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及人偏肺病毒(hMPV)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7年9月-2008年8月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医学中心1 165例ALRTI住院儿童鼻咽抽吸物样本,进行RSV及hMPV基因检测。对RSV和hMPV感染患儿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比较。结果 1 165例样本检出RSV阳性标本315例,检出率为27.04%,1岁以下患儿占64.1%;hMPV阳性76例,检出率为6.52%,1岁以下患儿占63.15%;RSV感染全年均有发生,第一年11月到次年2月份为检出高峰,hMPV的检出高峰在3-4月;RSV感染病例气促的发生率高于hMPV感染病例(P〈0.05),发热、喘息、呕吐、腹泻的发生率两种病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V、hMPV感染病例白细胞、C-反应蛋白、转氨酶及心肌酶等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同以散在肺部实变或间质病变为主,鲜有累及大片肺叶及胸膜。14例患儿同时存在RSV及hMPV感染,混合感染率1.20%(14/1 165)。RSV及hMPV协同感染患儿发绀几率较单一RSV感染患儿高(P〈0.05),白细胞升高几率大于单一感染者(P〈0.05),而喘息、气促、呕吐、腹泻发生率及C-反应蛋白、转氨酶、心肌酶等实验室检测指标变化与单一RSV或hMPV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hMPV感染患儿的发热率高于单一RSV感染或两者协同感染患儿(P〈0.05)。单一感染和协同感染病例间病程、住院天数及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V及hMPV均是引起长沙地区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流行季节相近,具有相似的临床特征及影像改变,临床上难以鉴别。RSV感染较hMPV感染患儿更易发生气促,而hMPV感染则相对更易出现发热症状。混合hMPV感染可能有加重RSV感染患儿呼吸道症状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4年9月-2016年8月北京市密云区呼吸道感染儿童中呼吸道病毒的病原学特征和流行规律。方法利用实时荧光PCR的方法,对240份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样本进行8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检测,比较不同季节、年龄和性别患儿常见呼吸道病毒检出阳性率的差异。结果在240份样本中,呼吸道病毒阳性率为41.25%,其中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为9.58%,其次为副流感病毒和鼻病毒,阳性率均为7.92%。病毒混合感染11例,阳性率为4.58%。按季节分析,春季呼吸道病毒检出阳性率最高,为50.00%,夏季最低为28.17%,不同季节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性别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病毒的检出阳性率在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鼻病毒,为密云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儿童呼吸道病毒的检出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各年龄段的儿童都对呼吸道病毒易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人偏肺病毒(hMPV)在乌鲁木齐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致病情况.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至2007年4月因呼吸道感染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患儿和部分门诊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及咽拭子标本共209份.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hMPV的M基因片段.并对阳性标本进行测序,用BLAST及DNAStar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2例阳性标本,占总例数1.0%.将2份阳性标本扩增的hMPV M基因片段进行对比,同源性为83.8%.进一步选取GenBank中与本次扩增目的基因相同的hMPV M基因片段做基因进化树分析,结果提示2例标本可能属于不同的2种基因型.结论 hMPV是乌鲁木齐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之一,在一个流行季节当地可同时有2种不同基因型的hMPV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湖北地区学龄前儿童腹泻病毒性病原学情况。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2015-2016年湖北地区学龄前腹泻患儿840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受检者新鲜粪便进行肠道病毒检测。结果 840份粪便样本中检出407份为阳性标本(48. 45%),其中以轮状病毒病原检出率最高为94. 10%(383/407),其次为肠道腺病毒为3. 19%(13/407),而混合感染占1. 23%(5/407);男性与女性的腹泻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1~2岁组腹泻患儿的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总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其次为2~3岁组,各组间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杯状病毒阳性检出率在2~3岁组中检出率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年龄段中的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冬季腹泻患儿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其次为秋季,各季节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在各季节中依次为冬季、秋季、春季及夏季,各季节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季节中的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及杯状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城市与农村的腹泻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湖北地区学龄前儿童腹泻中病毒性感染性腹泻检出率较高,以轮状病毒为主要病原体,其次为肠道腺病毒; 1~3岁年龄段及秋冬季病毒性病原检出率最高,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东莞地区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学龄前手足口病儿童2 559例,记录患儿基本信息,并采集确诊后2 d内的咽拭子或肛门拭子标本,用荧光免疫PCR法检测肠道病原菌。结果近3年本地区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度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年龄多集中在5岁以下,占总发病数的97.73%;其中1~3岁为高发年龄段;各年龄段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3年市区学龄前儿童中手足口病发病数高于乡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共采集患儿标本352份,其中276份标本肠道病毒阳性,占78.41%;其他肠道病毒检出数明显高于EV71、CA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EV71检出率最高,2014年和2015年其他肠道病毒检出率最高。不同性别患儿肠道病毒检出情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莞地区近3年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发病数逐年增加,5岁以下儿童是肠道病毒感染的主要人群,其中1~3岁为高发年龄段;肠道病毒由以EV71、CA16为主转变为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武汉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病原谱分布和流行特征,为防控及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对2012年3月~2015年2月间收集的576份呼吸道感染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576份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248例,阳性检出率为43.1%。男、女病例标本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1,P=0.542)。阳性标本中,单一病毒所致感染208例,混合感染40例,病原谱构成以腺病毒、鼻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为主,占比分别为19.4%、17.3%和14.1%。呼吸道合胞病毒B型、腺病毒、博卡病毒和混合感染在各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腺病毒、混合感染以2~岁人群为主,博卡病毒只在2岁以下人群中有发现。各病毒流行季节不同,具有季节差异性(χ2=17.427,P=0.001),春季检出率最低。结论 腺病毒、鼻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是武汉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主要病原体,<5岁为主要易感人群。不同流行季节病毒谱也不一致,加强对上述病毒的监测和研究,应作为本辖区呼吸道病毒的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儿童呼吸道疾病患者血液中EB病毒(EBV)IgM抗体与病毒DNA的感染状况并对两种检测指标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定性检测1 157例患儿血清标本中的EBV-IgM,同时用荧光探针PCR法检测患儿全血标本中的EBV-DNA,对检测结果进行x2检验分析.结果 1 157例患儿EBV-IgM阳性率为4.93%,EBV-DNA阳性率为30.42%,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3岁,3~6岁,7~10岁和11~13岁)患儿EBV-IgM阳性率分别为3.39%、7.25%、4.21%、4.00%,EBV-DNA阳性率分别为15.53%、53.33%、21.91%、23.20%.3~6岁组EBV-IgM和EBV-DNA阳性率均高于其他年龄组,但与其他组比较只有EBV-DNN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个季节EBV-IgM感染率分别为8.69%、3.47%、3.41%、3.55%,EBV-DNA感染率分别为44.4%、26.29%、22.72%、25.89%,1-3月份EBV-IgM和EBV-DNA感染率都明显高于其他3个季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BV-IgM和EBV-DNA感染率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检测方法存在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处于不同阶段,对EB的免疫应答可能存在差异;不同季节病毒的感染率也存在差别,以春季较多;但病毒的感染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病原学检测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婴幼儿诺如病毒腹泻与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779例急性腹泻患儿收集粪便标本,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检测轮状病毒基因,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其中318份标本检测诺如病毒抗原.结果 779份标本检出轮状病毒阳性263例,阳性检出率为33.8%;318份标本中诺如病毒阳性79例,阳性检出率为24.8%;其中16例为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混合感染.诺如病毒组在发热程度上与轮状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临床表现如发病年龄、日平均腹泻次数、疾病病程等均相似,而混合感染组与其他两组临床表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流行季节有所不同,轮状病毒腹泻更集中于寒冷季节,始于10月,直至次年4月,而于10月至次年1月的检出阳性率最高;诺如病毒的检出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检出,但是冬季的检出率略高于其他季节.结论 轮状病毒仍是秋冬季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诺如病毒也是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两者也是引起院内急性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但两者的临床表现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门诊发热患者秋冬季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构成,建立门诊发热患者呼吸道病毒的快速诊断方法,提高呼吸道传染病病原快速检测能力。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11月-2014年1月205例患者咽拭子,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冠状病毒、人偏肺病毒、腺病毒、人博卡病毒和鼻病毒等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205份标本中有70份标本病毒阳性,阳性检出率为34.1%;病毒阳性标本中,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以甲型流感病毒为主、鼻病毒位居第2、冠状病毒位居第3;5份标本检出两种病毒混合感染,以冠状病毒混合感染为主;性别与病毒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89岁患者病毒检出率最高为57.1%,乙型流感病毒在不同年龄段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体温37~37.9℃时病毒检出率最高。结论甲型流感病毒是秋冬季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荧光定量RT-PCR可快速明确呼吸道感染病毒。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流行特征及病毒混合感染的病原学构成。方法:2006年9月~2009年8月共收集720例起病3天内的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拭子,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标本中流感病毒(Flu)、副流感病毒(HPI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鼻病毒(HRV)、偏肺病毒(MPV)及冠状病毒(HCoV)等7种病毒的核酸。结果:①病毒总检出率为69.7%(502/720),检出率最高的前3种病毒为RSV(19.4%)、Flu(16.9%)和HRV(14.2%)。不同年龄组患儿同种病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502例阳性标本中,83例(16.5%)检出两种病毒混合感染,7例(1.4%)检出3种病毒混合感染。不同年龄组患儿混合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病毒混合感染高峰季节是春季和夏季,其中春季以RSV、HRV、Flu和MPV混合感染为主,夏季则以Flu、HRV和ADV混合感染为主。结论:RSV、Flu和HRV是广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病毒混合感染以RSV和Flu最为常见,随不同年龄、不同季节有一定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病毒和细菌感染状况,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医院收治住院治疗的132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纳入研究。对咽拭子标本进行病原体培养、分离与鉴定。结果1324份标本中,检出阳性1012份,阳性率为76.44%,其中单纯病毒感染检出率为50.40%,单纯细菌感染检出率为16.21%,混合感染检出率为33.40%。1324份标本中,细菌和病毒总检出率为76.44%,其中单纯病毒感染检出率为47.13%,单纯细菌感染检出率为16.21%,混合感染检出率为33.40%;细菌类型以流感嗜血杆菌为主,病毒类型以呼吸道合胞病毒A为主;不同年龄儿童上呼吸道病毒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儿童上呼吸道细菌和病毒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儿童上呼吸道病毒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都地区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以病毒感染为主,流感嗜血杆菌和呼吸道合胞病毒A为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0~1岁为上呼吸道细菌感染高发年龄,1~4岁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高发年龄,冬季和城区儿童上呼吸道感染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1 410例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及其感染特点。方法选取某院2011年1-1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收治住院的患儿1 410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病毒(包括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流感病毒A、B型,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培养法检测细菌。分析不同月份、年龄段儿童病毒感染率及其合并细菌感染情况。结果1 410份标本中,共检出病毒阳性594份(42.13%),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为主;检出细菌阳性258份(18.30%)。3、4、10、11月份病毒检出率较高(均>50%),7-9月病毒检出率较低(22.89%~31.40%);1~3岁组病毒检出率较高(58.04%),6~14岁组检出率较低(22.15%)。检出病毒混合感染阳性标本22份(1.56%);单一病毒感染患儿合并细菌感染157例(27.45%)。流感病毒A、B型感染组合并细菌感染率较高,分别为47.06%、47.27%。结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率与年龄和季节均相关;病毒感染后患儿合并细菌感染率较高,其中流感病毒A、B型感染更易合并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3.
广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偏肺病毒的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14岁以下急性呼吸道患儿人类偏肺病毒(humanmetapneumovirus,hMPV)的感染情况,分析广州地区儿童感染hMPV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征,为hMPV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些依据.方法 2006年9月至2008年8月,在广州某医院的儿科门诊及住院部的急性呼吸道患儿中采集521份鼻咽拭子标本,提取总核酸,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ER)扩增hMPV的核蛋白(N)基因的213个核苷酸片段,对16份强阳性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同时对采集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21份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后,共有39份标本为N基因阳性,检出率为7.49%,hMPV发病高峰期在10月和4月份,对N基因进行序列测序与分析,结果与北京株BJ1897N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9%,与泰国AY550156株N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7%,基因型别以B型为主.结论 广州地区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hMPV感染是原因之一,且以6岁以下的儿童感染为主,但不同性别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hMPV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头痛、咽痛、卡他症状、肺部影像学改变等,其中大部分患者表现有高热和咳嗽,且有41.03%的hMPV患者合并感染其他呼吸道病毒.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HFMD)病原体分布情况及流行趋势,为HFMD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5年1—12月某院确诊的HFMD住院患儿,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对HFMD病例标本进行肠道病毒(EV)通用型、肠道病毒71(EV71)型和柯萨奇A16(CoxA16)型核酸检测。分析不同月份、性别、年龄组、感染类型患儿EV阳性检出率及各型别分布情况。结果 2015年共采集837例HFMD患儿咽拭子标本,其中EV阳性标本380份,阳性率为45.40%。病毒分型结果显示:EV71阳性标本110例(28.95%);CoxA16阳性标本7例(1.84%);EV71+CoxA16阳性标本6例(1.58%);其他EV阳性标本257例(67.63%)。该病从4月份开始进入高发期,5~6月达到最高峰,7~12月持续高发。不同月份患儿EV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儿童。不同年龄组患儿EV阳性检出率、EV各型别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HFMD病例的EV阳性检出率为65.34%,高于普通病例的27.06%(P0.001)。EV71型感染患儿中重症病例比率为90.00%;由其他EV感染所致的患儿中重症病例比率为60.70%;EV71+CoxA16双重感染的患儿全部为重症病例。不同感染类型患儿EV各型别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2015年该院收治的HFMD住院患儿的EV感染型别主要以非EV71、非CoxA16的其他EV为主,对高发季节、3岁以下的高发人群及重症病例应高度关注,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肺炎支原体(MP)、乙型流感病毒(INFB)阳性检出情况,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300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MP、INFB、Q热立克抗体(COX)、嗜肺军团菌1型(LP1)、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A)、副流感病毒(PIVs,1型、2型、3型)共计9种病原体的IgM抗体检测,对呼吸道感染患儿单一病原体感染和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并从季节、患儿年龄分段入手,对比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段患儿单一MP感染、单一INFB感染及MP+INFB感染的发生比例。结果 3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当中共检出病原体阳性感染136例,阳性率45.33%;检出病原体以MP、INFB为主,其中MP阳性有104例,阳性率为34.67%,占总阳性例数的76.47%;INFB阳性有47例,阳性率为15.67%,占总阳性例数的34.56%;混合感染共计45例,其中以MP+INFB感染最为常见,占阳性病例的17.65%;患儿在春冬季出现单一MP感染、单一INFB感染以及MP+INFB混合感染的比例明显大于夏秋季,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组患儿出现单一MP感染、单一INFB感染以及MP+INFB混合感染的比例分别为22.03%、10.53%、12.50%,其感染构成比与幼儿组、儿童组两组患儿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幼儿组、儿童组两组之间比较并无明显差异。结论儿童呼吸道感染以MP、INFB感染为主要病原体,MP容易与其他病原体发生混合感染;MP、INFB感染的发病年龄多见于1岁以上,且与季节密切相关,以春冬季为高发季节;通过检测呼吸道常见9种病原体能够明确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原体感染情况,为临床合理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构成及流行的季节特征,为临床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使用9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试剂检测门诊与住院患儿血清中呼吸道病原体,研究其检出情况及季节性变化。结果共检测2 119份标本,来源于2012年1-12月医院门诊和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抗体阳性患儿718例,感染率为33.9%;病原体感染率前5位的是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衣原体和副流感病毒;春夏秋冬四季感染率分别为23.8%、38.5%、43.5%、38.1%;<1岁的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其阳性率最高的病原体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而在>1岁各年龄组中感染率最高的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结论儿童在不同年龄、不同季节、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率各不相同,婴幼儿时期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儿童,肺炎支原体和腺病毒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病原体,秋季尤其应注重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芜湖市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感染情况及型别,为防控提供依据并对标本的核酸检测结果进行评价。方法采集2013年芜湖市手足口病标本490人份,提取病毒RNA,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对病毒RNA进行EV、EV71和Cox A16特异性核酸检测,并从不同地区、年龄、性别、月份、病例类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90份标本中EV核酸阳性333例,总阳性率为68.0%。333份阳性标本中,EV71型阳性184份,占55.3%;Cox A16型阳性44人,占13.2%;其他肠道病毒阳性105人,占31.5%。阳性病原检出高峰在4~7月份,共检出218份,占65.5%;次高峰在11~12月份,共检出72份,占21.6%。0~5岁儿童EV阳性病例占95.5%。EV阳性病例中,散发病例为主,占85.3%,聚集性病例占14.7%,散发病例和聚集病例EV71、Cox A16、未分型肠道病毒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病例占54.1%,城镇病例占45.9%,农村与城镇病例EV71、Cox A16、未分型肠道病毒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3年芜湖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株以EV71型为主,0~5岁儿童为高危人群,监测重点时间在4~7月份和11~12月份。荧光定量RT-PCR可快速诊断手足口病病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婴幼儿腹泻中轮状病毒与肠道腺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腹泻患儿粪便轮状病毒及肠道腺病毒抗原,并分析不同年龄和不同季度患儿粪便检测阳性率之间的差异。结果某院2016年收治的198例腹泻婴幼儿中,检出轮状病毒阳性28例,阳性率为14.14%;检出肠道腺病毒检出阳性13例,阳性率为6.57%,无合并感染患儿,两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7,P0.01)。不同季节和不同年龄组患儿病毒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腺病毒和轮状病毒是引起患儿腹泻的常见病毒,临床上应及时进行早期鉴别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锦州市手足口病的病原学变化趋势,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锦州市妇婴医院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咽拭子和粪便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对病毒进行分型。结果采集的717份样本中肠道通用病毒(EV)阳性682份,其中其他肠道病毒所占比例最高为44.13%,3年间肠道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8,P0.05);咽拭子和粪便样本的肠道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4,P0.05);共有15例手足口病患儿同时采集了咽拭子和粪便样本,检出结果完全相同,均为肠道病毒阳性。结论锦州市2012年以来儿童手足口病病原体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与目前我国手足口病主要以EV71型为主不一致;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和粪便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患儿常见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感染特点,为临床诊疗和病原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天津市儿童医院2016年3月-2019年2月住院的17 516例患儿血清,调查分析其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点。结果4 187份标本(23.9%)病原体IgM抗体检测阳性,其中肺炎支原体(MP)的阳性率最高为22.16%,其次为乙型流感病毒(Flu B);混合感染294例,主要是MP合并Flu B的双重感染。各季节均以MP感染率最高,春、夏季嗜肺军团菌(LP)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P阳性检出率依次为春季夏季秋、冬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合胞病毒(RSV)、Flu B、副流感病毒(PIV)、MP+PIV均为冬季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各种病原体在各年龄段(0~1岁、~3岁、~6岁、~18岁)患儿中的易感人群以及在高发人群中季节分布特点为:MP在~6岁组高发,季节感染阳性率春季夏季秋、冬季; RSV在0~1岁组高发,季节感染阳性率秋、冬季明显高于春、夏季; Flu B在3岁组高发,季节感染阳性率冬季春季秋、夏季; PIV在1岁组高发,感染阳性率在各个季节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冬季秋季夏季春季。结论本研究对不同病原体在患儿总体及高发年龄组中的感染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这些结果将有助于临床医生和相关部门在病毒感染高发季节有针对性进行病原体防治提供详实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