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第四脑室囊肿罕见,术前易误诊。本文报告2例术前误诊病例,着重对其CT表现进行讨论,以期提高本病术前诊断水平。 例1,女性,20岁,例2,女性,30岁。均因头 晕、头痛、恶心、呕吐等高颅压症状住院。体检:两例神经系统均未引出病理征。例1视乳头水肿。腰穿脑脊液压力400mmH_2O,呈无色透明,蛋白0.41g/L,糖0.53g/L,WBC2个/mm~3。例2双侧视乳头明显水肿。腰穿脑脊液初压400mmH_2O,清亮,Cl~-122mmol/L,糖79g/L,蛋白0.45g/L,RBC2个/高。  相似文献   

2.
脑室内肿瘤的CT和MR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脑室内肿瘤的CT及MR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室内肿瘤的CT和MR表现。结果:脑膜瘤是成人侧脑室三角区最常见的肿瘤,表现为高密度、边缘光滑的均一强化的肿块,星型细胞瘤常累及侧脑室额角,室管膜瘤是幼年儿童四脑室内最常见的肿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在儿童主要累及侧脑室三角区,并引起交通性脑积水,成人则多见于第四脑室。结论:脑室内肿瘤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其诊断需结合发病部位、年龄及相关病史。  相似文献   

3.
第三脑室生殖细胞瘤极少见,仅占颅内生殖细胞瘤的4.96%。我们遇到2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例1 女,19岁。多饮、多尿5年,进行性头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10天。月经尚未来潮,第二性征未发育。左眼视力为1米指数,右眼视力正常,双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CT平扫:第三脑室区可见梭形高密度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殊征象。方法 :收集 90例 1d~ 2岁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平扫资料 ,并对其不同出血和积血部位形成的不同CT图像特征进行分析 ,同时与 30例成人蛛网膜下腔出血CT表现对照。结果 :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三个特殊CT征象 :(1)矢状窦旁征 (“空三角”) :血液积聚于矢状窦及窦汇旁6 3例 (70 % ) (2 )天慕缘征 (“Y”征 ) :血液积聚于小脑天幕缘上下 4 5例 (5 0 % )。 (3)边缘模糊征 :血液积聚于纵裂池内 ,深入至大脑半球内侧面脑沟内 72例 (80 % )。结论 :以上三个特殊征象对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常见类型[1] 。CT检查为目前临床诊断新生儿SAH的主要手段 ,但出血量少时 ,则不易发现 ,为提高对新生儿SAH的首次CT确诊率。笔者对 68例新生儿SAH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选择我院 1996~ 2 0 0 1年 6月有完整CT资料的新生儿SAH患者 68例 ,男 42例 ,女 2 6例 ,5 4例为足月儿 ,14例为早产儿。生产史均有不同程度的围产期窒息 ,有明确产伤史者 2 0例。临床表现主要有烦躁、意识障碍、肢体肌张力改变 ,原始反射异常 ;严重者有惊厥 ,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呼吸…  相似文献   

7.
一般资料用日立W4-40型CT扫描装置,矩阵640×640,时间4.5秒,取仰卧颈部过伸位,扫描自舌骨至胸骨切迹,层厚及间距分别为5mm,均作增强前,后扫描,增强扫描用60%泛影葡胺100ml,于静脉快速推注60ml后维持快速滴注时扫描。  相似文献   

8.
一.基本概念前面讲过,感知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中发生过的事物的反映(回忆或认知)。思维同样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所不同的是间接的、概括的反映.间接的反映,指的是非直接地感知事物.而是借一定事物的媒介来反映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的MRI特征,提高对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及第三脑室其他肿瘤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例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的MRI特征并结合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脊索样胶质瘤患者,男4例,女1例,发病年龄25~64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视物不清,1例女性患者月经不调。4例病灶位于第三脑室内,1例位于第三脑室前下方;5例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强化。5例病灶与周围脑组织边界清。结论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对肿瘤的定性、定位诊断具有参考价值,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室内少突神经胶质瘤(IVO)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VO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6例均接受MR扫描,其中2例同时接受CT检查。 结果 5例IVO为WHOⅡ级,1例IVO为WHOⅢ级;左侧侧脑室和3脑室IVO各3例;4例侵犯脑室壁;6例均存在脑积水和瘤周水肿;4例肿瘤存在多发囊变,2例为完全实性;2例瘤内有出血;1例瘤内见钙化;1例见流空血管影。肿瘤实性部分CT呈稍高密度,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T1WI以等信号或稍低信号为主,T2WI以等信号或稍高信号为主,增强扫描4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呈轻度强化。结论 IVO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确诊需依赖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肿瘤高场强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观察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经MRI扫描诊断并经术后组织病理证实为第三脑室肿瘤的患者4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肿瘤良恶性与肿瘤部位、大小、形态、边界、位置、T1及T2信号均匀性、强化方式之间的相关性。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0例第三脑室肿瘤患者包括良性27例及恶性1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形态、边界、位置、T1及T2信号均匀性与第三脑室肿瘤良恶性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加权呈等信号是判断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场强MRI可以最大程度发挥肿瘤形态显像优势,如第三脑室肿瘤T2加权呈等信号,则可能为恶性。  相似文献   

12.
对于后颅凹病变,CT 检查在定性与定位诊断上有一定限度。我们遇到5例单纯第四脑室积血,CT 误诊为后颅凹肿瘤,现将误诊原因作一分析。一、典型病例例1:男,70岁。于1987年9月1日19时洗澡中突感剧烈头痛,半小时后呕吐2次,送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第五、六脑室的临床意义,对近5a来经头颅CT所证实的第五、六脑室形成者8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部分病例的脑脊液、脑电图,眼底检查,结果发现2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第五、六脑室形成有关,提示在临床上应对有五、六脑室形成者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脑室与蛛网膜下腔内含有脑脊液,除具有缓冲保护脑组织的生理功能外,还有淋巴系统的作用,能输送激素及神经递质到达端器官,其pH值的变化尚能调节脑血流量与肺通气量,构成川流不息的“第三循环”。随着医疗设备和检查手段的迅猛发展,对脑室系统的解剖及脑积水又有了许多新的认识,现结合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室内原发性淋巴瘤实施CT、MRI检查的效果及表现特点状况。方法:对2016年本院收治的1例脑室内原发性淋巴瘤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检测过程实施回顾性分析,患者在治疗前进行CT及MRI检查,统计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状况。结果:患者CT检查结果显示右侧脑室内三角部位存在形态规则稍高密度肿块影,肿瘤边界较为清晰;增强扫描时病灶不均匀强化;病灶周边存在明显水肿带。MRI检查T1WI、T2WI显示右侧脑室内三角部位存在稍长不均匀信号肿块影,内部存在囊变;实施增强扫描存在明显均匀强化,囊变部位强化不明显;病灶周边存在明显水肿。实施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脱水治疗2周后进行MRI复查显示右侧脑室内三角部位存在不规则信号肿块影,形态不规则,且与治疗前相比病灶增大;肿瘤周边水肿明显加重。实施影像学检查无其他病灶,手术病理活检、免疫组化染色、病理学检查等确诊为右侧脑室三角部位弥散性淋巴瘤。结论:脑室内原发性淋巴瘤实施CT、MRI检查效果优良,临床可采取CT与MRI检查联合诊断,进一步提升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6.
第三节杯状耳杯状耳为先天性发育畸形,对耳轮及其后脚发育不良或不存在,致耳轮缘下垂弯向耳甲艇,耳廓酷似杯状。较轻者,仅表现为耳廓上部耳轮及耳舟向前下卷曲或局部耳轮较宽向前下卷曲成锐角,可称之为垂耳。畸形发生原因均系耳廓周缘的长度不足所致,故亦称环缩耳。延长耳轮和耳舟,使耳廓复位是杯状耳手术治疗的原则。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对不能合作的儿童可采用全麻。手术方法有下列几种。一、V-Y成形术对于轻度的垂耳,仅表现为耳轮上部低平者,可  相似文献   

17.
第一节外耳的应用解剖与美学耳分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又包括耳廓、外耳道和鼓膜三部分,其中与整容手术密切相关的是耳廓部分。耳廓的位置相当于眉弓至鼻翼的高度,位于头颅的两侧,与之呈30°~60°角,称颅耳角。耳廓上端与颅侧间距离不超过2厘米。耳甲后壁与颅侧及舟甲角均成90°,舟甲角构成隆起的对耳轮及其后脚。耳廓以弹性软骨为支架,外覆韧带、肌纤维和皮肤。皮肤真皮无乳头层,皮下组织极薄,故皮肤与软骨紧密相贴,不易分离。耳廓卷向外的游离缘叫耳轮,以耳轮角起于外耳门上方。在前方与耳轮平行的弧形隆起叫对耳轮。对耳轮向上分上、下两脚,脚内的三角区叫  相似文献   

18.
卵巢良性肿瘤CT表现(附5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卵巢良性肿瘤的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共52个卵巢良性肿瘤的CT表现。结果 50例卵巢良性肿瘤中,囊性畸胎瘤21例(共23个病灶),均表现为内见脂肪密度的囊性肿块;囊腺瘤25例,浆液性囊腺瘤(15/25)均为单房,囊液密度均匀,黏液性囊腺瘤(10/25)多为多房,囊液密度欠均匀;卵泡膜细胞瘤2例,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实质性肿块;纤维瘤2例,其中1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实质性肿块,另1例表现为实质性肿块伴囊变。结论 卵巢良性肿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仔细分析其CT表现,有助于临床提高对卵巢良性肿瘤的CT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梗死的CT表现。方法分析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CT表现。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梗死发生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7-13d(平均10.5d),其梗死范围大、部位多,CT以双侧对称性分布的多发病灶为特点。结论CT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梗死有很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笔者搜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继发脑梗塞一例,就其CT表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60岁。突发性剧烈头痛伴呕吐继而意识障碍3小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体:呈浅昏迷,脑膜刺激征阳性,无定位体征。眼底检查见双侧视乳头水肿。CT检查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按SAH治疗后病情好转;于入院后14天病情加重,再度昏迷。再次CT检查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继发脑梗塞,经抢救治疗无效死亡。 首次CT平扫显示:诸脑沟及脑池普遍密度增高,鞍上池、侧裂池、纵裂池及脑干包围池呈铸型高密度影,第四脑室亦见积血,诸脑室未见扩大;弥漫性脑肿胀,脑实质内未显示其它病灶;未见明显动脉瘤及血管畸形征象。CT诊断为SAH。入院第14天再次CT显示:在相同的部位仍有部分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