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68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包括急性期62例(起病至实施检查时间为6~24 h),超急性期6例(起病至实施检查时间6 h),均采取核磁共振成像(MRI)常规序列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检查,分析MRI常规序列及DWI序列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检出率及信号特点。结果:采用DWI序列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检出率100%(68/68)高于T1WI、T2WI序列的64.71%(44/68)、72.06%(4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超急性期脑梗死于DWI上均呈现高信号,成像范围较广。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对老年急性脑梗死具有较高检出率,且成像范围较广,可为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联合应用在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临床和影像学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行常规MRI、DWI及MRA检查,对MRA原始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重建。分析DWI显示病灶与MRA血管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 40例患者的DWI图像均显示与临床症状及体征相符的病灶,且病灶具有较高的信号强度和清晰度。其中病灶在前循环25例、后循环8例、前后循环均有7例;MRA检查均获得清晰血管图像,结果显示动脉硬化3例、动脉狭窄或闭塞37例;40例中28例大面积病灶的血管病变阳性率为100%。DWI在前后循环上显示病灶解剖定位均与MRA上血管异常解剖定位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DWI对急性期脑梗死的灵敏度较高,MRA能清楚地显示颅内大血管狭窄或闭塞。通过DWI和MRA进行结合比较,可同时显示脑实质和脑血管情况,进一步判定责任血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诊断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治疗的93例ACI患者临床资料.93例ACI患者均采用DWI、MRA检查.计算DWI、MRA单项及联合诊断ACI结果.结果:93例ACI患者中D...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某院就诊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DWI诊断,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图像信号、不同序列下的检出结果以及磁共振DWI的弥散系数,并使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统计显示,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和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图像信号检测结果:DWI信号均表现为高信号,而常规检查中FSE T1WI和FLAIR序列中表现高信号的显示率分别为63.41%和75.61%。DWI检查对不同时期患者的检出率为100%;常规MR I检查不同序列T1WI、T2WI、FLAIR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检出率分别为80.49%、75.61%和92.68%,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检出率分别为66.00%、62.00%和76.00%,并且与DWI检查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患侧表观弥散系数、健侧表观弥散系数以及相对弥散系数均高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采用磁共振DWI技术,可以提高患者检测的准确率,且效果显著,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梗死低场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特征。方法用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脑梗死122例,并与常规MRI的T2WI进行比较。结果超急性、急性和亚急性脑梗死在DWI上均表现为高信号。仅46例急性脑梗死在T2WI、FLAIR显示异常信号。结论在急性期脑梗死影像诊断中,DWI可作为除外新发脑梗死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结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影像学和临床联合诊断为急性脑梗死32例患者的完整MR资料(包括T1WI、T2WI、FLAIR、DWI、MRA),首次分析患者T1WI、T2WI、FLAIR图像,得出初步诊断结论,最终分析完整MR资料,得出最终诊断结论,对比两次分析方法对病变的检出率。结果:首次分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灶检出率为43.75%,其中8例FLAIR序列局部血管为高信号;最终分析完整MR资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灶检出率100.00%,DWI显示病灶解剖定位均与MRA上血管异常解剖定位有较好的一致性。最终分析对病变检出率明显大于首次分析检出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MRA结合DWI检查,对急性脑梗死初期的诊断更为确切和及时,能尽早的确认病灶位置,血管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W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ance angiography,MRA)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临床拟诊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头颅CT、常规MRI的基础上行DWI和MRA检查,根据影像学结果进行卒中分型,选择治疗方案。结果对超早期急性脑梗死,DWI可显示常规MRT2WI不能显示的病灶,MRA则能快速发现血管闭塞的部位或狭窄程度。结论DWI与MRA联合检查可同时显示脑实质和脑血管情况,为脑卒中的分型、早期溶栓治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其中超急性期(<6 h)4例,急性期(6~72 h)37例,均行磁共振常规T1WI、T2WI、Dark-fluid及DWI检查。结果 DWI显示病灶、病灶边界以及范围均优于常规T1WI、T2WI、Dark-fluid像;41例在DWI像上均表现为异常高信号,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结论 DWI结合ADC图对诊断急性脑梗死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能发现常规T1WI、T2WI、Dark-fluid像上不能发现的超急性期脑梗死,DWI与T2WI、ADC图结合能判断不同时期脑梗死。  相似文献   

9.
周坦峰  熊敏超 《临床误诊误治》2011,24(12):82-83,121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诊断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其中超急性期10例,急性期12例,亚急性期8例。均行常规TSE T1加权像(WI)、TSET2WI、FLAIR T2WI及SE-EPI DWI扫描,其中6例行3D时间飞行磁共振血管造影术(TOF MRA)。结果 30例DWI均清晰显示相应神经体征分布区的梗死灶,DWI对病灶的显示范围、对比度均明显优于TSE T1WI、TSE T2WI、FLAIR T2WI序列。6例行TOF MRA检查,其中2例大脑中动脉M2段完全闭塞,2例大脑前动脉主干闭塞,1例大脑后动脉闭塞,1例大脑中动脉远侧分支减少。结论 DWI在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常规TSE T1WI、TSE T2WI、FLAIR T2WI的信号变化,对判断患者脑缺血的时间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0.
刘文军  姜萍  张宗权  汪毅 《华西医学》2010,(8):1499-1501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方法 2007年7月-2009年9月对48例脑梗死患者行常规MRI扫描和DWI,分析不同时期脑梗死的DWI表现。结果在发病的超急性期及急性期,DWI病灶显示率均为100.0%,T2WI病灶显示率分别为37.5%、73.7%、100.0%。结论低场DW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高,明显优于常规MRI。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场永磁型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高度怀疑脑梗死的77例患者进行DWI和常规MRI扫描,并比较DWI与常规MRI对于早期脑梗死的敏感性;分析不同时期病灶信号强度及大小变化情况,总结病灶演变规律。结果①DWI发现梗塞病灶较常规MRI更为敏感,对超急性期的脑梗死灶的敏感度为100%;②急性期梗塞灶在DWI序列表现为异常信号,信号强度随着b值的增加而增强,急性期、亚急性、稳定期梗塞灶在DWI中异常信号强度由低向高变化的趋势更加明显。结论低场永磁型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不仅可行,而且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超急性期的脑梗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急性静脉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17例急性静脉性脑梗死患者的核磁共振成像(MRI)资料,MRI序列有T1WI、T2WI、FLAIR、DWI、SWI及磁共振静脉成像(MRV),观察梗死区信号变化特点.结果 10例为出血性静脉脑梗死,7例为非出血性静脉脑梗死,出血灶共15处.所有病例DWI图像上均有异常改变,其中均匀一致高信号有21处,混杂稍高信号5处.16个病灶ADC值降低,10个病灶ADC值升高.出血灶DWI表现为中央低信号,周边不规则高信号,ADC值降低.SWI可以显示所有出血灶(15/15),较T1FFE序列(12/15)、T2FSE序列(9/15)、T2-FLAIR序列(13/15)多.其中15例(15/17)SWI最小密度投影(MinIP)图像梗死区及静脉窦闭塞区可见多发扩张的小静脉,其他序列未见此征象.结论 急性期静脉性脑梗死MRI表现较动脉性脑梗死复杂,DWI图像可以反映静脉性脑梗死的病理过程,SWI可以发现更多的出血灶和扩张的引流小静脉;DWI联合SWI对早期诊断急性静脉性脑梗死、判断静脉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DWI和FLAIR序列在早期诊断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39例,均行常规MRI、 FLAIR、DWI扫描常规,对比MRI、FLAIR、DWI局灶性急性脑梗死诊断阳性情况,分析常规MRI、FLAIR、DWI病灶显示情况。结果:3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经常规MRI、FLAIR、DWI共检出病灶82个,陈旧性病灶17个,新梗塞病灶65个,65个新梗塞病灶中,超急性期43个,急性期22个;DWI局灶性急性脑梗死超急性期阳性诊断率96.23%,急性期阳性诊断率100.00%,分别高于FLAIR的79.07%、86.36%及常规MRI的62.79%、68.18%,对比差异明显(P0.05);MRI检查T1WI未见明显异常信号,T2WI影像隐约可见高信号表现,伴有斑片状信号影;FLAIR影像显示间略高信号,表现为斑片状略高信号影;DWI影像表现为局灶性明显高信号表达。结论:同常规MRI相比,磁共振DWI和FLAIR序列在早期诊断急性脑梗塞中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而DWI序在超急性期(6h)、急性期(24h)的诊断优势更为明显,可更早发局灶性缺血病变。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327-2328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于超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收集脑梗死患者60例,采用常规MRI及DW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诊断结果。DWI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显著高于MRI的48.00%(P<0.05);超急性期脑梗死相对表现弥散系数显著高于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P<0.05)。DWI对于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效能优于传统MRI,对于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决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技术(MRI)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价值。方法:抽选我院64例接受磁共振检查的脑血管病患者,均行磁共振常规扫描、磁共振血管成像和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检查。脑梗死患者分为两个亚组:即结合ASL灌注异常面积与DWI信号异常面积分成ASL>DWI组、ASL≈DWI组和ASL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与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出血急性期中诊断的价值.方法:以本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115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为试验组,同时以10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为对照组,均为其实施DWI检查以及SWI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与对照组脑梗死急性...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304-2305
探析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联合运用MRA与DWI的临床效果。选择2014年2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7例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RA、DWI以及MRI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结果显示DWI、FLAIR以及T2WI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100%(67/67)、16.42%(11/67)以及0;MRA显示,37例为动脉硬化、30例为靶血管狭窄,且MRA病变血管分布定位与DWI责任病灶相符;同时,脑梗死灶中央区与对侧部位的ADC值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临床上运用DWI与MRA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还可以将靶血管受累和责任病灶清晰显示出来,为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超急性、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发病2~72h内临床考虑脑梗塞患者行MR常规T1WI、T2WI及DWI序列检查。结果 30例脑梗塞患者T1WI、T2WI共检出病灶110个,其中51个超急性、急性期梗塞病灶在DWI上显示呈高信号,ADC上呈低信号,梗塞部分均对应相应临床症状,阳性率为100%,51个病灶中T1WI及T2WI显示40个,阳性率为78%。结论 DWI技术在超急性、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以及判断分期方面,较常规MRI优越,为临床溶栓治疗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与DWI检查,比较2种检查方式的检查准确率以及对病变灶的检出率。结果 DWI扫描的检查准确率显著高于CT扫描(P 0. 05)。在对急性脑梗死病灶进行检测时,DWI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序列(P 0. 05)。所有患者均表现为DWI高信号,发病时间不足2 h患者的DWI呈现为稍高信号影,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像表现为低信号;发病时间为2~6 h患者的DWI呈现为高信号影,ADC图像表现为低信号;发病时间超过6 h患者的DWI呈现为高信号影,ADC图像表现为低信号。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准确率高,可为疾病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缺血性脑梗死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30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颅脑MRI序列+DWI扫描,分析脑梗死区DWI信号改变与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参数图也称为ADC图)信号变化。结果:300例患者常规颅脑MRI序列+DWI检查均诊断为脑梗死,其中急性期脑梗死188例,亚急性期脑梗死90例,慢性期脑梗死22例。DWI图像上,急性期脑梗死呈高信号,亚急性期脑梗死呈稍高信号,慢性期脑梗死呈低信号;ADC图急性期脑梗死呈低信号,亚急性期脑梗死呈稍低信号,慢性期脑梗死呈高信号。结论:扩散加权成像对脑梗死敏感性高、特异性高,能早期、客观、准确的进行影像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有重要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