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明确全麻下髋关节置换老年病人术后谵妄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行全麻下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对病人的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96例老年病人中,66例(33.67%)发生术后谵妄。谵妄组和无谵妄组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分级>Ⅱ级、术中出血量>300 mL、手术时间>120 min、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术前焦虑、术后VAS评分>3分、P维度评分、N维度评分以及E维度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75岁、术中出血量>300 mL、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术前焦虑、术后VAS评分>3分、N维度评分≥56.8分以及E维度评分≥56.8分是全麻下髋关节置换老年病人发生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论 全麻下髋关节置换老年病人术后谵妄发生率较高,影响病人发生术后谵妄的因素较多,性格外向与神经质是髋关节置换老年病人发生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针对相关病人加强心理疏导及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老年病人的相关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明确其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278例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POCD病人58例为POCD组,未发生POCD的220例病人为非POCD组,对影响POCD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278例老年子宫切除病人POCD的发生率为20.8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70岁、术中出血量≥150 ml、合并高血压及合并糖尿病是老年子宫切除病人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5年、术后血红蛋白≥110 g/L及术后24 h VAS评分3分是避免老年子宫切除病人POCD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影响腹腔镜下老年子宫切除病人POCD发生的因素较多,可以针对其相关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腹腔镜下老年子宫切除病人POC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前营养不良的老年病人全麻下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POD)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术前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且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病人14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POD分为POD组和非POD组,观察并比较2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不良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POD的危险因素。结果 149例病人中60例发生了POD,POD发生率为40.27%。2组在年龄、BMI、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营养状况、认知功能评分、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使用镇痛泵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75岁、BMI<20、微型营养评定法简表评分<7分、MMSE评分<27分及血清白蛋白<30 g/L是术前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的老年病人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POD的危险因素(P<0.05),而术后镇痛是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术前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老年病人在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术后POD发生率较高,其与病人的年...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内并发心力衰竭(心衰)的风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198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并发心衰分为心衰组56例和非心衰组142例。收集所有病人的临床相关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内并发心衰的影响因素,采用R语言软件包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采用Bootstrap法进行验证。结果 心衰组年龄≥70岁、有高血压史、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Ⅲ~Ⅳ级、术中输血量≥400 mL、术后卧床时间≥4 d比例显著高于非心衰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史、术前ASA分级、术中输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均是影响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内并发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内并发心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ROC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的AUC为0.901,预测效能较高。结论 依据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内并发心衰的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全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286例择期全麻下行胃肠肿瘤根治术老年患者。分别于手术前1 d、手术后1、3、7 d时经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术后评分低于术前1分以上确定有认知功能下降,则诊断为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对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一般情况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早期POCD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286例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术后1 d POCD发生率为26.2%(75例),术后3 d发生率为23.8%(68例),术后7 d发生率为8.4%(2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或冠心病、术中出现低血压、术后电解质紊乱及住院时间与POCD的发生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前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术中低血压及住院时间是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前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术中低血压及住院时间是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全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自本院于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36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POCD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脊柱结核患者POCD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脊柱结核患者POCD危险因素。调查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吸烟史、结核类型、麻醉时间、躁动、术中出血量。结果脊柱结核患者360例,发生POCD患者48例,发生率为13.33%。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体质指数、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和结核类型POCD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麻醉时间、躁动和术中出血量POCD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麻醉时间、躁动和术中出血量为影响脊柱结核患者POCD发生危险因素。结论脊柱结核患者POCD发生率较高,且POCD受多因素影响,其中年龄、麻醉时间、躁动和术中出血量为其危险因素,为降低POCD发生,需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病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80例接受全身麻醉下结直肠手术的老年病人纳入研究,术前1 d和术后第7天进行认知功能评定,根据"Z"计分法判定是否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采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POCD危险因素。结果 19例病人被判定为POCD (24.7%)。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OR=8.391,95%CI:2.208~31.882),术后禁食时间≥3 d(OR=5.236,95%CI:1.998~13.721),术后第2天全身炎症反应(SIRS)评分≥3分(OR=6.995,95%CI:1.948~25.111)是老年结直肠根治术后早期POCD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史、术后禁食时间≥3 d以及术后第2天SIRS评分≥3分对老年病人结直肠术后发生早期POCD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中低血压持续时间对其术后早期发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选择术中发生低血压,术前ASA Ⅰ~Ⅱ级,行相同或相似择期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根据患者术中出现低血压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麻黄碱)进行调控的不同时点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30例:组1低血压出现并持续5 min后进行调控;组2低血压出现并持续10 min后进行调控;组3低血压出现并持续20 min后进行调控.术后围术期常规监测:(1)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并记录SPO2、MAP及MAP较术前基础值下降25%所持续的时间.(2)记录麻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液体总输入量、液体总出量、全身麻醉各药物用药总量,术后疼痛24、48 hVAS评分.(3)记录术前、术后第1、2、7天POCD例数.结果 三组患者在术前、术后第1、2、7天出现POCD例数,组1、组2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3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3与其他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低血压状态下,早期POCD发生的相关高风险促危因素与年龄、高血压等级、高血压病史、受教育年限、麻醉持续时间(≥150 min)存在相关性.结论 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中低血压持续时间与术后早期POCD的发生关系密切,且随着低血压持续时间的延长,更易致术后早期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isfunction, POCD)高危因素,探讨防范措施,提升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安全及预后质量。[方法]选择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228例为研究对象。术后2 d采用MMSE评分(2 d MMSE评分)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评,较术前2 d MMSE评分下降2分为POCD者(观察组,57例),其他为认知功能正常者(对照组,171例)。收集整理2组患者个体资料及临床资料行组间比较,组间比较有差异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行高危因素分析。[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受教育时间、合并疾病、术前ASA分级、舒芬太尼用量、术中显著低氧血症、术中显著低血压、术中输血量、术后SIRS评分、术后是否符合入住ICU指征与POCD发生相关;(2)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术中显著低氧血症、术中显著低血压、术后SIRS评分≥3分、术后符合入住ICU指征为发生POCD的高危因素。[结论]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麻醉根治术发生POCD的高危因素以患者个体特征及术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影响老年患者胸腔镜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一般人口学特征表,对120例开展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资料收集,利用手术前后简易智力量表(MMSE)得分评定是否发生POCD。结果 120例老年患者中,31例发生POCD。与非POCD组比较,POCD组年龄、收缩压均值、饮酒史所占比例、合并糖尿病所占比例明显增高、手术时间≥180 min教育年限明显较低(P<0.05);手术时间、年龄、教育年限、高血压史是POCD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年龄越大、手术时间超过180 min、教育年限越低、有高血压史是POCD发生的危险因素,在临床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应该加强防范和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认知功能、核苷酸结合寡聚化域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21年4月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115例,病人均行椎管内麻醉,分别在术前、术后3 d利用MMSE评估病人的认知功能,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认知损害分成认知损害组和非认知损害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认识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3 d血清NLRP3 mRNA、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mRNA表达量及IL-1β、IL-8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描述MMSE评分与NLRP3 mRNA、Caspase-1 mRNA表达量及IL-1β、IL-8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病人术后MMSE评分明显低于术前[(22.01±3.62)分比(27.45±1.01)分,P<0.001],术后认知损害发生率为30.43%(35/11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8岁、糖尿病、术中低血压是术后认知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7年是术后认知损害的保护因素。认知损害组术后血清NLR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轻中度贫血的妇科腔镜手术病人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8例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或子宫肌瘤剥除术的老年轻中度贫血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导致病人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8例病人中POCD发生率为23.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70岁、中度贫血、术中CO_2较高的气腹值以及术中呼气末CO_2分压45 mmHg时间≥10 min是导致老年轻中度贫血妇科腔镜手术病人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以及术后镇痛则是避免老年轻中度贫血妇科腔镜手术病人发生POCD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轻中度贫血的妇科腔镜手术病人POCD发生率较高,高龄、中度贫血、术中CO_2气腹值高以及术中呼气末CO_2分压45 mmHg时间长是POCD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及术后提供完善的镇痛则是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评价模型,并评价模型预测术后VTE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14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术后VTE的病人24例作为VTE组,另外120例无VTE的病人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VTE的危险因素。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建立列线图评价模型。利用ROC曲线及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血糖、应用骨水泥是发生术后VTE的危险因素,应用预防血栓药物、按计划进行主被动训练是发生术后VTE的保护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成功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的预测效能为95.83%,模型拟合良好。ROC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VTE的AUC为0.988,特异性为96.77%,敏感性为99.82%。结论基于年龄、血糖、是否应用骨水泥、术后是否应用预防血栓药物治疗、术后是否按计划进行主被动训练建立的预测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VTE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年龄≥60岁)股骨颈骨折患者99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进行分组,单号50例(50髋)为全髋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双号49例(49髋)为半髋组,行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髋关节功能改善效果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半髋组手术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全髋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全髋组(P0.01);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效果确切,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接近,但手术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从而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焦虑情绪的关系以及原发性高血压伴发焦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89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及62例健康对照者分别评定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将高血压组按高血压分级标准分为1级、2级、3级,分析比较不同等级间的一般情况和各量表间的差异。并进一步比较,原发性高血压伴与不伴焦虑的一般情况和各量表之间的差异,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原发性高血压伴发焦虑的危险因素。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焦虑发生率为34.8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4.81%)(P<0.05);原发性高血压组抑郁、艾森克人格问卷——神经质(EPQ-nervosity,EPQ-N)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随着原发性高血压等级的增加,病人的焦虑、抑郁和神经质评分逐渐增加(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神经质评分是原发性高血压伴发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焦虑情绪与原发性高血压密切相关,其中神经质因子评分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焦虑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在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发生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了2012~2017年在我院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AO/OTA 31-B)病人。评估病人术后4周内是否出现关节假体周围感染征象,并确定影响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和诊断阈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90例病人,其中18例病人在术后早期发生关节假体周围感染,其发生率为4. 6%。单因素分析提示BMI升高、术前CRP升高、手术时间延长、合并糖尿病、糖皮质激素使用史等与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相关(P0. 05)。通过ROC曲线证实BMI、术前CRP和手术时间对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阈值分别为25. 3、14. 2 mg/L和75. 0 min。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BMI 25. 3 (OR=2. 232,95%CI:1. 514~3. 465,P0. 001)、CRP14. 2 mg/L(OR=1. 438,95%CI:1. 201~1. 762,P0. 001)和手术时间 75 min(OR=1. 764,95%CI:1. 365~2. 667,P=0. 001)是导致半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CRP水平升高、BMI较高和手术时间延长是生物型半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发生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TF)髓内钉固定与髋关节置换疗效比较。方法 ITF患者94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内固定组置换组47例。内固定组采用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置换组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记录两组ITF患者手术指标,术后恢复,并发症,生物力学性能,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内固定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置换组,手术耗时明显短于置换组(P<0.05)。内固定组下地负重时间明显长于置换组,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置换组(P<0.05);而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内固定组并发症明显多于置换组(P<0.05)。内固定组荷载800 N时压缩位移明显低于置换组,且荷载800 N时压缩刚度、扭转1.5°时扭矩及扭转1.5°时扭转刚度明显大于置换组(P<0.05)。内固定组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总分明显高于置换组(P<0.05)。内固定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和简易生活质量量表(QOL-BREF)评分明显高于置换组(P<0.05)。结论 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疗效优于髋关节置换术,术中出血量少、手术耗时短、住院时间短、生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FHR)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股骨颈骨折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优良率分别为90.9%、95.0%(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同样可以达到治愈股骨颈骨折的目的,是目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比较理想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麻醉全深度监测仪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认知功能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7月期间,瑞金医院北院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病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术后镇痛不同时间点(6 h、12 h、24 h)麻醉全深度监测仪疼痛指数(PI)与视觉模拟评分(VAS)之间的关系。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将病人分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组和正常组,比较2组病人不同时间点的PI值和VAS评分,分析不同时间点PI值和VAS评分预测POCD的价值。结果 PI值与VAS评分呈正相关(P0. 05)。POCD组病人PI值、VAS评分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时间点的PI值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VAS评分的AUC,并且,镇痛6 h时AUC差值最大,此时PI值的AUC为0. 851。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过程中,麻醉全深度监测仪PI值可较好地反应出病人疼痛程度,预测POCD的价值优于VAS评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对认知功能的短期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I~Ⅲ级、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A组行硬膜外麻醉、B组行全身麻醉、C组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通过MMSE评分统计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比较3种麻醉方式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A组患者在手术后6 h、24 h及3 d时POCD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C组患者在手术后3 d时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但在其他测量时段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7 d时POCD发生率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麻醉能降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短期POCD的发生率;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认知功能影响大于单纯全麻,但其恢复到术前水平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