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脂肪肝中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剂联合HD-91-Ⅱ型肝病治疗仪临床效果。方法将17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5例,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剂0.2g静脉滴注,肝病治疗仪经络穴位加中药局部透入,每日1次。对照组85例,不用肝病治疗仪治疗,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剂用量用法同治疗组。其他综合治疗方法组均相同。疗程4周。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及B超肝脾声像图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61.1%。各项治疗指标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剂与HD-91-肝病治疗仪联合治疗脂肪肝,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NAFLD患者116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74例,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对照组42例,给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疗程均为4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转氨酶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转氨酶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脂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时NAFLD患者在进行饮食运动治疗同时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改善肝酶学和血脂异常优于单纯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照组用甘利欣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后及治疗结束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肝脏B超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B超检查结果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85.71% (36/42),对照组有效率66.67% (28/4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曹晏昉  蔡危威  张丽莉  方燕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885-4886,4889
目的 观察黄连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患者78例,治疗组(黄连素+二甲双胍)38例和对照组(二甲双胍)40例.治疗前后测定体重指数(BMI)、FPG、2hPG、HbA1c、FINS,血脂(TC、TG、HDL-C、LDL-C),肝功能(AST、ALT、GGT),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观察期16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可进一步降低血糖、减轻体重、增加胰岛素敏感性(P< 0.05);治疗组的血脂、肝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黄连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NAFLD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非糖尿病的非酒精性肪肝55例,分两组予相应处理:二甲双胍组(28例)给予二甲双胍1500mg/d,常规减肥饮食组(27例)只给予常规减肥饮食,为期4个月。结果评价采用下例指标:肝酶、胰岛素抗性、肝组织学。结果二甲双胍对肝酶、肝组织学的改善显著,而单纯饮食治疗使肝组织学有一定改善,但肝酶增高持续存在。结论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二甲双胍治疗比常规减肥饮食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NAFLD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肝功能酶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1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根据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5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候积分、肝功能、血脂指标、症状积分等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症候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组丙氨酸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移酶(AST)水平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参考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同时联合中医辨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与脂肪肝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诊断为酒精性肝病与脂肪肝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方案为维生素C、甘草酸二铵等,研究组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比1两组治疗疗效2两组治疗前后ALT、AST。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分别为96%、80%,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治疗前ALT、AST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ALT、AST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用于酒精性肝病与脂肪肝。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维生素E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采用维生素E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胺酰转肽酶(γ-GT)、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的变化及治疗后临床疗效等情况.两组治疗期间均不用其他保肝降酶和降血脂类药物.结果 6个月后治疗组肝功能、血尿酸、血脂各项指标显著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维生素E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比单用二甲双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异甘草酸镁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依照数字分表法将本院2018年12月—2021年4月纳入的60例脂肪肝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30例,其中实行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的为参照组,实行异甘草酸镁治疗的为观察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参照组,观察组血脂水平显著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内皮功能的作用。方法4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检测二甲双胍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脂谱、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内皮依赖性舒张(EDV)功能的变化。结果肥胖组的血脂谱和HOMA-IR明显高于非肥胖组,肥胖组的ISI和EDV明显低于非肥胖组。经过16周二甲双胍的治疗后,肥胖组和非肥胖组的血脂谱和HOMA-IR明显下降,ISI和EDV明显上升。结论二甲双胍可以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绝经前女性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7-12月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诊断为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100例,均为绝经前女性患者。随机分成基础治疗组和有氧运动组,每组各50例。基础治疗组给予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二甲双胍、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低脂饮食等基础治疗。有氧运动组在上述基础治疗同时进行有氧运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所有患者采取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S),检查肝脏B超;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基础治疗组比较,在干预6月后有氧运动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下降(P〈0.05)。结论有氧运动能有效改善绝经前女性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的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3.
季艳华 《药物与人》2014,(6):118-118
目的:分析研究中医优化方案针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到2012年11月的10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全部在饮食运动以及健康教育的基础之上实施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中药饮片加减方颗粒剂和基本方颗粒剂,每日1剂;对照组患者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每日3次,每次496mg。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全部为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肝、脾CT值,甘油三酯,体脂肪健康指数,丙氨酸转氨酶和症状体征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降低肝、脾CT值,甘油三酯,体脂肪健康指数,丙氨酸转氨酶,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优化方案针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效果要显著高于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能够作为中医诊断治疗的方式,应该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熊去氧胆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疗效.方法 将82例NAFL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应用熊去氧胆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照组40例,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均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俗氨酰转移酶(γ-G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行B超、肝脾CT检查.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5.7%(36/42)比62.5%(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血脂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ALT:(38.2±15.2) U/L比(71.2±20.2) U/L、AST:(37.4±16.3) U/L比(67.5±19.3) U/L、γ-GT:(58.7±15.6) U/L比(88.2±13.6) U/L、TG:(1.3±0.5)mmol/L比(2.2±0.7) mmol/L、TC:(3.8±0.7) mmol/L比(5.3±0.9) mmol/L、HDL-C:(1.7±0.6) mmol/L比(1.4±0.7)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肝与脾CT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3±0.26比0.81±0.33,P>0.05),治疗组治疗后肝与脾CT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0.88±0.42比0.74±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NAFLD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较“活血化肝煎”与西医常规疗法(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4月—2014年2月我院门诊患者96例,其中男56例、女40例;年龄19.5~65.8岁。按患者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给予"活血化肝煎"1剂/天,水煎400ml,早晚2次分服。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易善复)2粒,3次/天,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有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及内分泌代谢特征,观察有无胰岛素抵抗P-COS妇女经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后的变化。方法:收集2007年8月~2008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PCOS不孕患者且服用二甲双胍后未妊娠的72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为胰岛素抵抗组(n=18)和非胰岛素抵抗组(n=54),其中HOMAIR≥2.77确定胰岛素抵抗(A组),HOMAIR2.77确定非胰岛素抵抗(B组)。比较两组之间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F-G评分、基础LH水平,LH/FSH比值、睾酮(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和卵巢体积,并观察两组在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后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①A、B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F-G评分、卵巢体积、基础FSH、T水平、SHBG和空腹血糖(FPG)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但A组患者的BMI、WHR和空腹胰岛素(FINS)明显大于B组;A组患者基础LH和基础LH/FSH比值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后,16例胰岛素抵抗改善,BMI、WHR和FINS显著下降,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显著升高,基础LH、基础LH/FSH比值、T水平和卵巢体积在治疗后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B组在二甲双胍治疗后,FINS、基础LH和LH/FSH比值显著下降,而睾酮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有较大幅度的升高。结论:胰岛素抵抗PCOS患者较非胰岛素抵抗患者高LH的发生率低,但肥胖更明显,提示胰岛素抵抗与肥胖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无胰岛素抵抗组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后一些内分泌指标得到改善,提示二甲双胍对无胰岛素抵抗的患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贾燕  陈雄  王芬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9):1833-1834
目的了解海狗油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胶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10月-2009年6月期间162例经临床及CT证实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服用海狗油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胶丸12周前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及肝/脾CT比值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海狗油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胶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结果 1)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服用海狗油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胶丸后TG、TC检测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2)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脾CT比值高于治疗前(P〈0.01)。3)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脂肪肝分级治疗前后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部分脂肪肝患者转为正常。结论海狗油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胶丸能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TG、TC水平,同时提高其肝/脾CT比值,部分脂肪肝患者脂肪肝分级可转为正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血清瘦素及其受体,探讨姜黄素抑制实验性脂肪肝肝脏脂质沉积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高脂饮食大鼠脂肪肝模型,在造模第8周起,随机分为模型组、姜黄素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组,灌胃给药5周。观察肝组织TG、FFA、瘦素受体及血清瘦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肝组织TG、FFA、血清瘦素含量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均P0.01),肝组织瘦素受体含量则显著降低(P0.01)。姜黄素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组的血清瘦素及肝组织TG、FFA含量显著降低(均P0.05),而姜黄素组的肝组织瘦素受体含量显著升高(P0.05),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组(P0.05)。结论姜黄素能降低脂肪肝大鼠血清瘦素水平,改善瘦素抵抗,这可能成为其改善实验性脂肪肝肝脏脂质沉积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护理要点及方法。方法对用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的酒精性肝病患者83例进行心理、饮食及肝穿方面的护理,增加病人对治疗的配合及顺应性。结果全部接受治疗的83例酒精性肝病患者,有效率96.5%(80/83)。结论酒精性肝病采取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但必须进行深入的临床护理,对改善病人生活习惯,提高病人治疗、检查的依从性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护理要点及方法。方法对用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的酒精性肝病患者83例进行心理、饮食及肝穿方面的护理,增加病人对治疗的配合及顺应性。结果全部接受治疗的83例酒精性肝病患者,有效率96.5%(80/83)。结论酒精性肝病采取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但必须进行深入的临床护理,对改善病人生活习惯,提高病人治疗、检查的依从性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