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浸润性乳腺癌(IDC)高频超声征象与分子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对96例(102个肿块)IDC术前行高频超声检查,分析其高频超声声像表现(大小、形态、边界、微钙化、内血流量、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与分子生物学指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原癌基因(Cerb B-2)、Ki-67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02个肿块大小、形态与ER、PR、CerbB-2、Ki-67均无相关性;边界毛刺征与ER阳性表达相关;肿块内微钙化与CerbB-2、Ki-67阳性表达相关;肿块内部血流量、腋窝淋巴结转移与CerbB-2阳性表达相关。结论 :乳腺癌的高频超声声像表现与其分子生物学指标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据此可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为临床治疗方案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CESM)表现与Ki-67的相关性。方法:对38例有明确肿块的乳腺癌患者(39个病灶)行CESM检查,分析肿块大小、边缘情况、钙化、强化程度及强化模式,并对手术病理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肿瘤大小与Ki-67高表达率有相关性(P<0.05);边缘情况、钙化、强化程度及强化模式与Ki-67高表达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CESM表现与Ki-67高表达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肿块越大,Ki-67表达率越高。通过CESM表现可预估乳腺癌的部分生物学指标,从而有助于临床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169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Ki-67的表达;Bloom-Richardson系统Nottingham改良方案测定组织学分级。结果169例患者ER、PR、CerbB-2和Ki-67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6.21%、63.91%、54.44%和75.15%;Ⅰ、Ⅱ、Ⅲ级乳腺癌组织中ER、PR的阳性表达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组织学分级的递增CerbB-2、Ki-67的阳性表达率随之增加(P〈0.05);ER的表达与CerbB-2、Ki-67的表达间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ER、PR的表达不随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增加;CerbB-2、Ki-67的表达随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增加;ER的表达与CerbB-2呈负相关,而与Ki-67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表现与ER、PR、CerbB-2、P53表达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2009-01~2009-12 177例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后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判定这些免疫分子的表达情况,通过超声表现中的肿块大小、内部的钙化、后方回声衰减、边缘的"毛刺征"及血流分级与ER、PR、CerbB-2、P53表达情况进行对比.结果:177例导管癌中,肿块边缘"毛刺征"和内部血流信号分级0~I级与癌细胞ER、P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肿块内部的钙化与癌细胞CerbB-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肿块后方回声衰减和血流信号分级Ⅱ~Ⅲ级与癌细胞CerbB-2、P53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而肿块大小与ER、PR、CerbB-2、P53阳性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与ER、PR、CerbB-2、P53的表达具有相关性,两者相互结合对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的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乳腺癌超声表现与分子生物学指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观察137例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超声图像与石蜡切片,分析超声征象与ER、PR、CerbB-2的关系。结果肿块纵横比>1与ER、PR阳性表达相关(χ2=11.551,P<0.05;χ2=5.973,P<0.05);边缘毛刺征与ER、PR阳性表达相关(χ2=7.883,P<0.05;χ2=5.600,P<0.05);高回声晕征与ER、PR阳性表达相关(χ2=8.108,P<0.05;χ2=4.957,P<0.05);肿块内部坏死与PR阴性表达相关(χ2=4.819,P<0.05);微钙化与CerbB-2阳性表达相关(χ2=4.661,P<0.05)。结论乳腺癌超声表现与分子生物学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可根据乳腺癌超声表现预测其生物学行为,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与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肿块型与非肿块型乳腺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与肿瘤分子生物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8例经病理学确诊的乳腺癌患者术前磁共振的DWI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4~72(48.5±4.7)岁;其中肿块型49例,非肿块型19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简称Ki-67)的表达,肿块型与非肿块型乳腺癌、不同生物学标记物及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ADC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ADC与生物学标志物和分子亚型的相关性。 结果 肿块型乳腺癌的ADC低于非肿块型[(0.95±0.13)×103 mm2/s vs.(1.03±0.12)×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3,P=0.023)。19例非肿块型乳腺癌中ER(?)、PR(?)、Ki-67>14%者的ADC低于ER(+)、PR(+)、Ki-67≤14%者(t =2.742、2.054、2.323,均 P<0.05),HER-2过表达型的ADC高于其他分子亚型,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15、2.336、2.721,均P<0.05)。49例肿块型乳腺癌中ER(?)、Ki-67>14%者的ADC低于ER(+)、Ki-67≤14%者(t=3.291、2.183,均 P<0.05),HER-2过表达型的ADC高于其他分子亚型,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93、2.453、2.512,均P<0.05)。肿块型乳腺癌患者的ADC与ER(+)、PR(+)表达呈正相关,与Ki-67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394、0.360、?0.407,均P<0.05);非肿块型乳腺癌患者的ADC与ER(+)表达呈正相关,与Ki-67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371、?0.397,均P<0.05)。 结论 非肿块型乳腺癌的ADC高于肿块型乳腺癌,肿瘤ADC与分子生物学表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癌组织中ER、PR、Ki-67、C-erb B-2表达与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乳腺外科进行诊治符合研究要求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7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癌组织中ER、PR、Ki-67、C-erb B-2表达与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的相关性。结果 7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以肿块≥2cm者多见,73.07%(57/78)的患者肿块边缘毛刺征或蟹足征,51.28%(40/78)的患者CDFI血流分级为Ⅲ级者;ER、PR、Ki-67、C-erb B-2在毛刺征中、有淋巴结转移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毛刺征及无淋巴结转移中的阳性表达率(P0.05);等-低增强中ER、PR、C-erb B-2的阳性表达率低于高增强中的阳性表达率(P0.05);有灌注缺损中Ki-67阳性表达率高于无灌注缺损的阳性表达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CDFI血流分级中,ER、PR、Ki-67、Cerb B-2组内阳性表达率随CDFI血流分级的增高其阳性表达率随之上升(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癌组织中ER、PR、Ki-67、C-erb B-2表达与超声造影特征存在一定相关性,超声检查可为临床评估患者病情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X线摄影恶性钙化征象与其预后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X线摄影恶性钙化征象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相关基因(CerbB-2/HER-2/neu)表达、淋巴结转移及肿块大小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87例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患者的乳腺X线摄影胶片,记录乳腺癌钙化情况,记录术后标本肿瘤细胞ER、PR及CerbB-2表达的免疫组化结果、记录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肿块大小,分析乳腺癌恶性钙化灶与上述因素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恶性钙化灶与ER、PR表达、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肿块大小无显著关联性(P>0.05),而乳腺癌恶性钙化灶与CerbB-2的表达有显著关联性(P<0.05).结论 乳腺癌恶性钙化征象与分子生物学指标CerbB-2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乳腺癌X线摄影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钼靶X线特征,分析其与病理核分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CIS患者113例,均做乳腺X线检查,观察病变X线影像特征,并分析其影像表现与病理核分级及不同肿瘤因子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影像表现:113例中出现钙化85例(75.2%),其中不对称影或肿块或结构扭曲伴钙化占多数共72例,单纯钙化13例;单纯肿块11例(9.7%),不对称影和结构扭曲影14例(12.4%),未见异常3例(2.7%)。②影像表现与病理因子表达:钙化为主要影像表现,钙化的形态、分布、数目在HER2阳性组、ER/PR阳性组和三阴组间表现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阳性58例,以高级别DCIS为主,钙化为区段性分布,形态线状分枝状为主,数量以多发或大量为主,数目>30枚占多数;ER/PR阳性47例,以非高级别DCIS为主,钙化为区域性分布,形态微小圆点状为主,数量以少许钙化为主,数目<30枚占多数。结论:DCIS患者乳腺X线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X线影像与肿瘤的一些分子生物学行为及病理因子表达有相关性,对患者早期诊断、临床治疗方法选择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腹低、高频超声诊断胎盘植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疑诊胎盘植入50例孕妇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比较低、高频超声的诊断结果。结果:50例疑诊患者确诊为胎盘植入36例,低频超声诊断3例假阳性,3例漏诊,3例漏诊中1例经高频超声诊断;3例假阳性中1例经高频超声排除。结论: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可提高胎盘植入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