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回顾总结我院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患者78例,给予静脉注射阿托品、安装临时起搏器、非同步电复律、静脉注射利多卡因等处理.结果8例发生严重窦性心动过缓、3例Ⅱ度二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给予静脉注射阿托品,安装临时起搏器复律.42例室性早搏、14例短暂性快速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后恢复窦性心律.11例发生心室颤动,经非同步电复律、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后恢复窦性心律;其中2例患者由于AMI后泵功能低下出现顽固性低血压,使用多巴胺、间羟胺的同时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维持血压.提示急诊PCI术的病情观察、抢救配合和术前的充分准备对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抢救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回顾总结我院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患者78例,给予静脉注射阿托品、安装临时起搏器、非同步电复律、静脉注射利多卡因等处理。结果8例发生严重窦性心动过缓、3例Ⅱ度二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给予静脉注射阿托品,安装临时起搏器复律。42例室性早搏、14例短暂性快速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后恢复窦性心律。11例发生心室颤动,经非同步电复律、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后恢复窦性心律;其中2例患者由于AMI后泵功能低下出现顽固性低血压,使用多巴胺、间羟胺的同时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维持血压。提示急诊PCI术的病情观察、抢救配合和术前的充分准备对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抢救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玉珍 《护理学报》2007,14(8):71-7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严重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类型与梗死相关动脉有密切关系。而导管室护士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察和正确判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类型,正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正确使用除颤仪等抢救仪器,是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为前瞻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总结2011年6月-2013年6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2 h内行急诊PCI患者123例,评估其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将术中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组( n=71),无再灌注心律失常作为对照组(n=52),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梗死前心绞痛、大量吸烟、情绪波动、CK-MB峰值、白细胞数增高、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多支血管病变、发病至PCI时间等可能的相关因素,应用 Logistic 回归多因素分析,评价再灌注心律失常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123例患者行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7.7%。两组患者梗死者心绞痛、吸烟>20支/d、情绪冲动、CK-MB峰值、心力衰竭、多支血管病变、发病至PCI时间≤6 h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多因素分析提示,观察组中情绪波动、多支血管病变、发病至PCI时间≤6 h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OR>1,P<0.05);观察组中男性、梗死前心绞痛患者低于对照组(OR<1,P<0.05)。结论情绪波动、多支血管病变、发病至PCI时间≤6 h患者是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而男性、梗死前心绞痛,为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因素。在急诊PCI过程中要重视高危风险因素,严密观察心电监护,积极护理施救,使患者安全渡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中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中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患者经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及电击除颤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及护理后,取得了满意效果,均顺利完成PCI手术。结论:培养训练有素的心导管护理人员,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及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严密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对于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中发生的严重再灌注心律失常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92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生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30例,未发生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62例,分析AMI患者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因素,探讨相应护理措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梗死位置(下壁)、病变位置(右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0级)、发病至急诊PCI时间(≤6 h)为影响AMI患者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梗死前心绞痛为AMI患者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因素(P 0.05)。结论 AMI患者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对应干预措施,以减少预后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影响因素与护理。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并行PCI治疗的患者192例,其中109例患者在PCI术中发生RA。分析RA发生的可疑因素并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血糖6.0 mmol/L、手术时间1 h、动脉压力波形异常、病变血管血流TIMI 0级、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6 h、多支血管病变是RA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控制血糖水平,缩短手术时间,及时监测动脉压波形及相关病变血管情况是治疗AMI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经常会碰到各种严重的再灌注心律失常(RA),如不及时处理,可引发严重的后果。2004-01/2008—03我科老年急诊PCI患者113例,其中54例发生RA。本文总结分析54例老年AMI患者PCI中严重RA的发生情况,探讨其急救护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急性心梗患者行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特点,以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介入的顺利进行。方法 对我院2009-2011年收治的急性心梗的患者11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4例患者有58例术中出现RA,其中缓慢性心律失常32例,快速性心律失常26例。有12例应用了临时起搏器,有1例应用了电复律。下后壁心梗及右冠状动脉梗阻患者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可能性大,血管再通时间越早<4h,发生心律失常的可能性比时间晚的可能性大。结论 了解不同部位,不同血管,不同再通时间的心律失常发生率的情况,对PCI术的护理配合有着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钟雪莲  邢凤梅  唐小梅 《华西医学》2012,(12):1881-1883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特点及急救护理。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4月对179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进行分析。结果心肌梗死血管为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发生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比例较高,右冠状动脉梗死发生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比例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6 h易发生心律失常,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士应掌握心律失常的特点,做好充分护理评估和急救准备,可确保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程序化护理工作模式在急诊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程序化护理工作模式运用于152例急诊PCI术中。[结果]152例病人在来院90 min之内全部开通血管梗死相关动脉(IRA),介入治疗成功率100%。[结论]程序化护理工作模式在急诊PCI术中的应用具备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温红梅 《全科护理》2008,6(33):3014-3015
[目的]总结程序化护理工作模式在急诊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程序化护理工作模式运用于152例急诊PCI术中。[结果]152例病人在来院90min之内全部开通血管梗死相关动脉(IRA),介入治疗成功率100%。[结论]程序化护理工作模式在急诊PCI术中的应用具备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急诊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诊科是医院工作的最前沿,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其护理工作特点是工作量大、工作节奏快、涉及面广、风险性强。急诊科病人病情急、危、重、难且病情复杂、变化快、死亡率高,加之病人家属对突发事件难以接受,对病情变化难以理解,因而急诊护士在病人就诊、抢救过程中处理稍有不当,出现不良事件,极易引发各种护患冲突与护理纠纷,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现将急诊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门急诊发生医患纠纷的原因,为减少医患纠纷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在我院发生医疗纠纷的患者80例及相应的医务工作者80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造成医患纠纷的原因。结果医务人员认为医保制度不合理、就医环境差及患者治疗期望值过高是导致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患者认为就医流程不够简洁、医保制度不合理、医务人员态度差及就医环境差是导致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结论就医流程不够简洁、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医务人员态度差、患者治疗期望值过高是导致医患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制订应对具体方案以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急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4年3月发表的20篇文献(共2209例试验组1068例,对照组1141例)为研究资料,以常规护理为对照,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对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以住院时间为评价指标的文献11篇,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Z=32.33,P0.05);以患者满意度为评价指标的文献8篇,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Z=5.65,P0.001);以术后并发症为评价指标的文献14篇,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Z=9.32,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提高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茎突手术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182例茎突综合征行茎突截短术患者的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182例患者中,1例出血,5例轻度面瘫,1例张口受限,1例耳周麻木感,经过及时积极的处理,均能顺利恢复.结论 对于茎突截短术,不同的术式会发生不同的并发症,根据术式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才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运用应急管理路径,提升急诊手术护理水平,提高急救护理质量.方法 调查分析手术室急诊护理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科学的应急管理路径,启动专项应急管理,观察与评价急诊手术的护理质量.结果 实施与应用各种应急管理路径后,手术室护士急救意识提高,应急应变能力增强,急救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应急管理路径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手术...  相似文献   

18.
顾雁  王效民 《护理学报》2002,9(5):37-38
目的 判定改良Fontan手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探讨护理方案。方法 将178例改良Fontan手术的19个围手术期指标与手术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影响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38例,死亡率21.3%。术前McGoon比值≤1.8,右房与右室连接,右房与肺动脉连接的手术方式,术后右房压≥20cmH2O,术后心律失常,严重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多器官功能不全是术后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结论 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病人,术后加强监护和护理是预防和降低术后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茎突手术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182例茎突综合征行茎突截短术患者的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182例患者中,1例出血,5例轻度面瘫,1例张口受限,1例耳周麻木感,经过及时积极的处理,均能顺利恢复.结论 对于茎突截短术,不同的术式会发生不同的并发症,根据术式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才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