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宇姜媛媛梁倩萍徐丽东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21,21(3):17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及癌前病变(PLG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99例EGC及PLGC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9例接受内镜黏膜切除术(EMR),观察组50例接受ESD术,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愈性切除率、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手术指标(病灶大小、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康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和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治愈性切除率84.00%(42/50)、整块切除率94.00%(47/50)、完整切除率90.00%(45/50)均高于对照组的65.31%(32/49)、77.55%(38/49)、73.47%(3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病灶大小、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末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ESD术治疗EGC及PLGC患者,切除病灶并可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胃正常生理结构,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康复时间,改善手术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和风险。方法对2011年6月-2016年12月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内镜中心经ESD治疗的206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进行总结,评价ESD治疗的一次性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转移率和临床疗效。结果 206例患者中早期胃癌157例(76.21%),其中m1 39例(24.84%)、m2 17例(10.83%)、m3 92例(58.60%)、sm1 4例(2.55%)、sm2 3例(1.91%)、基底部有癌肿累及2例(1.27%),胃腺管癌84例(53.50%)、中分化腺癌61例(38.85%)、乳头状腺癌5例(3.18%)、胃黏液腺癌2例(1.27%)、胃低分化腺癌5例(3.18%);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1例(19.90%);绒毛状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8例(3.88%)。ESD整块切除率为99.03%(204/206),完整切除率为98.06%(202/206),组织学完整治愈率为98.06%(202/206)。术后迟发性出血7例(3.40%),术中穿孔5例(2.43%),术后出现贲门狭窄2例(0.97%),均予保守治疗出院。随访时间9~67个月,第3和5年以上病灶复发3和2例,第3和5年总复发率分别为3.53%和4.35%;第3和5年以上死亡各2例,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7.65%(83/85)和95.65%(44/46)。结论 ESD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是一种简便、安全、疗效肯定的方法,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和价值。方法该院消化医学中心2012年1月-2014年1月36例EGC及癌前病变,共43处病灶,行ESD治疗,其中31处重度不典型增生、11处黏膜内癌、1处黏膜下癌。病变7处位于上段胃、15处中段胃及21处下段胃。内镜分型包括:Ⅰ(7)、Ⅱ_a(14)、Ⅱ_b(4)、Ⅱ_c(11)、Ⅱ_a+Ⅱ_c(4)及Ⅱ_c+Ⅱ_a(3)。结果完整切除率93.0%,治愈性切除率90.7%。病灶平均直径3.4 cm(1.3~7.5 cm),1例病变R1切除,3处病变ESD术中穿孔使用金属夹封闭成功,1例迟发性出血内镜下止血成功,1例追加外科手术。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ESD治疗EGC具有较高的完整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接受ESD治疗的106例EGC或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ESD治疗效果、并发症、术后病理及远期疗效。结果病灶整块切除率为100.0%,平均手术时间为(61.8±17.3)min,病灶平均直径为(2.7±1.3)cm。无内镜下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发生;术中穿孔及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6.6%及5.7%,均于内镜下处理后好转,无外科手术情况。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胃早癌74例:高分化腺癌23例,中分化腺癌29例,低分化腺癌19例,印戒细胞癌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2例;7例标本存在基底部肿瘤侵犯,无切缘阳性病例,R0切除率为93.4%,R1切除率为6.6%。7例R1切除患者经内镜下二次切除后达到R0切除。5例于术后1年内复发,复发率为4.7%,均接受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截至2016年12月,中位随访期为34个月,3年生存率达97.9%。结论 ESD治疗EGC及癌前病变安全可行,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疗效可靠等优点,且临床疗效与外科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严格的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70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除效果、术中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3年存活率。结果:两组切除效果及3年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具有相当的手术效果,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安全性高、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技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07年11月~2010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应用ESD术治疗47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并进行随访及内镜复查.结果 ESD平均时间84.72 min,剥离病变平均直径2.76 cm.术中5例患者出血量较大,术中穿孔患者1例.术后迟发型出血患者1例,术后穿孔患者1例.术后病检证实早期胃癌患者34例,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7例,中度不典型增生患者6例.病理活检准确率为95.7%.随访患者中早期胃癌复发1例,外科组术后44例患者复查内镜未发现复发患者.结论 ESD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安全、有效的内镜下治疗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早期胃癌(EGC)患者应用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肿瘤切除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禹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EG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研究组予以ESD.比较两组手术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1.
12.
胃癌前病变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10例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患者的护理。认为术前要完善全身脏器功能检查,对患者及家属加强卫生宣教,做好用物准备;术后采取针对性饮食控制,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出院指导,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是指癌细胞局限于胃壁黏膜或黏膜下层,不论病灶大小及是否存在局部淋巴结转移.近年来,由于包括染色内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thy,EUS)、窄带成像技术、自发荧光内镜和共聚焦激光内镜等在内的胃癌早期诊断技术在临床的应用[1],EGC的诊断率已由5%上升至40%~50%[2].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62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采用ESD者纳入观察组(n=34),采用腹腔镜根治性外科手术者纳入对照组(n=28)。比较两组围术期基本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标本长径、住院时间及治疗总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均0. 05),而两组完整性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 0. 05)。术后3 d内,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 88%,2/34)明显低于对照组(32. 14%,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ESD治疗早期胃癌可获得与腹腔镜根治性外科手术相似的疗效,但前者造成创伤更小,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6.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对早期胃癌治疗的护理。方法对20例在我科行ESD治疗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21处病灶,其中一次性整块切除率为95.2%(20/21);组织学治愈性切除率90.5%(19/21);术后中上腹痛发生率为76.2%(16/21);急性少量出血率为4.8%(1/21);狭窄发生率为4.8%(1/21);未发生急性大量出血、消化道穿孔或术后延迟出血。结论ESD治疗早期胃癌安全、有效,对ESD的患者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监测及康复指导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开展的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不但治疗效果与外科剖腹手术相似,而且又能使大部分患者免除了传统手术治疗的风险及术后对生活质量带来的严重影响[1]. 相似文献
18.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45例早期胃癌患者在内镜下行黏膜剥离术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采取积极有效的术前心理疏导,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娴熟的配合及处理并发症,术后加强基础护理、指导正确的饮食结构等有效护理措施.本组发生术中出血5例、穿孔3例,及时发现,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未见迟发性出血及穿孔,4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将在该院接受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食管癌前病变患者纳入研究的观察组,将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食管癌前病变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切除情况、应激反应程度以及血清遗传学分子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操作时间、术后流质饮食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使用钛夹止血例数、并发食管黏膜小穿孔的例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和1个月时,观察组患者血清中TGF-α、Cyclin E的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有助于缩短操作时间、减小局部组织损伤、缓解应激反应,是治疗食管癌前病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的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12月20例接受ESD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要点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20例患者均术后康复出院,其中1例术中发生穿孔,予钛夹夹闭,后经保守疗法痊愈。1例术后病理示:上皮内瘤变及黏膜内癌,追加外科手术。本组患者2个月后随访,内镜复查无l例病变残留及复发。结论护理行ESD早期胃癌患者,需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并采用周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