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高[1]。慢阻肺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心理障碍,社会适应能力减低,极大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肺康复运动训练能有效减轻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耐量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肺康复运动训练作为慢阻肺管理的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运动及心理行为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AMI)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患者的心理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及预后都起着重要作用[1],无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能够加快体力和心理状态的恢复[2],从而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现将对5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及早期康复运动训练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发展阶段,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尽管心衰的药物治疗等发展迅速,但多数患者仍受运动耐量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困扰,生活质量较差.心衰患者若能及早进行运动康复,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1].2018年,Taylor等[2]纳入了 18 项临床试验共 3912 例...  相似文献   

4.
心力衰竭是各心脏疾患的终末期表现,也是全球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1].据统计,中国有近400万心力衰竭患者[2].心力衰竭不仅给患者本身带来极大的痛苦,也让社会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在医学界,运动训练为人所熟知.尽管目前第一个最大(2 300例)的随机对照研究HF-ACTION显示,运动训练在提高生存率方面的结果为中性[3],但是越来越多的数据已经证实了运动训练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在改善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方面.  相似文献   

5.
心力衰竭的心脏康复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力衰竭(HF)为临床病理综合征,以往认为应限制HF患者的活动以减少循环负荷,近年来,研究认为HF患者进行适量运动训练有益康复[1]。1心脏康复运动的目的心脏康复运动的目的是提高心脏的功能水平,改变疾病的自然进程,减少心衰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研究证实,通过降低危险  相似文献   

6.
运动训练有益心脏健康,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其致死率和致残率。尽管运动的益处显而易见,但是运动训练对于心脏疾病的保护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重点综述了运动保护心脏的主要机制,以及运动对于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性心肌肥厚、心脏衰老等心脏疾病的保护作用及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从"运动"这一独特视角,为心脏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新策略。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呈进行性下降,活动受限,生活质量下降。以往多以肺功能进行性下降来解释,然而旨在改善肺功能的措施是非常有限的。肺减容术和肺移植虽能使肺功能有明显改善,但只适用于极少数的患者。近年研究发现COPD患者普遍存在骨骼肌功能障碍,并与运动耐力降低相关。旨在改善骨骼肌功能的措施可能使此类患者受益,提高生活质量。1 COPD患者的骨骼肌功能障碍1.1 肌力 COPD 患者的骨骼肌肌力较健康的同龄对照者降低,下肢肌肉受累程度大于上肢,这可能与下肢活动减少更明显有关[1]。中、重度 COPD 患者的…  相似文献   

8.
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强度的有氧训练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接受强度为20%和60%最大运动能力的有氧训练,试验开始和结束时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生活质量的评价.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各项动态血压指标均有下降,且治疗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用美国简明健康量表各维度评分,在总的健康状况、活力、情感角色和心理健康方面,A组均高于B组(P<0.05).结论 两种强度进行有氧训练可以取得相似的降压效果,但最大运动能力20%的运动强度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大大提高了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但PCI术前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闭塞病变导致的缺血或坏死心肌严重影响着心功能及PCI术后再狭窄和心肌再缺血的发生,是影响其远期疗效的重要原因,除加强抗栓、调脂等治疗外,有效的康复运动训练可改善缺血心肌的血供和坏死心肌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病死率,延缓或阻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PCI术后的运动康复治疗的机制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运动训练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力、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45例临床缓解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系统的步行训练和呼吸体操训练治疗,并在训练前、后分别测量6分钟步行距离、Borg呼吸困难评分及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评分等指标。结果经过系统运动训练的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好于未经过系统呼吸训练的COPD患者。结论系统的运动训练能够提高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力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临床应用广泛,其术后的远期效果是心血管介入领域关注的重点。PCI术后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活动耐量增加),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尤其是应用了新型药物洗脱支架及抗血小板药物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有了进一步提高,既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又降低了高危患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2]。有研究证明如果冠心病危险因素能得到  相似文献   

12.
摘要: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的最终表现形式,严重降低老年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骨骼肌质量和骨骼肌力量是决定心衰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心脏康复作为多种心脏疾病的后期康复方式,逐渐进入临床,并且带来了良好的获益,心脏康复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住院康复;第二阶段是指出院后门诊康复(出院后4个月在分级运动计划中进行多达36次训练);第三阶段是一个持久运动计划。其以运动训练为主体的形式,存在许多限制例如运动监管,运动不耐受等,因此,找到除了运动训练以外的心脏康复手段是十分迫切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目前心血管疾病的流行趋势依然严峻,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经济负担加重,为减少心血管疾病对人体健康以及对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影响,积极开展心脏康复尤为重要。综合的心脏康复计划应包括心肺功能训练、肌肉骨骼训练和柔韧性训练等内容,在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延缓并减少心血管事件再发,降低慢性病风险水平,使更多的心血管病患者获益,仍是目前最值得探索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善 ,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 ,冠心病的死亡率已连续几年跃居导致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之列。因此 ,加强本病的预防和康复治疗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1] 。本病康复治疗的传统对象主要是病情稳定的心肌梗死的患者 ,近些年来逐渐扩大到心绞痛 ,心律失常及心衰患者。实际上 ,冠心病康复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常规治疗 ,而其核心是运动治疗[2 ] 。1 冠心病运动训练的效应研究运动训练可产生外周及中心效应。临床上已得到确认的是运动训练可改善外周循环和肌肉适应性的外周效应。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15.
何琨  尹君  俞利强 《山东医药》2012,52(10):91-92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已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手段[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重,抢救和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促进疾病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09年5月~2011年10月,我们对60例接受PTCA及支架植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规范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保障了患者术中的安全,提高了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资料显示,我国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每年高达350万,平均每10秒就夺去1人生命[1]。在各种致命性胸痛疾病中,心肌梗死最为常见。心肌梗死导致的死亡多发生在发病第一周内,尤其是发病后的1h内。因此,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减少院前延误对降低心肌梗死病死率和改善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院前急救包括:1)首次医疗接触尤其是救护车接触患者时至患者到达医院这段时间;2)从基层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和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013年收治的11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从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生活护理、药物护理、并发症护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进行指导。结果通过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生活护理、药物护理、并发症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减少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并发症而死亡的人数;有效预防了患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从饮食、运动、生活、药物、健康教育等方面给予指导,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依从性,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心肌梗死是心内科临床治疗的重点疾病,致死率极高,并且在正规治疗后仍可能出现心绞痛的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可以得到系统规范的治疗及护理服务,但在出院后大部分患者缺乏基本的自护能力,服药依从性较差,无法保证远期疗效和生活质量~([1])。80%的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会因为疾病本身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2]),因而出院后是否能够规律的运动、饮食以及服药是十分重要的。患者出院后的连续性护理,以预防心绞痛反复发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癌症发生率也逐渐升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肺癌是我国近年来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病死率都位列第一的癌症,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外科手术是肺癌首选和最主要的治疗方案,依靠完全切除原发性病灶以及转移性病灶达到治愈的目的[1-4]。然而长期卧床治疗使患者承受的心理、生理方面的压力都是难以估量的,容易产生癌性疲乏,阻碍患者疾病的康复,尤其是罹患癌症的老年患者,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极易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5-7]。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尤其是手术治疗后进行优质的减压心理治疗尤为重要。本文联合正念减压训练和心肺康复锻炼护理对术后老年肺癌患者进  相似文献   

20.
心肌梗死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一般认为成熟心肌细胞属于终末分化细胞 ,丧失再生能力。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受到不可逆损伤 ,细胞大量坏死 ,梗死区不能通过残余心肌细胞的增生进行修复 ,成纤维细胞逐渐代替坏死的心肌细胞并在梗死区形成瘢痕组织 ,导致心脏局部收缩功能下降 ,梗死心肌重构 ,最终引起心功能不全 ,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来虽有学者认为心肌细胞的某个亚组能再生[1] ,但这种很弱的再生能力局限于活的心肌内 ,在梗死区内并未发现。传统的治疗方法旨在减少坏死心肌的数量 ,缩小梗死范围 ,对已形成的疤痕组织无能为力。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