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医院清洁工职业防护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对职业危害产生因素进行调查,为降低医院清洁工职业危害、提高个人防护意识、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3名清洁工进行调查,现场发放问卷并收回.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的33人中参加岗前培训的29人(88%),未参加过培训的4人(12%);调查显示清洁工中对含氯消毒剂的常用浓度及监测方法只有9%的人熟知;锐器损伤后的处理方法仅有21%的人知晓;六步洗手法的标准操作仅有12%的人熟练掌握;仅有27%的人每年进行常规健康检查;半年中23人发生锐器损伤(70%),未发生10人(30%);锐器损伤共发生48人次,人均受伤1.45次,受伤次数最多的1人发生5次;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17人中15人发生锐器伤(88%);初中毕业及以上文化程度的16人中8人发生锐器伤(50%);发生锐器伤的均为女性,占女性人数的79.31%;发生锐器伤者平均工龄3a,未发生者平均工龄8a.结论 目前医院不能做到对全体清洁工进行岗前培训,清洁工的个人卫生防护知识缺乏,清洁工锐器损伤发生率较高,医院清洁工是高风险职业.建议医疗管理部门应重视清洁工的医疗知识培训,强化其职业防护意识,降低职业暴露,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助产士丙型肝炎病毒(HCV)职业暴露现状,探讨医源性感染HCV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方法 问卷调查156名发生过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的助产士.结果 156名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助产士中,3名血源性感染HCV,感染率1.9%;可见血液污染、静脉注射或抽吸血标本、中重度损伤程度及未佩戴手套为医源性感染HCV的危险因素.结论 助产士职业暴露HCV感染机遇较大,应实施有效的管理对策,加强HCV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提供有效措施防护HCV血源性感染,制定安全可行的操作程序,改善助产士工作条件,降低HCV职业暴露发生率和医源性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新疆某大型钢铁厂噪声作业女工职业健康与生理健康状况。方法于2014年10月—2015年9月期间开展现场监测,测定钢铁厂内作业场所中的噪声强度,以接触噪声女工372名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22名不接触噪声作业女职工作为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生殖健康调查。结果暴露于噪声环境下的女工其高血压、听力异常和月经异常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17.47%vs 5.86%;27.96%vs 7.66%;40.86%vs 2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接触噪声女工随着噪声暴露量的增加,血压、听力损失和月经异常的检出率均增高;随着接噪工龄的延长,血压和听力损失的检出率增高;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者血压、听力损失和月经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者。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无个体防护和累积噪声暴露量超过105 d B是导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无个体防护、接触噪声工龄在10 a以上和累积噪声暴露量在95 d B以上是导致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无个体防护和接触噪声工龄在10 a以上是导致月经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新疆某大型钢铁厂接触噪声女工高血压、听力损失和月经异常检出率较高,应加强个体防护。  相似文献   

4.
王庆萍 《现代保健》2010,(33):101-102
目的探讨助产士的职业风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以保证助产士的职业安全。方法分析医院产房工作中存在着的多种职业风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护措施。结果本文总结了助产士常见职业风险因素,包括助产人员不足,超负荷工作、社会因素、生物因素和消毒制剂危害;从助产士职业安全教育、生物、环境和心理等方面提出安全防范对策。结论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护措施,以尽量降低对助产士身心健康的危害,以良好心态、满腔热情及精湛娴熟的技术为孕产妇服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有害作业工人对健康教育基本常识和相关法律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问卷的形式,对491名有害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卫生知识、一般健康知识、职业健康促进的需求进行调查。结果有害因素知晓率、有关法律法规知晓率和职工一般健康知识合格率工龄≥1a组高于工龄〈1a组,女性组高于男性组,正式工组高于劳务工组,高学历组高于低学历组(P〈0.05);职业性健康检查参检率除工龄≥1a组高于工龄〈1a组外,其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率工龄≥1a组高于工龄〈1a组,女性组高于男性组(P〈0.05)。职业健康促进的需求均在90%以上。结论工人对职业健康知识和相关法律的知晓率、职业健康检查参检率、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率均随工龄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6.
正妇产科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接触患者血液、羊水、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等职业生物危险因素较多,职业感染的危险性更大[1-2]。因此,重视妇产科护士职业接触生物危险因素,加强职业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接触生物危险因素造成的危害则极为重要。2013年我们对某医院护理人员的职业接触生物危险因素情况及防护措施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调查对象为某医院妇产科护士(包括助产士)共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保山市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在岗职工职业健康状况,为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接触煤尘、矽尘、水泥尘、烟草尘、汽油和噪声危害因素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3 528名在岗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疑似职业病(均为接触粉尘危害因素)共7例(0.20%);职业禁忌证52例(1.50%),多为噪声职业禁忌证。血压异常307例(8.70%),以女性居多。高血压主要集中在20~60岁,低血压主要集中在30~50岁。血常规、尿常规和肝功能异常多在工龄1~7 a和25~30 a。肺功能检查用力肺活量实测值占预测值百分比(FVC%)异常679例(24.52%),第1秒用力呼气量实测值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0%)异常100例(3.61%),均主要集中在工龄1~10 a人群,高千伏胸片提示尘肺样改变4例(0.14%),工龄均在5 a以上。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纯音听阈测试提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的有189人(6.85%),主要集中在工龄10~20 a人群。结论疑似职业病者均为接触粉尘者,职业禁忌证多为噪声接触者,应加强对粉尘和噪声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防护。保山市尘肺病防治的重点是非煤矿企业,需要重点防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噪声。企业应加强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措施,做好职业健康监护相关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8.
产科分娩工作,存在着各种职业危险因素,为保证助产士的职业安全,通过工作实践、分析总结,阐明其职业危险因素,有针对性提出防护对策,以尽量降低对助产士身心健康的危害,以良好心态,满腔热情,精湛娴熟的技术为孕产妇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中小型家具制造企业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对该区32家家具制造企业人员构成、生产班次、工艺流程、有毒原材料使用情况、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和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对各企业工作场所存在的粉尘、苯系化合物和噪声进行检测、评价;对335名粉尘、苯系化合物和噪声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粉尘作业工人体检未发现尘肺病表现,肺通气功能障碍检出率为4.3%;苯系化合物作业工人神经衰弱综合征检出率12.9%;血象异常检出率14.9%;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检出率65.6%,且作业工龄〈5a阳性检出率较高。工作场所检测超标情况和职业健康检查阳性结果一致。结论该区中小型家具制造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不容忽视,有效的工程防护是预防职业健康损害的关键措施,应将作业工龄〈5a的工人作为重点人群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在超标作业环境中操作必须配备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并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实习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知识的掌握,制定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提高实习护士的防护意识和职业安全性.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对医院125名实习护士采用回顾性调查问卷形式.结果 125名实习护士总暴露率为45.60%,在实习第3~4个月期间最高,占40.35%;已知有血液性传染源者暴露率占42.11%,不知有无血液性传染源者暴露率占22.81%;明确有血液性传染源的现场正确处理率、按流程上报率、采取防护率分别为35.09%、26.32%、35.09%,未知血液性传染源分别为15.79%、0、0,无血液性传染源者分别为14.04%、0、0,有血液性传染源者均高于无血液性传染源者及未知血液性传染源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实习护士在实习阶段监管和带教老师的素质养成,强化实习护士对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教育,规范操作程序,提高师生职业暴露防护意识,有效降低或避免实习护士被职业暴露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