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清胱抑素(cystatin)C水平联合检测在早期筛查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损伤中的意义。方法选择1~3期DN患者,检测各期患者尿CTGF、血清cystatin C、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变化。结果与1期DN组比较:2期DN组患者尿CTGF、血清cystatin C、SCr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UAER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3期DN组患者尿CTGF、血清cystatin C、UAER、SCr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两组Ccr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Pearson分析示尿CTGF、血清cystatin C与SCr、UAER显著正相关,与Ccr显著负相关,且ROC曲线分析表明二者联合检测诊断价值较高。结论尿CTGF联合血清cystatin C检测对筛查1~3期DN患者肾损害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SU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高血压病人,以抛硬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Hcy、尿酸及Ccr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舒张压及收缩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0%,高于对照组的6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cy及SU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c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高血压病人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血浆Hcy及SUA水平,同时提高Ccr水平,且有协同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美沙坦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N)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70例老年2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疏血通联合奥美沙坦)和对照组(奥美沙坦),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ro),血清肌酐(Scr),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IL-6)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UAER,24 hUpro,Scr,CRP及IL-6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美沙坦可下调DN患者体内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疗效优于单用奥美沙坦。  相似文献   

4.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4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72)和对照组(n=72)。对照组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观察组联合缬沙坦。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BUN、UAER、SCr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联合缬沙坦治疗更能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肾功能和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使用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之后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此次该院收治的7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列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常规组35例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研究组35例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良反应、肾功能、UAER(24 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血压等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AER、DBP(舒张压)、SBP(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BUN、血K~+含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UAER、DBP(舒张压)、SBP(收缩压)情况均比常规组更低(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11.42%)显著低于常规组(3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结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与缬沙坦联合应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并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血清膀胱抑素C(CysC)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 98例研究对象均为2019年12月—2020年11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并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降糖治疗,并严格进行糖尿病饮食,合理运动。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缬沙坦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肾功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CysC与Hcy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糖(FPG、2 hPG、HbA1c)、血压(SBP、DBP)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BUN、UAER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与Hcy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中,研究组4.08%与对照组4.0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与缬沙坦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并高血压效果显著,适于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选择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5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给予雷公藤多苷治疗,观察组25例则给予肾炎康复与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6、0.66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及CRP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t=11.652、3.27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24h尿蛋白定量(UP)水平分析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7、0.411、0.07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UN、SCr及24h-UP水平较治疗前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t=3.366、4.806、2.242,P0.05)。结论:早期DN患者应用肾炎康复与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利于改善患者机体内的炎性因子水平,保护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依普沙坦治疗冠心病(CHD)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坐位收缩压(MSSBP)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CHD合并高血压患者21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依普沙坦组(110例)与氯沙坦组(108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相应药物。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等生化指标,坐位舒张压(MSDBP)、MSSBP,全血黏度低切(WBLSV)、全血黏度高切(WBHSV)、全浆黏度(PV)、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两组血脂、AST、ALT组间、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与氯沙坦组比较,依普沙坦组MSSBP[(131.75±13.52)mmHg比(117.95±11.83)mmHg]及WBLSV[(10.98±1.27)mPa·s比(10.21±1.13)mPa·s]、WBHSV[(4.99±0.52)mPa·s比(4.56±0.45)mPa·s]、PV[(2.01±0.34)mPa·s比(1.70±0.26)mPa·s]、EAI[(8.59±0.92)%比(8.02±0.83)%]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01)。依普沙坦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氯沙坦组(98.18%比86.11%,P=0.001)。结论:依普沙坦治疗冠心病联合高血压患者可显著降低坐位收缩压,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5mg/d氨氯地平,观察组给予5mg/d氨氯地平联合80mg/d缬沙坦。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病人的血压、血糖、胰岛素水平、肾功能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血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微量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24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UAER及24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人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情绪异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伴情绪异常病人7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坎地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坎地沙坦联合黛力新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8 9,P0.05)。两组治疗前DBP和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BP、S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坎地沙坦联合黛力新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情绪异常的疗效优于坎地沙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清除术对脑出血病人血清钙结合蛋白S100A8/A9水平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湖北省罗田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脑出血病人,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钻孔引流清除术,对照组给予非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S100A8/A9水平、治疗前后脑水肿体积、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后S100A8/A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S100A8/A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病人S100A8/A9水平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病人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后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病人CRP水平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病人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脑水肿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脑水肿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病人脑水肿体积在治疗后7 d达到高峰,随后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病人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51,P=0.013),对照组病人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钻孔引流清除术有助于改善脑出血病人血清S100A8/A9、CRP水平及脑水肿程度,提高脑出血病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A、B、C三组,各42例。A组给予缬沙坦片治疗,B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C组给予缬沙坦片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各组疗效作对比分析。结果 C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微量白蛋白(UAER)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出现头晕、水肿以及胃肠反应等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变化,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72.9%(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Scr、BUN及UAE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Scr及UAER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不但能更好地控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还能有效地改善其肾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联合应用颉沙坦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2014年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颉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颉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糖化白蛋白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为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联合颉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200例高血压伴心房颤动病人,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n=98)和对照组(n=102),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房颤复发情况和心脏超声参数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左房前后径(LADd)、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IVPWT)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房颤动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可明显降低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病人房颤的复发,改善左室舒张功能,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接受厄贝沙坦治疗)39例和对照组(接受硝苯地平治疗)34例,治疗12周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白细胞介素6(IL-6)、IL-8水平。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心率、TNF-α、hs CRP、IL-6、IL-8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观察组炎性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尿素氮、胆固醇、肌酐、三酰甘油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治疗4周后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能够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TNF-α、hs CRP、IL-6、IL-8水平,控制血压和心率,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毒清颗粒联合奥美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早期D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患者均采用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奥美沙坦酯片,观察组给予口服奥美沙坦酯片和尿毒清颗粒。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等肝功能指标,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 1c)]及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微量白蛋白(MA)、血清胱抑素(Cys)C]。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ALT、AST、ALB和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UN、MA和Cys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c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清颗粒联合奥美沙坦治疗早期DN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肾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6896,P0.05)。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以及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8,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6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尿毒清颗粒组),每组33例,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FBG、TC、TG、SCr、BUN、UAER等。结果治疗组TC、TG、SCr(P0.05),UAER(P0.01)均下降,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UN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DN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2013年3月--2013年3月选该院治疗糖尿病高血压患者144例为临床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硝苯地平、厄贝沙坦治疗相结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有效率治疗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患者的血压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