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杜蓉  周晏林 《华西医学》2010,(10):1888-1890
目的探讨经腋静脉穿刺中央静脉置管后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60例需行中央静脉置管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腋静脉穿刺行中央静脉插管,并于拔除导管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双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将腋静脉穿刺侧上肢作为穿刺组,对侧上肢作为对照组,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将两组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60例患者中央静脉置管平均时间为(14.7±7.4)d,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穿刺组2例患者出现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无肺栓塞发生,28例患者(47%)拔除的导管周围可见纤维蛋白套形成,经上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5例患者(8.3%)腋静脉不完全栓塞,2例患者(3.3%)腋静脉完全栓塞。在中央静脉置管时间≤6d的患者中,无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置管时间在7~14d的患者中,2例(3.3%)腋静脉血栓形成;5例(8.3%)腋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在置管时间≥15d(P〈0.01)。7例腋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2~3次穿刺成功,平均穿刺时间(10±2.5)min,与无腋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平均穿刺所需时间(14±9)min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腋静脉穿刺中央静脉置管后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1.6%。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下肢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的意义.方法 对580例单侧下肢骨折患者,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进行检测,观察有无血栓形成、累及部位、范围和活动度.结果 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检出率为11.3% (66/580),其中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占40.9% (27/66),严重的深静脉血栓(即股静脉至腘或胫后静脉、1例累及髂外静脉)占15.1% (10/66);超声可显示血栓近端有活动度的8例.结论 下肢骨折患者易发生深静脉血栓,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可早期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部位与活动度,对降低麻醉、手术风险,防止致命性肺栓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上海梅山医院骨科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62例,给予术前、术后护理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应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62例患者有中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确诊后及时治疗,3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缓解,术后3个月行走,无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无静脉血栓后遗症、血栓复发,未出现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做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4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置入腔静脉滤器,随访6~24个月,复查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36例静脉血栓完全消失,10例静脉血栓部分再通,静脉壁有附壁血栓,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肺栓塞等不良反应.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可有效预防肺栓塞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下肢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评价血栓形成前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375例下肢骨折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于患者手术前后观察下肢深静脉各段内径,血栓累及部位、范围及血栓的特殊表现,观察管腔内血流是否充盈、充盈的血流走行是否迂曲。分析性别、年龄、体重、骨折类型及部位对血栓产生的影响。随访6个月观察肺动脉栓塞的发生。结果检出静脉血栓患者114例,超声检出率为30.4%,手术前后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腿内静脉易发生血栓;检出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无性别差异;膝部骨折患者检出率最高,足踝部骨折患者检出率最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伤时间、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及血D-二聚体是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胫后静脉及以上各段静脉血栓、血栓粗大及血栓浮动是引发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高危因素。结论下肢骨折易诱发深静脉血栓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明确下肢静脉血栓的解剖部位及血流特征,预测肺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6.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肺栓塞者的下肢深静脉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肺栓塞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进行研究,并对相关情况进行分析以提高肺栓塞的早期诊断。方法分析26例确诊为肺栓塞患者的下肢深静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并与静脉造影、CT及核素扫描等检查进行了对照。结果26例患者中16例存在以上静脉血栓,其中亚急性期血栓10例;下肢静脉曲张者13例,可见它是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结论对有肺栓塞临床症状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同时,对其下肢深静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大大提高肺栓塞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对肿瘤患者应用彩超检查诊断PICC术后上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128例肿瘤患者。患者均行PICC术治疗,并应用彩超检查对患者上肢深静脉血栓情况进行诊断。回顾分析患者的彩超检查结果,探析其超声图像表现以及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纳入128例患者均经彩超检查上肢静脉,共检出48例上肢静脉血栓,13例为单发静脉血栓,21例为多发静脉血栓,余14例上肢静脉血栓管腔所属静脉不详。其中17例发生锁骨下静脉血栓、14例发生腋静脉血栓、17例发生肱静脉血栓、7例发生贵要静脉血栓、1例发生肘正中静脉血栓、6例发生颈内静脉血栓。上肢深静脉发生率较高,有很大的临床意义,应得到重视。结论:肿瘤患者行PICC术治疗后应用彩超检查可有效诊断是否存在上肢深静脉血栓,上肢深静脉血栓通常是指腋静脉、锁骨下静脉的血栓形成,不及时治疗后果与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样严重,包括:肺栓塞、血栓后综合症、血管闭塞、上腔静脉综合征等等。文献报道约1/3上肢深静脉血栓可发生肺栓塞,少于1%的上肢深静脉血栓可发生致死性肺栓塞。而血管超声是诊断的首选方法,方便无创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对上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32例拟诊为上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观察静脉管腔内回声、血栓形成的范围、血流分布及频谱特征。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表现为腔内强弱不等回声和充盈缺损,示无血流信号或血流频谱不随呼吸变化。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上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可作为首选方法,其便于对血栓进行动态监测,可为临床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吴欢  蔡劲 《浙江临床医学》2014,(8):1310-131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其中下肢的发病率约为上肢的10倍。彩色多普勒超声是DVT一种无创检查方法[1]。现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超声图像特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围手术期小腿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超声诊断及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小腿深静脉血栓早期超声诊断及其预后。方法136例手术患者于手术前后接受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进行多次随访,了解血栓的预后。结果检出小腿深静脉血栓14例,共23处血栓,其中小腿肌间静脉血栓13处,胫后静脉血栓8处,腓静脉血栓2处。血栓在静脉内孤立存在。经治疗患者血栓范围缩小明显,术前检出血栓者与未检出血栓者下肢肌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检出血栓者下肢肌力低于未检出血栓者(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发现术后无症状的小腿深静脉血栓,其可能与小腿肌力减弱有关,早期进行抗凝治疗,可预防血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结果 128例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为三型:周围型(胫后静脉及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41例,中央型(髂股静脉血栓)70例,混合型(前两型兼有)17例.128例中急性血栓65例,慢性血栓63例.结论 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1例右锁骨下静脉狭窄并发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因头痛、头晕15 d余,加重伴呕吐1 d入院。经相关检查初步诊断:右肺癌IV期(脑转移),予放化疗,并于超声引导下行PICC。后患者出现右上肢水肿,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右上肢PICC术后右侧锁骨下静脉、腋静脉、贵要静脉血栓,予相应治疗但患者右上肢水肿加重,行右上肢深静脉造影检查诊断锁骨下静脉狭窄、右上肢深静脉血栓。行右上肢深静脉造影、锁骨下静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结论对恶性肿瘤等高危人群PICC前应慎重考虑,并进行全面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为诊断静脉血栓的首选检查方式,静脉造影术为诊断静脉血栓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3.
白塞氏病外周静脉血栓的超声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白塞氏病外周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为白塞氏病的患者,进行外周深静脉和浅静脉的超声检查,二维观察静脉管壁、管腔、有无血栓,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观察有无血流信号异常.结果 8例下肢和2例上肢肿胀、疼痛的患者均发现外周静脉血栓,本组白塞氏病外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9.2%.结论尽管白塞氏病的基本病理改变为小血管炎,但很多患者表现为外周大血管的血栓形成,对有一侧肢体肿胀的患者行血管超声检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老年人下肢骨折围手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配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177例下肢各类型骨折老年患者,术前超声多普勒证实双下肢均无DVT,围手术期均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配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治疗。结果:177例患者围手术期出现有症状深静脉血栓4例,发生率为2.26%;出现致命性肺栓塞1例,发生率为0.56%。结论:老年患者下肢骨折围手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配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综合防治,可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 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肺栓塞组)和同期35 例无肺栓塞的脊髓损伤住院患者(对照组)进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肺栓塞组中,36 例脊髓损伤患者,15 例检出下肢静脉血栓;24 例非脊髓损伤患者,9 例检出下肢静脉血栓。脊髓损伤患者与非脊髓损伤患者相比,两组肺栓塞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有5 例检出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组与对照组相比,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肺栓塞组中,37 例急性肺栓塞患者,11 例检出下肢静脉血栓;23 例慢性肺栓塞患者,10 例检出下肢静脉血栓。两者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栓塞组中,31 例检出股静脉瓣反流和小腿肌肉间静脉扩张,检出率51.7%;对照组8 例检出,检出率22.9%。两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脊髓损伤后肺栓塞患者与非脊髓损伤肺栓塞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检出率无明显差别,但均明显高于无肺栓塞的脊髓损伤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静脉对肺栓塞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特点及其引发肺栓塞(PE)的危险性,同时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手术后对LDVT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8年4月至2008年12月所有于我院进行妇科手术的资料完整的患者395例.分别于手术前24 h、术后48~72 h及术后96~120 h,常规扫查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若有血栓,则进一步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明确有无肺栓塞,并彩色多普勒超声继续动态观察.术后超声检查未见LDVT,而临床症状、体征或实验室检查不能除外肺栓塞的患者,亦要进行CTPA检查,明确有无肺栓塞.结果 妇科盆腔手术后早期无积极预防措施时LDVT形成的发生率为11.1%, LDVT患者42.8%发生肺栓塞.结论 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最常见的部位是小腿深静脉;且引发肺栓塞危险性高,小腿深静脉血栓的栓子是引发肺栓塞的主要因素.妇科手术后早期对高危人群常规行双下肢静脉,尤其是小腿深静脉超声检查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腿后肌间静脉血栓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腿后肌间静脉血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行膝关节或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2例共94肢,于术前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有无血栓并检测股静脉反流情况;术后14天行超声检查及顺行性下肢X线静脉造影。结果术后65肢分别经静脉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静脉造影发现3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18肢小腿后肌间静脉内血栓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腿后肌间静脉血栓的检出明显优于X线静脉造影。术前有反流的静脉中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57.14%(16/28);无反流的静脉中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17.78%(8/45),术前伴有股静脉反流的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正常静脉(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小腿后肌间静脉血栓优于X线静脉造影,便于对血栓进行动态监测,可为临床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背景:目前各种方法诱导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动物模型缺乏统一的标准。目的:建立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兔模型。方法:采用专用击打装置,用位于28cm高度的击打物击打家兔后下肢左侧大腿根部;建立兔髋部骨折模型,另一侧兔后下肢不击打设为对照侧。4周后选取下肢髂静脉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凝血功能的检查血栓形成情况。结果与结论:家兔经打击后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血栓长度(124±37)mm。对照侧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形成率81.8%,死亡率为9.1%。结果证实,实验成功建立的兔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9.
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家兔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目前各种方法诱导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动物模型缺乏统一的标准。目的:建立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兔模型。方法:采用专用击打装置,用位于28cm高度的击打物击打家兔后下肢左侧大腿根部;建立兔髋部骨折模型,另一侧兔后下肢不击打设为对照侧。4周后选取下肢髂静脉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凝血功能的检查血栓形成情况。结果与结论:家兔经打击后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血栓长度(124±37)mm。对照侧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形成率81.8%,死亡率为9.1%。结果证实,实验成功建立的兔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床旁便携式超声筛查"4·20"芦山地震伤员外周静脉血栓的价值。方法对2013年4月20日-5月5日住院的321例地震伤员中203例骨折伤员行床旁外周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检出静脉血栓63例(31.03%)82个部位,其中髂静脉血栓1例,下肢静脉血栓53例共71个肢体,上肢静脉血栓9例共10个肢体。外伤后首次检查到患者血栓的时间为2~15 d,平均(6.1±3.8)d;入院时查见血栓45例,入院后血栓范围增加19例,血栓范围减少26例;新发生血栓18例。无患者因肺栓塞死亡。结论地震伤员外周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以小腿肌间静脉为主;外伤后发生血栓时间短;床旁便携式超声是观察外周静脉血栓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