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单侧经椎弓根途径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3例25个椎体。采用X线侧位平片评定椎体高度恢复,采用VAS评分评定疼痛变化。【结果】23例均成功施行椎体成形术,4例出现渗漏;随访3个月至1年(平均5.5个月),术后疼痛缓解及椎体高度有明显恢复,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9例有腰背部疼痛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进行了椎体成形术治疗;其中3例PVP,6例PKP。术后随访1~9月。结果 9例患者均于术后2~24小时疼痛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 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一种有效、安全和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适应证、禁忌证、椎体造影的意义、关键技术,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治疗此类患者34例,39节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在C臂X线机透视下经椎弓根行椎体穿刺,用非离子型造影剂行椎体造影,注入粉/液/造影剂比例为3:2:1的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术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和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PVP技术成功率100%,PMMA平均注入量胸椎3.2ml,腰椎4.3ml.随访1~15个月,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效(NR),分别为79.4%、17.7%、2.9%,总有效率97.1%;5例发生并发症,椎体周围PMMA渗漏,无一例出现临床症状.[结论]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可行,椎体造影有助于预测PMMA在椎体内的分布状况和发生渗漏的可能性,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主要并发症为PMMA渗漏,防止渗漏的关键是椎体造影后调配PMMA的粘稠度及在粘稠阶段透视监视下注射. 相似文献
4.
背景:临床实践证明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有显著的疗效。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治疗伴或不伴椎体内裂隙样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以确定椎体成形治疗椎体裂隙样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76例,分两组,实验组27例伴椎体内裂隙样变,对照组49例不伴椎体内裂隙样变。采用椎体成形治疗后,比较两组间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值、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以及发生骨水泥外漏的类型和特点。 结果与结论:两组治疗后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的伤椎高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椎体成形是减轻伴或不伴有椎体裂隙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疼痛,改善脊柱活动功能及提高患者社会活动能力的有效方法,但不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 相似文献
5.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48例65岁以上高龄患者的53个椎体用经皮椎体内注射甲聚基丙烯酸甲酯(PMMA)行椎体成形术。结果:4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7.8个月)。术后均未出现骨水泥外漏、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疼痛完全消失31例,占64.6%;明显缓解17例,占35.4%;无缓解0例。所有患者均恢复骨折前活动功能,术后未再发生压缩性骨折及疼痛。结论:短期随访证实PVP可以有效改善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症状,对于高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方法:在C臂X线透视监控下,向病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同时做好术中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结果:19例患者术后6-24h内疼痛减轻或消失,术后1周出院。有效率达100%,无1例发生骨髓压迫、神经根受损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创伤小,应重视对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辅助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疗效。方法 :符合条件的KP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组42例(应用唑来膦酸,同时口服活性维生素D和钙剂)和B组40例(仅给予活性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前和治疗后3、12个月行VAS评分、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测定、并发症观察。结果 :治疗后2组VAS评分显著下降,治疗12个月后A组进一步下降,B组有所上升,与3个月时比较有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BAP及25-羟基维生素D明显升高,TRACP-5b在A组明显升高,B组变化不明显。治疗后A组骨密度显著增加,B组显著降低。A组25例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未发生新骨折,但B组发生新骨质疏松骨折2例。结论 :唑来膦酸辅助KP治疗OVCF可进一步缓解疼痛,抑制骨量丢失,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8.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20,(3)
正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损坏的全身性骨病,其以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1])。抗骨质疏松症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治疗6~12个月可降低椎体骨折风险,治疗18个月到3年可降低非椎体或髋部骨折风险~([2])。目前,随着越来越多的抗骨质疏松药物被应用于临床,特别是有别于之前使用单一的抗骨吸收药物,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76-277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8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在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给予唑来膦酸治疗。对比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疼痛评分、骨密度、骨标志物PINP和β-CTX的差异。干预前两组疼痛评分、骨密度、骨标志物PINP和β-CT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骨密度、骨标志物PINP和β-CTX改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效果确切,而在术后应用唑来膦酸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骨密度,改善骨标志物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单侧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8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8例患者采用单侧弯角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单侧直行入路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情况和功能障碍指数。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透视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骨水泥灌注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椎体渗漏、骨水泥分布不佳、椎体脆性骨折发生率,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弯角椎体成形术和单侧直行入路椎体成形术均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强烈的腰背疼痛感,但单侧弯角椎体成形术并发症发生率及功能障碍指数更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35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认为重点是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并进行相应的体位训练;术后加强观察骨水泥外渗及胸、腰、背疼痛情况,并做好健康宣教,预防再次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旭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7):616-617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方法 应用PVP治疗脊椎骨折,实施术前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术后护理等综合系统的措施。结果 术后4~12h疼痛明显缓解,甚至完全消失。结论 PVP是治疗骨质疏松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安全的方法。它疗效可靠,微创,不需开刀,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易于接受。而细致周到的护理是与手术成功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方法:对1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做好术前护理,加强术后病情的观察,防治并发症。结果:19例患者术后6~24h疼痛感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1周左右出院。有1例患者出现发热反应。结论: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疗效好、创伤小的优点。细密周到的护理对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80例患者术前加强原有疾病护理、做好体位训练、饮食调理及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指导早期功能锻炼,加强出院健康宣教。结果:本组80例患者,平均住院5d。症状消失出院71例,症状减轻出院9例。随访3~6个月,9例症状减轻出院患者于术后第2周症状消失;78例患者均能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出院康复、用药、饮食指导,未出现新的腰背痛症状,2例患者出现新的腰背痛症状。结论: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早期开展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和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自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行椎体成形手术的15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PVP组(89例)和PKP组(67例),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卧床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治疗前后疼痛视觉评分(VAS评分)、骨水泥渗漏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VP组患者住院时间为(4.85±0.81)d,卧床时间(1.48±0.68)d,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2.36±0.84)d、治疗后VAS评分为(2.19±0.77)分;PKP组患者住院时间(4.71±0.77)d,卧床时间(1.53±0.52)d,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2.40±0.64)d,治疗后VAS评分(2.26±0.63)分;两组在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治疗后VAS评分改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702,0.355,0.491,0.348;P均〉0.05)。PVP组患者住院费用(1.30±0.19)万元,PKP组患者住院费用(4.79±0.22)万元,两组在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163,P〈0.01)。PVP、PKP两组患者在骨水泥渗漏率方面(30.34%VS1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531,P〈0.05)。结论PVP、PKP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改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症状,但在手术费用方面PVP较PKP低,在骨水泥渗漏率方面PKP较PVP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或后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对缓解疼痛和矫正椎体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应用椎体成形或后凸治疗,在伤椎椎弓根建立工作通道,不用或应用球囊扩张后注射骨水泥,骨水泥固化后拔除工作套筒,完成手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平均13个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术前平均(8.5±1.1)分,术后平均(2.2±1.3)分;椎体矢状面指数(SI)术前平均57%,术后平均76%;Cobb角术前平均(24.3±3.5)°,术后平均(16.9±2.8)°。结论椎体成形或后凸在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中有缓解疼痛及恢复椎体高度和形态的作用,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3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穿刺行椎体成形术,根据术前和术后Denis腰痛分级及服用止痛药情况对疼痛进行评估。【结果】30例病人术后腰背部疼痛均得到有效缓解,均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均无椎管内渗漏,5例出现椎体前缘渗漏,无严重症状。术后d3均下地行走。随诊1~10个月,27例症状消失,3例疼痛有效缓解,可从事日常活动。【结论】PVP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