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经调强适形放疗技术(调强放疗)联合洛铂同步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完成治疗与随访的100例老年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调强放疗联合洛铂同步治疗,53例)与对照组(调强放疗联合5-氟尿嘧啶同步治疗,47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 BACE)治疗老年肺鳞状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6例老年肺鳞状细胞癌患者,均接受CalliSpheres载药微球加载表柔比星40~60 mg行BACE治疗,术后采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功能评分采用生命质量核心问卷(QLQ-C30版本3.0)进行评价,观察不良反应,统计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组间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结果16例老年肺癌患者均成功完成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BACE治疗,术后1个月客观缓解率75.0%,疾病控制率100%,术后3个月客观缓解率75.0%,疾病控制率87.5%;6个月生存率100%,12个月生存率69.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7个月,总生存期14个月;介入治疗后1个月,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总体健康状况、疲乏、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失眠等的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Z=3.220、2.484、3.091、4.642、2.250、6.988、2.484,P<0.05或0.01)。术后不良反应主要为胸痛、发热、刺激性咳嗽等,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未出现脊髓损伤、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BACE治疗老年肺鳞状细胞癌近期疗效明显,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替吉奥(S-1)单药在老年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一线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搜集80例经病理确诊的老年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试验组41例接受S-1胶囊口服,体表面积<1.25 m2:S-1 80 mg/d,1.25~1.50 m2:S-1 100mg/d,>1.50 m2:S-1 120 mg/d,第1~14天分2次口服;每21 d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同时接受最佳的支持治疗。对照组39例只接受最佳的支持治疗。根据RECIST标准评价其近期疗效及NCI毒性评价标准评价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试验组RR为24%,DCR为53%。两组PFS、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及血液学毒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余血液学毒性及非血液学毒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有一定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4.
老年皮肤鳞状细胞癌5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肤鳞状细胞癌(squanmous cell carcinoma,SCC,鳞癌)是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之一,尤其老年人多见。本文对老年SCC的病因学、临床特点及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男,71岁。1980年4月间无意中发现头后部有一皮肤隆起,仅有轻微触痛,他无不适。经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一个月后自感疼痛明显。然表面皮肤破溃,露出骨样肿物后疼痛却消失,且肿物日渐增大。于1982年5月11日来我院就诊。检查: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依据患者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统计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居住地情况、人均收入情况、体重指数(BMI)情况、入院时血红蛋白(Hb)、乳酸脱氢酶(LDH)、癌胚抗原(CEA)水平及体力状况(ECOG评分)、血小板计数、癌症临床分期、癌症治疗方式、癌症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组数、跨区域转移情况、化疗周期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患者的生存率,分析影响患者术后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1年,入选98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有29例(29.59%)死亡,有69例(70.41%)存活。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在年龄、BMI、居住地、人均月收入、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有无术后并发症、有无长期吸烟史、ECOG评分、肿瘤分期、是否跨区域转移、化疗周期等方面与存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在性别、有无长期酗酒史、LDH水平、Hb水平、血小板计数、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组数、治疗方式这些方面与存活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75岁、BMI≥25 kg/m~2、农村居住地、人均月收入≤3 000元、合并其他疾病、术后并发症、长期吸烟史、ECOG评分2~4分、肿瘤分期Ⅳ期、跨区域转移、化疗周期1~3个周期是导致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中应针对导致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期降低死亡率,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居中国恶性肿瘤的前列。借助内镜对表浅食管癌进行早期诊断和内镜下微创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涌现出色素内镜、电子染色内镜、自体荧光成像、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和细胞内镜系统等多种诊断技术。本文就表浅食管鳞癌内镜诊断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5岁,汉族,已婚,农民,江西新建人,居住地为血吸虫病流行区,有疫水接触史。因持续性左胸部疼痛伴痰中带血2个月,于1997年12月4日入院。诉左侧胸部持续性锐痛,左肩部有牵涉痛,伴痰中带血,暗红色,量不多,间歇出现,无咳嗽及呼吸困难症状,自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蛋白表达与老年肺鳞状细胞癌(简称肺鳞癌)淋巴管生成以及淋巴结转移的相互关系及老年肺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53例老年人肺鳞癌组织、26例癌旁肺组织、20例正常肺组织中VEGF-C蛋白表达情况和VEGFR-3阳性微淋巴管数.结果 VEGF-C蛋白在老年肺鳞癌组织细胞浆中高表达(表达率62.3%),其表达率比癌旁肺组织和正常肺组织高(P≤0.05);老年肺鳞癌组织VEGFR-3阳性微淋巴管数(11.08±4.39)个,比癌旁肺组织和正常肺组织高(P≤0.05);VEGF-C蛋白表达与老年肺鳞癌淋巴结转移情况(P≤0.05)及TNM分期(P≤0.05)密切相关;VEGFR-3阳性微淋巴管数与老年肺鳞癌淋巴结转移情况(P(0.05)及TNM分期(P≤0.05)密切相关;老年肺鳞癌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与VEGFR-3阳性微淋巴管数呈明显正相关(P≤0.05.r=0.530).结论 VEGF-C和VEGFR-3在老年肺鳞癌的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VEGF-C蛋白表达协同VEGFR-3阳性微淋巴管数可用于指导老年肺鳞癌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将68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根据预后分为康复组(n=51)和死亡组(n=17),记录2组病人基础资料,对比2组病人动脉血气指标和血清PCT、TNF-α水平差异,分析影响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康复组病人病程及吸烟指数均明显小于死亡组(P0. 05)。康复组病人PaO_2和p H值均明显高于死亡组,PaCO_2及血清PCT、TNF-α水平则显著低于死亡组(P0. 05或P0. 01)。病程长及PaCO_2、血清PCT、TNF-α水平升高是影响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PCT、TNF-α水平与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直肠癌是我国及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中的高龄患者比例逐年增加。由于缺乏针对高龄患者的前瞻性循证医学证据,目前高龄患者综合治疗的标准方案尚待明确,相当比例的高龄患者并未得到最佳的综合治疗。本文将主要从老年直肠癌的流行病学、治疗模式,尤其是(新)辅助放化疗方面,系统回顾现有资料,探讨中期及局部晚期老年直肠癌的最佳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2.
王海燕  王立东 《山东医药》2010,50(37):71-72
目的 比较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贲门腺癌(GCA)患者的家族史,揭示遗传因素对ESCC、GCA患者的影响.方法 调查ESCC、GCA高发区ESCC、GCA患者的家族史及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ESCC、GCA家族史阳性和阴性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ESCC患者家族史阳性与阴性者比较,阳性者以低分化癌和临床Ⅳ期为主;GCA患者家族史阳性与阴性者比较,阳性者以中分化癌和临床Ⅲ期为主.结论 在环境因素一致的情况下,有家族史遗传背景的ESCC、GCA患者肿瘤恶性程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及其预后因素.方法 选择在本院行三维适形放疗的3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行三维适形低分割照射,由CT扫描测量肿瘤最大直径和体积,对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并用预后指数模型综合评价放疗疗效.结果 有效率(CR PR)为78.1%(25/32),元变化加病变进展率(NC PD)为21.9%(7/32).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1年生存率为53%,多因素分析提示卡氏评分(KPS)是独立的生存预后因素.结论 KPS有可能成为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胃原发性鳞状细胞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胃原发性鳞状细胞癌史晓林,陈刚,程凤岐,祝庆孚胃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简称胃鳞癌,在胃肠道原发性鳞状上皮细胞癌中则较罕见。本院自1985年至今共收治本病3例。报道如下。患者,男,61岁。因上腹痛5个月,黑便1个月入院。既往患慢性胃炎病史7年,偶有上腹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RASSF1A及RPRM甲基化在广西肺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的发生频率。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30例临床上经病理确诊为肺鳞状细胞癌患者(肺癌组)和2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对照组)RASSF1A及RPRM甲基化的状态,建立广西肺鳞状细胞癌相关基因的甲基化谱式。结果肺癌组RASSF1A及RPRM甲基化率分别为83.3%(25/30)和70.0%(21/30),对照组分别为0和10%(2/20),P均〈0.01。结论RASSF1A及RPRM基因DNA甲基化状态的检测有助于准确诊断肺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16.
病例:男,59岁。因咳嗽、咳痰1月余,于2006年12月入院。患者自2006年1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有时咳暗灰色、黄色痰,无胸闷、气急,无胸痛,无发热、盗汗。于当地医院就诊,予以抗感染治疗后,痰色变白,但咳嗽无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直肠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直肠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主要症状为血便3例,排便习惯改变8例。术前活检病理检查均诊断为鳞状细胞癌。5例行直肠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APR),4例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LAR),1例行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LR),1例术中探查发现肿瘤无法切除而单纯行乙状结肠造瘘术。术中探查发现直肠癌肝脏多发转移及盆腔播散2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存在脉管癌栓4例、淋巴结转移8例。2例接受术前放化疗,5例接受术后放化疗。结论直肠鳞状细胞癌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依靠活检病理检查。本病易发生脉管癌栓及淋巴结转移,对放化疗敏感,联合手术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8.
王新勇 《山东医药》2004,44(26):71-72
1999-2003年,我院共收治口腔鳞状细胞癌18例。现将其病理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婚育因素对中国女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预后影响.方法:12041例女性食管癌患者信息均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食管癌数据库,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且有翔实婚育史记录及完整临床病理资料.通过调查问卷、家访、电话问询方式进行患者生存随访.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Cox生存分析模型分析不同婚育因素对女性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影响.结果:校正年龄、职业、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和肿瘤病理分期等可能混杂因素后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怀孕次数多女性预后较好(RR=1.49,95%CI:1.16-1.92),分层分析发现该生存优势也存在于高发区女性(RR=1.41,95%CI:1.03-1.86)及食管癌家族史阴性女性(RR=1.21,95%CI:1.04-1.41).绝经前期女性预后明显优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女性患者(P=0.00),尤其是来自于高发区(RR=0.73,95%CI:0.62-0.86)和家族史阴性绝经前期女性(RR=0.70,95%CI:0.58-0.85).结论:怀孕次数和经期状态可能是中国女性食管鳞癌患者术后预后影响因素,怀孕次数多女性及绝经前期女性患者术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卒中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诊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分型筛选出心源性脑卒中患者71例,根据入院7d内病情是否加重分为进展组14例和非进展组57例。2组入院时和30d后病情评估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心源性脑卒中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因素预测的临界值。结果进展组NIHSS改善情况明显较非进展期差(P0.01)。进展组年龄、右侧病灶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非进展组[(77.29±8.87)岁vs(71.44±9.51)岁,P=0.041;71.4%vs 33.3%,P=0.009;2.82mg/L vs 0.91mg/L,P=0.048],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明显低于非进展组[(13.79±4.44)U/L vs(21.98±17.34)U/L,P=0.002]。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组年龄、右侧病灶和D-二聚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P=0.007,P=0.025)。绘制ROC曲线下面积可见,年龄70.75岁及D-二聚体1.23mg/L患者易出现病情进展。结论年龄、右侧病灶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心源性脑卒中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可作为心源性脑卒中病情进展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