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术后精神障碍是指术前没有精神异常的患者受围手术期各种因素的影响,术后出现的脑功能暂时性功能障碍.多发于术后7天内,夜间易出现,晨轻夜重.我院收住术后精神障碍患者2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和与手术时机的关系.方法:对出现手术并发症的13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时间与手术时机:发病48h以内手术的病人出现术后并发症27例,约占2.8%,发病在48~96 h的病例出现术后并发症67例,约占7.7%,发病超过96h的病人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有46例,约占61.3%,说明发病时间与手术时间对出现手术并发症有重要关系.结论:阑尾炎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早期手术既安全简单,可显著减少术中困难,降低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骨骼原发非霍奇金氏淋巴瘤较少见,伴发骨髓坏死更少见.我院近年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5岁.因右髋痛3月余伴午后低热、盗汗、厌食、消瘦、头痛2月于1997年4月30日入院.患者1997年1月无诱因出现右髋持续性钝痛,劳累或受凉后加重.半月后出现右下肢胀痛,活动后加重.2月后又出现午后低热,呈间断发作,伴盗汗、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1例食管癌术后并发食管气管瘘(esophago-tracheal fistula,ETF)患者,该患者中上段食管癌行手术切除后出现食管-胃吻合口瘘,后进展为ETF.现将治疗过程及体会报道如下. 患者男,69岁.4年前因食管中上段癌于外院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结果不详,术后出现食管-胃吻合口瘘,在当地医院行食管覆膜支架置入堵瘘,术后瘘口封闭.2年前患者出现进食后呛咳,经检查示ETF,于当地医院再次置入2枚食管支架堵瘘后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5.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并黄韧带后纵韧带骨化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男,55岁,农民.入院前9年无诱因出现右足趾麻木,半年后出现右下肢行走无力,跛行.2年前出现右足底内侧烧灼感.查体:跨阈步态.  相似文献   

6.
病人,女,60岁.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于2008年1月26日在广州军区总医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4 d肾功能即恢复正常,未出现急性排斥反应.术后平素予"CSA+MMF+激素"三联抗排斥治疗.2008年3月9日因受凉后出现咳嗽,伴少量咳痰,服感冒药后症状元好转,并出现活动后胸闷、气喘,发热体温最高达39.0℃,考虑"上呼吸道感染"而于3月13日收住我科.  相似文献   

7.
纵隔类癌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右胸背部疼痛不适,疼痛时予以捶打后可缓解,未引起重视.3月后出现咳嗽伴发热,体温波动在37.0℃~39.3℃之间.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24岁.腰酸6年,无伴随症状,未治疗.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伴右腿痛、无力、无感觉障碍,无二便失禁,休息后缓解,后出现腰腿痛,劳累后加重.查体: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尿、粪三大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像学检查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诊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85例因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行PVP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行X线和CT检查,25例术后再发疼痛的患者行MRI检查.结果 40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26个椎体出现椎旁静脉渗漏,10个椎体出现椎旁软组织渗漏,10个椎体出现椎管内渗漏,5个椎体出现椎间盘渗漏,2个椎体出现椎间孔渗漏,2个椎体出现穿刺针道渗漏.新发骨折12例共15个椎体,6个椎体骨折发生在相邻椎体,9个发生在不相邻椎体.结论 CT应作为PVP后观察骨水泥渗漏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MRI在诊断新发骨折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观察脑梗塞溶栓治疗后出现继发脑出血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207例,对其进行尿激酶溶栓和降纤酶治疗,观察治疗后出现继发脑出血的情况与原因.结果:溶栓前FIB、PT与溶栓后FIB、PT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溶栓治疗后出现继发脑出血有多种可能原因,可能与药物合用、高血糖、高血压等多种因素关系.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35岁.出生后即发现面部出现水疱状皮疹,逐渐发展为近乎全身皮肤均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结痂形成瘢痕;双手指甲缺失,手指萎缩成棒状,功能缺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21例次CAS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的手术成功率100%.21支颈动脉治疗前后平均狭窄程度分别为(83±13)%、(10±5)%.术中,4例出现血压下降、心动过缓,1例出现血管痉挛,1例出现脑出血;术后1月,3例出现血压下降、心动过缓,1例出现脑过度灌注综合征,1例大卒中,1例术后2天死亡;术后长期颈动脉B超或CTA或MRA复查及电话随访,19例有不同程度脑缺血症状的患者中16例有好转,1例大动脉炎患者于术后9月出现再狭窄,狭窄程度约60%.结论:CAS治疗颈动脉狭窄是一种有效且相对安全的方法,但应重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51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前区及后背部疼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偶有夜间疼痛.继而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踩棉花感及胸部束带感;1周前症状加重,不能行走,伴大、小便困难.  相似文献   

14.
童良前  赵明  朱小华  韩云峰   《放射学实践》2012,27(5):576-577
病例资料 患者,女,65岁,于1年前出现间断胸闷,7天前出现胸痛伴气促,加重3天,来我院就诊.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胸闷,伴心慌,休息数分钟后可缓解,在当地医院按冠心病进行相关治疗.  相似文献   

15.
病例女,57岁,2008年2月受凉后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咳嗽,对症用药后缓解.1个月前在外用餐后出现严重腹泻,用药后痊愈.之后再次受凉出现咳嗽、咳痰,咳嗽呈阵发性、较剧烈,痰呈黄白色粘痰,量不多,可咳出,感觉全身乏力.给予青霉素、头孢拉定静滴约1 w后症状无明显缓解,仍反复咳嗽、咳痰,且咳嗽加重,晨起后痰多,呈绿色粘痰,量约(10~15)ml/d,伴胸闷不适,先后予"泰能、氨曲南、帕珠沙星、大扶康"等药物静滴后症状缓解,血液细胞分析WBC 3.9×109/L出院.出院后第2 d凌晨5时左右突然出现全身酸痛不适,伴畏寒、心悸,急查血常规提示:WBC 18.40×109/L;N 88.2%;涂片见中性粒细胞有中毒性改变,粒细胞出现核左移现象.  相似文献   

16.
极重度骨髓型和肠型急性放射病细菌感染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极重度骨髓型和肠型急性放射病细菌感染的防治经验,为今后急性放射病的治疗提供治疗经验.方法 2例急性放射病患者整个病程中均合并不同菌种的感染,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相关的病原体检测而给予不同强度的抗细菌和真菌治疗,通过观察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病原学检测评价疗效.结果 2例急性放射病患者在治疗中均出现多次反复的细菌感染,同时伴有持续的真菌感染,经强有力的抗细菌和真菌治疗后细菌感染得到暂时控制,真菌感染始终没有控制.病例A于受照后14天出现急性腹膜炎,照后19天出现肺部感染,经泰能加万古霉素等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得到控制,于照后33天死于真菌感染败血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例B于受照后反复出现肺部感染,且于照后55天和照后71天出现G-杆菌败血症,经泰能加万古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后细菌感染均控制,但真菌感染一直存在,于照后75天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极重度骨髓型和肠型急性放射病患者的细菌感染呈阶段性.全身性阶段性应用高强抗生素是防治细菌感染的主要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杨培凤 《西南军医》2011,13(4):744-745
目的 探讨经鼻蝶向鞍底两侧扩大切除侵入海绵窦的垂体腺瘤患者围术期临床观察要点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20例经鼻蝶向鞍底两侧扩大切除侵入海绵窦的垂体腺瘤患者,严格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预防并发症,做好对症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肿瘤全部切除18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动眼神经麻痹1例,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术后出现一过性尿崩12例,一过性电解质紊乱6例.术后出院半个月后出现2例脑脊液鼻漏,行腰穿置管引流1周治愈.18例随诊3~36个月,平均20个月,肿瘤无复发,视力视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适应性训练,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并提前进行护理干预,可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例1 男,14岁.反复头痛2年余,加重伴四肢抽搐10余天.患者约于2年前出现运动后枕部疼痛,可自动缓解,10天前患者于睡眠中突然出现四肢抽搐,呼吸困难,持续约5 min后缓解.  相似文献   

19.
高寒区野外创伤后再发冻伤常有发生.创伤后再发冻伤易继发细菌感染,救治颇为棘手.作者用家兔在野外寒冷气温下造成创伤后再使之冻伤,经临床与组织学观察后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了理想效果.用于临床后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动物试验:1~1(6/12)岁家兔8只,用钝器致肢体开放性损伤后立即置于野外,-30℃~-32℃气温下暴露置冻(随机观察).1小时后创伤口出血凝结,肢体发红.2小时后肢体皮肤由红变苍白,以伤口周围更为明显,兔全身发颤.3小时后伤口周围皮肤有小水泡形成.4小时时见伤口组织开始冻结,周围皮肤由苍白变为紫褐色,并周围出现大小不等水泡.5小时时伤口组织完全冻结,肢体青紫僵硬.伤口周围出现大血泡.未创伤肢体皮肤同时出现小水泡.临床已  相似文献   

20.
请您诊断     
《放射学实践》2008,23(2):117-117
病例14 病例资料患者,男,39岁.3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乏力,进行性加重.近1个月来出现夜间不能平卧,双下肢浮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