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CTPF)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的CTPF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分别行单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前后下肢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12周及术后24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可改善CTPF患者术后下肢功能,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795-797
目的对比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在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60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畸形、膝关节不稳、骨折愈合延迟及关节强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较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788-1789
目的探讨双钢板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确诊为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192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双钢板组96例,术中采用双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锁定钢板组96例,手术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分别于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指标,包括手术用时、术中的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地负重的时间、术后膝关节功能、骨折愈合时间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锁定钢板组的住院时间及负重时间短于双钢板组,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双钢板组的骨折延迟愈合、关节强直、针道感染、等并发症多于锁定钢板组,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膝关节不稳、切口感染、固定松动断裂、皮肤坏死、骨坏死等并发症,组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对两组患者进行Rasmussen分级,双钢板组优于锁定钢板组,但组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治疗方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均取得良好的疗效,锁定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较优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生物力学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及技巧分析。方法 98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9例,A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式,记录2组患者手术耗时、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结果 98例患者术后随访平均(5.1±0.5)个月,A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5),且A组下地负重锻炼的时间显著早于B组(P<0.05),A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87.8%(43/49),略高于B组的83.8%(41/4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式,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时锁定钢板内固定更利于骨折端的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在实际操作中需把握好手术时机及螺钉的放置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法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月在我院诊断且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切口单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方面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髓内固定和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关节内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57例关节内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将其分成髓内固定组和掌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骨折愈合时间和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髓内固定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4.7±1.0周)显著低于掌锁定钢板内固定组(5.9±1.3周)(P0.05);髓内固定组患者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评分优良率(93.5%)显著高于掌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患者(76.9%)(P0.05);髓内固定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7%)显著低于掌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患者(53.8%)(P0.05)。结论与掌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较,髓内固定治疗关节内桡骨远端骨折骨折愈合时间更短,疗效更好,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单钢板和组合双钢板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采用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的49例患者,其中男27例,女22例,年龄22~76(47.47±15.53)岁,AO分型:A型12例,B型22例,C型15例。单钢板固定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46.86±15.40)岁;A型6例,B型9例,C型6例。组合双钢板固定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47.93±14.10)岁,A型9例,B型10例,C型9例。通过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医源性桡神经损伤例数、内固定失效例数及末次随访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来评定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18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等现象。单钢板组与组合双钢板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医源性桡神经损伤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内固定失效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EPS评分:双钢板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单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合双钢板系统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较单钢板能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术后患肢能恢复良好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背景: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单侧支持钢板容易形成偏心支撑,易导致成角畸形,而若仅用外侧支持钢板又容易出现膝关节内翻畸形。目的:比较双切口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与双支持钢板内固定修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8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内固定方式分为2组,外锁定内支持组采用外侧锁定钢板固定骨折情况相对较复杂及粉碎程度较重的外侧,内侧采用支撑钢板;内外支持组则内外侧均采用支撑钢板固定。术后随访2年,对比两种内固定方式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结果与结论:所有随访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上止血带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随访发现,除完全负重时间外锁定内支持组明显早于双支持钢板组外(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术后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及术后1年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双切口双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胫骨平台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与双支持钢板相比,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在完全负重时间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248-4249
探究双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肱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132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A、B组各76例,A组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B组使用双锁定钢板内固定,对比两组一般资料、疗效及肘关节功能情况。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25.85±23.84)min、(302.14±26.41)ml、(10.14±2.58)d,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A组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B组骨折愈合时间优于A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显效、有效及无效例数分别为34、40、2例,B组治疗总有效率(97.37%)高于A组(84.21%),差异显著(P<0.05);使用Cassenam评分对患者肘关节活动情况进行评估,B组肘关节活动优、良、差分别为37、37、2例,B组肘关节活动优良率(97.37%)高于A组(80.2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肱骨远端骨折行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可较好促进患者康复,且疗效及术后肘关节活动能力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外侧锁定钢板加内侧支持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以2012年2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36例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外侧锁定钢板加内侧支持钢板)。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0例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支持钢板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完全负重时间14.5±2.1(周)早于对照组的16.1±2.4(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分别测量TPA、PA角,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Rasmusse评分中,疼痛、行走能力,关节稳定性、伸膝关节、膝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髁部变宽、关节面塌陷、成角畸形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研究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达到91.67%,高于对照组的8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外侧锁定钢板加内侧支持钢板治疗与采用双支持钢板治疗效果几乎没有差别,都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外侧锁定钢板加内侧支持钢板治疗可以缩短患者的完全负重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279-2281
探讨锁定钢板外置固定开放性胫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与效果。2013年8月~2015年1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外置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记录两组预后情况。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30.11±3.19周,表浅感染、深部感染、骨不连、畸形愈合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为(40.11±2.94)w,并发症发生率为33.3%,观察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进行调查,观察组的患肢膝关节活动度与HSS功能评分分别为(116.34±20.79)°和(91.68±10.23)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3.76±17.68)°和(80.69±9.11)分(P0.05)。锁定钢板外置固定开放性胫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术后膝关节功能,可供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入路方式的钢板内固定对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7例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49例)与治疗B组(48例),两组患者入院均给予外伤处理、消肿等对症治疗。治疗A组手术经背侧单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手术经桡尺侧双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sVCAM-1)、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术后5 d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术后2周及12周采用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评估患者前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优良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2周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A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治疗B组,术后5 d 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B组,术后2周HS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B组(均P0.05);两组术后血清sICAM-1,sVCAM-1及IL-10,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桡尺侧双切口钢板内固定相比,背侧单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切口明显较小,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前臂功能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股骨远端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和内侧重建钢板联合外侧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自2015年8月至2017年6月采用2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远端C2,C3型骨折的53例患者,其中男29例,女24例,年龄23~67(43.86±10.40)岁,AO分型:33-C2型34例;33-C3型19例。外侧钢板组23例,男13例,女10例,C2型14例,C3型9例,内外侧双钢板组30例,男16例,女14例,C2型20例,C3型10例。通过比较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度及末次随访膝关节功能评分来评定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17.5(15.11±1.68)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钢板外露现象。术后6个月外侧钢板组膝关节活动度95.21°±5.21°,内外侧双钢板组膝关节活动度113.60°±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7,P=0.001)。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Score,AKS):外侧钢板组162.34±7.26,内外侧双钢板组176.03±5.87,内外侧双钢板组AK S评分高于外侧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8,P=0.001)。内外侧双钢板组和外侧钢板组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钢板组与内外侧双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13%。结论:内外侧双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较外侧钢板更能获得良好的术后膝关节功能,手术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背景:Schazker Ⅴ、Ⅵ型骨折常造成交叉韧带、侧副韧带及半月板等部位的损伤,且塌陷移位严重,若仅采用一侧锁定钢板,则较难支撑及满意复位。目的:比较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修复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后的效果及稳定性评价。方法:纳入76例Scha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n=38)和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n=38)进行治疗,通过X射线正、侧位片评估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并对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内侧后倾角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与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组住院时间、内固定后开始负重时间显著少于锁定钢板内固定组(P〈0.05),但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05);关节强直、骨折延迟愈合、针道感染、骨折延迟愈合、膝内翻畸形多项并发症比较,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组显著少于锁定钢板内固定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两组内固定松动断裂、膝关节不稳、切口感染、皮肤坏死、骨坏死及骨不愈合多项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05);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组内固定后Rasmussen分级明显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说明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优于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更具有生物力学上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0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住院时间、骨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7%,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中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差异较小,但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较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能够加速患者愈合,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降低术后患者并发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与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入住该院进行治疗的76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38例,A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治疗,B组患者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效果、髋关节功能及内固定的生物学性能。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刀口长度及下床负重时间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分别为(78.51±2.24)、(89.88±2.78)分,明显高于B组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73.23±2.13)、(82.32±2.27)分,P0.05];A组轴向压缩、破坏载荷明显大于B组,而扭转刚度则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效果明显优于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加快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110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予以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72.73%,高于对照组的50.91%,观察组负重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用于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可有效缩短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关节镜联合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手术治疗的7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方法分组,其中行MIPPO术式者42例为MIPPO组(A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式32例为普通切开复位组(B组)。结果A组较B组在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虽然有所缩短,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1、2、3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优良率A组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有2例患者术后发生局部感染,换药治疗后痊愈,1例患者畸形愈合。A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关节镜联合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创伤小、手术及住院时间短,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效果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背景:对于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均可应用。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普通解剖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差异。方法: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应用胫骨近端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18例,其中锁定加压钢板46例,解剖钢板72例。比较两种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胫骨平台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0-25周,锁定钢板组平均14周,解剖钢板组平均16周;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内固定后各有2例因开放性骨折切口感染,运用抗生素及伤口换药后愈合,1例出现筋膜间室综合征(解剖钢板组,内固定后),经切开减压后渐愈。解剖钢板组出现轻度膝内翻2例,锁定钢板组出现轻度膝内翻1例。按Karlstrom评估标准,锁定钢板组优良率为93%,解剖钢板组优良率为79%,锁定钢板组疗效优良率明显优于解剖钢板组(P<0.05)。可见对于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锁定钢板比普通钢板有更多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修复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 2015-02—2016-02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传统解剖组行解剖钢板内固定修复;锁定加压组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Mazur评分、Pilon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Pilon骨折恢复优良率、骨膜坏死等并发症率。结果锁定加压组Pilon骨折恢复优良率95.65%明显高于传统解剖组的73.91%,P0.05。锁定加压组骨膜坏死等并发症率4.35%明显低于传统解剖组的26.09%,P0.05。锁定加压组患者治疗后1年Mazur评分、Pilon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传统解剖组,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修复Pilon骨折均有一定效果,但前者创伤更小,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加速术后康复和骨折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