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无痛胃镜又称静脉麻醉胃镜,是指给予一定量的镇痛、镇静剂,使病人在无痛苦的状态下进行胃镜检查。在胃镜检查时适当应用麻醉剂和镇静剂,使病人在全身麻醉状态下完成检查,整个过程中病人舒适、无痛苦。在无痛胃镜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存在一些不良反应。故胃镜操作医护工作人员应对胃镜检查的不良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无痛电子胃镜检查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镜检查已成为消化道疾病不可缺少的常规检查之一。但由于电子胃镜检查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胃镜管径粗、镜身长,容易引起患者的恐惧感。尤其是在插入胃镜通过咽部时,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不适[1]。在大多数医院中,众多患者对胃镜检查过程中的不  相似文献   

3.
胃镜检查是通过电子胃镜在直视下对上消化道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诊断符合率高、治疗创伤微小的优点。但胃镜要通过口腔、咽喉进入胃内,有些病人会有咽部不适,特别精神紧张的病人会恶心呛咳,甚至不能进行胃镜检查。睡眠胃镜可以使病人安静入睡,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胃镜检查,而且苏醒迅速,无任何副作用,是消除胃镜检查痛苦的最佳选择。笔者通过6个月的临床观察,共做睡眠胃镜32例,均顺利完成胃镜检查。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胃镜检查已成为消化道疾病不可缺少的常规检查之一.但由于电子胃镜检查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胃镜管径粗、镜身长,容易引起患者的恐惧感.尤其是在插入胃镜通过咽部时,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不适.在大多数医院中,众多患者对胃镜检查过程中的不适和痛苦不能忍受,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心理,甚至有些患者为此不愿意接受胃镜检查而延误诊断,教训深刻.无痛胃镜是在麻醉科医生的配合下,经静脉用短效麻醉药,使患者在短暂之睡眠状态下快速安全地完成胃镜检查.整个过程只需要数分钟,患者在检查时及检查后无任何痛苦和不适,真正使胃镜检查变得轻松无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电子胃镜,与传统胃镜相比,患者做胃镜检查时基本上已无痛苦,有些国家已将其列为某些人群的普检项目。但由于胃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容易引起患者恐惧、紧张、焦虑,尤其是胃镜通过咽部时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因此,许多患者会拒绝检查而错过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6.
王建国 《四川医学》1998,19(4):349-350
15例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的胃镜特征攀钢职工总医院(617023)王建国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并非少见,我院近几年经胃镜检查发现15例,现对胃镜的诊断价值探讨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我院1991~1996年的5年间,经胃镜检查确...  相似文献   

7.
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麻醉用于胃镜检查术,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胃镜刺激会引起咽部反应和肢体活动,增加麻醉管理风险,影响检查结果。本研究通过静脉注射异丙酚、利多卡因、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检查,观察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镜检查时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46例无痛胃镜检查组和普通胃镜检查组患者进行护理和观察,评价效果。结果:无痛胃镜组检查前、检查中心率、血压的变化明显低于普通胃镜。结论: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配合护理人员的有效护理,使胃镜检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9.
李娟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399-2399,2422
胃镜检查在国内临床应用已有30多年,但无痛胃镜技术的应用近10多年来局限于市级以上医院开展,基层医院,尤其是中医医院开展得更是缓慢。由于无痛胃镜检查时无痛苦,检查后无痛苦记忆,使许多胃病患者都愿意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甚至是无痛的胃镜加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10.
无痛胃镜检查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波 《四川医学》2009,30(2):246-247
目的应用无痛性胃镜术,以使患者能在安全、舒适、无痛苦状态下进行胃镜检查。方法选取本院应用芬太尼和异丙酚联用,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580例,及与性别、年龄、体重相匹配的行普通胃镜检查的患者364例,比较检查前、中、后有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应用芬太尼和异丙酚联用行无痛胃镜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明显平稳,患者接受及满意度明显高于行普通胃镜者。结论无痛性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舒适的技术,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1.
胃镜检查是最常用的消化道检查方法之一,在临床上多用于咽喉部表面麻醉,检查时患者紧张、焦虑和恐惧,胃镜的强烈刺激引起咽喉部不适诱发恶心、呕吐,甚至躁动,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部分患者也常因此拒绝检查和复查,从而贻误病情,甚至个别患者不听医务人员劝说而不配合导致胃镜检查的失败。2004年6月-2005年6月,我院为1306例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并与传统胃镜检查进行了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经鼻胃镜是新型的舒适胃镜检查方法。我院2007年5月至2008年3月应用经鼻胃镜对163例患者行临床胃镜检查,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电子胃镜是消化内科最重要的诊疗手段之一,但胃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易引起患者紧张、恐惧、焦虑情绪。尤其是普通胃镜通过咽喉部时,刺激迷走神经引起恶心、呕吐,使患者难以忍受,因而不能很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检查和内镜下治疗。为了减少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的躯体反应和心理应激反应,从而达到充分的诊疗,我们对进行普通胃镜检查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和心理疏导,均取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镜在幽门管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3例幽门管癌的临床、胃镜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胃镜检查疑为幽门管癌者经病理检查符合率为100%,且H.pylori感染率达61.54%。结论:胃镜检查,尤其是胃镜结合病理检查是确诊幽门管癌的最为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无痛电子胃镜检查,减轻患者在检查中的痛苦,保证检查质量与安全。方法将600例胃镜检查分为两组,无痛电子胃镜检查组为观察组和普通电子胃镜组为对照组各300例,对胃镜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治疗与护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易于接受,感觉舒适,配合成功率98%,恶心呕吐率7%,正确诊断率98%,血压在麻醉后术中下降(15-25/10-14)mmHg,而对照组难以接受,感觉痛苦,配合成功率79%,恶心呕吐率86%,正确诊断率95%,术中血压升高(19-27/10-13)mmHg,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痛胃镜术易接受,适应范围扩大,但麻醉药能引起患者一过性呼吸抑制,故要求无痛胃镜术中备好相关抢救设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在基层医院对上消化道出血的快速诊断及治疗转归。方法:对122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2例急诊胃镜出血检出率100%,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Mallory~Weiss综合征、胃恶性肿瘤、Dieulafoy病、静脉曲张破裂、息肉及异物损伤。胃镜治疗的止血成功率为96.7%,胃镜治疗后转外科治疗3例,治疗抢救失败死亡1例。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进行胃镜检查以明确病因,合并活动性出血及大出血在胃镜下止血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增加止血成功率,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胃镜检查患者行经鼻超细胃镜、无痛胃镜和普通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6年6月-2017年8月在院性胃镜检查的180例患者分配到A组、B组、C组,A组60例患者采用经鼻超细胃镜进行检查,B组60例采用普通胃镜进行检查,C组患者采用无痛胃镜进行检查,对比三组患者检查前、中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与不良反应。结果:经鼻超细胃镜检查,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在检查前与检查后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降低,普通胃镜检查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升高,P0.05,血氧饱和度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胃镜检查患者行无痛胃镜、经鼻超细胃镜以及普通胃镜检查,均安全可靠,其中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耐受性最高,经鼻超细胃镜检查的患者安全性最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行胃镜检查时患者血压变化情况。方法:220例患者均因伴有消化道症状行胃镜检查,使用监护仪动态监测胃镜检查前后及进入咽-贲门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胃镜检查各时相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检查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胃镜受检者检查后及胃镜进入咽-贲门处舒张压升高明显,胃镜检查时中老年组及女性组收缩压升高明显,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9.
纤维胃镜检查时心电图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目前纤维胃镜检查在世界各地医院中已成为常规检查和临床研究的主要部分。由于其操作简便、对病人痛苦较小、比较安全且检查效果较好,因此医生都乐于采用它。一般的印象是,纤维胃镜检查所引起的并发症远较硬式或半屈曲式胃镜所引起的并发症要少得多;然而,Levy等发现其并发症与以前应用硬式胃镜所发生者大致相似。在这些并发症中甚至有因心血管并发症而致死的报道。虽然此等病例为数不多,但考虑到在胃镜检查的病人中,原有心血管疾病者并不少,因此,研究胃镜检查过程中所发生的心血管功能状况的变化,对于预防此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shakerl994年报道以来,超细胃镜检查已成为一项使内镜检查更加舒适而不需要麻醉药物的技术,能减轻操作时患者的恶心不适感,改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耐受性,大大降低胃镜检查的风险。1999年以来,国内医院逐渐开展了超细胃镜检查,证明其是一种安全、可行、更人性化、更经济的内镜检查选择。近年来,超细胃镜下治疗技术的开展,也解决了一些诸如老年人、危重患者的诊治和普通胃镜无法处理的问题,在特殊领域更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就超细胃镜下治疗技术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