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72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采用奇偶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进路联合中鼻道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鼻部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并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的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较高、鼻部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进路联合中鼻道手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疗效显著,术后患者鼻部功能恢复较快,住院时间短,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IP)的相关因素和获得更佳疗效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15年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行鼻内镜下IP切除术的病例资料,手术均由同一位医师完成,分别对肿瘤分期、手术方式、影响因素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共纳入88例上颌窦乳头状瘤的患者,其中男性58例(65.9%),女性30例(34.1%),男女比例为1.9∶1。平均年龄52 岁,平均随访时间约98.6个月。主要症状依次为单侧鼻塞伴或不伴流涕56例(63.6%),鼻出血8例(9.1%),体检发现鼻腔新生物5例(5.7%),头面部胀痛5例(5.7%),嗅觉减退3例(3.4%)。88例患者中,49例(55.7%)行鼻窦开放术,39例(44.3%)采用另一种类型的手术方式,其中15例(38.5%)行上颌窦内侧壁切除术,24例(61.5%)行上颌窦前、内侧壁切除术。88例病例中有2例(2.3%)切除鼻泪管并在术中行鼻腔泪囊造口术,4例(4.5%)因涉及额窦同时行Draft Ⅱ型手术。行鼻窦开放术的患者中复发13例,术后鼻塞5例,偶有鼻出血3例,无癌变患者;行上颌窦内侧壁切除术的患者中复发2例,行上颌窦前、内侧壁切除术的患者中复发1例。39例行另一术式的患者中,术后鼻塞4例,溢泪1例,癌变2例,癌变患者术后行放化疗,其中1位患者因放疗后肉瘤死亡。癌变患者嘱其放化疗并定期随访。88例患者总复发率为18%,总恶变率为2%。结论 对不同分期的肿瘤可以用不同的内镜手术,具体术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肿瘤侵及的范围和术者的经验等因素综合决定。彻底切除肿瘤及其侵及的黏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联合术后定期随访和进行综合治疗,是治疗上颌窦IP最合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鼻内翻乳头状瘤患者运用鼻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30例鼻内翻乳头状瘤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5例患者运用鼻侧切开术实施治疗,观察组的15例患者运用鼻内镜实施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不同分级复发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指标。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比对照组小,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不同分级的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术后患者满意度及疼痛程度均比对照组好,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两组患者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翻乳头状瘤运用鼻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能够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6):73-75+79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侧壁剥离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鼻侧切开术,观察组给予鼻内镜下上颌窦侧壁剥离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住院康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3%(40/43),复发率为2.33%(1/43),对照组患者分别为95.35%(41/43)、4.65%(2/4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12、0.345,P=0.645、0.557);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1/43),对照组为18.60%(8/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1,P=0.014)。治疗后,两组SIL-2R、PTN、Ig E、TNF-α、IL-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给予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开上颌窦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且风险较小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内镜手术治疗的疗效,研究提高鼻内镜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对160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诊、观察1~5年。结果治愈128例(80%),复发24例(15%),恶变8例(5%),复发与手术后残留有关,恶变与肿瘤生物学行为有关。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良好的疗效。手术的熟练程度、肿瘤彻底切除、术腔定期复查处理是防止复发恶变和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累及上颌窦不同部位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方法 42例累及上颌窦的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例,采用鼻内镜下局部切除术15例、鼻内镜下上颌窦内侧壁切除术4例、鼻内镜下双径路手术23例,术后跟踪随访。结果随访时间1~10年,复发2例,复发率为4.8%。结论根据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累及上颌窦的部位和范围不同,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可以减少手术盲区,彻底切除肿瘤,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57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26例),试验组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中下鼻道开窗手术治疗,术后进行定期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复发率,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及鼻腔鼻窦结局测试(Sino-Nasal Outcome Test 20, SNOT-20)评分情况。结果 57例患者中,男27例,女30例;年龄19~78岁,平均(47.3±2.0)岁。平均随访时间为(20.32±0.81)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术中并发症,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6.45%比26.92%);试验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2.16±0.17)分比(2.73±0.23)分、(1.16±0.09)分比(1.81±0.14分]、SNOT-20评分[(6.29±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内镜治疗鼻内翻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6月于本院采用单纯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的68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鼻侧切开术进行治疗的68例患者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不同分级复发率、术后疼痛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出血量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不同分级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治疗鼻内翻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优于鼻侧切开术,更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及更受患者欢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入路及方法。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应用下鼻甲翻转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9例,根据Krouse临床分级标准所有病例均为Ⅲ级。其中原发于上颌窦者4例,原发于其他部位累及上颌窦者25例,均采用鼻内镜下下鼻甲翻转方式清除病变组织。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36个月,仅3例术后复发,有2例病变广泛,为全组鼻窦病变,1例为原发于额隐窝,余26例预后良好,未见复发。结论应用下鼻甲翻转入路可以减少创伤,提供开阔的手术视野,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是鼻腔鼻窦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治疗经历了鼻侧切开、鼻部翻揭术、柯陆式进路及目前应用较多的鼻内镜手术时期,鼻内镜技术的应用,为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提供了实可行的治疗方法,我院2004年2月~2007年6月对收治的22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进行鼻内镜手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下或内镜辅助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效果及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至2005年间61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61例鼻内翻乳头状瘤,2例术后复发,均经再次内镜下手术治愈,其余患者在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采用内镜下或内镜辅助下治疗鼻内乳头状瘤有良好效果,但应注意术前检查,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鼻内镜经鼻腔切除鼻腔、筛窦、蝶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广泛侵及上颌窦内者,在上颌窦前壁开窗切除上颌窦内内翻性乳头状瘤并作上颌窦开窗引流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6例。结果:术后2周、4周,随后每3~6个月复诊,鼻内镜下定期清理术腔、换药直至上皮化,疗效确切。认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灶切除彻底,创伤小,失血少,面无疤痕,符合微创手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我们自1998-2002年采用上颌窦根治加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鼻腔及上颌窦内翻性乳状瘤22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NIP)是鼻腔、鼻窦较常见的上皮源性良性肿瘤,多发于中老年人,以男性为多见,多数无不典型增生,少数可有程度不等的不典型增生,以致癌变,可表现为原位癌,甚至浸润性癌,大的肿瘤恶变率高;另外因该肿瘤细胞有向粘膜上皮下基质侵犯或扩大的病理特性,使肿瘤易复发、易恶变,故手术彻底切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既往多采用鼻侧切开等鼻外手术入路治疗该类疾病,手术创伤较大,出血较多,部分患者遗留面部疤痕。随着鼻内镜手术的普及及手术技术的发展,鼻内镜手术开始应用于NIP的治疗,2004年5月—2007年6月我科收治的NIP患者37例,现回顾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术治疗复杂性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术治疗12例复杂性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观察术后的创面愈合和肿瘤切除后的复发情况.结果 随访18-24个月,12例中11例未见复发 另1例患者术后2个月,上颌窦后壁乳头状瘤复发,清除肿瘤,基底部电刀烧灼,随访至今未见复发.结论 此术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经鼻侧切开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鼻内镜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过程中,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例数、复发例数及住院时间均显著降低或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并且并发症少,是一种可靠、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单纯性鼻内镜手术、鼻内镜+柯-陆氏手术、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3种术式对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2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浙江省总队杭州医院收治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行单纯鼻内镜手术者80例作为鼻内镜手术组,鼻内镜+柯-陆氏手术者80例作为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者80例作为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组。收集3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复发情况、术后并发症等资料。 结果 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和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高于鼻内镜手术组(P<0.05)。鼻内镜手术组、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组Ⅰ期、Ⅱ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传统鼻内镜手术组Ⅲ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率高于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和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组(P<0.05),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Ⅲ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率低于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手术组、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均为0例,3组Ⅱ期和Ⅲ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单纯鼻内镜手术治疗Ⅰ期和Ⅱ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但治疗Ⅲ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率高,Ⅲ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适合采用鼻内镜+柯-陆氏手术及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对38例鼻内镜下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结果:38例病人均在鼻内镜下完整切除肿瘤(其中6例联合上颌窦根治术),手术过程顺利,随访12~48个月,5例术后12个月内复发,其余33例在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结论:手术室的护士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好地完成各种高、难手术的配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