视频、现场示范、发放宣教手册、电话随访等形式开展延续护理服务。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采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linical disease activity index,CDAI)量表及关节炎生活质量测量量表简卷(arthritis impact measurement scale 2-short form,AIMS2-SF)进行评价。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疾病活动情况虽有一定改善,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症状、影响及社会等3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方案对于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