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疗效,并与传统疝修补术的手术效果作比较。方法入选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手术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对照组40例;传统疝修补手术,比较2组的手术观察指标。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比传统疝修补术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少,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早,术后无复发且无切口无感染等井发症发生,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符合人体正常解剖结构的要求,解剖分离少,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腹股沟疝修补的首选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治疗腹股沟疝的优缺点,为腹股沟疝患者寻求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腹股沟疝患者100例,分为2组:无张力疝修补术组50例作为观察组,传统修补术组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术处牵拉感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术处牵拉感以及术后并发症均比对照组少,差异学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对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并且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股沟疝传统疝修补与无张力疝修补术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传统疝修补(传统组,40例)或无张力疝修补术(无张力组,64例)手术的104例腹股沟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无张力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P〈0.05或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于传统组(P〈0.05);住院费用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较传统疝修补术,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饶家敏  朱斌 《现代保健》2013,(24):33-34
目的:探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对于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传统疝修补术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等指标,并对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时间,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床下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4.33±5.99)min、(17.43±5.69)h、(4.55±2.32)d,均明显少于传统组;对照组并发症少于传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时间短,伤口愈合快,住院时间短,且手术带来的并发症发病率低,保证了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子锡 《现代保健》2009,(26):73-74
目的观察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84例,男80例,女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疗效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均较短,差异具有硅著性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止痛剂使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少。结论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遵从解剖结构,保持无张力修补,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我院腹股沟疝患者,腹股沟侧疝71例、腹股沟直疝79例.按手术类型分为: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与传统疝修补术组,每组各50例.对比(1)三组手术时间、手术24小时术后疼痛评分及下床活动时间.(2)三组术后2年腹股沟疝复发情况.结果:(1)腹腔镜疝修补术组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手术时间均短于传统疝修补术组,比较有差异(P<0.05);腹腔镜疝修补术组在手术24小时术后疼痛评分及下床活动时间上优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和传统疝修补术组,比较有差异(P<0.05).(2)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与传统疝修补术组术后2年腹股沟疝复发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术后疼痛轻,复发率低,是理想的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例腹股沟疝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则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术后24个月随访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较对照组均存在明显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24个月随访,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确切,其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65例作为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组给予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2年,复发率对照组7.5%,治疗组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便、疼痛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效果优于传统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9.
张木兴 《现代医院》2010,10(5):41-42
目的研究比较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腹股沟疝患者100例,根据遵循患者知情同意和随机筛选的原则分为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50例及传统疝修补术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牵扯感、下地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均小于传统手术组,术后疼痛轻,牵扯感小,并发症和复发均少于传统修补术组。结论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较传统修补术临床效果更好,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疝修补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无张力疝修补术及传统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择我院48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分层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6例,实施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22例,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发生率、住院时间、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发生率为9.09%,明显低于对照组38.46%(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19.23%,明显高于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08%,亦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手术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疼痛程度轻,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16例的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殷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16例腹肢沟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传统疝修补手术相比,具有方法简便、手术指征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结论:这是一项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和疝的病理生理的手术方法,具有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90例,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采用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情况、术后复发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1例患者复发。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2例患者复发.两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90例,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采用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情况、术后复发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1例患者复发。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2例患者复发.两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效果及应用优势。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2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腹外疝患者6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无张力疝修补组和传统疝修补组。传统疝修补组行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组行无张力修补术。就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所需时间、术中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无张力疝修补组并发症出现率低于传统疝修补组,P<0.05。无张力疝修补组患者手术操作所需时间、术中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传统疝修补组,P<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效果确切,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操作简单,可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刘新克 《中国校医》2020,34(6):436-438
目的 探讨在腹股沟疝患者中实施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某医院进行治疗的96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记录并发症、下床活动、住院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下床活动、住院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24±3.29)h、(6.35±2.31)d、(35.53±4.81)min、(80.34±5.15)mL,均优于对照组的(21.48±2.76)h、(9.64±2.47)d、(37.89±4.76)min、(84.61±5.2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股沟疝患者中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利于患者转归。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腹股沟嵌顿性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腹股沟嵌顿性疝患者63例,回顾性分析比较其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并与其他专家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组63例患者的手术情况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疝复发率与其他专家研究结果之间比较相符合,数据之间无明显差异,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嵌顿性疝在无明显内容物坏死感染时行网片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行无张力性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总结2007-2009年收治的6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采用无张力性修补术,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活力碘水对伤口冲洗、选择组织水肿较轻的病例,及注重围手术期管理。结果:6例患者住院时间3-7天,效果满意,门诊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行无张力性修补术是可行的。术后局部张力小,下床时间早,恢复较快,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平面补片与网塞补片,进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应用与对比研究。方法:使用平面型聚丙烯补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304例,使用网塞型补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31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切口脂肪液化、阴囊水肿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局部疼痛感无统计学意义,局部异物感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补片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平面补片在疝修补术后异物感少,价格低的优点,可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