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合并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衰竭各个时期的血浆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特点,以及NT-proBNP与动脉氧分压(PaO 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 2)、肺动脉收缩压(PASP)、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的相关性,为评价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60例COPD患者,根据有无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分为单纯COPD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组,3组均测血浆NT-proBNP、PASP、FEV 1、PaO 2、PaCO 2。结果3组血浆NT-proBNP、PASP、FEV 1、动脉血气PaO 2、PaCO 2,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PASP、PaO 2、PaCO 2、FEV 1的相关性分析发现,NT-proBNP水平与PASP呈正相关(r=0.725,P=0.00),与PaCO2呈正相关(r=0.461,P=0.000),与PaO2水平负相关(r=-0.36,P=0.005),与FEV1负相关(r=-0.376,P=0.003)。结论 COPD患者在合并肺动脉高压期及合并右心衰竭期,血浆NT-proBNP水平逐渐增高,与临床过程相关。血浆NT-proBNP水平可作为评估COPD患者病情及右心室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认知功能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宝银 《河北医学》2015,(6):887-891
目的:探讨影响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135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评价稳定期COPD 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的认知功能差异,并观察 COPD 患者不同肺功能、PaO2水平及PaCO2水平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135例稳定期COPD患者中97例(71.85%)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COPD 组MoCA量表总分为(21.55±3.63)分,对照组MoCA总分为(26.71±2.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患者肺功能情况、PaO2水平及PaCO2水平分别分组,肺功能良好组、PaO2≥60mmHg组、PaCO2<50mmHg组较肺功能差组、PaO2<60mmHg 组、PaCO2≥50mmHg组MoCA评分在视空间与执行、命名、延迟记忆、注意、语言、抽象、定向各分项及总分均显著降低,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肺功能、PaO2水平及PaCO2水平是影响慢阻肺患者认知功能的主要因素。结论:稳定期COPD 患者广泛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肺功能越差、PaO2水平越低、PCO2水平越高,MoCA评分越低;年龄、文化程度、肺功能、PaO2水平及PaCO2水平是影响慢阻肺患者认知功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王静 《中国民康医学》2022,(12):163-166
目的:观察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绞痛[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护理依从性[通用依从性量表(GAS)]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6MWT)水平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心绞痛稳定状态、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程度等SA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自我检测、避免诱因、定期复诊等G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MW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应用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可提高SAQ评分和GAS评分,以及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以改良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13分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的效果。方法将8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GCS≥13分组(A组)和改良GCS≥10分组(B组),每组40例。A组患者在有创机械通气(改良GCS≥13分)后序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B组患者在有创机械通气(改良GCS≥10分)后序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次插管发生率、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与B组比较,A组有创通气时间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VAP发生率、再次气管插率、住院总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拔除气管插管前及无创机械通气3h后氧合指数、平均动脉压、PaO2、PaCO2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以改良GCS≥13分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COPD患者90例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综合护理,评价2组病人心理状态、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日常活动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aO2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日常生活、社交能力、焦虑和抑郁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得到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慢阻肺患者病情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分别以改良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13、15分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温岭医院急诊ICU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B组均接受有创机械通气(IMV),分别在改良GCS评分≥13、15分稳定3 h后,序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INV)。分别于拔管前及NIV后3 h记录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记录两组IMV时间、再次插管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总住院时间。结果 A组与B组拔管前、INV后3 h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PaO2、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拔管前与NIV后3 h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PaO2、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再次插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IMV时间、住院总时间短于B组,VAP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 以改良GCS评分≥13分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缩短IMV时间、住院总时间,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肺功能治疗效果。方法:72例稳定期COPD患者分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阴性两组。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前后其FVC,FEV1,PaO2,PaCO2的变化情况。结果: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组FVC,FEV,PaO2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aCO2明显下降(P<0.01)。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者FVC,FEV1无改善(P>0.05),PaO2,PaCO2得到了改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对存在可逆性气流阻塞的COPD患者的肺功能有很好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2 mg,2次/d.对照组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两组患者同时还接受吸氧、抗感染及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 h、3 d、5 d、7 d分别检测肺功能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两组COPD患者治疗7 d后与治疗前比较FEV1、PaO2及PaCO2的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各观察时间点,两组患者的FEV1、PaO2及PaCO2的均值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能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与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及家属同步教育对膀胱癌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行经尿道电切术的早期膀胱癌患者105例,采用抽签法分为家属同步教育组36例、延续护理组33例、对照组36例,分别采用延续护理模式联合家属同步教育、延续护理模式、常规护理模式。结果完全依从率家属同步教育组>延续护理组>对照组(P<0.05);对照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家属同步教育组膀胱刺激征和膀胱内烧灼感及烧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延续护理组(P<0.05);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延续护理组、家属同步教育组(P<0.05);但延续护理组、家属同步教育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延续护理联合家属同步教育有利于提高膀胱癌患者化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膀胱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在儿科护理中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芮城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36例患儿分为2组,各68例,分别为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与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的研究组。观察2组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患儿依从性、不良事件发生率、家长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疾病知识、预防知识、自我护理知识及用药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依从性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83.82%(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1%,低于对照组的14.71%(P<0.05);研究组家长满意度为98.53%,高于对照组的88.24%(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开展规范化健康教育可提升家长认知水平及患儿依从性,可有效减少相关不良事件发生,家长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姜琪锋 《河北医学》2013,19(10):1453-145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发生心律失常与动脉血气分析的相互关系。方法:196例老年COPD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常规行动态心电图及动脉血气分析,COPD患者按有无心律失常分为两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①对照组心律失常比例明显低于COPD组(13.3%vs 72.1%,X2=23.356,P〈0.05),COPD组共计62.2%(122/196)例合并心律失常,其中72.1%(88/122)的患者为室上性心律失常,27.9%(34/122)为室性心律失常。②心律失常组pH值、PaO2低于非心律失常组(t=5.745、4.811,P〈0.05),PaCO2高于非心律失常组(t=3.258,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H(β=1.761,OR=4.765)、PaO2(β=1.602,OR=3.492)、PaCO2(β=1.635,OR=3.451)是影响老年COPD患者心律失常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老年COPD患者中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低氧血症、酸中毒、高碳酸血症与老年COPD患者心律失常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呼吸兴奋剂及低流量氧疗的治疗及一般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给予通气护理,3天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和动脉血pH值、PaCO2、PaO2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和动脉血pH值、PaCO2、PaO2较前有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及通气护理可明显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症状,减慢了心率、呼吸频率,降低了PaCO2,提高了PaO2。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经口或鼻罩正压通气,探讨在重症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后脱机过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病人32例,均行有创机械通气,脱机后病人分为常规治疗组(治疗组)和BiPAP呼吸机组(对照组),上机45min,12h后测动脉血气,并计算重新插管率。结果:BiPAP组治疗后45min的pH,PaCO2,PaO2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5),12h的值pH,PaCO2,PaO2与45min时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BiPAP组重新气管插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基础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病人对BiPAP呼吸机耐受性好,BiPAP呼吸机能够改善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功能,提高PaO2,降低PaO2,并能使常规机械通气患者顺利脱机,减少重新插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间歇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将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间歇无创通气组(A组,21例)给予常规治疗+间歇无创通气治疗;持续无创通气组(B组,21例)给予常规治疗+持续无创通气治疗。记录治疗24h和72h后患者的动脉血气pH、PaO2、PaCO2变化以及并发症。结果两组的有效率、血气分析值、失败率以及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发生率A组较B组有明显减少(P〈0.01)。结论间歇无创正压通气与持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疗效相似,前者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骨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入我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90例骨外科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健康教育干预.比较2组满意程度;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水平、骨外科护理服务的质量、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护理前后患者对合理用药的掌握度、对自我护理知识的掌握度、生存质量水平;护理前后患者的不良心理情况.骨外科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满意程度、患者对合理用药的掌握度、对自我护理知识的掌握度、生存质量水平、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水平、骨外科护理服务的质量、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骨外科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的不良心理情况方面相比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骨外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6.
张志强  马海英  杨艳荣 《医学争鸣》2009,(21):2390-2392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39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入院时及入院后2,24,72h动脉血气分析结果、需气管插管的患者人数.结果:治疗组在应用NIPPV后2,24,72h血气分析中pH值、PaO2较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P〈0.05),PaCO2在72h较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2h后的pH值、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aO2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24,72h后pH值、PaO2,PaCO2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插管率是5%,对照组插管率是26.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少.在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后可尽早使用NIPPV,以便使患者呼吸肌得到休息恢复,减少气管插管率,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长期家庭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因急性发作住院治疗好转后的严重COPD 68例患者近1年随访,其中34例为治疗组,应用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34例为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及家庭氧疗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基础情况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近1年血气指标中PaCO2、PaO2的变化,以及COPD急性加重频率,同时了解NIPPV开展存在的问题。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PaCO2明显下降(P〈0.05),PaO2得到增高(P〈0.05),同时COPD急性加重频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长期NIPPV可以改善严重COPD稳定期患者的血气指标,同时减少COPD急性加重的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依赖患者早期康复活动的安全性。方法将76例符合入选条件的COPD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依赖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渐进性早期康复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心率、血压、氧分压、动脉氧合指数、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活动后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氧分压、动脉氧合指数、不良事件发生率、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稳定,无严重并发症的COPD机械通气患者,在收入ICU 24 h后在心电监护下和便携式呼吸机呼吸支持下早期进行活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间歇使用无创呼吸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48例COPD急性加重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无创呼吸机组)与对照组(常规观察组)各24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pH、PaO2、PaCO2变化。结果:经无创呼吸机通气12小时后观察组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pH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适用于COPD急性加重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提高PaO2,降低PaCO2,且使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头罩式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我院重症医学科62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NIPPV头罩组(n=32)和NIPPV鼻面罩组(n=3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 h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频率(RR)、心率(HR)、pH以及动脉收缩压(SAP)的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漏气发生率、NIPPV治疗时间、初始24 h治疗中断例数、住院死亡例数发生情况。结果:应用头罩式NIPPV治疗后,COPD患者PaCO2水平降低,PaO2/FiO2指数提高,通气治疗2 h后,其HR、RR、SAP更容易下降至正常范围内,患者的病情得以缓解;两组患者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NIPPV头罩组患者治疗时间、初始24 h治疗中断率、漏气发生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罩式NIPPV治疗COPD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