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保定市第二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冠心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组,根据是否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36例与未再狭窄组164例;另选取同期在保定市第二医院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临床资料,分析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 3组受试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阳性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受试者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组与未狭窄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率、置入支架数量、支架长度、支架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组患者冠心病病程长于未狭窄组,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生率高于未狭窄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糖〔OR=2.345,95%CI(1.023,6.457)〕、高脂血症〔OR=5.738,95%CI(2.454,14.23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4.338,95%CI(1.133,9.624)〕、Th1/Th2失衡〔OR=3.453,95%CI(1.023,7.524)〕是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糖、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Th1/Th2失衡是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再狭窄率约30%,在术后1~3个月再狭窄率最高。本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患者经PCI治疗后再狭窄的原因,为进一步治疗和预防PCI后再狭窄提供临床理论依据。1.对象与方法:对67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管腔狭窄≥50%)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PC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患者血脂控制水平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于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行PCI治疗的2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术后3个月至1年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n=25)和非狭窄组(n=218),定量分析首次入院和复查造影时的血脂浓度,分析患者血脂控制水平与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脂史,发病前使用药物,入院血压,基线实验室指标,复查造影时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浓度,复查造影术时TG、H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浓度下降患者比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卒中史、复查造影时的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浓度以及随访时LDL-C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史(OR=1.491,95%CI=1.133~2.116,P=0.021)、复查时高LDL-C浓度(OR=1.542,95%CI=1.123~2.457,P=0.011)、LDL-C未达标(OR=2.134,95%CI=1.342~3.482,P=0.0.024)是PCI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脂控制欠佳尤其是LDL-C浓度控制不佳与PCI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术前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成功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的UAP患者15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16例和无狭窄组141例,回顾性分析2组性别、年龄、术前收缩压、糖尿病、TC、吸烟、体重指数、体力活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COX回归模型对有差异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无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患者hs-CRP和HAMD评分明显升高(P0.01);伴有抑郁症状患者hs CRP明显高于无抑郁症患者(P=0.002)。校正UAP患者术前收缩压、吸烟、糖尿病、体重指数影响后,术前hs-CRP(OR=9.205,95% CI:2.986~28.378)、TC(OR=3.762,95% CI:1.348~10.497)、HAMD评分(OR=1.376,95% CI:1.098~1.724)与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相关。结论 PCI术前hs-CRP、TC水平和抑郁症状是UAP患者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6.
<正>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早期定义是指支架置入术后6~9个月,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其管腔丢失率50%。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术后,血管再狭窄发生率高达30%~50%。金属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的应用,不但降低了再狭窄的发生率(20%~30%),也大大提高了冠状动脉介入的安全性,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Adropin和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HB-EGF)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6月在如皋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行PCI的冠心病患者193例,随访1年,发生ISR者27例(ISR组),未发生ISR者166例(非ISR组)。冠心病患者PCI后1年内ISR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Adropin、HB-EGF水平与ISR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绘制ROC曲线以评价血清Adropin、HB-EGF水平对冠心病患者PCI后1年内发生ISR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组患者ISR发生率为14.0%(27/1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OR=2.596,95%CI(2.060,3.272)]、HB-EGF[OR=1.866,95%CI(1.432,2.432)]水平是冠心病患者PCI后1年内发生ISR的危险因素(P<0.05),而血清Adropin水平是保护因素[OR=0.689,95%CI(0.572,0.830),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dropin水平与ISR患者血清hs-CRP水平呈负相关(r=-0.531,P<0.001);血清HB-EGF水平与ISR患者血清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635,P<0.001)。绘制ROC曲线显示,血清Adropin联合HB-EGF水平预测冠心病患者PCI后1年内发生IS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分别高于血清Adropin水平的0.86及血清HB-EGF水平的0.81。结论血清Adropin、HB-EGF水平是冠心病患者PCI后1年内发生ISR的影响因素,且联合检测血清Adropin、HB-EGF水平对冠心病患者PCI后1年内ISR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GAS5(lncRNA GAS5)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144例,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支架内再狭窄(ISR)组27例和非ISR组109例,失访8例。收集STEMI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所有患者PCI术后血清lncRNA GAS5水平。结果 与非ISR组相比,ISR组患者术前吸烟及合并糖尿病比例、总胆红素(TBIL)、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高(P<0.05),血清中lncRNA GAS5水平较低(P<0.05);与lncRNA GAS5高水平者相比,lncRNA GAS5低水平者ISR发生率较高(P<0.05),无再狭窄平均时间较短(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水平lncRNA GAS5是STEMI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 lncRNA GAS5在STEMI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血清中水平下调,低水平lncRNA GAS5是STEMI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冠心舒通胶囊对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冠脉支架置入术成功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及冠心舒痛胶囊组(51例),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3d、7d、2周时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术后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心电图ST段、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变化情况;复查冠脉造影,观察两组患者支架内再狭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d、3d、7d时的CRP及IL-6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2周冠心舒通胶囊组的CRP及IL-6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较术前仍偏高(P<0.05).冠心舒通胶囊组在术后1d、3d、7d、2周时的CRP及IL-6水平与对照组同时间点相比均明显偏低(P<0.05).术后6个月时,冠心舒通胶囊组的各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支架内再狭窄率明显明显降低(P=0.0285).结论 冠心舒通胶囊能减少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各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且能降低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这种作用可能与冠心舒通胶囊降低支架置入术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浆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浓度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241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o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以及术后1年内再次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根据影像结果分为再狭窄组和非再狭窄组,分别在PCI治疗前、出院前及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前测定血浆TBIL浓度。比较分析两组相应的TBIL浓度。结果再狭窄组PCI治疗前、出院前及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前的TBIL浓度与非再狭窄组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TBIL浓度是预测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结论血浆TBIL浓度与PCI治疗后再狭窄密切相关.是预测PCI治疗后再狭窄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替格瑞洛对老年PCI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46例因不稳定性心绞痛入院择期行PCI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替格瑞洛组,各73例,分别测定患者PCI术前、术后12h、1、6个月和1年时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CD40配体(CD40L)、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2组术前及术后12hCEC、CD40L、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PCI术后12h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2组术后1、6个月和1年各炎性因子水平较术后12h明显下降(P0.05),且替格瑞洛组术后1个月[CEC(2.87±0.33)个/μl vs(3.88±0.36)个/μl,CD40L(256.87±20.78)ng/L vs(349.23±19.21)ng/L,IL-6(2.51±0.81)ng/L vs(3.49±0.85)ng/L,P0.05]、6个月[CEC(2.60±0.30)个/μl vs(3.81±0.43)个/μl,CD40L(233.09±20.75)ng/L vs(342.25±18.04)ng/L,IL-6(2.23±0.74)ng/L vs(3.27±0.96)ng/L,P0.05]和1年[CEC(2.27±0.27)个/μl vs(3.43±0.46)个/μl,CD40L(204.04±12.65)ng/L vs(308.32±17.48)ng/L,IL-6(2.03±0.80)ng/L vs(3.01±0.86)ng/L,P0.05]较氯吡格雷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具有更强的抗炎及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降同型半胱氨酸(Hcy)疗法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延安市人民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常规用药,氯吡格雷、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药物。观察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联合采用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叶酸进行降Hcy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半年。比较两组的炎症因子、血清Hcy、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降钙素原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合并症、病变血管数目及冠心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半年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Hcy、白介素-6、C反应蛋白、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降钙素原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法能有效降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血清Hcy水平,保护心肌功能,减轻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酸水平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支架置入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136例稳定性心绞痛成功行支架置入治疗患者,根据术后12~18个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62例及对照组74例;对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用计算机辅助的定量分析法评价。结果对照组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再狭窄组[(364.21±42.47)μmol/L vs(440.66±69.05)μmol/L,P=0.000];对照组术后12~18个月的最小管腔直径明显大于再狭窄组[(2.12±0.38)mmvs(0.76±0.37)mm,P=0.013];狭窄程度术后12~18个月对照组明显低于再狭窄组[(35.84±12.34)%vs(84.53±14.26)%,P=0.000];对照组晚期管腔丢失明显小于再狭窄组[(0.27±0.14)mmvs(1.66±0.57)mm,P=0.000]。尿酸与支架术后再狭窄有关(OR=0.680,95%CI:0.564~0.937,P<0.05)。结论尿酸水平增高可能是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支架置入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清microRNA-224(miR-224)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接受治疗的212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将其分为狭窄组(n=42)和非狭窄组(n=170).采用实...  相似文献   

15.
常规血管成形术或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对分支血管的影响已经明确,但对支架内再狭窄作重复介入治疗(球囊成形、旋切、激光、支架术等)时,这些分支血管的命运如何,至今尚无报道。该文旨在研究支架内再狭窄重复介入治疗后支架相关分支的转归。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栓弹力图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于安阳地区医院诊断为PCI术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作为病例组(18例),同时选择PCI术后1年未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之间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是否存在差异,与PCI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有无统计学关联,是否为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ADP途径血小板抑制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CI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独立相关,OR值为2.063。结论血小板抑制率与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独立相关,ADP途径血小板抑制率不达标为PCI术后患者发生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血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胱抑素C(CysC)水平与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的关系。方法:我院接受PCI治疗,随访1年的97例冠心病患者,根据ISR发生情况被分为发生ISR组(31例)与未发生ISR组(66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HDAC3、CysC水平,并分析血清HDAC3、CysC水平与冠心病患者PCI后发生ISR的关系。结果:PCI后随访1年,97例患者中31例发生ISR,占比31.96%。与未发生ISR组比较,发生ISR组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比例及血清CysC水平显著降低,血清CRP及HDAC3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反应蛋白(CRP)、HDAC3水平是冠心病患者PCI后IS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37、23.560,P均<0.01),CysC水平是其独立保护因子(OR=0.005,P=0.036);ROC曲线显示,入院时血清CysC、HDAC3水平预测冠心病PCI患者ISR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8、0.801,预测价值较理想。结论:高HDAC3水平、低CysC水平提示冠心病PCI患者有发生ISR高风险,二者用于预测ISR发生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PCI术后ACS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5 h、10 h、24 h血清白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术前及术后12 h、24 h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结果术后5 h、10 h、24 h观察组患者血清IL-6、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时间点血清IL-6、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时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术后12 h、24 h观察组患者血清TC、TG、LD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时间点血清TC、TG、LD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时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减轻PCI术后ACS患者的炎性反应,且有效调节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支架内再狭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5年1月于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就诊的PCI术后疑似冠状动脉再狭窄的患者126例的资料,其中男性87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57.2±9.8)岁。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n=36)和对照组(n=90)。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计算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检测两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再狭窄组男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TG、TC、LDL-C水平,支架长度和支架数量均增加,HDL-C水平和支架直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糖尿病(OR=7.130,95%CI:1.680~12.754)、术后吸烟(OR=2.419,95%CI:1.013~6.215)、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OR=10.537,95%CI:3.678~18.845)、支架长度(OR=1.593,95%CI:1.072~2.393)和支架数量(OR=2.541,95%CI:1.169~3.745)是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支架直径(OR=0.659,95%CI:0.485~0.873)是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保护因素。结论糖尿病、吸烟、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支架长度和数量是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较大的支架直径则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冠心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及其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行冠脉造影并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5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测定其Hp感染状况,根据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Hp感染组和非Hp感染组。采集入选病例所有临床资料,进行冠脉Gensini评分,同时测定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中Hp感染者的血清hs-CRP、MPO、Lp-PLA2水平、白细胞计数和Gensini积分均高于非Hp感染者,且随着Hp感染程度的加重,血清hs-CRP、MPO、Lp-PLA2水平、白细胞计数以及Gensini积分亦相应增高。F检验显示,Hp不同感染程度分组血清hs-CRP、MPO、Lp-PLA2水平以及Gensini积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p感染以及血清hs-CRP、MPO、LpPLA2均为冠心病患者冠脉Gensini积分的影响因素。结论:Hp感染可能通过升高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来增加冠脉血管损害程度,从而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