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浅表锯齿状腺瘤是2018年提出的一种新型锯齿状病变,具有独特临床病理和分子特征,表现出典型的混合性腺瘤和锯齿状特征。分子机制上,浅表锯齿状腺瘤病变表现为β‑连环蛋白的核积累和MYC过表达,提示WNT信号通路激活,同时浅表锯齿状腺瘤显示出与相关传统锯齿状腺瘤一致的KRAS突变和RSPO融合或过表达,提示浅表锯齿状腺瘤可能是KRAS突变的传统锯齿状腺瘤重要前体。本文重点讲述浅表锯齿状腺瘤的特点以引起内镜医师对该病变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结直肠锯齿状腺瘤(SA)和传统腺瘤的内镜和病理学特征的差异,加强对SA的认识。方法比较2008年6月至2013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检出的80例SA和160例传统腺瘤的一般情况、内镜表现和病理学特征。结果SA患者平均年龄比传统腺瘤患者小[(57.5±13.8)岁和(62.3±12.2)岁,P=0.0038],而男女性别构成,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内镜特征方面,SA主要发生于直乙结肠(60%),传统腺瘤好发部位为直乙结肠(45%)、升结肠(20%)和降结肠(19%),两组病变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内镜形态分型(隆起型及表面型)和腺瘤大小方面比较,两组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理学方面,SA具有独特的锯齿状结构,传统腺瘤为管状、管状绒毛状和绒毛状结构。传统腺瘤的低级别瘤变率高于SA(P〈0.05),但sA仍有约1.9%的局部恶变率。结论sA与传统腺瘤在年龄、发生部位和病理学特征方面存在差异,是一种独特的腺瘤类型,有一定恶变潜能,应引起临床和内镜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脂类代谢与结直肠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类代谢异常与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和恶变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大量研究表明脂类、脂类代谢产物及参与其代谢的酶可能是结直肠腺瘤发生和恶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癌(CRC)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与CRC的发病有关,而大部分CRC来源于结直肠腺瘤(CRA)。近年来国外大量研究表明MS及其组分是CRA发病的危险因素,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此文就MS及其组分与CRA发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新疆地区结直肠癌一般风险人群发生腺瘤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了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期间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并接受结肠镜检查的1050例患者的数据。其中经病理确诊结直肠腺瘤的365例患者,记为病例组;经结肠镜检查未发现腺瘤的685例患者,记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并进行比较。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LASSO)逻辑回归模型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的向后逐步策略选择预测因素。结合这些特征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 DCA)评估模型的性能,并通过Bootstrap自助重抽样(1000次)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年龄≥60岁、吸烟、高血压、糖尿病与结直肠癌一般风险人群发生腺瘤相关,并据此构建结直肠癌一般风险人群发生腺瘤...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是一类具有典型锯齿状形态特征的病变,因其具有恶变潜能,近年来学者们对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虽然目前国内外对该病变的基础研究较多,但临床研究不多,此文就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的流行病学特征、癌变机制、内镜特征及处理策略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旨在提高对此类病变的认知及临床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鸟氨酸脱羧酶(ODC)的生物学特点、测定方法和在结直肠正常粘膜、腺瘤、腺癌中不同的ODC活性及其临床意义。并对ODC检测中的不同意见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与结直肠腺瘤的关系。方法检测141例结直肠腺瘤患者和120例对照组患者的血脂,分析结直肠腺瘤组与对照组之间、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腺瘤组中血脂的情况。结果 141例结直肠腺瘤组中有高脂血症59例(41.8%),120例对照组中有高脂血症20例(16.7%),结直肠腺瘤组的高脂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腺瘤组中,高脂血症者分别为39例(41.9%)、13例(40.6%)、7例(43.8%),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与结直肠腺瘤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9.
无蒂型锯齿状腺瘤(SSA)属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之一,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点、生物学行为和分子基因学改变,其内镜形态和组织学特征有别于其他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且与新近提出的结直肠癌变的锯齿状通路密切相关.近年研究发现SSA是微卫星不稳定性癌的前期病变,可直接发生癌变.但目前国内尚缺乏对这一病变的认识.本文就SSA的定义、形态学特征和病理组织学诊断标准作一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这一病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脂联素受体1(adiponectin receptors1,R1)和R2在人结直肠癌组织、腺瘤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3种组织中R1和R2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1例新鲜结直肠癌组织,42例结直肠腺瘤组织,35例癌旁组织中脂联素受体R1和R2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R1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高于腺瘤组织(P=0.047),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02),腺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42).R2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高于腺瘤组织(P=0.035),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02),腺瘤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46).在3种组织中,R1与R2的表达无关联性(P>0.05).在51例结直肠癌组织中脂联素受体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均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脂联素受体在人结直肠癌组织、腺瘤组织、癌旁组织中普遍表达,且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最高,腺瘤次之.脂联素受体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tumor regional lymph node and metastasis)分期有关.脂联素受体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是一组隐窝上皮以“锯齿状”外观为特征的病变,以前认为这些病变没有恶变的风险,近年来发现它可以通过锯齿状通路进展为结直肠癌,故受到胃肠病学家的广泛关注。本综述介绍了结直肠锯齿状病变流行病学特征、内镜组织学特征、癌变分子机制、病变处理及与微生物群关联等方面,旨在提高对于该病变的认识及临床诊治能力。  相似文献   

12.
舒林酸治疗散发性结直肠腺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观察舒林酸对散发性结直肠腺瘤的疗效.方法 36例经结肠镜和组织学诊断的散发性结直肠腺瘤病人,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口服舒林酸400 mg/d,对照组口服安慰剂2片/d,疗程均为4个月.观察治疗前和治疗4个月时腺瘤数目、最大直径、形态及腺瘤异型增生分级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完成试验.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59个腺瘤直径分别为(3.6±2.2)和(2.4±1.5)mm,治疗后腺瘤直径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腺瘤形态较治疗前变化明显,出现扁平隆起和红斑.异型增生级别明显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对照组30个腺瘤直径分别为(4.6±2.5)和(3.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脂及脂蛋白变化与结直肠腺瘤的关系。方法 结直肠腺瘤患者 180例 ,对照组 5 5例 ,收集清晨静脉血 2ml,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 ,并根据腺瘤的部位、大小、数量、组织成分、异型增生的情况进行分组 ,分别比较各组的测定值。结果 腺瘤组TC、TG、LDL C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1) ,HDL C显著下降 (P <0 .0 1) ,其他各亚组测定值也有相应改变。结论 TC、TG、LDL C与腺瘤的发生及恶变有关 ,HDL C对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进展期结直肠腺瘤(ACA)及高危腺瘤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日间手术中心经内镜下治疗的结直肠腺瘤患者4573例(10653枚腺瘤),根据腺瘤直径大小、是否有绒毛结构形成或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分为进展期腺瘤组(1205例患者,1619枚腺瘤)、非进展期腺瘤组(336...  相似文献   

15.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是一组上皮呈锯齿状结构的息肉/腺瘤,包括增生性息肉、无蒂锯齿状病变、无蒂锯齿状病变伴异型增生、传统锯齿状腺瘤和未分类的锯齿状腺瘤。无蒂锯齿状病变和传统锯齿状腺瘤是锯齿状病变发展为结直肠癌的前驱病变。锯齿状病变的特征是遗传(BRAF或KRAS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CpG岛甲基化表型)的改变,协同驱动结直肠黏膜发生息肉、腺瘤,并恶性转化为结直肠癌。锯齿状病变的复杂性使其诊断困难,易漏诊且恶变率高。本文从内镜特征、病理特征、分子学进展等方面对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代小娟  韩英 《临床内科杂志》2009,26(11):725-728
近年来人们注意到结直肠内存在一系列锯齿状结构病变,统称为锯齿状病变,其与部分散发性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这些病变包括畸形隐窝灶(ACF)、锯齿状息肉(SP)和锯齿状腺癌。本文将重点介绍畸形隐窝灶及锯齿状息肉的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17.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根据(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数据显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结直肠癌在男性排位第五,女性排位第三,死亡率排第五。《中国结直肠肿瘤筛查、早诊早治和综合预防共识意见》”。中明确提到胆囊切除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之一,但国内外对其与结直肠腺瘤的相关性研究较少,尤其是国内,而且研究的结果未有一致性定论。为此,本文就胆囊切除与结直肠腺瘤的相关性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高占娟  胡晓娜 《胃肠病学》2012,17(6):366-368
叶酸是广泛存在于绿叶蔬菜中的水溶性B族维生素,在DNA的合成和复制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显示在正常结直肠黏膜中,叶酸缺乏易导致腺瘤性息肉发生;如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已形成,叶酸补充可能增加其进展风险。800μg/d的适量叶酸摄入是有益的,应不会增加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RTP801(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responsive gene,RTP801)最初是作为低氧诱导因子一l(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的应答基因被发现的,缺氧可诱导其表达急剧升高。最近我们通过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结直肠腺瘤发生和复发的危险因素,以期优化筛查及随访方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接受结肠镜检查且病理结果示结直肠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入组623例患者。根据基线结肠镜检查报告及腺瘤的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高危腺瘤组和非高危腺瘤组,比较2组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和复发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直肠高危腺瘤发生及结直肠腺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总计纳入1 125枚结直肠腺瘤,其中进展期结直肠腺瘤430枚,非进展期结直肠腺瘤695枚,两者在分布位置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腺瘤组(277例)和非高危腺瘤组(346例)均以男性较为多见,2组在性别、饮酒史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P=0.13)。与非高危腺瘤组比较,高危腺瘤组中有吸烟史患者的占比较高、平均年龄较高、复发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是结直肠高危腺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史、高危腺瘤是结直肠腺瘤复发的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