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方展永 《首都医药》2014,(24):184-185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松解手法治疗的踝关节术后功能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踝部受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术后采用中医松解手法进行康复,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方法治疗,治疗一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得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8.9%,犬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分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传统中医正骨松解手法对踝关节损伤的康复治疗效果临床疗效明显。结论应用中医传统正骨松解手法对足踝部损伤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加快踝关节扭伤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对几类不同的踝关节陈旧性骨折患者应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现介绍如下。所收集的30例陈旧性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笔者所在医院骨科2004-01~2009-08治疗的患者。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17~60岁。病程0.5~3.5年,平均1.4年。均有踝关节扭伤史,伤后未经正规治疗,以后逐渐出现踝关节行走时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棍点理筋正骨手法在急性腰扭伤疾患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贺州市中医医院骨科及推拿科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的7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显效率为73.33%,高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急性腰扭伤疾病的治疗中,对患者的疼痛缓解以及腰椎功能的改善方面棍点理筋正骨手法要优于传统推拿手法,且疗效更佳,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佛山市中医院正骨十四法与普通正骨手法治疗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Ⅱ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Ⅱ度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4例。A组患者采用正骨十四法复位治疗, B组患者采用普通手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Olerud-Molander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OMAS)评分、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完整的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在末次随访(6个月)拍摄X光片时,骨折均已经达到临床愈合标准。两组初次随访的O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的OMAS评分均高于本组初次随访时, A组的OMAS评分(90.43±5.22)分高于B组的(85.34±5.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手法复位时间(23.0±5.2)min长于B组的(15.0±4.3)min,并发症发生率8.82%低于B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发生并发症3例,患者6个月后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在治疗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的研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Ilizarov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术后随访24个月,观察临床治疗资料、优良率、及治疗前后的膝关节HHS评分、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100.00%,均未并发症发生。。其住院的时间为9~26d,平均(16.38±5.11)d。患者术毕至负重时间6~13个月,平均(10.37±3.30)个月。Ilizarov外固定支架进行固定时间5~13个月,平均(7.36±2.64)d。优33例,良2例,治疗的优良率为100.00%。治疗后,患者HHS及Baird-Jackson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lizarov技术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在控制感染和改善患肢功能方面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曾日华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289-290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配合消痛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收治入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临床资料,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采用单纯中医正骨手法治疗疗法。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药袋热敷治疗。疗程后按统一标准予以临床疗效判定,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JOA)对腰椎功能进行评分。结果中医正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两组之间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部分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医正骨手法配合中药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激痛点针刺法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取穴针刺结合传统中医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激痛点针刺法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3个疗程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2、3个疗程,观察组的VAS评分分别为(3.21±1.06)、(2.36±1.08)、(1.59±1.0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73±2.04)、(3.04±1.05)、(2.48±0.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的8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采用激痛点针刺法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方法 ,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正骨膏外敷治疗跟痛症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11年6月-2012年10月应用正骨膏外敷治疗27跟痛症患者,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32~68岁,平均41岁。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获得12~28个月随访。全部患者功能恢复良好,均能正常恢复行走。结论正骨膏外敷是治疗跟痛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电针结合中药熏洗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7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熏洗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患者采用单盲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治疗组77例采用针刺结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63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结果2疗程治疗后,有效率治疗组为97.4%,对照组为79.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中药熏洗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平乐正骨手法复位结合相对稳定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胫骨干骨折患者1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72例患者实施平乐正骨手法复位结合外固定治疗为对照组,72例患者实施平乐正骨手法复位结合相对稳定内固定治疗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软组织损伤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胫骨功能评分、骨折愈合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乐正骨手法复位结合相对稳定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恢复时间,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躯干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60.28±12.4...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富含血小板血浆(PRP)与玻璃酸钠在早期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60例早期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A组给予玻璃酸钠注射剂关节腔注射,B组给予自体PRP关节腔注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10m步行时间等指标变化,以及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开始,两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1个月后,A组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VAS评分、10 m步行步数优于B组(P<0.05)。治疗3个月后,B组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VAS评分、10 m步行步数优于A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和PRP治疗早期踝关节骨性关节炎均有较好疗效,注射PRP在3~6个月时疗效优于注射玻璃酸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6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50例,根据手术入路分为两组,A组22例采用前入路,B组28例采用后外侧入路。结果 A组手术时间(56.85±24.21)min短于B组(83.14±18.52)min(P<0.05);A组骨折愈合时间(10.24±2.12)周短于B组(13.15±2.47)周(P<0.05)。两组Baird-Jackson评分优良率(A组:90.91%,B组:92.86%)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手术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均能取得满意效果,但前入路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4.
张秀伟  徐斌 《安徽医药》2016,37(12):1519-1521
目的 分析外侧副韧带修复联合关节镜下踝关节腔清理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28例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踝关节镜处理关节内病变及修复外侧副韧带,应用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系统对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年进行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术前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分为(40.63±4.75)分,术后3个月评分为(68.75±3.65)分,术后6个月评分为(90.00±1.31)分,术后1年评分为(91.25±1.28)分,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侧副韧带修复联合关节镜下踝关节清理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电刺激镇痛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的效果。方法对93例慢性盆腔疼痛患者采用低频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行电刺激治疗,同时用艾条灸关元、子宫、归来、三阴交和八髎穴等穴位,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评分。结果经连续2个疗程治疗后,疼痛消失48例(51.6%),疼痛缓解30例(32.3%),无效15例(16.1%),总有效率为83.9%。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2∽8分,平均(4.85±2.32)分,治疗后0∽4分,平均(2.61±1.37)分,治疗后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经半年随访,治愈的48例患者中,有9例复发需再次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艾灸联合电刺激治疗慢性盆腔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按照入院挂号尾数的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奇数)和对照组(偶数),各2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复位后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AS评分(2.13±0.34)分低于对照组的(3.46±0.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减轻疼痛,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价值,为临床研究提供有力科学依据。方法42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格法分成两组,研究组21例,采取VSD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创面换药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评分、踝关节功能、术后感染情况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28.1±4.6)d,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3.2±6.5)分,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16.2±3.3)d,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83.4±5.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除了住院费用,如手术准备时间、换药次数、创面感染、疼痛评分等,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创面感染、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建议各医院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诊疗路径在踝关节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河池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0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ERAS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诊治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28例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患者。男18例,女10例;年龄18~42岁,平均28岁,踝关节前外侧和前侧有局限性压痛;关节背伸-20°~-5°,平均-10.7°;跖屈30°~40°,平均34.5°。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总分为(47.82±9.24)分,疼痛评分为(7.36±1.02)分。X线片检查示胫骨前缘和距骨均有骨赘增生,MRI显示20例有胫、距关节软骨面损伤。关节镜下行胫骨前缘或距骨骨赘磨削,刨削清理前外踝的瘢痕和增生滑膜组织,清除剥脱软骨。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时,22例踝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背伸达15°~25°,平均19.8°;跖屈35°~45°,平均41.7°。4例轻度受限,背伸5°~15°,平均7.3°;跖屈35°~45°,平均38.5°。2例持续行走3~4h后踝关节出现疼痛,关节活动轻度受限,背伸0°~5°,平均2.6°;跖屈35°~40°,平均37.5°。AOFAS踝与后足评分总分为(88.75±9.6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62,P=0.000);疼痛评分为(1.42±1.2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62,P=0.000)。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征手术操作简便,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固定在Lauge—HansenⅡ~Ⅲ度踝部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踝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61.5±9.4)min vs (36.9±7.6)min,术中出血量为(84.2±12.1)mLvs (24.3±5.8)mL,骨折愈合时间为(6.2±2.3)d vs (7.5±2.6)d,术后7周踝关节功能评分为(81.4±4.4)分vs (77.8±4.3)分,经过对比,均P〈0.05,术后10周观察组踝关节功能评分(92.4±5.1)分VS(91.8±4.9)分,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固定在Lauge—HansenⅡ-Ⅲ度踝部骨折脱位中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骨折愈合时间短等特点,值得Lauge—HansenⅡ-Ⅲ度踝部骨折脱位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