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ICU患者家属的需求,以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减轻患者家属的压力.方法:应用调查问卷对30名ICU患者家属进行需求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家属对ICU监护环境,对医务人员业务能力、服务态度、沟通技能,探视陪护,基础护理等各方面的需求及其ICU监护认知获取途径.结果:患者家属对ICU监护相关内容的需求主要包括治疗用药、营养提供、心电监护等;其ICU监护认知获取途径主要包括主管医生、上级医生、护士长等;对医务人员素质的需求主要包括专业技术方面、沟通方面、服务态度方面等;对基础护理方面的需求主要包括保持床单位整洁、及时清理患者分泌物和排泄物、虚弱患者使用床档等.结论: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患者有关信息,理解和重视患者家属的需求,可减轻ICU患者家属的心理负担,提高ICU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CU患者家属的需求,以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减轻患者家属的压力。方法:应用调查问卷对30名ICU患者家属进行需求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家属对ICU监护环境,对医务人员业务能力、服务态度、沟通技能,探视陪护,基础护理等各方面的需求及其ICU监护认知获取途径。结果:患者家属对ICU监护相关内容的需求主要包括治疗用药、营养提供、心电监护等;其ICU监护认知获取途径主要包括主管医生、上级医生、护士长等;对医务人员素质的需求主要包括专业技术方面、沟通方面、服务态度方面等;对基础护理方面的需求主要包括保持床单位整洁、及时清理患者分泌物和排泄物、虚弱患者使用床档等。结论: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患者有关信息,理解和重视患者家属的需求,可减轻ICU患者家属的心理负担,提高ICU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3.
ICU患者家属、护士及医生对家属需求认知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贝贝  庄一渝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4):2216-2218
目的 了解ICU患者家属、护士及医生对ICU患者家属需求的认知状况及差异.方法 便利选取符合人选标准的家属35人、护士37人、医生21人,在患者入院48 h后采用危重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CFNI)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入院48h后,护士、医生在信息、接近及保证因子上的评分低于家属的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家属最重要的需求是保证需求.结论 ICU医护人员对患者家属一些需求重视不足,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家属需求、沟通技巧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帮助家属及患者度过急性应激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主动沟通及转科后回访对ICU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3~12月未实施主动沟通及转科后回访的1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2015年1~10月实施管床护士从患者入科后主动沟通到转科后回访的14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通过自行设计《ICU转科患者回访表》从满意度、基础护理不良事件、沟通能力、患者重返ICU率及护理服务投诉5方面进行评价,收集ICU患者感受及意见,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沟通技巧、护理质量、护理投诉及患者满意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实施由管床护士主动沟通到转科后回访的全程护理,让护士了解患者由入科到转科的感受及需求,及时改正不足,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ICU的高危孕产妇患者家属对重症医学科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以提高ICU的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应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危重患者家属满意度量表,对入住本院ICU的60名高危孕产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家属对患者病情知晓、家属对疾病知识的需求、医护人员与家属的主动沟通及家属探视需求四方面的问题,是影响ICU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其中病情保证和获取病情是危重患者家属排在首位的需求。结论对高危孕产妇患者家属的满意度调查,可以从另一个维度来分析影响满意度的焦点问题,并通过采取多渠道的护理干预,如注重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了解家属的需求,学会换位思考,给予有效的帮助等,可以提高ICU的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重症胰腺炎患者从重症监护室(ICU)转到其他护理单元的过程中获得最佳的连续性的服务,通过对ICU延续护理服务内容需求的研究以及ICU重症胰腺炎患者家属决策参与体验的质性研究,构建了由ICU护士主导,其他部门医务人员以及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的ICU重症胰腺炎患者延续护理模式。包括评估与照护、沟通与协调、教育与指导三个主要指标以及建立标准化的ICU重症胰腺炎患者转科计划和联络随访计划。  相似文献   

7.
ICU病人家属心理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了解ICU病人家属心理需求,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 应用调查问卷对60名ICU病人家属进行心理需求调查,内容包括家属对病人信息的需求、家属被关心及支持需求、与护理人员交流需求、ICU条件及环境需求、探视需求等5大方面的问题。结果 病人家属心理需求最重要的有:感到病人有生命希望,可以及时得到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有关信息,护士能够给予最好的照顾等3方面。而病人家属的一般情况与家属需求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及时与病人家属沟通病人有关信息,理解和重视病人家属的心理需求,可以减轻ICU病人家属的负性心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ICU患者家属的需求,以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应用调查问卷对80名ICU患者家属进行需求调查。结果:家属最关心的是患者是否得到最佳救治、病情的进展情况、治疗效果,其次是对护理工作不了解、担心护士人力不足、希望每天探视患者,再次是担心医疗费用等;最不关心的是家属等待休息环境。结论:ICU护士必须正确认识患者家属需要,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帮助患者家属应对患者病重时的危机,以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ICU患者家属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对有关患者健康方面情况及自身身心支持有着较高的需求,需求程度较高的4个方面为病情保证、亲近患者、获取信息和自身舒适。目前常用的需求评估量表有危重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CFNI)、危重患者家属需求满足程度量表(NMI)。护理干预应包括基于ICU危重患者家属的需求培训护士,加强沟通,重视患者家属心理护理,建立合理、弹性探视制度,建立多元化沟通模式,提供信息支持,提供情感支持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CU患者家属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收集12名ICU患者家属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用质性研究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外科ICU患者家属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包括:担心患者救治不成功(担心患者病情恶化/死亡、担心医护质量差、担心患者的远期预后不佳)、与医护人员的有效沟通不足以及经济压力.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医疗护理质量,努力提高ICU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家属做到有效沟通,及时向其介绍患者的病情、治疗及检验结果,不良预后尽早告知,主动联系和指导患者家属,建立家属的咨询电话;另外,逐步落实医保制度、倡导医疗社会工作者制度、鼓励其亲友提供帮助等亦有助于缓解ICU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促进其生理与心理适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通过成立多民族地区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家属沟通小组,促进医患有效沟通,提升患者社会支持系统对医疗行为的认识及参与。方法成立由5人组成的ICU患者家属沟通小组,成员进行为期1个月的相关沟通技巧、民族习俗、各民族基本生活用语、口语等方面的培训,并制定沟通计划,要求成员掌握回、藏、撒拉族基本生活用语,分布在白班与夜班,使其与家属沟通具有连续性,贯穿在患者住ICU全过程。结果患者家属与医务人员沟通有效,获取医疗信息渠道通畅,对ICU医护人员工作认可,服务满意度较之前提高了7.9%,达93.2%。结论通过成立多民族地区ICU患者家属沟通小组,构建优质护理服务链,提高了护患沟通效果,增进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的理解、信任,能达到医患和谐的社会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CU护理流程的重组及应用对提高ICU监护质量的影响。方法:调查ICU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将ICU护理流程进行重组,比较重组前、后患者的接诊时间,监护时间医生、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重组后患者的接诊时间比重组前缩短6.0±1.4min,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重组后患者的监护时间比重组前缩短4.2±1.3 d,差异有显著性(P<0.01);重组后医生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有显著性提高,经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后的护理流程,使ICU护理工作更具条理性、秩序性,提高了监护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接受监护期间其家属的心理需求.[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形式对87例病人家属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病人家属心理需求与医疗护理、医务人员、ICU环境、疾病相关知识、心理安慰、了解医疗费用等有关.[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要充分认识病人家属的心理需求,及时提供各种信息,帮助家属应对危机状态,使病人家属保持身心健康,为病人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4.
神经外科ICU病房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300名神经外科ICU患者家属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评价神经外科ICU病房的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对2008年5~10月神经外科ICU病房的患者家属出院前采用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300名患者家属中,对护理服务态度满意者占88.67%,对护理技术满意者占86.67%,对护理及时性满意者占85.00%,对护士语言文明的满意者占86.67%,对护士在执行治疗时,给予患者适当的遮盖满意者占84.33%,对病房整洁、安静的满意度为80.33%,而对探视时间内,护士主动为家属介绍患者有关护理方面情况的满意者仅占78.00%。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重视对患者家属的主动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并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对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ICU护士和患者家属沟通障碍的分析和护理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静  杨玉霞 《天津护理》2001,9(1):33-34
该文分析了ICU护士和患者家属沟通障碍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具体的改善措施,包括纠正护理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全面的重症监护知识,在沟通中遵循护理美学,并积极提供家属与患者的交流机会等。通过以上措施,加强了护士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达到了提高抢救成功率和促进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信群在提高ICU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成立满意度管理小组,组内设3名微信群沟通专员,组建"护患心连心"微信群,患者家属通过扫描二维码加入群聊。沟通专员定期上传ICU患者饮食、康复锻炼、疾病信息等健康宣教,日常用快速提醒家属的形式告知生活用品、营养方案、外出检查等非紧急信息,及时为家属答疑解惑。结果:微信群实施前满意度明显低于实施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微信群作为护患交流平台,能及时了解家属需求和提供信息,是护患沟通的有效方式,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ICU昏迷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并制定详细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7月1日~12月31日ICU 150名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急危重症家属需求量表(CCFNI)对其心理需求展开全方位评估,比较不同昏迷患者家属心理需求得分,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昏迷患者家属在保障患者有效的治疗、了解患者预后、对病情得到如实的回答、患者病情变化能够及时得到告知、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清楚患者获得特殊治疗的目的、感到病情有希望、每日得到最佳护理、每天得到患者疾病相关信息、治疗方案变化、及时告知家属等方面有强烈需求,同时,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ICU昏迷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对ICU昏迷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应同样注重关注其家属的心理需求并展开护理干预,达到减轻其心理压力,维持患者就医环境和谐,避免医疗纠纷产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 目的 探究家属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转出ICU后早期的内心体验与需求,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法,目的抽样选取从ICU转出早期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直接照护者8名,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经过阅读、分析、反思、分类和提炼,总结出一级主题3个,包括:复杂的心理感受、心理压力的促进因素和多维度的需求;二级主题9个,包括:期待患者早日转出ICU、对患者转出后的安全存在焦虑、对照护工作感到压力、治疗环境和护理模式的改变、社会支持不足、心理和情感的支持、信息的及时提供、医护患的有效沟通、基础照护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结论? 医护人员应关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转出ICU后早期家属的心理压力,并积极满足家属的需求,在患者转出ICU前、中、后,给予家属心理和情感支持、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促进医护患的有效沟通和提升家属的照顾能力,帮助家属顺利过渡,减少迁移应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不断提高, 重症监护病房(ICU)在现代化医院中的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ICU 是一种现代化的先进医疗护理组织形式, 主要作用是应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来监护病人, 以便及时地发现潜在的危险(主要是心、肺方面),包括可危及生命的或可导致病人残废的严重变化.对这些变化医务人员用他的感觉(视、触、听等)一时不能觉察或来不及觉察到的, 而通过监护仪器一经发觉可以及时处理而加以纠正或抢救, 因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ICU患者家属沟通管理的重要性,综述了国内外ICU患者家属沟通管理的模式,并从ICU患者家属沟通需增强预见性、融入同理心、增设丧亲护理服务等方面提出沟通管理的建议与展望,旨在为国内开展ICU家属沟通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