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 比较MRI、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到2022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早期脑梗死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MRI、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于不同发病时间内的病变检出率、不同部位病灶检出率,并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指标(检查时间、发病到检出时间、病灶检出数、检出病灶面积)。结果MRI对发病时间<24 h、24~72 h的病变检出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RI、CT对发病时间>72 h的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基底节、丘脑、顶叶、额叶、脑干病灶及总体病灶检出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RI、CT对颞叶、脑室旁及小脑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检查时间较CT更长,而发病到检查时间较CT更短,病灶检出数更多,检出病灶面积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虽存在耗时长的问题,但将其应用于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效果明显优于CT,可更有效提高病变及不同部位的病灶检出率,且在... 相似文献
4.
早期脑梗死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脑梗死患者的CT改变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为早期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材料与方法:选择2006年5月—2009年11月我院收集的27例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12小时以内发病,分析CT检查结果,27例早期脑梗死患者中22例灰质密度减低、灰白质交界消失,表现为边界不清的脑实质密度减低区。15例显示轻微的占位效应,与脑缺血、脑水肿有关,表现为脑皮质沟变浅或消失、脑室受压变形。11例出现脑动脉密度增高征,见于大脑中动脉水平段。结论:早期脑梗死患者的CT表现有其特点,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及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0引言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检查是一种无创伤性测定脑磁活动的方法,其测定的是神经元兴奋时产生的电流所伴随的磁场变化犤1-2犦。MEG是一种应用脑功能图像检测技术对人体实施完全无接触、无侵袭、无损伤的大脑研究和临床应用设备,是对脑内发出极其微弱的生物磁场信号加以测定和描记。因其对人体无侵害,易确定电磁波产生的部位,目前逐步应用于神经内、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犤3犦。本文对3例脑梗死的患者进行了MEG和MRI检查。1病例摘要病例1:张某某,男性,53岁,主因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障碍,4d入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在早期临床诊断脑梗死疾病中应用CT与MRI的价值。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在2018年9月—2019年5月收治的70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CT和MRI两种方法进行脑横死诊断,分析早期临床诊断脑梗死疾病中应用CT与MRI的价值。结果:经MRI检测患者24h内病变检出率以及24~72h病变检出率以及对不同脑梗死位置的检出率均高于CT检测方法,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早期临床诊断脑梗死疾病中应用MRI价值更高,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脑CT灌注成像联合CTA在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acuteischemiccerebralvassculardisease ,AICV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等特点 ,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如何早期明确诊断 ,争取及时有效的治疗 ,最大程度减少缺血性坏死的范围 ,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 ,脑CT灌注成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它能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的超早期(6h内 )显示出缺血性病变的部位和范围 ,评价缺血脑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 ,并且从影像学方面证实了半暗带的存在[1 3 ] ;… 相似文献
8.
脑梗塞的脑磁图表现(附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2例脑梗塞患者的脑磁图表现,探讨脑磁图的研究现状以及在脑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例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梗塞的患者进行脑磁图检查。结果:患者于安静状态下行双侧腕部正中神经电刺激,所得手区体感皮质诱发反应,发现患侧半球M20诱发反应消失,M35反应波幅明显降低。结论:脑磁图能早期确定大脑功能损伤的程度和区域,对脑梗塞的早期诊断和适时治疗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谢绪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8):107-108
目的:探究在脑梗死患者早期临床分组诊断中予以CT、MR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取自本院脑梗死患者80例,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所有患者均分别予以C T检查和M R 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下的诊断效果.结果:从诊断准确率上看,MRI检查为97.5%(78/80),CT检查为68.8%(55/... 相似文献
10.
脑磁图 (magnetoencephalography, MEG)通过无创伤性的方法探测大脑生物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变化,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可以与 MRI结合形成磁源性影像( MSI),对脑重要功能区及癫痫灶进行精确定位,用以指导临床医师确定手术方案及指导伽玛刀治疗,以最大范围地切除病变并保留脑的重要功能区,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可以对轻度脑损伤患者、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脑功能损害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自主吞咽运动早期人大脑皮质活动的脑磁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吞咽的神经解剖关系时,通常使用无创的检测方法,如功能性磁共振(f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是一项新型的无创检查技术,通过记录并分析大脑神经细胞活动时产生的微弱磁场变化来了解大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其关键部件是其中的磁场检测线圈,又称"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在检测时置于受检者头部.MEG的时间分辨率(大约1ms)远优于PET和fMRI,而空间分辨率与之相当,因此,其优势在于可以观察神经元的"活动"状况,而不仅是静态图像. 相似文献
13.
我国脑血管病发病率高,而青年脑梗死呈上升趋势。现总结分析本院1997年1月至2005年1月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的青年脑梗死55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4.
脑磁图表现对脑卒中患者脑功能损伤程度和区域的评估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2例出血性脑卒中术后患者的脑磁图表现,探讨脑磁图的研究现状以及在脑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12/2004-01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电生理中心脑磁图室对2例经CT确诊为脑出血并已行引流术的患者进行脑磁图检查。结果:患者于清醒、安静状态下行自发脑磁图检查,在患侧半球发现异常低频磁活动(ALFUA);手指电刺激所得体感皮质诱发反应,发现患侧半球反应波消失。结论:脑磁图能确定大脑功能损伤的程度和区域,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损伤的诊断及其指导早期康复治疗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早期脑梗死影像学诊断与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螺旋CT与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灌注成像(perfusion imaging,PI)检查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发病部位及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收集53例发病在4~24h的患者,分别行螺旋CT、MR检查,作影像对比研究及功能判定。结果:螺旋CT与DWI的敏感度分别为26%(13/50),98%(49/50)(t=11.87,P&;lt;O.01);特异度分别为67%(2/3),67%(2/3);准确度分别为28%(15/53),96%(51/53)(t=11.87,P&;lt;O.01)。53例患者中,50例确诊为早期脑梗死。其中枕叶病灶11例,9例出现一侧视力偏盲;内囊膝部病变15例,肢体力弱或偏瘫者12例;9例角回梗死患者中,有7例语言障碍;脑干病灶5例,3例意识不清;7例小脑病变中3例行走不稳,梗死部位与功能障碍符合率为72%(34/47)。3例偏瘫或失语患者未找到责任病灶,3例为短暂脑缺血发作,复查CT及DWI未见梗死灶。结论:DWI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明显高与螺旋CT,梗死部位与功能障碍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脑磁图(MEG)技术对致灶进行定位,比较其与头皮脑电图(EEG)在神经影像学方法的应用价值,探讨MEG技术对癫灶定位的应用前景。方法对113例癫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均通过临床症候学、头皮EEG、MRI、MEG检查,进行MEG与其他检查方法和临床症候学在定侧、定叶诊断的对比研究。手术在皮层EEG及脑深部EEG监测下进行,手术治疗结果以Engel疗效分级评价。所有手术标本常规行光镜检查。结果113例患者中MEG定位局限于单个叶的为91例,头皮EEG仅为30例。术前致灶定位依据多种检查结果和临床症候学综合定位。MEG与MRI、临床症候学在定侧诊断准确性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MEG与MRI在定叶诊断准确性方面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36例术前头皮EEG表现为双侧或全导癫波的癫患者,其中有34例MEG表现为单侧癫波,具有定侧诊断的意义。结论头皮EEG、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临床症候学均不足以做出独立精确的致灶定位诊断,综合比较MEG比上述方法定侧和定叶的准确性高。MEG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高,有助于区分致灶和镜灶。 相似文献
17.
脑磁图对脑功能动态活动的定位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通过无创伤性的方法探测大脑生物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变化,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可以与MRI结合形成磁源性影像(MSI),对脑重要功能区及癫痫灶进行精确定位,用以指导临床医师确定手术方案及指导伽玛刀治疗,以最大范围地切除病变并保留脑的重要功能区,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可以对轻度脑损伤患者、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脑功能损害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出血性脑梗死临床与CT分析(附2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特征性影像学所见。方法 对5年间收治的2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详细观察临床特点,并多次复查CT,必要时行增强扫描。结果 在治疗中出现临床症状加重(头痛、呕吐,偏瘫加重及意识障碍加深等),应及时复查CT,明确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其CT表现以不规则出血型改变为主。结论 心源性脑梗死与本病有密切关系。本文还参考文献简要讨论该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9.
刘国昌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9):237-238
目的:比较MRI与CT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MRI与CT资料,并参照随访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4例患者术后共确定91个病灶,MRI共检出86个,检出率为94.51%;CT共检出68个,检出率为74.73%(P<0.05)。MRI在缺血性、腔隙性脑梗死确诊率及24h内确诊率高于CT(P<0.05),而在出血性脑梗死及24h后确诊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各种类型的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MRI确诊率高于CT,但也无法排除漏诊,必要时可将两者联合诊断。 相似文献
20.
脑磁图(MEG)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无创研究人类大脑功能活动的新方法,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以及功能研究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MEG在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的诊断,以及语言认知功能研究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