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夏小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2):2155-2155
人尿入药,首载于梁·陶弘景<名医别录>.取健康人之小便,"童男者尤良",故常用儿童之尿,又称为童便.其味咸性寒,用"疗寒热头疼温气".<太平圣惠方>中有"斩头取尾"的采集方法.<不居集>谓"以磁器盛之".<诸证辨疑>日:"但取十二岁以下童子,绝其烹炮咸酸,多与米饮,以助水道";并称其有"滋阴降火,消瘀血"之效.<大明本草>谓其"滋阴降火甚速".  相似文献   

2.
丹参饮出自<时方歌括·卷下>,方由丹参一两(30g),檀香、砂仁各一钱(3g)组成,主治"心痛、胃脘诸痛".是方重用丹参为君药,<本草纲目>云:"盖丹参能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带下,调经脉",又云:"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本草求真>载"丹参,能入心包络破瘀一语已尽丹参功效矣";<本草正义>言"丹参,专入血分,其功在于活血行血,内之达脏腑而化瘀滞,故积聚消而癥瘕破,外之利关节而通脉络,则腰膝健而痺着行".  相似文献   

3.
葛根浅谈     
苗治国 《中医杂志》2005,46(7):556-557
葛,其叶有三尖,如枫叶而大,面青背淡,缠蔓于灌木丛之间,其根外紫内白,名曰葛根,秦汉之际,已被作为药材使用.<神农本草经>记载,葛根: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其中,"痹"是葛根的重要主治症之一.在古代,"痹"主要有三个意思,一是指风湿病,<素问·痹论>中,"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风寒湿之气也";二是指麻木不仁,<素问·痿论>中有"痹而不仁";三是指气郁闷,如"胸痹".其中,葛根所治之痹,多不在于"风湿痹"与"胸痹"之列,而为"麻木不仁"之痹.  相似文献   

4.
古代本草对葛根的品种早有论述,<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本草纲目>列入草部蔓草类,李时珍曰:"葛有野生,有家种,其蔓延长,取治可做纟希纟谷.其根外紫内白,长者七八尺.其叶有三尖,如枫叶而长.面青背淡,其花成穗,累累相缀,红紫色.其荚如小黄豆荚,亦有毛.其子绿色,扁扁如盐梅子核,生嚼腥气,八九月采之,<本经>所谓葛谷是也."葛根有升阳发表、生津止渴之功.<伤寒论>"葛根汤",就是以葛根与麻黄、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等配伍,可以发表解肌,用于表证而有项背强之证.市售葛根,品种并不单纯,一般有如下数种.  相似文献   

5.
【歌诀】葛根之王治项强,发表解肌甘辛凉。解热生津升清阳,头痛泻痢透疹畅。【释义】中药治疗头项强痛首选葛根。葛根甘、辛、凉,轻扬升散,具有发汗解表,解肌退热之功。外感表证发热,无论风寒与风热,均可选用本品。葛根甘凉,于清热之中,又能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有生津止渴之功,奏止泻痢之效,透外出不畅之疹。  相似文献   

6.
葛根在治消渴方中的配伍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葛根是治疗消渴的常用药物,通过正确的配伍方法可以增强葛根的治疗作用,减少毒副反应.葛根与人参配伍中人参以其固涩之效,能抑制葛根发散之力,葛根与甘草配伍后,甘草可抑制葛根升腾之性,而葛根抑制甘草壅滞之性,葛根与茯苓配伍有一补一行之效,葛根与收涩药五味子相配可增强生津止渴的作用,又能以五味子的收涩之性制约葛根的发散力量,葛根与补阴药生地配伍后可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葛根与清热药石膏、知母、天花粉配伍后,有助于气机通畅、津液输布.  相似文献   

7.
汤乐弘  肖晨栋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1):1001-1002
消渴丸是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 ,是由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五味子、山药、格列本脲等 8味中西药物制成的包衣浓缩丸 [1 ] ,为糖尿病治疗药 ,具有滋肾养阴、益气生津的功能。用于多饮、多尿、多食、消瘦 ,体倦无力 ,眠差腰痛 ,尿糖及血糖升高之气阴两虚型消渴症。近年来我们在本地医药市场中发现有假冒广州中药一厂的中一牌消渴丸。假消渴丸的出现 ,对于糖尿病人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生产单位的质量信誉及经济利益都构成了严重危害 ,必须迅速查处。本文对真假消渴丸的外在差异到内在质量进行了比较鉴别 ,以供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药…  相似文献   

8.
黄芪又称黄耆,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是老百姓熟知的一味常用补药.<珍珠囊>评价"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1]又谓"除湿益气,和中补阳,生津止渴".  相似文献   

9.
吴茱萸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性辛味苦,气温,有毒.<汤液本草>谓"入足太阴、少阴、厥阴经."功善温经、止痛、理气、燥湿.<本经集注>记载吴茱萸"蓼实为之使,恶丹参、消石、白垩,畏紫石英".  相似文献   

10.
黄芪作为十分常用而又重要的中药,其功效、主治范围、作用特点等虽经历代医家长期探讨,但仍有一些问题未能解决.如何以<伤寒论>中不用黄芪,而<金匮要略>中用之,岳美中先生不满意邹澍"闭门逐贼"之说,而认为黄芪适用于慢性虚弱病症,必须久服多服才能收效,而不似附子、干姜下咽即效.  相似文献   

11.
近红外光谱法定量分析药对葛根丹参提取液中主要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燕燕  边宝林  杨健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7):2194-2195
药对葛根丹参源于《施今墨药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葛根中的异黄酮类物质特别是葛根素有明显扩冠状血管,改善正常和缺血心肌代谢作用。丹参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之功,能显著增加冠脉流量,其有效部位为脂溶性丹参酮类和水溶性丹参酚酸类。在中药天然药物质  相似文献   

12.
孙冰倩 《河南中医》2012,32(1):26-27
包培荣教授善于运用经方时方辨治心系疾病,其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与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心肌炎,运用二仙汤与丹参饮合方治疗围绝经期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柴胡疏肝散与当归芍药散合方加减治疗心律失常,均获佳效.  相似文献   

13.
近代著名中医学家张锡纯先生的名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中载活络效灵丹一方,由当归、丹参、生乳香、生没药四药组成,具有祛瘀生新,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主治"气血凝滞,痃癖 瘕,心腹疼痛,腰疼臂痛,内外疮疡,一切脏腑积聚,经络湮淤".笔者临床用此方加味治疗多种病证,每获良效.现将典型病例述之如下.  相似文献   

14.
消渴丸具有滋肾养阴、益气生津之功效,为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常用药物.由葛根、玉米须、黄芪、山药、天花粉、地黄、五味子、格列本脲等药物组成.收载于部颁药品标准,鉴于市场上时有假冒品种出现,现将消渴丸正、伪品鉴别特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HPLC法测定参葛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戎欣玉  邵文亮  马燕  胡献菊 《中草药》2004,35(9):1013-1014
参葛颗粒是由人参、葛根、麦冬、茯苓、黄芪、生地等10味中药加工而成的中药制剂,具有生津止渴、清热除烦、养阴滋肾、益气和中之功效。为了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本实验对其君药葛根中的有效成分葛根素进行了含量测定研究。本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消渴丸为1987年版《广东省药品标准》(上册)所收载的品种,是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由葛根、玉米蕊、黄芪、山药、地黄、天花粉、五味子、格列本脲(优降糖)等药物组成,具有滋肾养阴,益气生津之功效,为糖尿病的治疗药物,在进行药品监督检查中,我们对药品的经营部门及医院药房等单位随机抽样广州中药一厂生产的(国家中药保护品种):97080539;98010010;98060437等批号的消渴丸,经按标准进行严格检验:98010010和98060437两批号消渴丸为合格产品,而批号97080539的消渴丸为伪假药品,不符合《药品标准》之规定,现将其鉴别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中药葛根味甘、辛,性凉。归肺、胃经。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常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现代研究发现,葛根所含的葛根黄酮能改善微循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脑和冠状动脉血流量,减慢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降低心肌耗氧指数而改善缺血心肌的代谢,还具有抗血栓素,有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抗血管痉挛和抗血小板聚集等  相似文献   

18.
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根 ,性微寒 ,味甘微苦 ,归肺、胃经。具有清热生津 ,清肺润燥 ,解毒消痈的功效 ,多用于热病口渴 ,消渴多饮 ,肺热燥咳等病症。笔者在读书临证之余 ,体会到天花粉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之效 ,对治疗瘀血痛证能收到满意疗效。《神农本草经》载天花粉能“续绝伤”,《名医别录》谓本品“通月水”,《日华子本草》认为天花粉能“生肌长肉 ,消扑损瘀血”,说明本品主治跌打损伤 ,有化瘀之功。近代名医张锡纯在其《医学衷中参西录》中 ,曾记载有用天花粉治疗跌扑腰痛的病案 ,并指出 :世人只知天花粉为清热生津润肺解毒治痈药 ,…  相似文献   

19.
自 1 998年 7月以来 ,笔者根据中医治未病的理论 ,应用益气养阴之自拟参杞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早期无并发症者 1 5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5例中男性 9例 ,女性 6例 ;年龄 2 5~ 72岁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3例 ,其中 9例曾接受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患者空腹血糖在 7.8~ 2 5 mmol/ L之间。治疗方法参杞汤 :人参 1 0 g,黄芪 2 0 g,黄精 1 5 g,沙参30 g,元参 30 g,枸杞 30 g,山药 30 g,丹参 30 g,甘草1 0 g。口渴多饮者加天花粉、葛根等清肺生津 ;多食善饥者加生石膏、生地等甘寒清胃 ;小便频数量多者加山萸肉、五味子以滋肾。…  相似文献   

20.
范崔生  褚小兰  付小梅  范新 《中草药》2002,33(12):1070-1070
樟榕子又名樟梨,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谓:"可治心胃脘痛,服之立效[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