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型服务模式下不同年龄新婚人群的婚前检查意愿调查。 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4月1 600例新婚人群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将其均分为≤25岁、>25~30岁、>30~35岁、>35岁四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并分析新婚人群不同年龄组婚前检查意愿,提出针对性的干预对策。 结果 不同年龄组婚检调查问卷得分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90,P=0.000),>35岁新婚人群的婚检认知较≤25岁、>25~30岁、>30~35岁低(χ21=53.517、χ22=31.631、χ23=24.555,P<0.007);不同年龄组婚前体检必要性认知情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02,P=0.000),>35岁新婚人群认为婚检有必要的相对较≤25岁、>25~30岁、>30~35岁低(χ21=31.634、χ22=22.893、χ23=14.875,P<0.007);81.38%(1 302例)愿意参与免费婚检,18.63%(298例)不愿意参与免费婚检。不同年龄组参加免费婚检意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285,P=0.000),其中,≤25岁愿意参加免费婚检率较>30~35岁及>35岁高(χ21=15.885、χ22=17.852,P<0.05),>25~30岁愿意参加免费婚检率较>30~35岁及>35岁高(χ21=20.224、χ22=22.418,P<0.007);愿意便于了解男女双方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疾病、预防子代出生缺陷是愿意参与婚检的主要原因。觉得不重要、在单位常规体检过是不愿意参与婚检的主要原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学历高(OR=0.056)、婚检重要性(OR=0.039)及必要性(OR=0.055)认识充分是愿意参加免费婚检的保护因素。害怕查出有病对方不结婚(OR=7.076)是愿意参加免费婚检的危险因素。 结论 新型服务模式下,年龄较低的新婚人群婚检意愿较高,新婚人群对于婚检认识还有待加强,规范婚检服务,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婚检重要性及必要性认识,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湖南省洞庭湖区饮用水中氨氮含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利用2015—2019年湖南省洞庭湖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网络直报数据,通过比较不同时间、采样类型、水源类型、供水方式、水样类型的氨氮含量,分析洞庭湖区饮用水中氨氮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2015—2019年湖南省洞庭湖区氨氮浓度中位数为0.040(0.010,0.100)mg/L,总合格率为98.54%,不同年份间氨氮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24,P=0.001),其中2015—2018年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6.477,P<0.001)。与农村饮用水比较,城市饮用水氨氮浓度较低(Z=-107.403,P<0.001),合格率较高(χ2=16 136.000,P<0.001)。不同水源类型、供水方式和水样类型的饮用水中氨氮浓度和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村水(OR=7.569,95%CI:1.008~56.864)、地下水(OR=4.702,95%CI:2.397~9.224)及分散式供水(OR=6.28,95%CI:2.251~17.519)是湖南省洞庭湖区饮用水中氨氮超标的危险因素。 结论 2015—2019年湖南省洞庭湖区饮用水中氨氮平均浓度符合生活饮用水中氨氮限值标准,有时间性差异,采样类型、水源类型和供水方式均是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潍坊市妊娠晚期妇女膳食模式与营养相关疾病的关系。 方法 对在潍坊市某三甲医院产检的350名妊娠晚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相关信息,膳食调查部分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法,数据处理中采用因子分析归纳膳食模式,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膳食模式与相关疾病的关系。 结果 ①因子分析归纳出4种膳食模式:营养型、零食型、荤食型、素食型。②膳食模式相关分析:4种膳食模式除钙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铁等各类营养素每日摄入量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四型膳食模式孕妇的年龄(χ2=19.852,P=0.019)、体重增长(χ2=30.545,P=0.000)、知识得分(χ2=17.603,P=0.001)、贫血(χ2=15.465,P=0.001)、文化程度(χ2=34.378,P=0.000)、职业(χ2=34.915,P=0.003)、收入(χ2=24.417,P=0.004)、下肢水肿(χ2=10.295,P=0.016)、患病数量(χ2=14.396,P=0.002)及血糖异常(χ2=18.167,P=0.044)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膳食模式进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零食型膳食模式与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具有相关性(OR=4.986, 95%CI:1.274~19.525),荤食型膳食模式与患妊娠期超重和下肢水肿具有相关性(OR1=4.707,95%CI:1.084~20.441;OR2=2.690,95%CI:1.061~6.816),素食型膳食模式与患妊娠期贫血和妊娠期患病数量具有相关性(OR1=0.443,95%CI:0.254~0.772;OR2=1.919,95%CI:1.076~3.420)。③膳食模式与营养相关疾病分析: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膳食模式与贫血(OR=2.576,95%CI:1.540~4.309)、妊娠期超重(OR= 6.220,95%CI:2.399~16.127)及妊娠期高血压(OR=20.656,95%CI:1.192~357.867)、糖耐量异常(OR=4.587,95%CI:1.092~19.261)均具有相关性。 结论 膳食模式与妊娠晚期相关疾病如妊娠期贫血、体重增长超标、妊娠期高血压和糖耐量异常的形成密切相关;孕期不合理的营养摄入可以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应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孕期营养监督和指导,改善母婴健康,从而为早期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湖南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分布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7年抽取湖南省8 129名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2017年湖南省中小学生总体视力不良率为64.9%,有随教育阶段(小学44.4%,初中73.2%,高中78.8%)升高的趋势(χ2趋势=702.732, P<0.001);轻度、中度、重度视力不良率分别为6.6%,19.9%和38.5%,其中轻度视力不良率(小学8.1%,初中6.8%,高中4.6%)随教育阶段升高而减少(χ2趋势=25.452,P<0.001),重度视力不良率(小学17.0%、初中44.2%、高中56.3%)随教育阶段升高而升高(χ2趋势=870.331, P<0.001);各教育阶段学生轻度、中度、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65.232,P<0.001),随教育阶段升高,轻度、中度视力不良构成比下降,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上升。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高于县城(χ2=10.013, P=0.002),女生高于男生(χ2=86.021, P<0.001),城区和县城女生分别高于城区和县城男生(χ2=29.891及63.352, P<0.001),城市男生高于乡镇男生(χ2=17.228, P<0.001)。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环境影响因素中,平均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超过2 h(OR=0.725,95%CI:0.661~0.796)及监护人和老师经常提醒读写姿势(OR=0.793,95%CI:0.720~0.873)为保护因素,平均每天写作业超过2 h(OR=1.520,95%CI:1.383~1.67)及平均每天使用电子设备上网超过2 h(OR=1.358,95%CI:1.224~1.507)为危险因素。 结论 2017年湖南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及重度视力不良率均较高,且随教育阶段升高。城市为重点地区,女生为重点人群。应采取措施减少中小学生写作业时间及使用电子设备时间,监护人及老师应及时提醒学生保持正确读写姿势和增加户外活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惠州市吸毒人群HIV、梅毒螺旋体及丙肝病毒的感染情况,为开展干预工作和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惠州市2011-2016年2 543名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和行为学情况资料,并采集血样进行HIV、HCV、梅毒抗体检测。 结果 共调查2 543名吸毒人员,20~40岁男性所占比例较大;2011-2016年注射吸毒人员比例下降,非注射吸毒人员比例上升(χ2趋势=179.272 6, P<0.05); HIV年均感染率为1.06%,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8, P>0.05);梅毒年均感染率为6.41%,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35, P<0.05);丙肝年均感染率为39.36%,男性高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8, P<0.05);HIV感染率年度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045, P>0.05),梅毒和丙肝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梅毒χ2趋势=15.094, P<0.05;丙肝χ2趋势=112.791, P<0.05)。 结论 继续加强对吸毒人群宣传干预和针具交换项目的开展,大力推广100%使用安全套的同时,要加强对新型毒品使用人群的重视和女性吸毒者的干预;本地区多年对吸毒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策略是有效和成功的,下一步艾滋病防治工作重点人群可以有所调整。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和性别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分布特征,为制定精准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国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风险评估表于2016年1—12月调查丽水市城郊社区居民6 445例,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年龄和性别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分布特征及共患情况。 结果 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21.88%,危险因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高血压病(86.88%)、运动缺乏(76.38%)、超重或肥胖(60.57%)、吸烟(40.92%)、糖尿病(33.97%)、血脂异常(27.52%)、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12.27%)、脑卒中家族史(9.36%)。女性高血压病(92.36%)、血脂异常(30.38%)、糖尿病(41.26%)、超重或肥胖(66.04%)、运动缺乏(79.63%)的检出率均高于男性(高血压病82.95%、血脂异常25.46%、糖尿病28.75%、超重或肥胖56.64%、运动缺乏74.06%)(χ2高血压病=26.65,P<0.001;χ2血脂异常=4.19,P=0.041;χ2糖尿病=23.93,P<0.001;χ2超重或肥胖=12.70,P<0.001;χ2运动缺乏=5.90,P=0.015)。高血压病、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运动缺乏随年龄的升高检出率升高(χ2高血压病=36.55,P<0.001;χ2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76.10,P<0.001;χ2运动缺乏=84.66,P<0.001)。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共患组合是高血压+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33.83%),在不同性别和年龄间检出率均较高。高血压+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和高血压+吸烟+运动缺乏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和高血压+血脂异常+运动缺乏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结论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需要根据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特征制定精准的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0-2015年吉林省暗娼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为制定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2010-2015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监测点抽取吉林省暗娼不少于400人,进行艾滋病知识知晓及性行为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采集血样进行梅毒、HIV和HCV检测。 结果 2010-2015年,吉林省共调查暗娼35 830人。该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94.4%,并且从2010年的93.0%上升到2015年的95.3%(χ2趋势=43.756,P<0.001);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94.5%,并且从2010年的92.6%上升到2015年的95.8%(χ2趋势=246.304,P<0.001);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84.2%,并且从2010年的78.6%上升到2015年的87.9%(χ2趋势=247.433,P<0.001)。HIV抗体总的阳性率为0.01%,各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58,P=0.421);梅毒抗体总的阳性率为1.7%,并且从2010年的1.4%上升到2015年的2.6%(χ2趋势=66.071,P<0.001)。 结论 吉林省暗娼人群HIV抗体阳性率较低,但梅毒抗体阳性率相对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应该加强针对暗娼人群的行为干预服务,进一步提高该人群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并促进其定期检测HIV和梅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前S基因(preS)变异与HBV感染后肝硬化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50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和67例乙肝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患者的血清HBVPreS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应用MEGA7软件进行序列比对,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PreS基因热点变异与LC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HBV基因组PreS区T3116m(χ2=8.470,P=0.004)、A49m(χ2=4.939,P=0.026)、T53m(χ2=6.683,P=0.010)、A109m(χ2=5.868,P=0.015)及PreS缺失变异(χ2=12.154,P=0.000)与LC发生显著相关。PreS缺失变异在失代偿期LC患者中的频率(63.16%)显著高于代偿期LC患者(31.03%)(P=0.007)。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越大(OR=1.07,95%CI:1.02~1.11)、T3116m(OR=4.18,95%CI:1.39~12.61)、PreS缺失变异(OR=7.20,95%CI:2.09~24.80)是L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BV PreS缺失变异与T3116m是乙型肝炎患者进展至LC的危险变异,还需要大样本人群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睡眠质量相关因素对3~6岁学龄前儿童行为的影响。 方法 从南阳市区4所公立幼儿园、2所私立幼儿园及县区4所幼儿园中选取3~6岁学龄前儿童,通过向其家长发放长处与困难问卷 (Strength and Difficulty Questionnaire,SDQ)和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s Sleep Habit Questionnaire,CSHQ)对561名学龄前儿童的睡眠情况及行为问题进行调查,共回收540份有效问卷。对儿童行为(SDQ总分)与性别、年级、母亲父亲学历、睡眠环境、养育观念、睡眠模式及CSHQ总分和各维度得分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CSHQ总分平均为(48.60±7.81),SDQ总分平均为(14.96±3.12)。单因素分析显示SDQ总分大于17分与母亲受教育程度(χ2=62.998, P<0.001)、睡眠环境(χ2=23.996, P<0.001)、父母养育观念是否一致(χ2=45.171, P<0.001)、养育风格(χ2=7.991, P=0.018)、平均睡眠时长(χ2=100.510, P<0.001)、夜间睡眠时长(χ2=71.370, P<0.001)、午休时长(χ2=139.795, P<0.01)、夜间就寝时间 (χ2=29.404, P<0.001)、CSHQ总分(χ2=28.484, P<0.001)有关。平均睡眠时长与活动过度呈负相关(r=-0.106, P=0.014)。平均睡眠时间短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46,95%CI:1.713~5.775)。CSHQ总分(r=0.473, P≤0.001)、睡眠持续时间(r=0.128, P=0.003)、睡眠阻抗(r=0.126, P=0.003)、睡眠焦虑(r=0.156, P≤0.001)、睡眠呼吸障碍(r=0.124, P=0.004)、睡眠觉醒(r=0.370, P≤0.001)与SDQ得分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持续时间(OR=3.232,95%CI:3.107~3.361、睡眠焦虑(OR=1.257, 95%CI:1.116~1.417)、睡眠呼吸障碍(OR=1.861,95%CI:1.459~2.373、睡眠觉醒(OR=3.146,95%CI:2.937~3.369)是影响SDQ总分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平均睡眠时长、睡眠持续时间、睡眠觉醒、睡眠阻抗、睡眠焦虑、睡眠呼吸障碍及CHSQ总分与SDQ得分相关,其中平均睡眠时间短、睡眠持续时间、睡眠觉醒、、睡眠焦虑、睡眠呼吸障碍时SDQ分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PM2.5地区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情况。方法 选取廊坊市、呼和浩特市居民共2 139名填写呼吸系统流行病学调查表,统计2016年两地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比较两地区患病率差异。收集2013-2016年两地区年均PM2.5浓度,根据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探讨呼吸系统疾病和PM2.5的相关性。结果 廊坊市年均PM2.5浓度[(97.34±8.41) vs. (44.50±9.61) (μg/m3), t=8.278,P<0.001]、AQI[(135.33±5.40) vs. (77.67±9.70), t=10.39,P<0.001]明显高于呼和浩特市。2016年廊坊市鼻炎(30.92% vs. 19.63%,χ2=36.137, P<0.001)、鼻敏感(17.11% vs. 6.60%, χ2=56.536, P<0.001)、咽炎(27.44% vs. 19.26%, χ2=20.042, P<0.00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3.81% vs. 20.02%, χ2=4.499, P=0.034)、支气管炎(9.12% vs. 5.49%, χ2=10.411, P=0.001)、哮喘(5.73% vs. 3.81%, χ2=4.337, P=0.037)、COPD(7.33% vs. 1.21%, χ2=49.194, P<0.001)、肺炎(9.12% vs. 3.07%, χ2=34.352,P<0.001)、间质性肺病(6.86% vs. 0.56%, χ2=59.721, P<0.001)患病率均高于呼和浩特市。廊坊市51~岁(8.28% vs. 0.63%, χ2=10.923, P=0.001)、61~岁(8.57% vs. 1.55%, χ2=13.416, P<0.001)、71~岁(15.92% vs. 2.67%, χ2=26.929, P<0.001)年龄组人群COPD患病率高于呼和浩特市。21~<31岁人群哮喘患病率呼和浩特市高于廊坊(10.26% vs. 1.27%, P=0.040),71~岁人群哮喘患病率廊坊高于呼和浩特市(8.57% vs. 2.67%, χ2=8.446, P=0.004)。廊坊市PM2.5浓度与鼻炎、咽炎、上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 廊坊市年均PM2.5 浓度、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高于呼和浩特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高脂血症在医院医护人员中的患病情况,为医护人员高脂血症的综合防治策略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2017年某三甲中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 544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对流行病学调查、体格检查及血液检测结果,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脂血症患病相关因素。 结果 1 544例体检者,高脂血症的患病率为28.4%。 男性患病率(44.5%)高于女性(22.2%)(χ2=76.29,P<0.001);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χ2=16.52,P<0.001);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85,95%CI:1.39~2.46)、超重(OR=1.76,95%CI:1.36~2.28)、肥胖(OR=2.61,95%CI:1.62~4.20)、吸烟(OR=1.71,95%CI:1.12~2.62)、高尿酸血症(OR=1.85,95%CI:1.39~2.46)及糖尿病(OR=2.33,95%CI:1.34~4.07)可能是影响高脂血症发生的相关因素。 结论 医护人员高脂血症的患病率较高,应综合相关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进行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2.
叶明  刘丹  程栋 《实用预防医学》2019,26(6):740-743
目的 分析新乡市2013-2017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整理并分析新乡市2013-2017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汇编,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新乡市2013-2017年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流行特征及趋势进行分析。 结果 2013-2017年间新乡市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率随时间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χ2趋势=225.567,P=0.000);甲肝、丙肝及未分型肝炎的报告发病率逐年降低,呈下降趋势(χ2趋势=11.209、268.194、21.723,P=0.001、0.000、0.000);乙肝的报告发病率随时间变化呈总体下降趋势(χ2趋势=3.913,P=0.048),戊肝的报告发病率报告发病率随时间变化呈总体下降趋势(χ2趋势=4.268,P=0.039)。自2013年以来,乙肝的构成比总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 113.182,P=0.000),丙肝及与未分型肝炎的构成比总体呈下降趋势(χ2趋势= 99.649、12.917,P=0.000、0.000)。男性发病人数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18:1。发病主要集中在20~64 岁人群,共 28 543例,占病例总数的 84.16%,其中25~29岁人群的构成比最高,占病例总数的13.41%。发病以农民为主(56.21%)。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郊区市县,累计报告病例数前3 位依次为延津县(21.57%)、卫辉市(13.88%)和封丘县(11.73%)。 结论 新乡市居民的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率整体呈逐渐下降趋势,但仍需加强对病毒性肝炎的监测和预警,控制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降低其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深圳市宝安区老年人心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分布及其未来10年的发病风险情况,为不同风险类型个体或群体实施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9年1—1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65岁及以上在深圳市居住6个月及以上的32 588名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将30 583名完成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生化检测的调查对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χ2检验分析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分布情况,并依据《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中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therose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风险评估模型,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 结果 纳入资料完整的老年人30 583例,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肥胖和吸烟的暴露率分别为54.85%(95%CI:54.29%~55.41%)、23.02%(95%CI:22.55%~23.49%)、38.18%(95%CI: 37.64%~38.73%)、44.46%(95%CI: 43.90%~45.01%)和10.49%(95%CI:10.15%~10.84%),男性吸烟(χ2=4212.434,P<0.001)、超重(χ2=21.924,P<0.001)的检出率要高于女性,女性高血压(χ2=9.941,P=0.002)、糖尿病(χ2=19.437,P<0.001)、血脂异常(χ2=44.219,P<0.001)及肥胖(χ2=86.131,P<0.001)的检出率要高于男性。ASCVD 10年发病风险等级为极高危、高危、中位和低危的比例分别为6.46%(95%CI:6.19%~6.74%)、30.61%(95%CI:30.10%~31.13%)、21.39%(95%CI:20.93%~21.85%)和41.54%(95%CI:40.98%~42.09%)。 结论 深圳市宝安区老年人ASCVD 10年发病风险高危及以上者占36.57%,危险因素暴露水平较高,男性、高年龄段人群应成为心血管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SALL3启动子高甲基化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分析283对HCC及其相邻非肿瘤组织中SALL3的甲基化状态,评估SALL3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肝细胞癌中SALL3启动子区甲基化率(38.87%)高于相邻癌旁组织(9.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43,P<0.000 1)。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性别、HBV病毒感染状况、肿瘤大小的肝癌患者SALL3基因甲基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肝癌细胞分化程度(χ2=3.046,P=0.018 9)、临床分期(χ2=4.684,P=0.030 4)、门静脉瘤栓侵犯(χ2=14.930,P=0.000 1)的肝癌患者SALL3基因甲基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SALL3基因甲基化(OR=1.73, 95%CI:1.28~2.33, P=0.002 6)、肝硬化(OR=1.56, 95%CI:1.11~2.18, P=0.009 6)、临床分期(OR=1.63, 95%CI:1.36~1.94, P=0.000 0)是患者5年生存的影响因素。多因数Cox回归分析证实SALL3基因甲基化(OR=1.41, 95%CI:1.02~1.94, P=0.035 7)、临床分期(OR=1.73, 95%CI:1.39~2.01, P=0.000 0)是影响HCC患者术后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SALL3启动子甲基化的HCC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明显短于非甲基化HCC患者[(20.37±3.5)月vs.(30.77±5.5)月, P=0.002 4)]。结论 SALL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是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和预后不良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ou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YMSM)安全套使用现状,分析影响因素。 方法 2015年9月-2017年6月,以四川省绵阳市15~24岁YMSM为对象,用滚雪球抽样法招募调查对象,进行安全套使用、社会及性行为等调查和血清学检测。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 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362份,近6个月安全套每次使用率男性肛交55.31%、商业性伴42.11%、固定性伴49.38%、偶然性伴58.10%,异性性伴39.29%。不使用安全套26.83%因自己、46.34%因性伴不愿意,其原因固定性伴29.27%、不舒服23.17%、没必要14.63%。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率随近6个月肛交安全套使用频率降低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6.82,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干部职员(OR=16.058,OR95%CI: 1.95~132.55)、对自己性取向自豪(OR=100.82,OR 95%CI:8.68~1170.39)、近1年接受宣传材料发放(OR=5.37,OR 95%CI: 1.12~25.72)、防治知识来源宣传材料(OR=4.07,OR 95%CI: 1.05~15.81)、性伴不使用安全套采取劝说处理(OR=3.889,OR95%CI: 8.14~293.10)、性伴相处坚持主张(OR=16.058,OR 95%CI: 1.03~14.70)、近6个月肛交每次准备安全套(OR=12.01,OR 95%CI: 3.18~45.43)是安全套使用促进因素。 结论 YMSM安全套使用率不高,性伴制约作用明显,预防服务、身份认同、意愿坚持等与其相关,应针对性开展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6.
陈鹏  江峰  杨洋  熊翼  夏艳霞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9):1119-1123
目的 调查武汉市中年健康体检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分布特征及其与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的关系。 方法 使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在武汉市第七人民医院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的3 483名中年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年龄、性别组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单个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及其个数对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影响。 结果 男性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χ2=14.118, P<0.001);有颈动脉斑块患者组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323、15.588、14.926、12.579、99.217、53.819、44.055、4.936,P值均<0.001;男性在体育锻炼水平上处于理想状态的比例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意义(χ2=362.787,P<0.001)。在吸烟(χ2=1 222.742,P<0.001)、BMI(χ2=72.997,P<0.001)、饮食(χ2=237.124,P<0.001)、血压(χ2=100.601,P<0.001)、总胆固醇(χ2=22.747,P<0.001)、空腹血糖(χ2=82.941,P<0.001)这6项心血管健康指标上,女性处于理想状态的比例均高于男性。吸烟行为主要集中在男性上,52.98%的男性目前正在吸烟(即处于差状态),相比之下女性只有0.41%。随着年龄的增长,BMI、饮食理想状态比例升高(χ2趋势=30.981、12.415,P<0.001);吸烟、体育锻炼、血压、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理想状态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χ2趋势=38.292、54.662、143.616、47.372、36.911,P<0.001)。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个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54、243.200,P<0.001)。在校正性别、年龄后,相较于理想状态,吸烟(差评级)、体育锻炼(差评级)、饮食(差评级)、血压(差评级)、总胆固醇(中间、差评级)、BMI(中间、差评级)和空腹血糖(差评级)均为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在校正性别、年龄后,相较于0~1个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2~4个和4~7个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均为颈动脉斑块发生的保护因素,OR(95%CI)分别为0.708(0.591~0.881)、0.542(0.382~0.832)。 结论 武汉市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数量越多,颈动脉斑块的发生风险就越低。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能有效降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金山区2015年脑卒中发病情况,为制订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15年金山区监测系统的脑卒中发病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2015年金山区脑卒中发病2 193例,发病率为423.26/10万(标化率159.64/10万),男性为439.12/10万(标化率为172.55/10万),女性为407.63/10万(标化率为147.15/10万),男性和女性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5,P=0.081)。缺血型脑卒中发病率显著高于出血型脑卒中发病率(χ2=1 062.87,P<0.001)。报告的脑卒中病例以缺血型脑卒中为主,占总发病数的80.39%。不论是全部卒中(χ2趋势=3 666.50, P<0.001)、缺项型脑卒中(χ2趋势=2 906.07, P<0.001)还是出血型脑卒中(χ2趋势=399.32, P<0.001),发病率都随着年龄的增高而上升。 结论 上海市金山区脑卒中发病率较高,应该加强中老年人群脑卒中防制工作,降低脑卒中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易孝婷  李雪  刘继文 《实用预防医学》2021,28(11):1291-1294
目的 调查新疆煤矿作业工人肌肉骨骼疾患(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MSDs)状况,并分析职业紧张与心理障碍对MSDs的影响。 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纳入1 230名一线煤矿工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填式的基本情况调查表、付出-回报失衡(effort-reward imbalance,ERI)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和MSDs调查表对研究对象的MSDs现状进行评价。 结果 研究总共调查了1 230名煤矿工人,有805名工人存在MSDs,患病率为65.45%,不同性别、年龄、工龄、倒班情况、工种、文化程度、月均收入间MSDs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8.989、76.602、40.054、9.617、38.671、127.846、33.154,均P<0.05);有615名工人存在职业紧张,患病率为50.00%,有630名工人存在心理障碍,患病率为51.22%,不同职业紧张和不同心理障碍组间MSDs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681,χ2=22.059,均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女性(OR=2.022,95%CI:1.292~3.159)、年龄(OR=1.532,95%CI:1.035~2.266)、采煤工(OR=1.801,95%CI:1.307~2.409)、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OR=9.453,95%CI:6.529~13.687)、职业紧张(OR=1.364,95%CI:1.030~1.806)、心理障碍(OR=1.826, 95%CI:1.361~2.449)均是煤矿工人MSDs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研究表明煤矿作业工人目前发生MSDs状况不容乐观,职业紧张和心理障碍可以增加MSDs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海口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口市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出生的22 860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妇幼卫生信息监测网络收集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并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出生缺陷影响因素。 结果 本次调查22 860名新生儿中共有出生缺陷291人,发生率为127.30/万;2016—2019年发生率分别为106.00/万,120.98/万,136.73/万,145.42/万,不同年份间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总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4.273,P=0.039);前三位的病种为先天性心脏病(25.37/万)、无脑儿(22.31/万)和脑积水(16.19/万);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上升最明显,2019年发生率为35.95/万,2016年为14.91/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P<0.05);农村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52.10/万,城镇为110.78/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P<0.05)。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孕妇年龄(OR=2.977)、有不良孕产史(OR=1.771)、孕期有高血压(OR=1.914)、孕期有饮酒史(OR=1.471)、孕期有感冒史(OR=1.454)、孕早期有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史(OR=1.692)、叶酸服用时间<3个月(OR=1.732)和孕周<37周(OR=1.443)是新生儿缺陷的影响因素。 结论 海口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对重点人群和地域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开展孕妇健康咨询和产前检查,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陈德喜  陈磊  朱晓云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0):1180-1183
目的 了解金山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分布情况,为特异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6年9月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金山区某社区35岁以上户籍居民2 102人,问卷调查其一般情况、疾病既往史、疾病行为和危险因素信息等信息,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高危人群检出率、危险因素暴露率等指标。 结果 检出高危人群669人,检出率31.83%,其中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者或者卒中史者90人(检出率4.28%),脑卒中危险因素≥3 项者579人(检出率27.55%)。男性检出率(38.27%)高于女性(27.32%)(χ2=28.09,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危人群检出率逐渐增高(χ2趋势=41.46,P<0.001)。在579名危险因素≥3的高危人群中,同时有3种和4种危险因素共计502例,所占比例达到86.70%。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的暴露率依次是高血压(90.33%)、血脂异常(64.59%)、超重(48.53%)、缺乏运动(39.38%)、糖尿病(39.03%)、吸烟(34.72%)、卒中家族史(25.04%)以及房颤(13.82%),其中男性的吸烟率(65.42%)高于女性(2.82%)(χ2=250.25,P<0.001),女性的血脂异常率(69.01%)、房颤率(17.25%)高于男性(血脂异常60.34%、房颤10.85%)(血脂χ2=4.76,P=0.029;房颤χ2=4.94,P=0.026)。高血压(χ2=0.17,P=0.680)、超重(χ2=0.74,P=0.390)、缺乏运动(χ2=0.10,P=0.755)、糖尿病(χ2=1.93,P=0.165)、卒中家族史(χ2=3.59,P=0.058)的暴露率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金山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率较高,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超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