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有关运动病机理的感觉冲突学说、神经不匹配学说,耳石学说、体液转移学说、神经毒性假说、血液动力学改变学说、神经递质假说,并讨论了药物抗运动病机理中的中枢激动作用和钙通道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2.
运动病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立宁  陈伟  管振龙 《医学综述》2007,13(11):805-806
运动病是伴随着运动引起的恶心、呕吐、肠胃不适、食欲低下、头痛、面色苍白和血压变化等一系列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反应症状。目前关于运动病的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运动病发生的神经通路尚未明了,运动病的预防和治疗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运动病发生机制的学说、神经通路以及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运动病是一组疾病的总称,根据发病时运动环境不同包括多种疾病。运动病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和出冷汗等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的症状和体征,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运动病也是军队飞行人员、舰艇官兵和航天员的多发病,影响战备训练和执行任务,危害官兵的身体健康。运动病的确切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但提出了多种运动病发病的假说,其中神经匹配不当学说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神经匹配不当学说认为,来自于视觉、前庭系统等感受器的运动信号相互不匹配或与中枢神经系统存储的信号不一致导致了运动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运动病与抗运动病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由于航海、航空,尤其是航天事业的发展,人们对运动病的研究倍加重视。至今,对运动病与抗运动病的机制提出过不少假说,现仅结合我们实验室做过的一些实际工作对其中一部分加以讨论。 1.中枢胆碱能系统与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平衡关系七十年代初,  相似文献   

5.
航海运动病发病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航海运动病是常见的航海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有:①感觉冲突学说:不同运动系统之间的感觉冲突,新的运动感觉与原有的感觉经验的冲突;②前庭系统功能障碍学说;③中枢神经递质功能失调学说;④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失调控假说;⑤内分泌功能紊乱假说;⑥血流动力学改变学说。航海运动病发病还受环境因素及身体与心理因素的影响。本文就航海运动病发病机制作—综述。  相似文献   

6.
脑益嗪抗运动病时大鼠脑内氨基酸递质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旋转后产生异嗜高岭土行为的大鼠作为运动病模型,观察了益嗪的抗运动病作用,结果表明,由旋转刺激诱发的异嗜高岭土行为可被脑益嗪明显抑制;脑氨基酸递质测定结果显示。大鼠运动病时脑干、小脑内氨酸(Glu)含量明显降低,天冬氨酸(ASP)含量升高;预先给予脑益嗪后,大脑的γ-氨基丁酸(GABA)和脑干、小脑内GABA及基氨酸(Gly)含量下降。这些结果提示,脑益嗪的抗运动病作用的中枢机理与其调整中构递质的  相似文献   

7.
运动病发病机制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动病是因异常运动刺激而引起的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主要表现为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出现面色苍白、出汗、流涎、淡漠、嗜睡、腹部不适、眩晕、恶心或呕吐等症状与体征。它发生于人们乘坐车、船、飞机、游乐设施或航海、航空、航天模拟和实际作业时 ,因所处的运动环境不同 ,运动病又有不同的名称 ,如晕车、晕机 (空晕病 )、晕船 (航海运动病或海晕 )、航天运动病 (航天病 )、模拟器病等。运动病发病率较高 ,随运动环境不同变化也较大。迄今人们对运动病发病机制有了较多较深入的认识 ,对其防治也研究出了多种方法与措施。1 运动病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8.
运动病发病机制及诊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动病是指机体受现实或虚拟环境刺激而引起的头晕、恶心、呕吐等前庭和自主神经反应症候群,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由于运动病的多症状性及高个体变异性,目前尚无单一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习服训练仍是最有效的策略之一。传统中医的创新发展及其与电神经刺激等西医设备方法的联合应用,对运动病的防治展现出极大的潜力。本文就运动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治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探究运动病新的有效防治方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生姜合剂对运动病大鼠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研究生姜合剂抗运动病时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变化,以探讨运动病与内分泌功能的关系,为运动病防治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以旋转运动诱发大鼠条件性厌食症模拟运动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此时的血浆皮质醇水平,并观察生姜合剂(灌胃,1.8ml/200g)的抗运动病作用,及对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影响。结果:模拟运动病时大鼠血浆皮质醇水平有升高趋势,生姜合剂能进一步提高大鼠的血浆皮质醇水平。结论:运动病不是一种单纯的应激反应,运动病的发生可能与异常运动刺激引起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0.
运动病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动病 (motionsickness,MS)最早由IRWIN (1881年 )描述[1] ,其研究始于 19世纪初 ,这是基于当时世界性航海航运事业的快速发展 ,晕船发生率较高 ,故亦称晕船病 (seasick ness)。 2 0世纪上叶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军队需要渡海作战 ,各参战国对MS的研究投入增加 ,防治MS的药物也应运而生。 2 0世纪 6 0年代 ,随着人类对太空的探索 ,以美国和前苏联为代表的空间载人计划的实现 ,人们开始了对空间运动病 (spacemotionsickness ,SMS)的研究。虽然研究提示MS和SMS在起因和临床特点上各有所不同 ,但其发病机制基本上一致。本文主要…  相似文献   

11.
运动病时神经内分泌变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动病是乘坐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而发生的一系列不适症状的总称。这些不适症状包括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头痛、头昏、眩晕等。由于不同交通工具引起的症状均比较类似,故统称为运动病,也可根据具体交通工具的不同分别称为晕车、晕船、晕机甚至空间运动病等。上述种种表现与美尼尔氏综合征极为类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大鼠运动病敏感性与血浆皮质醇 (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水平的关系 ,进一步阐明体液因素在运动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条件性厌食症 (CTA)做运动病模型。 84只雌性大鼠 ,12只用于正常对照 ;36只用于旋转刺激后大鼠血浆激素水平的测定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 ;另 36只用于前庭功能锻炼后大鼠血浆激素水平的测定。结果 :大鼠运动病后血浆 CORT和 ACTH水平升高 ,低敏感组血浆 CORT、ACTH水平显著高于高敏感组 (P<0 .0 1) ;功能锻炼后产生适应的高敏感组大鼠运动病后血浆 CORT、ACTH水平与低敏感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运动病与应激有关 ,运动病敏感性与血浆 CORT、ACTH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防晕帽对运动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随机将40名男性运动病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人。试验组戴防晕帽后10min,两组患者及2名无运动病测试者同乘一车进行颠簸和加减速行驶。当测试者出现I°前庭自主神经反应时结束试验,统计两组患者Ⅱ°和Ⅲ°前庭自主神经异常发生率。结果试验组Ⅱ°异常反应率为40%(8/20),对照组Ⅱ°反应15人,Ⅲ°反应2人,异常反应率为85%,两组相比,χ2=6.83,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防晕帽对部分晕车患者确有一定防治作用,为运动病患者增加了一种新的防治选项。  相似文献   

14.
抗晕茶抗运动病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自制抗晕茶的抗运动病 效果,用旋转器对抗茶组和和对照组大鼠进行突速旋转刺激1h,然后分别记录两组大鼠连续两天异嗜高岭土的总量作统计学分析。抗晕载体 组大鼠食高岭土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表明抗晕茶具有一定的抗运动病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自制抗晕茶的抗运动病效果,用旋转器对抗晕茶组和对照组大鼠(各6只)进行变速旋转刺激1h,然后分别记录两组大鼠连续两天异嗜高岭土的总量作统计学分析。两组大鼠均出现异嗜高岭土行为,表明旋转刺激可诱发大鼠运动病。抗晕茶组大鼠食高岭土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表明抗晕茶具有一定的抗运动病作用。  相似文献   

16.
模拟航海运动病Ca^2+内流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负交变加速度旋转刺激制备大鼠运动病模型,对运动病大鼠大脑皮质、小脑皮质、脑干前庭区脑细胞的Ca^2+变化、c-fosmRNA、Fos蛋白、Na-K-ATpase、细胞色互氧化酶、碱性磷酸酶等指标进行了观察,对运动病大鼠血浆TXB2、6-keto-PGF1α和心钠素等进行了放射免疫测定。结果表明,大鼠脑细胞Ca^+内流和脑血流减少是诱发运动病的重要固定之一。用脑益嗪处理大鼠以阻滞Ca^2+内流  相似文献   

17.
取SD大鼠16只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按Crampton的方法进行旋转刺激诱导运动病;而另一非旋转组作为对照。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图像分析技术对旋转刺激组大鼠及对照组大鼠大脑皮质、脑干和小脑皮质中c-fosmRNA、Fos蛋白含显变化进行定位、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旋转刺激后三种组织中c-fosmRNA、Fos蛋白的含量均有增加.推测应激反应基因c-fos的表达参与运动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几种中西药抗人实验模拟运动病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选用中药“治晕灵”的主要成分生姜、明天麻等六味草药煎成汤剂、或半量汤剂配西药脑益嗪、山莨菪碱各1 4临床常用量配成复方中西药制剂 ,与目前常用抗晕药晕海宁等中、西药的药效进行比较 ,看中药制剂或中西药复方制剂是否具有较好的抗运动病效果。方法 :选 7名敏感被试者 (女性 ,19~ 2 1岁 ) ,用旋转刺激诱发运动病至出现恶心。按拉丁方设计 ,与安慰剂 (淀粉 10 0mg)及晕海宁 (5 0mg)进行对比 ,分别观察了生姜合剂 (30ml)、晕可平 (30ml)、山莨菪碱 (10mg)、脑益嗪 (2 5mg)及上述复方中西药制剂口服后的运动病耐力。结果 :与安慰剂比较 ,晕海宁、山莨菪碱、脑益嗪、晕可平、生姜合剂、复方中西药制剂分别使运动病耐力提高 5 .4%、7.5 %、5 .9%、7.4%、32 .3 %、2 0 .4% ;生姜合剂效果较优 ,除口服时有辛辣味外 ,无明显的副作用。复方中西药制剂各成分未显示协同作用 ,而只是简单的作用相加。结论 :生姜合剂具有较好的抗运动病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实验性运动病大鼠脑细胞c—fos基因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SD大鼠16只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按Crampton的方法进行旋转刺激诱导运动病;而另一非旋转组作为对照。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图像分析技术对旋转刺激组大鼠及对照组大鼠大脑皮质、脑干和小脑皮质中c-fos mRNA、Fos蛋白含量变化进行定位、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旋转刺激三种组织后c-fos mRNA、Fos蛋白含量均有增加,推测应激反应基因c-fos的表达参与运动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采用正负文交加速度旋转刺激制备大鼠运动病模型,对运动病大鼠大脑皮质、小脑皮质、脑干前庭区脑细胞的Ca2a变化、c-fosmRNA、Fos蛋白、Na+-K+-ATPase、细胞色素氧化酶、碱性磷酸酶等指标进行了观察,对运动病大鼠血浆TXB2、6-keto-PGF1a和心钠素等进行了放射免疫测定。结果表明,大鼠脑细胞Ca2+内流和脑血流减少是诱发运动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用脑益嗪处理大鼠以阻滞Ca2+内流和增加脑血流,可减轻运动病大鼠c-fosmANA、Fos蛋白、Na+-K+-AT-Pase、细胞色素氧化酶、碱性磷酸酶、TXB2、6-keto-PGF1a和心钠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