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直腿抬高试验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患者髋,膝、踝关节的运动角度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4-5椎间盘突出患者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的度数比Ls~S1低,L4-5,Ls-S1患者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的角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直腿抬高试验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指导依据,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院》2017,(3):387-389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精准注射与传统盲打注射腰椎间孔或骶管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无手术指征,符合研究要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由影像学(CT或MRI)确诊为椎间孔型,其中,L3/4或L4/5椎间盘突出采用椎间孔注射,L5/S1椎间盘突出采用骶管注射,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对照组采用传统按解剖定位盲打。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VAS评分、一次成功穿刺情况、穿刺时间、行二次治疗情况、治疗后1~4周的疗效、各时点直腿抬高试验≥75°的情况、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l周后VAS评分、一次穿刺成功率、优良率、直腿抬高试验≥75°的百分率、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率等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椎间孔或骶管注射,是在可视下进行,准确率高,疗效佳,可为门诊或住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精准治疗,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
20 0 1-10始我们采用ITR -V型滕氏自动螺旋式椎间盘摘除器[1 ] ,对 2 4例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穿刺髓核电动旋切。随访 3~ 12个月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4例 ,女 10例 ,年龄 18~ 62岁 ,平均3 6 4岁。病程半个月~ 10年 ,病人主要症状及体征为腰腿痛 ,坐骨神经痛 ,下肢麻木、无力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等。所有病人均经CT确诊 ,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包容性、纤维环未破裂 )。边缘型左侧 5例 ,右侧 14例 ,中央型 (无鞍区综合症 ) 5例。L4~ 510例 ,L5~S1 2例 ,L3~ 4合并L4~ 51例 ,L4~…  相似文献   

4.
卿光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170-4172
目的 探讨太极拳运动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某院157名符合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太极拳组(77例)和对照组(80例),太极拳组在常规物理疗法的基础上进行为期7个月的太极拳锻炼,对照组则只进行常规物理治疗.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直腿抬高试验角度,腰椎功能评分,计算两组患者改善率和改善指数,有效率.结果 太极拳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直腿抬高角度大于对照组,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改善率、改善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太极拳能够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腰椎功能,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毫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符合纳入诊断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患者分为治疗组采取毫火针分经论治原则治疗,对照组予以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8.89%,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疗效确切,较单纯牵引治疗更有利于改善腰骶疼痛、活动障碍及直腿抬高角度等临床症状或体征。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患者,黄女士,35岁,河北邢台隆尧县人,主因腰部扭伤,突然腰痛、右下肢疼痛、麻木、不能站立、不能行走1天,次日来我处就诊。缘于1天前(05年2月12日)洗衣时,突然出现症状,腰痛、腿痛难以入睡。查体:四肢无畸形,活动受限,L4、5棘突旁压痛(+),直腿抬高试验15°(+),直腿抬高加强试验(+),仰卧挺腰试验(+),屈颈试验(+),鞠躬试验(+),趾背伸减弱。参照鲁玉来、蔡钦林主编《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标准[1],结合影像学MRI检查报告:①腰椎退行性病变,②L4/5椎间盘变性脱出,并排除其它病。诊断为:L4/5椎间盘突出症(脱出型)。处理方法:行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方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直腿抬高角度、疼痛、腰背部疼痛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1.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表明 A.Schmorl结节 B.马尾神经损伤 C.慢性腰肌劳损 D.腰3-4椎间盘膨出 E.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9.
我院疼痛门诊自1997年至今,有选择性在门诊采用骶管(硬膜外)前间隙置管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85例中男53例,女32例,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67岁,病程最长者7年,最短者1d。以上病例均为门诊患者,经CT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L3~4椎间盘突出7例,L4~5椎间盘突出14例,L4~5、L5S1椎间盘突出35例,L3~4、L4~5椎间盘突出29例。以上患者均有较重的腰腿痛症状,并向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1·2 注射药物 2%利多卡因4ml、康宁克通-A40mg、维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统计分析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结合康复训练的作用。方法:作者随机抽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观察时段内收诊的70个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为数据分析基础,结合随机数表法开展对照组、观察组划分,各35例,基础康复训练方案用于对照组,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结合康复训练方案用于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疾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直腿抬高角度和腰椎曲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JOA、ADL评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无腰腿疼痛或症状较轻,而对照组腰腿疼痛症状更严重,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结合康复训练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和活动能力,减轻疼痛症状,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螺旋CT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价值.方法:对80例CT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腰椎间盘突出好发于L4~5和L5 ~S1椎间隙,突出方向以中央型和侧突型多见,突出程度以突出型多见.其主要CT征象表现:①髓核向椎管内突出在椎体后缘或外侧缘形成外凸的软组织影;②硬膜囊受压变形;③神经根受压或堙没,神经移位或变粗;④椎间盘突出钙化影;⑤Schmorl结节形成和真空现象.结论:CT能清楚显示腰椎间盘突出及其方向、大小、程度以及硬膜囊、神经根受压情况,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康复功能锻炼的指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指定专人指导锻炼的动作,分阶段对112例行开窗髓核摘除术后的患者进行指导。结果直腿抬高>70°的百分比为91.3%,腰腿痛消失为90%,1年疗效评定优良率达96.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康复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有着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间盘突出症CT影像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取2015年7月~2019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扫描,使用GE Prospeed FⅡ型CT机,电压120kV,电流100mA,扫描时间3s,扫描L3~4、L4~5、L5~S1部位,螺距3mm,层厚3mm。评估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并分析其与CT影像学的相关性。结果:116例患者轻度38例(32.76%),中度52例(44.83%),重度26例(22.41%)。从CT影像学表现上看,不同症状严重程度患者在髓核突出程度(矢状面)、经骨突出情况、许莫氏结节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髓核密度、髓核突出程度(额状位、水平面)、神经受压程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中度、重度患者的硬膜囊前后径明显大于轻度患者,矢状径小于轻度患者(P<0.05);而重度患者的硬膜囊前后径明显大于中度患者,矢状径小于中度患者(P<0.05)结论:分析CT影像表现及相关指标与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对判断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康复功能锻炼的指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指定专人指导锻炼的动作,分阶段对112例行开窗髓核摘除术后的患者进行指导。结果直腿抬高〉70°的百分比为91.3%,腰腿痛消失为90%,1年疗效评定优良率达96.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康复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有着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MRI成像观察三维平衡正脊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疗效并分析突出后髓核(nucleus pulposus,NP)重吸收的预测因素。方法 2015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三维平衡正脊技术治疗的95例LDH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及MRI回访,根据髓核吸收率分为重吸收组和未重吸收组。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共12项因素进行分析,推断预测因素与重吸收的相关性。结果 经随访,共发现32例髓核重吸收(吸收率≥30%),占33.7%。其中病程 < 1年(P = 0.000)、MSU分型3型(P = 0.014)、有腿麻症状的患者(P = 0.006)、突出物节段L4/5或L5/S1(P = 0.000)最容易发生重吸收。结论 MRI可以作为观察LDH髓核重吸收的重要工具。其中病程 < 1年、MSU分型3型、有腿麻症状、突出物节段L4/5或L5/S1的患者最容易发生重吸收,可作为三维平衡正脊技术治疗LDH转归的预测因素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临床分度(Ⅰ、Ⅱ、Ⅲ度)与激光照射量的相关性.研究出相关激光照射量的大小.方法:收集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4~5椎间盘突出34例;腰5骶1和腰4~5同时突出8例;腰5骶1和腰4~5同时突出并汽化5例.C臂X线机透视下将激光光纤沿穿刺针插入椎间盘髓核中进行汽化.依据临床分度分成Ⅰ、Ⅱ、Ⅲ度,每一度为一组.并对46例患者进行激光照射量的统计,每两组间激光照射剂量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纳入研究的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临床分度分成Ⅰ、Ⅱ、Ⅲ度,每两组间激光照射刺量无明显差异(P>0.05).采用的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31例,良6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为80%.结论:PLDD腰椎间盘突出症激光照射剂量在500~710 J之间,不能因为患者临床症状重而选择较大剂量的激光,把握好激光照射量会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腰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9例采用腰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71例,女58例;年龄22~71岁,平均37岁。病变部位:L3/4 7例,L4/5 66例,L5/S1 43例,L4/5和L5/S1 13例。评估术后半年和3年的疗效及满意度。结果术后半年和3年JOA评分由术前平均(6.20±1.30)分,分别提高到(12.40±1.22)分和(13.75±1.65)分(P<0.01);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30±1.25)分分别下降至(1.78±0.64)分和(2.07±0.76)分(P<0.01)。术后平均3年优107例,良12例,可10例,差0例。患者自我评价满意度分别为92%。平均恢复工作时间2个月。结论后路椎间盘镜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且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5A护理模式结合精细化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5A护理模式结合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的进食时间、下床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