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分析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住院病人98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注射用尤瑞克林+依达拉奉静点,n=38例);依达拉奉组(3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n=30例)。3组病人均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原则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脑细胞保护及康复等常规治疗,观察分析3组病人治疗前、治疗后14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结果 3组病人NIHSS评分在治疗后14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有一定疗效,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中医医院治疗的脑卒中病人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依达拉奉组、联合治疗组,各50例。依达拉奉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活血化瘀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中医证候评分、简易智能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血清IL-6、TNF-α、Hcy水平均低于依达拉奉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主症评分及中医证候总分均低于依达拉奉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MMSE评分、AD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依达拉奉组(P0.05),NIHSS评分低于依达拉奉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依达拉奉组(94.0%与80.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依达拉奉组(4.0%与16.0%,P0.05)。结论活血化瘀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卒中,可明显改善病人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1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并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46/58),低于治疗组的93.1%(54/58)(χ2=4.64000,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效果显著,可快速恢复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降粘抗栓片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90例脑梗死病人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降粘抗栓片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美国国立为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比容(Hct)、血浆黏度(PV)、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55%,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粘抗栓片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病人的疗效显著,能够改善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巴曲酶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解放军171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初发老年脑梗死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依达拉奉组4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巴曲酶注射液,依达拉奉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均治疗14d。比较2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疗效、血清VEGF、Hcy、BDNF及NGF水平、不良反应。结果依达拉奉组治疗后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依达拉奉组治疗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5%vs 71.4%,P0.05)。2组治疗后VEGF、BDNF及NG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Hcy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依达拉奉组治疗后VEGF、BDNF及N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巴曲酶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可促使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8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5例与研究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变化情况与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2013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两周。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随访3个月后测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随访3个月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0%,高于对照组的44.0%(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神经节苷脂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优于依达拉奉,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和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简称联合治疗组),每组46例。依达拉奉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联合治疗组同时给予依达拉奉和丁苯酞治疗,共治疗90天。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评估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斑块面积,应用NIHSS评分、改良的Rankin量表(m R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价神经功能。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依达拉奉治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治疗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斑块面积显著低于依达拉奉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NIHSS评分、m RS评分低于依达拉奉治疗组(P0.05),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依达拉奉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显著降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改善其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的病人随机分为单独使用依达拉奉治疗组(对照组,44例)和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组(治疗组,40例)。比较两组治疗14 d和90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H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两组治疗后14 d9、0 d NIHSS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减低治疗后14 d和90 d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早期溶栓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79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超早期溶栓治疗,研究组给予超早期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Barthel指数(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溶栓后第24 h、第7天及第14天,研究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溶栓后第7天及第14天,研究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有效保护急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明显优于对照组77.3%(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介入术后脑梗死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病人在入院后均给予紧急介入治疗。术后两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两组病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对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44%,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hs CRP浓度均较治疗前有降低,但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显著下降(P0.05),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经介入后脑梗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恢复病人的神经功能,且有较好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1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04%与72.60%,P 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高切全血黏度及低切全血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4%与4.11%,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病人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水平。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32/45),低于观察组的88.9%(40/45)(χ2=4.444,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血清hs-CR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奥扎格雷联合克栓酶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和奥扎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奥扎格雷联合克栓酶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2.530,P=0.011)。结论依达拉奉、奥扎格雷联合克栓酶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依达拉奉加复方丹参静脉输注,治疗组予依达拉奉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5%和81.5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4 d2、1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脑组织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6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1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依拉达奉,观察组患者给予依拉达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意识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病人按入院就诊顺序奇、偶数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血塞通4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胞二磷胆碱0.5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治疗组给予丹参多酚酸盐2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依达拉奉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2次。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NIHSS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3.0%,高于对照组的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依达拉奉是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该院就诊的7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血栓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症状评分、神经缺陷评分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神经病变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