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导致糖尿病酮症(DK)及酮症酸中毒(DKA)患者肝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DK或DKA患者99例,其中ALT及AST均异常升高11例(A组),单项ALT异常升高13例(B组),肝功能正常75例(C组),对以上各组患者的血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尿素氮(BUN)、血糖(BG)和血浆渗透压(OSM)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A,B两组患者的CO2CP明显低于C组(P<001,t=633和t=643),而BUN则明显升高(P<001,t=361,AvsC;P<001,t=435,BvsC),A组的BG(P<005,t=284)和血浆OSM(P<005,t=310)水平也显著高于C组,而B组患者的BG及血浆OSM与C组比较无差异;与B组相比,A组患者的CO2CP明显降低(P<002,t=271),BG(P<005,t=289)和血浆OSM(P<005,t=236)明显升高.此外,Ⅰ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转氨酶异常升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Ⅱ型糖尿病患者(P<005,χ2=438).结论酸中毒和脱水是导致糖尿病酮症及酮症酸中毒患者肝损害的重要因素,酸中毒及脱水程度与肝损害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消化系癌血清微量元素与T细胞亚群相关性研究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消化系癌血清微量元素与T细胞亚群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管癌312例和健康人100例血清Zn,Cu,Fe,Mn,Ca.48例癌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结果消化系癌患者血清中Cu含量,Cu/Zn比,CD8+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Zn,Ca含量,CD3+,CD4+,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健康人(P<005~P<001);Ⅲ~Ⅳ期及转移癌患者Cu含量,Cu/Zn比,CD8+明显高于Ⅰ~Ⅱ期癌患者(P<005~P<0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清Cu,Cu/Zn比值与CD4+,CD4+/CD8+比成负相关,Zn与CD4+/CD8+比成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Cu,Cu/Zn比升高,发生消化系癌的相对危险度升高;Zn,Ca含量升高,发生消化系癌相对危险度降低.结论对消化系癌患者适量补Zn,调节和改善宿主抗肿瘤免疫力;Cu/Zn比对消化系癌阳性诊断率为70%,特异性为73%.因此,Cu/Zn值可做为消化系癌的一项诊断指标,并对从高危人群中筛检消化系癌患者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恒定磁场对小鼠自由基相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恒定磁场对小鼠SOD、GSH、GSH-Px、MDA的影响。方法氢可组和恒磁组小鼠肌注氢化可的松1w,对恒磁组小鼠曝磁14d,检测鼠组织中SOD、GSH、GSH-Px、MDA。结果心组织T-SOD、Mn-SOD、Cu·Zn-SOD氢可组比对照组均有非常显著降低(P<0.001),心组织T-SOD、Cu·Zn-SOD恒磁组比氢可组均有非常显著增加(P<0.001);肝组织GSH-Px氢可组比对照组降低(P<0.05),恒磁组比氢可组有非常显著升高(P<0.001);肾组织GSH氢可组比对照组降低(P<0.05),恒磁组比氢可组升高(P<0.05);心组织MDA氢可组比对照组升高(P<0.05),恒磁组比氢可组有非常显著降低(P<0.001)。结论恒定磁场具有抑制自由基,增强抗氧化防御能力,在医疗保健和抗衰老领域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小檗碱治疗分泌性腹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小檗碱(Ber)对分泌性腹泻豚鼠离体回肠电解质转运的影响.方法利用霍乱毒素(ChT)制成分泌性腹泻模型.通过UssingChanber技术测定豚鼠离体回肠膜电位差(PD)、膜短路电流(SCC)和膜电阻(R).结果①分泌性腹泻时,豚鼠离体回肠的PD和SCC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3520,t=3182,P<001);②加于粘膜侧(M)溶液中10mmol/L的Ber和加于浆膜侧(S)溶液中01mmol/L及05mmol/L的Ber均可降低PD和SCC(t=1427,1682,t=1165,1285,P<001),但不改变R(t=043,187,P>005),而加于S侧溶液中10mmol/L的Ber不仅可降低PD和SCC(t=1902,t=1545,P<001),还可降低R(t=215,P<005).结论Ber可抑制由ChT所致的电解质分泌亢进  相似文献   

5.
自由基在实验性胃癌及癌前病变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自由基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100只Wistar大鼠分为2组,实验组(70只),给予100mg/L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水溶液自由饮用30wk,对照组(30只)饮用自来水.选5个时相点,动态观察MNNG诱发实验性胃癌及其癌前病变过程中大鼠体内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实验组,MDA平均含量在52wk非常显著地大于0wk(P<001),并显著地大于16wk以前(P<005).胃癌组织MDA含量显著高于胃癌癌前病变组织(P<005).癌组织LPO的含量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织(P<005).实验组,总SOD和CuZnSOD活性在52wk明显低于16wk之前(分别为P<005和P<001).癌组织CuZnSOD含量非常显著地小于正常胃粘膜(P<001),亦明显低于胃粘膜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P<005).在30wk和52wkGSHPX活性显著低于16wk以前.结论自由基在实验性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中具有一定作用,自由基清除剂可能对胃癌的综合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肺心病时血循环内皮细胞、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运用右心导管检查技术和血循环内皮细胞(CEC)分离技术,用硫巴比妥法及羟胺法测定血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结果肺心病组肺动脉平均压[(mPAP)376±075kPa、血CEC数量每09微升为1670±265与COPD组(848±22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CEC数量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比较呈显著负相关(r=0.9423,P<0.001),血CEC数量与肺动脉压比较呈显著正相关(r=0.8270,P<0.001),肺心病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COP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缺氧可加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胃粘膜细胞核线粒体的生物活性物质与脾虚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对检测排除心、肺、肝、胆、胰、肾、肠等器质性疾病的188 例脾虚证患者胃粘膜,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亚细胞超微结构分析,同步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仪、图像分析系统、放射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测定生物活性物质。结果:胃粘膜环磷酸腺苷(cAM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锌(Zn)、铜(Cu),线粒体Zn、Cu 含量,随健康对照组、F脾气虚证组、F脾阳虚证组、有病无证组、G脾气虚证组、G脾阳虚证组、脾阴虚证组和脾虚气滞证组的顺序递减(P< 0.05~0.01),而细胞核DNA、Zn、Cu 含量则随以上顺序递增(P< 0.05~0.01)。结论:①胃粘膜cAMP、SOD、Zn、Cu,细胞核DNA、Zn、Cu 和线粒体Zn、Cu 的量变是脾虚证分型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可作为微观指标;②临床上存在“有病有证”、“有病无证”和“有证无病”的现象,都应受到重视,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及肝癌患者血清CuZn—SOD的放免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RIA法测定62例肝硬变、30例肝癌和20例正常人的血清CuZn-SOD含量。结果肝硬变组的均值显著低于正常组及肝癌组(P均<0.01)。按Child-Pugh分级,肝硬变组CuZn-SOD含量随病情好转有所回升,与其肝功能储备呈负相关(P<0.05)。肝癌组CuZn-SOD>450ng/ml者,AFP阳性组和阴性组SOD增高的阳性率近似(P<0.05)。提示血清CuZn-SOD的RIA测定有助  相似文献   

9.
FD患者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胃窦十二指肠压力测定,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十二指肠的运动功能.方法FD患者28例,健康人13例.采用导管灌注技术测定胃窦和十二指肠的腔内压,消化间期测压35h,餐后测压15h.结果在消化间期,28例FD中13例未出现移行运动复合波(MMC)3期,13例健康人1例未出现MMC3期,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MMC2期和3期收缩的平均频率、平均强度和动力指数,在FD患者和健康人间相比无差异(P>005).FD患者餐后胃窦收缩的频率、强度和动力指数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FD患者消化间期缺乏MMC3期或MMC3期延迟出现,餐后胃窦动力减低.  相似文献   

10.
检测了27例宫颈癌、30例宫颈炎和3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血清SOD及其同功酶、全血GSH-Px、CAT等的活性水平以及血清LPO含量。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宫颈癌患者血清Cu,Zn-SOD、总-SOD(T-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LPO含量明显增高(P<0.05);宫颈炎患者血清Mn-SOD、T-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全血GSH-Px活性与血清LPO含量明显增高(P<0.01);子宫肌瘤患者血清Mn-SOD、Cu、Zn-SOD、T-SOD与全血GSH-Px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血清LPO含量明显增高(P<0.01)。可见,血清T-SOD活性降低和LPO含量升高是宫颈癌、宫颈炎与子宫肌瘤患者自由基代谢紊乱的共同特点,提示体内病理性氧自由基反应和脂质过氧化反应明显增强是上述患者共同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