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哮喘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哮喘并肺部感染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7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最大呼气流速(PEF)及肺活量(VC)]。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_1、FEV_1/FVC、PE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_1、FEV_1/FVC、PEF、V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_1、FEV_1/FVC、PEF、VC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哮喘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康复依从性、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1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5例。在常规治疗和康复锻炼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康复依从性评分、肺功能指标,护理后SF-36量表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EV_1、PEF、FVC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活力、一般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COPD患者康复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济南军区总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及血清ECP、TGF-β1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胸闷、喘息、咳嗽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_1、PEF、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_1、PEF、FEV_1/FV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ECP、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ECP、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疗效,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改善肺功能,降低血清ECP、TGF-β1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片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4年新沂市铁路医院收治的CVA患者112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孟鲁司特片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_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咳嗽缓解时间(CRT),咳嗽消失时间(CDT)、复发率(R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_1、FEV_1/FVC、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_1、FEV_1/FVC、PE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RT、CDT短于对照组,RR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头痛3例,手指震颤2例;观察组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孟鲁司特片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CVA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患者咳嗽缓解时间及消失时间,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常规剂量氨溴索(30 mg/次、2次/d),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大剂量氨溴索(60 mg/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血气分析指标〔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VC、FEV_1、FEV_1/FVC、FEV_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VC、FEV_1、FEV_1/FVC、FEV_1%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_1、FEV_1/FVC、FEV_1%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H值、PaO_2、Pa 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H值、PaO_2高于对照组,Pa CO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H值、PaO_2均高于治疗前,PaCO_2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加大氨溴索剂量可提高COPD患者临床疗效,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与症状严重程度及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行肺功能检查者400例,其中支气管哮喘病例65例,纳入哮喘组,肺部病变者300例,纳入非哮喘组,健康体检者35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三组诱导ICAM-1、血清中EOS水平及肺功能检查结果[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预计值、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呼气峰流速值(PEF)、用力肺活量(FVC)],比较不同症状严重程度哮喘患者血清ICAM-1、EOS、肺功能检查结果,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哮喘组ICAM-1、EOS水平高于非哮喘组、对照组(P0.05);哮喘组MVV/预计值、FEV_1、PEF、FVC明显低于非哮喘组、对照组(P0.05);重度哮喘者ICAM-1、EOS水平高于轻、中度者,而MVV/预计值、FEV_1、PEF、FVC低于轻、中度者,轻、中度哮喘者MVV/预计值、FEV_1、FVC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支气管哮喘患者ICAM-1、EOS水平与FEV_1、FVC呈负相关(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ICAM-1、EOS水平与其症状严重程度及肺功能存在密切关系,参与气道炎症反应,对临床诊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护理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_1)、呼吸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及护理后无创呼吸机耐受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O_2、PaO_2、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O_2、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O_2、PaO_2高于护理前,PaCO_2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FEV_1、PEF、FVC、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EF、FVC、FEV_1/FVC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EF、PVC、FEV_1/FVC高于护理前,对照组患者PEF、FEV_1/FVC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无创呼吸机耐受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及无创呼吸机耐受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0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17(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IMP-1、VEGF、IL-17、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IMP-1、VEGF、IL-17、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_1、PEF及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_1、PEF及FEV_1/FVC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并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有利于抑制气道重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社区综合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2012—2015年治疗出院返回社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35例,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25例和观察组11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社区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6个月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FEV_1、FVC、FEV_1/FVC及护理6个月后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FEV_1、FEV_1/FVC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缓解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问卷调查评定量表(mMRC)评分、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低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VC、FEV_1、FEV_1%、FEV_1/FV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i PAP治疗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探讨了NLRP3炎性小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功能的关系。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24只wistar大鼠平均分为慢阻肺组及空白组,造模结束后测定两组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NLRP3mRNA、炎症因子、用力肺活量(FVC)、0.3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0.3))、0.3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_(0.3)/FVC)、肺阻力(R)、肺顺应性(Cdyn)。结果 1、慢阻肺组外周血淋巴细胞NLRP3mRNA水平高于空白组(P0.05)。2、空白组与慢阻肺组的用力肺活量(FVC);0.3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0.3));0.3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_(0.3)/FVC);肺阻力(R);肺顺应性(Cdyn)差异显著(P0.05)。3、慢阻肺组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高于空白组(P0.05)。4、用力肺活量、0.3秒用力呼气容积、0.3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肺顺应性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NLRP3mRNA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肺阻力与之为正相关(P0.05)。结论 NLRP3炎性小体在慢阻肺肺功能恶化中起重要作用,为我们防治慢阻肺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2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两组均持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主要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呼气流速峰值(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VC、FEV1、PE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胸闷气促、咳嗽、哮鸣音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呼吸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恩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1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呼吸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后再住院次数及再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速(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FEV_1、PEF、FV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再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再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康复训练可有效减少COPD患者住院次数并缩短再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学龄期哮喘患儿治疗效果、肺功能、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武汉科技大学医院收治的学龄期哮喘患儿68例,根据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两组患儿均连续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肺功能指标,干预6个月儿科哮喘生命质量调查问卷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1)观察组患儿干预期间哮喘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每次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干预前两组患儿用力肺活量(FVC)、呼气高峰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R%)、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观察组患儿FVC大于对照组,PEFR%、FEV1%高于对照组(P0.05)。(3)干预6个月,观察组患儿儿科哮喘生命质量调查问卷中情感、活动、症状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可有效提高学龄期哮喘患儿治疗效果,改善患儿肺功能、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且患儿护理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协同护理模式(CCM)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CCM。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最大肺活量(VC)]、疾病认知问卷(CIPQ-R)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FVC、FEV_1、FEV_1/FVC、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VC、FEV_1、VC大于对照组,FEV_1/FVC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病程急慢性评分、严重后果评分、个人控制评分、治疗控制评分、疾病相关性评分、疾病周期性评分、情绪陈述评分及CIPQ-R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病程急慢性评分、严重后果评分、个人控制评分、治疗控制评分、疾病相关性评分、疾病周期性评分、情绪陈述评分及CIPQ-R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理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关系评分、环境领域评分及总体感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关系评分、环境领域评分及总体感觉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CM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及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疾病感知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片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9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多索茶碱片治疗,研究组采用多索茶碱片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均持续治疗90 d。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占FVC百分比(FEV1_%)、呼气峰流速(PEF)水平变化情况,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FVC、FEV_1、FEV_1%、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多索茶碱片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5A护理干预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2例和观察组9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病症宣传和预后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5A(询问、建议、评估、帮助、随访)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_2)、动脉血氧分压(PO_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PCO_2低于对照组,pH值、PO_2及SaO_2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FEV_1、FEV1%及FEV_1/FVC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A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孟鲁司特钠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舒利迭治疗,观察组给予舒利迭+孟鲁司特钠治疗,共12 w。判定疗效,肺功能检测仪测量治疗前后肺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治疗前后血清VEGF、TGF-β1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和血清VEGF、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P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VEGF、TGF-β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VEGF、TGF-β1水平与FVC、FEV1、PEF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通过降低血清VEGF、TGF-β1水平增强老年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百令胶囊治疗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1月—2017年4月在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2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百令胶囊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外周血免疫球蛋白E(Ig E)水平,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6、12、18、24周有效率,并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咳嗽症状积分和哮喘控制测试表(AC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咳嗽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AC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FVC、FEV1大于对照组,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和Ig 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和Ig 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12、18、24周观察组患儿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观察组患儿累积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百令胶囊治疗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患儿肺功能,减轻患儿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千金苇茎汤加减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抽选96例老年COPD患者,单盲分组,观察组48例,给予千金苇茎汤加减用药,对照组48例,仅西医常规用药,对比观察两组肺功能变化并评估疗效。结果治疗3 w,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通(PEF)肺功能指标及6 min步行距离(6MWD)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FEV1、PEF、FVC、FEV1/FVC、6MWD改善效果明显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OPD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千金苇茎汤加减治疗老年COPD可显著缓解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