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注射用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症状恢复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显葡胺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简称Gd-DTPA-MRA)表现及相关MRI改变对中、重度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诊断价值及依达拉奉的治疗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脑脊液常规,脑电图,颅脑CT等检查临床怀疑的中、重度HSE患者进行MRI及增强MRA检查,48例确诊,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依达拉奉配合传统抗病毒等治疗,对照组22例行传统抗病毒等治疗。结果 MRA显示全脑动脉及细小分支和静脉系统,48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表现正常。实验组临床治疗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结论临床可应用增强MRA技术对怀疑HSE的患者进行确诊,依达拉奉对治疗HSE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依达拉奉超适应症用药治疗病毒性脑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循证医学评价。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the CochraneLibrary、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有关依达拉奉治疗病毒性脑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1年11月3日。利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Cochrane手册5.1.0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估、GRADE系统进行证据质量评估分级。结果 共纳入14项RCTs,包含1 128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试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20,95% CI(1.14,1.26),P<0.000 01];并且较对照组能显著降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SMD=-1.73,95% CI(-2.28,-1.18),P<0.000 01]、血清S100B蛋白浓度[MD=-0.11,95% CI(-0.13,-0.10),P<0.000 01]、脂质过氧化物(LPO)浓度[MD=-1.42,95% CI(-1.95,-0.89),P<0.000 01]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MD=-3.19,95% CI(-7.11,0.73),P=0.11],但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浓度[MD=0.98,95% CI(0.66,1.30),P<0.000 01]则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D=-0.04,95% CI(-0.15,0.07),P=0.51]。GRADE评估为低或极低质量证据,推荐强度为弱推荐。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依达拉奉超适应症治疗病毒性脑炎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因纳入研究证据等级较低,样本量较少,故此结论仍需要更多高质量、高标准的研究证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芪与依达拉奉联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病毒性心肌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给予三磷酸腺苷、维生素C、辅酶Q10、肌酐及病毒唑等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和依达拉奉,14d为1个疗程。结果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在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与依达拉奉联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谢志勇  艾冬荣 《江西医药》2010,45(4):330-33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一般对症、支持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根据脑水肿程度酌情应用甘露醇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30mg,静脉点滴,2次/d,14d为一个疗程。结果4周后,两组NIHS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6.
邸鸿雁 《中国药业》2010,19(15):78-7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疗法相同。对照组给予丹参、胞二磷胆碱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国卒中量表)和疗效、不良反应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 h内的ACI患者6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14 d,同时给予血塞通0.4 g静脉滴注,阿司匹林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除不用依达拉奉外余均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和常规检查,以治疗第21天ESS增分率和第90天ADL增分率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21 d后治疗组、对照组ESS增分率分别为(65.3±27.2)%、(33.11±2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0 d后治疗组、对照组ADL增分率分别为(75.5±20.8)%(、49.11±4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ACI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极化液、维生素C等常规药物治疗;依达拉奉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依达拉奉组临床治愈率56%(vs32%),差异有显著性(p〈0.05)。依达拉奉重症亚组与对照重症亚组比较,临床治愈率(50%VS14%)、心律失常治愈率(33%vs18%)和治疗后3个月LVEF(69.9%±1.9%vs64.5%±1.7%),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有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72 h以内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及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 ivd,bid,共14 d,同时给予对照组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疏血通6 ml ivd,qd,共14 d,同时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0.1 g,qd。治疗前、治疗后第7 天、第14天、第21天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和常规检查。结果:第14天治疗组、对照组ESS值分别为(73.8±18.6)、(63.2±13.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ADL值分别为(75.1± 21.6)、(61.3±1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发病早期的脑梗死患者近期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未发现有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与分析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扛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7d、治疗后14d的ESS、ADL、NSE、MDA及S。100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7d的ESS值、NSE值、MDA值及S-100值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14d的ADL值及S-100值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14d其ESS值、MDA与对照组相比则(P〈0.01)。结论依达拉奉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1.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6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组)35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14 d;两组均禁用溶栓、降纤、抗凝药物及其他神经保护剂.分别在两组治疗前,治疗后7、14、21 d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和常规检查,通过21 d ESS增分率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7、14、21 d ESS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1 d后治疗组显效率(59%)及有效率(84%)明显高于对照组(37%、63%)(x2=7.99、6.32,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观察两组在不同时间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依达拉奉的疗效观察。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依达拉奉组低于对照组(P<0.05);Brathel指数评分依达拉奉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作为自由基清除剂的依达拉奉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水平,是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欧阳锦华 《中国医药》2010,5(9):833-834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照组加用胞二磷胆碱.2组患者分别在人院时、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NIHSS为(18.34±5.79)分,治疗结束时为(8.76±6.15)分、治疗结束后14 d为(4.31±5.82)分;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6.57±6.72)分、(14.32±6.53)分、(10.08±6.49)分.2组患者治疗前NIHSS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14 d 2组患者NIHSS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时P<0.05,28 d P<0.01).治疗组基本痊愈12例(30.0%),显著进步14例(35.0%),进步9例(22.5%),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基本痊愈6例(15.0%),显著进步10例(25.0%),进步8例(20.0%),总有效率为60.0%.2组患者治疗前BI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结束时BI评分为(47.47±10.26)分,治疗结束后14 d为(53.67±8.03)分;对照组分别为(35.15±11.83)分,(41.19±8.92)分](P>0.05),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14 d 2组患者BI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改善.结论 依达拉奉是治疗急性脑梗死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邓桂辉 《海峡药学》2009,21(11):120-121
目的评价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病程在72h内的急性脑梗死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和对症等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1日2次,共用14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作为自由基清除剂对急性脑梗死后损伤脑组织有明确的保护作用,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输注依达拉奉30mg,每日2次,共14天。采用"中国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治疗后14天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14天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自由基清除剂的研究成为神经保护剂研究的热点,依达拉奉作为一种脑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并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脑内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脑水肿,减少平暗带面积,抑制迟发性神经死亡[1],还能防止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依达拉奉治疗中与其他抗栓药物联用不影响血液凝固、血小板聚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验证新生产的依达拉奉注射液符合质量标准,达到销售要求。方法:对依达拉奉注射液的质量进行研究。结果:依达拉奉注射液的各项指标达到要求。结论:新生产的依达拉奉注射液符合质量标准。允许上市销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脱水剂,口服肠溶阿司匹林,调控血压、血糖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14d;2组均禁用溶栓、降纤、抗凝药物及其他神经保护剂。分别在2组治疗前,治疗后21d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和常规检查,通过21d ESS增分率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显效率及有效率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一般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结果两组治疗前CSS评分、BI评分、血清MDA、SOD含量基本一致(均P〉0.05)。治疗后,两组CSS评分均有降低(P〈0.05或P〈0.01),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BI评分均有升高(P〈0.05或P〈0.01),但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DA含量均有降低(P〈0.05或P〈0.01)。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OD含量均有升高(P〈0.05或P〈0.01),但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依达拉奉通过调节内源性SOD的浓度,阻断或抑制了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强  陈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1):1341-1342
目的 观察依达托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60例诊断明确的脑梗塞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7%(P〈0.05),同时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