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脑微出血(CMBs)老年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水平及NIHSS评分。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4例,其中伴有CMBs患者71例(观察组),无CMBs患者63例(对照组),检测两组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同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神经受损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 观察组胆固醇(TC)为(4.20±0.35)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6.18±0.4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和载脂蛋白B(APO-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HbA1c为(8.10±0.32)%,明显高于对照组(5.44±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为(9.74±1.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83±1.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bA1c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322,P<0.05),而与TC呈负相关(r=-0.304,P<0.05);不同CMBs位置患者HbA1c和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CMBs老年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升高,而TC有所降低,可能与CMBs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趋化素(chemrin)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在北京市平谷区医院妇产科治疗的CIN患者179例(CIN组),其中CINⅠ级患者106例,CINⅡ级患者43例,CINⅢ级患者30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1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SCC、M-CSF、Chemerin水平; 对CINⅡ~Ⅲ级患者行手术治疗,比较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SCC、M-CSF、Chemerin水平。 结果 CIN组血清SCC、M-CSF和Chemerin分别为(2.35±0.35)μg/L、(410.19±101.15)pg/ml和(1 604.42±160.05)n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INⅢ级患者血清SCC、M-CSF和Chemerin分别为(3.19±0.45)μg/L、(516.98±105.41)pg/ml和(2 097.98±141.21)ng/L,明显高于CINⅠ级和CINⅡ级(P<0.05);CINⅡ级患者血清SCC、M-CSF和Chemerin分别为(2.55±0.37)μg/L、(421.15±100.23)pg/ml和(1 742.25±124.15)ng/L,明显高于CINⅠ级级(P<0.05);血清SCC、M-CSF和Chemerin与CIN分级呈正相关(rs=0.451、0.422和0.410,P<0.05);CINⅡ~Ⅲ级患者手术治疗后血清SCC、M-CSF、Chemerin水平明显较手术前降低(P<0.05)。 结论 CIN患者血清SCC、M-CSF、Chemerin水平升高,与CIN分级具有一定相关性,在疾病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血压变异性及血清瘦素(LP)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7年7月在洛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OSAHS患者129例进行研究。根据多导睡眠图的睡眠呼吸暂停的低通气指数(AHI)检查结果将患者实施分组,分别为轻度组(AHI为5~20)45例、中度组(AHI为21~40)44例和重度组(AHI>40)40例,另选同期在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40例记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各组LP水平及血压变异性情况(SBP、SBP、DBP及DBP),分析患者AHI与LP水平和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 结果 重度组、中度组及轻度组的LP水平分别为(261.79±43.88)pg/ml、(167.44±40.25)pg/ml、(92.81±24.07)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49±16.94)pg/ml,且重度组及中度组明显高于轻度组,而重度组又明显高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组、中度组和轻度组的SBP及DBP,以及重度组和中度组的SBP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组和中度组的SBP、SBP,以及重度组的DBP均分别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组的SBP及DBP均分别明显高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发现,患者AHI与LP水平、SBP、SBP及DBP均呈正相关(r=0.640、0.627、0.719、0.594,均P<0.05)。 结论 血压变异性及LP与OSAHS患者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具体表现在患者AHI与LP水平和SBP、SBP及DBP均呈正相关,临床上可通过监测OSAHS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及LP水平更加全面地评价其实际病情,这将有助于后续诊治工作的进行,值得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常德桃源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入院的缺血型脑卒中患者139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本院体检正常者6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isfatin和MPO水平。收集各入选病例相关临床资料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并计算反映颈动脉斑块的Crouse积分。 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visfatin、MP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不稳定斑块组血清visfatin、MPO水平以及Crouse积分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P<0.01);患者血清visfatin、MPO水平与颈动脉粥样斑块Crouse积分呈正相关(r=0.796, P<0.01; r=0.723, 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visfatin(OR=1.42,95%CI:1.15~1.75,P=0.001 1)、MPO(OR=1.08,95%CI:1.03~1.13,P=0.001 5)、脂蛋白(a)(OR=1.11,95%CI:1.02~1.21,P=0.015 6)、低密度脂蛋白(OR=2.13,95%CI:1.25~3.63,P=0.005 4)、高血压病(OR=1.98,95%CI:1.13~3.45,P=0.020 1)、糖尿病(OR=1.23,95%CI:1.02~1.48,P=0.030 2)和年龄(OR=1.95,95%CI:1.11~3.43,P=0.020 2)是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visfatin、MPO水平与其颈动脉内膜斑块形成及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检测患者血清visfatin、MPO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病情监测和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健康管理对脑卒中患者知信行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海南省中医院就诊且建立健康档案的20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干预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进行规范化健康管理,比较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两组患者脑卒中知信行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评分。 结果 干预前两组脑卒中知信行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健康管理干预后,干预组脑卒中知识、态度、行为和KAP总分分别为(26.65±3.89)、(36.86±5.33)、(34.67±5.26)、(98.18±15.16)分,对照组分别为(14.17±1.94)、(22.81±3.11)、(23.59±3.49)、(60.47±8.3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91、23.313、17.802、22.107,P<0.05)。健康管理干预后,干预组生活质量总得分为(55.24±5.67)分,对照组为(46.42±4.7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02,P<0.05)。知信行得分与生活质量得分总分呈正相关关系(r对照组=0.187,P<0.05;r干预组=0.198,P<0.05)。 结论 健康管理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相关知识,改变其态度和行为,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医院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选取NAFLD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按临床分型标准将入选病例分为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 NASFL)组(147例)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组(40例),并根据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 CT)标准将入选病例分为轻度94例、中度58例、重度35例三组,同时选取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入选病例及对照组外周血CD4+ 、CD8+T细胞。 结果 NAFLD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39.74±2.32)较对照组(30.94±2.65)明显升高(t=22.026,P<0.05),而CD8+T细胞较对照组(23.01±2.56 vs 30.31±2.17)明显降低(t=17.656,P<0.05)。NASH组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明显高于NASFL组(t=13.899,P<0.05),而NASH组患者CD8+ T细胞明显低于NASFL组(t=12.084,P<0.05)。重度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较中、轻度组显著升高(P<0.05),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而重度组患者外周血CD8+ T细胞明显低于中、轻度组(P<0.05),且中度组显著低于轻度组(P<0.05)。 结论 NAFLD患者存在细胞免疫紊乱,且随着病情进展及脂肪肝程度的加重,细胞免疫紊乱逐渐加重,表现为外周血CD4+T 细胞逐渐增加及 CD8+ T 细胞的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邢台市三级医院健康体检老年人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探讨老年人血尿酸(SUA)水平与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邢台市4家三级综合医院体检中心60岁以上老年人的体检结果8 561份,得出体检老年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分年龄组为低龄老人(<69岁)、中龄老人(70~79岁)和高龄老人(≥80岁)。分析老年人尿酸水平与化验指标BMI、TC、TG和FBG的相关性。 结果 邢台市三级医院健康体检老年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22.07%,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逐渐升高(χ2=121.300,P<0.001);高龄老人(≥80岁)的SUA (388.88±74.48)μmol/L和FBG(5.67±1.14)mmol/L最高(P<0.05),BMI最低为(22.92±2.72)kg/m2(P<0.05);低龄老人的TC(5.03±1.06)mmol/L最低(P<0.05),而TG(1.82±1.01)mmol/L最高(P<0.05);老年人SUA与BMI(r=0.300)、TC(r=0.270)、TG(r=0.245)及FBG(r=0.638)均呈正相关(P<0.05)。 结论 邢台市三级医院健康体检老年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发达地区低,应该加强高龄老人尿酸水平的监测,特别是糖尿病、肥胖及高脂血症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脐血血清促代谢因子(betatrophin)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为胎儿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1-7月选择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出生的大于胎龄儿(LGA)、适于胎龄儿(AGA)和小于胎龄儿(SGA)各30例。检测脐血、母血和羊水betatrophin水平,分析脐血血清betatrophin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各指标、糖脂代谢指标、瘦素和脂联素等的相关性。结果 LGA、AGA、SGA的脐血血清betatrophin水平分别为(1 009.210±98.761)、(929.487±80.949)、(910.590±105.51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86,P<0.001);三组新生儿血脂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脐血betatrophin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重量指数(PI)、胎龄,脐血瘦素、甘油三酯水平呈正相关(r=0.537、0.502、0.250、0.422、0.832,P<0.05),与脐血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r=-0.257、P<0.05),与母血和羊水betatrophin水平,孕前和分娩时体重量、孕前体重指数(BMI)、孕期体重指数增加量(ΔBMI),胎盘重量,脐血和产妇血糖(PG)、胰岛素(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无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betatrophin是新生儿出生体重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Betatrophin参与胎儿生长发育调节,脐血betatrophin水平可反映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外周血清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PMN)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4,MCP-4)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血清水平,为临床有效防治提供有效参考。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6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组)和30例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血清MPO、PMN及MCP-4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1)MPO的血清水平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为[(878.43±18.77)U/L] 高于哮喘缓解组[(678.62±33.36)U/L]及健康对照组[(703.17±18.26)U/L](P均<0.05);2)MCP-4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水平[(117.34±18.77)pg/mL]高于哮喘缓解组[(55.67±6.13)pg/mL]及健康对照组[(33.74±2.98)pg/mL](P均<0.05)。3)PMN绝对值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10.31±1.98)×109/L]高于哮喘缓解组[(4.63±1.51)×109/L]及健康对照组[(4.82±1.51)×109/L](P均<0.05)。MPO、PMN及MCP-4的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且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976,0.989;P均<0.01)。结论 MPO、PMN及MCP-4在支气管哮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气道炎症反应有关,血清MPO、PMN及MCP-4可做为支气管哮喘的生化检测指标。哮喘缓解期仍存在慢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王琦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7,25(10):1064-1066
目的 分析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Tf)和铁蛋白(SF)在缺铁性贫血(IDA)患儿中的变化及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治疗的贫血患儿101例,其中IDA患儿67例(IDA组),慢性疾病性贫血(ACD)34例(ACD组),同时选取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SI、TIBC、Tf和SF水平。结果 IDA组患儿SI和SF分别为(4.70±1.30) mol/L和(59.43±18.84) g/L,明显低于对照组和ACD组(P<0.05);IDA组患儿TIBC为(74.60±6.52) 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和ACD组(P<0.05);IDA组和ACD组Tf分别为(3.30±0.52)g/L和(3.35±0.60)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I、TIBC和SF 诊断ID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7、0.822和0.755(P<0.05),Tf ROC曲线下面积为0.515(P>0.05);SI、TIBC和SF截断值分别为6.99 mol/L、61.90 mol/L和71.92 g/L,诊断IDA的灵敏度分别为73.50%、97.00%和73.50%,特异度分别为94.00%、64.70%和70.10%。结论 SI、TIBC和SF在小儿缺铁性贫血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缺铁性贫血和慢性疾病性贫血鉴别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早期诊断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2014年2月-2015年7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5例2型糖尿病确诊患者的骨密度值,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OP组)80例和非骨质疏松组(NOP组)95例。比较两组年龄、性别、病程、体重指数(BMI)、血磷、糖化血红蛋白(HbA1c)、碱性磷酸酶(ALP)等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各因素和骨密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OP组骨密度为(0.82±0.17)g/cm,显著低于NOP组(1.25±0.12)g/cm的骨密度值(t=5.862,P<0.01)。OP组年龄[(67.26±11.35) vs.(61.85±10.62)]岁、病程[(10.44±10.13) vs.(7.03±3.45)年]、BMI[(24.38±3.51) vs.(26.82±4.89) kg/m2]、空腹胰岛素[(12.887±5.265) vs.(18.429±6.166)mIU/L]、HbA1c[(8.23±2.57) vs.(8.23±2.57)%]和ALP[(69.75±23.37) vs.(62.26±20.81) U/L]与N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病程、HbA1c、ALP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有负相关关系(r=-0.753、-0.657、-0.587、-0.641、-0.714,P<0.05)。BMI和空腹胰岛素与骨密度存在正相关关系(r=0.626、0.765,P<0.05)。 结论 高龄、病程长、低体质量、血糖控制差及高ALP和HbA1c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更高,宜给予特殊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某国有大型煤矿工作场所噪声对工人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新泰市某国有大型煤矿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随机选择长期接触高噪声(82.8~100.1 LAeq dB(A))428人为观察组,接触低噪声(53.9~71.0 LAeq dB(A))506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工人血糖和血脂水平差异。结果 观察组工人血清葡萄糖为(5.32±0.79)mmol/L、总胆固醇为(4.72±0.82)mmol/L、甘油三酯为(1.67±1.31)mmol/L、高密度脂蛋白为(1.41±0.30)mmol/L、低密度脂蛋白为(2.79±0.68)mmol/L。观察组工人血清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脂肪肝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工龄的增加,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也增高,各工龄组之间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接触高噪声可能是煤矿作业工人血糖和血脂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曹辉  裴蓓  徐文  曹飞  吴松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5):561-564
目的 研究小蘖碱对高脂血症鼠脂联素的调控作用及其对血脂指标和斑块形成的影响。 方法 在40只Wistar雄性鼠随机选取30只并喂养高脂饲料饮食进行高血脂(HLP)造模,对照组(n=10)则喂养正常食物并自由摄取水。10周后,将HLP模型随机分为3组: HLP组(n=10)、HLP+LBB组(n=10)和HLP+HBB组(n=10)。对HLP+LBB组鼠进行低剂量小檗碱(berberine, BB)灌胃(150 mg/(kg·d)), HLP+HBB组高剂量小檗碱灌胃(300 mg/(kg·d)),对照组和HLP组则以生理盐水代替。连续喂养10周后测定并比较4组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总脂联素和高分子量脂联素含量,以及心肌梗死斑块面积。 结果 造模后,与对照组相比,HLP组大鼠TG、TC和LDL-C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提示HLP大鼠造模成功。与HLP组相比,HLP+LBB组、HLP+HBB组TG、TC和LDL-C显著降低(P<0.001),HLP+LBB组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四组大鼠血清总脂联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LP组中高分子量脂联素与总脂联素的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 而HLP+HBB组显著高于HLP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AdipoR1在HLP组中表达下调(P<0.05), 而HLP+HBB组显著高于H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ipoR2在HLP组中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但HLP+HBB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LP+HBB组梗塞面积[(11.4±1.0)%)]显著低于HLP组[(52.2±0.9)%]和HLP+LBB组[(33.1±1.1)%](均P<0.05)。 结论 小蘖碱可对抗高脂血症鼠血中脂联素的下调,这一干预可能在血脂指标和斑块形成方面起到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激活素A(ACT A) 水平的检测,探讨血清ACT A在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检测61例足月高胆红素血症(高胆)新生儿和25例正常新生儿血清中ACT A浓度,同步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高胆组按血清TSB值221~256 μmol/L,257~342 μmol/L,>342 μmol/L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对照组TSB<85 μmol/L。结果 轻、中、重度高胆患儿血清ACT A 浓度值分别是(3.68±0.62)μg/L,(4.32±0.53)μg/L,(5.12±0.71)μg/L ,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在轻、中、重度高胆患儿间,血清ACT A 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值随着胆红素升高而升高;血清ACT A浓度与胆红素呈正相关(r=0.82,P<0.01)。结论 内源性ACT A参与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的发病过程,其浓度与患儿血清胆红素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分期梅毒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表达水平与梅毒血清反应素滴度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120例梅毒患者血清(分为一期梅毒组、二期梅毒组和隐性梅毒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中IL-1β、IL-8 水平,比较各组间IL-1β和IL-8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检测梅毒患者血清反应素滴度,根据TRUST滴度将梅毒患者分为高滴度组和低滴度组,比较各组间IL-1β和IL-8表达水平的差异。 结果 各组血清IL-1β、IL-8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二期梅毒组血清IL-1β[15.10(10.63,19.16)]pg/ml和IL-8[108.67(69.96,139.79)]pg/ml明显高于一期梅毒组、隐性梅毒组和正常组;高滴度组IL-8[86.03(62.25,144.94)]pg/ml明显高于低滴度组[57.21(52.16,86.1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滴度组IL-1β[11.12(7.18,15.96)]pg/ml与低滴度组[8.43(6.93,14.05)]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期梅毒患者血清IL-8水平与反应素滴度呈正相关(r=0.625,P<0.05)。 结论 梅毒患者血清IL-1β和IL-8在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和隐性患者中均呈高水平表达,且IL-1β和血清IL-8表达水平变化与梅毒的病程进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miR-200、miR-155及血管新生因子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abortion,URSA)的相关性分析。 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8年1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就诊的URSA患者作为URSA组、要求终止妊娠的正常早孕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绒毛组织中微小RNA(microRNA, miR)miR-200、miR-15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 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的表达量及血清中VEGF、sFlt-1的含量,对miR-200、miR-155靶向结合VEGF、sFlt-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 URSA组的绒毛组织中miR-200(1.78±0.32 vs. 0.91±0.15)、sFlt-1(1.87±0.35 vs. 1.06±0.21)的相对表达量及血清中sFlt-1的含量[(12.39±2.31)ng/ml vs. (6.51±0.95)ng/m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绒毛组织中miR-155相对表达量(0.60±0.10 vs. 0.93±0.16)、VEGF mRNA相对表达量(0.59±0.09 vs. 1.02±0.16)及蛋白表达量(0.62±0.07 vs. 1.04±0.18)、血清中VEGF的含量[(601.25±94.39)ng/ml vs. (935.12±132.47)ng/m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RSA组患者绒毛组织中miR-200的表达量与血清中VEGF的含量、绒毛组织中VEGF的表达量均呈负相关,绒毛组织中miR-155的表达量与血清中sFlt-1的含量和绒毛组织中sFlt-1的表达量均呈负相关;miR-200、miR-155分别靶向结合VEGF、sFlt-1基因的3’UTR。 结论 miR-200表达增多、miR-155表达减少与URSA发生有关,miR-200靶向VEGF、miR-155靶向sFlt-1是介导该过程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的血清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1,sICAM-1,sICAM-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及卵巢功能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8月在东营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体检的40例健康成年女性为对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SP70、sICAM-1水平,并检测两组患者血糖、胰岛素及性激素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性激素、HSP70、sICAM-1水平差异,并分析HSP70、sICAM-1与HOMA-IR及性激素水平间的相关关系。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SP70、sICAM-1水平[(0.29±0.06)ng/ml、(425.42±15.38)ng/ml]高于对照组[(0.16±0.05)ng/ml、(158.35±10.15)ng/ml] (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及HOMA-IR[(5.96±1.01)mmol/L、(11.09±2.03)mIU/L、(2.78±0.36)]高于对照组[(4.24±0.95)mmol/L、(9.74±1.17)mIU/L、(2.09±0.42)] (P<0.05),观察组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雌二醇(Estradiol, E2 )水平[(3.98±1.03)pmol/L、(40.23±4.17)pmol/L]均低于对照组[(5.62±1.14)pmol/L、(52.38±5.43)pmol/L](P<0.05),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及睾酮(Testosterone, T)水平[(7.85±1.11)pmol/L、(3.62±0.44)nmol/L]高于对照组[(4.76±1.05)pmol/L、(2.19±0.26)nmol/L] (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COS 患者血清HSP70及sICAM-1与HOMA-IR均呈现正相关关系(P<0.05),与血清LH、T水平均呈现正相关关系,与血清FSH及E2水平呈现负相关关系。 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HSP70、sICAM-1水平升高,其可能通过调节胰岛素抵抗状态参与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卧床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抑郁症状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6-9月在乌鲁木齐市养老福利院居住的128例老年卧床患者,根据卧床不起诊断标准将其分为 A、B、C 三个等级,将不同卧床级别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之后的8周,通过Barthel指数和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30,GDS-30)来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和抑郁症状。 结果 干预前各等级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G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8周,A、B、C卧床级别的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 Index,BI)ADL评分显著上升[A级:(68.70±5.68)vs.(83.69±8.29), t=11.247, P<0.001;B级:(52.50±5.26)vs.(74.75±9.39) , t=15.112, P<0.001; C级:(31.36±5.81) vs.(34.32±5.19), t=2.891, P=0.009],GDS评分显著下降[A级:(13.39±4.08)vs.(10.04±4.33), t=-3.076, P=0.006;B级:(15.51±4.83)vs.(11.90±4.29) , t=-5.190, P<0.001; C级:(18.23±4.93) vs.(14.50±5.46), t=-3.582, 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对照组干预前后ADL评分[A级:(68.81±6.51)vs.(70.00±7.07), t=1.588, P=0.135;B级:(53.64±4.92)vs.(55.45±5.96) , t=1.789, P=0.088; C级:(30.75±5.45) vs.(31.25±4.55), t=0.567, P=0.577]、GDS评分[A级:(13.52±4.78)vs.(13.10±4.39) , t=-1.752, P=0.095;B级:(16.36±5.20)vs.(15.14±5.15) , t=-1.618, P=0.121; C级:(19.10±5.95)vs.(19.30±6.03) , t=1.453, P=0.16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不同卧床级别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期的评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提高老年卧床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延缓卧床不起的进程,减轻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支原体肺炎(MP)小儿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人软骨糖蛋白-39(HC-gp39)水平及与病情的相关性,为科学预测MP患儿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诊的11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纳入观察组,110例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均予常规综合治疗。比较两组入院时及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SSA、HC-gp39、IgA、IgG、IgM水平。观察组患儿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分析治疗前血清SSA及HC-gp39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入院时的血清SSA、HC-gp39、IgG水平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t=32.204,20.597,11.588,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SSA、HC-gp39、Ig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27.859,13.765,35.043,P<0.05)。血清SSA、HC-gp39与IgG呈正相关(r=0.524,0.394,P<0.05),与疗效呈负相关(r=-0.613,-0.502,P<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血清SSA与HC-gp39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儿童,且与IgG呈正相关,与病情严重比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