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常见的脑血管并发症之一,使脑卒中患者康复时间延长,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增加病死率[l]。为此,我们运用综合护理干预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对PSD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10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后在神经功能缺损的同时,常发生情感障碍,抑郁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情感障碍。脑卒中后抑郁(PSD)能够延缓神经功能的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甚至增加脑卒中的病死率,不仅给患者带来躯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而且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自1998年2月至2004年6月笔者运用自拟珍珠解郁汤配合西药氟西汀及心理治疗等方法治疗PSD,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抑郁(PSD)很常见,它引起患者认知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降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或促进抑郁早日康复尤为重要.本研究利用电项针结合综合干预措施治疗,通过早期干预减少了PSD的发生及程度.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精神后遗症,其发病率、死亡率高,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PSD患者除了神经症状外,还会出现各种胃肠道症状。研究表明,肠道炎症与应激反应可能会造成PSD患者肠道微生物群平衡状态紊乱,从而加重PSD患者的抑郁样行为。针灸作为一种特殊的微生态调节因子能通过增加海马和神经网络的神经可塑性,减少大脑炎症,且能有效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缓解抑郁症状。因此,维持肠道微生物群的平衡成为针灸治疗PSD机制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主要通过探讨针灸治疗PSD患者后肠道微生物群变化,阐明针刺、肠道菌群和脑卒中后抑郁症三者的关系并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心理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而且增加了脑血管病的病死率。早期识别与治疗PSD,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病死率。本文对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与西酞普兰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占脑卒中患者的20%~50%,症状一般在脑卒中后6个月~2年内最严重[1]。在脑卒中伴发的情感障碍中,脑卒中后抑郁最为常见,其能够延缓神经功能的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甚至增加脑血管病的病死率。近年来,中医治疗PSD发展较快,具有疗效显著、个体化强、毒副作用小、患者依从性好等优势。现就近年来脑卒中后抑郁的中医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研究显示PSD发生率较高,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同时增加脑血管病的病死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中医学者对PSD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就近年来对脑卒中后抑郁的针刺治疗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以抑郁症状和相应的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近年来,针刺治疗PSD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优势,因此,笔者将针刺治疗PSD的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作如下概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空白组各30例。空白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心理护理组在早期康复治疗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护理前后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神经缺损功能评分评定。两组的治疗方案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和认知行为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60例抑郁患者治疗后严重抑郁7例、中度抑郁3例、轻度抑郁50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护理干预前的HAMD评分和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HAMD和NIHSS评分较干预前和空白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PSD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障碍,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oststroke Depressivon PSD)是临床常见的脑卒中后心理障碍.据统计,20%~60%脑卒中患者可出现抑郁[1].而再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调查发现重度抑郁达26.0%,轻度抑郁为14%[2],直接影响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质量.近几年来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我们在2006年4月~2007年12月对62例PSD患者分别应用乌灵胶囊和黛力新治疗,对乌灵胶囊治疗PSD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指脑卒中后引发的抑郁症,属于继发性抑郁症,表现为情绪抑郁、言语减少、睡眠障碍、食欲不佳、兴趣缺乏、精力不足、主动性差、不配合康复治疗等。PSD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障碍,还会延缓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增加致残率、病死率。因此,为PSD患者研发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对西医西药、中医中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PS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正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约为13%~80%,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该病的出现不仅不利于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而且不利于远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并使其生存空间减少和生活质量下降,大大增加脑卒中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目前,西医对PS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有内源性神经递质学说和反应性机制学说,而对于PSD的治疗,亦存在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增加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降低康复效果,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等[1]。有研究表明,PSD如不加以治疗,可持续1年或更长时间,不但加重病痛,同时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甚至可增加脑血管病的并发症及病死率[2],故积极干预PSD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基于中风发病初期存在肝失条达、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在中医学中称为中风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也可称为中风后抑郁证、中风郁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PSD可加重认知功能障碍和阻碍神经功能康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表现为情绪低落,自责自罪,兴趣减低,对疾病的恢复失去信心。抑郁状态能延长疾病的恢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病死率。祖国传统医学认为,PSD属于中医“郁症”范畴。有人将PSD命名为“中风郁证[1]”有学者认为PSD的发生关键有二:其一,风、火、痰、淤蕴结于内,不得宣泄,上犯清窍,神明失用,因实致郁。其二,气虚及阴血不足,心神失养,…  相似文献   

15.
史丽 《新中医》2020,52(7):142-144
目的:探究中医情志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P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中医情志护理。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χ~2=5.065,P0.05)。治疗后,2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WHOQOL-BREF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SD患者行中医情志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脑卒中后抑郁(PSD)是指患者因脑卒中而出现的抑郁症状,且持续时间超过两周,其表现与抑郁症相似,但更常出现淡漠和情感脆弱。PSD是脑卒中发生后常见的精神疾病,发病年龄以50~70岁为主,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明显升高,且经常容易被医者和家属所忽视。据相关文献报道,PSD总发生率为20%~50%[1],脑卒中后抑郁不但会造成认知功能的损伤,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训练产生影响,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及病情加重。此外,脑卒中后抑郁也会导致患者自杀倾向,提高患者的死亡风险,给患者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对脑卒中后抑郁进行早期诊断,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是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目前,现代医学关于PSD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选择性5-HT及NE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等,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高压氧、电惊厥治疗等[2],目前药物治疗仍是首选的治疗方式,但是效果不够理想且有一定的副作用,应用受限。...  相似文献   

17.
正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它不仅导致了躯体症状的加重,而且加重了患者的精神痛苦,使生存质量下降,甚至可以使死亡率增加。笔者采用丹栀逍遥散联合氢溴酸西肽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获效满意,兹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PSD患者(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型)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其中观察组年龄  相似文献   

18.
于存娟  孙海英 《中医药研究》2009,(10):1212-1213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感觉“情绪低落”的忧伤或郁闷,是对丧失、失望或者失败所产生的一种正常或异常的负性情绪反应。脑卒中后抑郁总体发病率为40%~50%,它不仅可以使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时间延长、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可以使病死率增加。随着医学的发展,中西医对PSD的防治均有较大进展,中医在PSD的疗效方面与西医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现代中医立足于中医药基本理论,利用西医先进的实验室技术.为进一步治疗PSD寻求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抑郁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一种患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很高的疾病,不仅导致患者躯体残疾,而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有较大影响,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其中以抑郁症状最为常见。据国内外资料报道脑卒中后抑郁(PSD)发病率为23%~76%。临床观察,PSD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和独立步行所需要的时间比一般患者显著延长,因此,PSD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王伟华  张蕴  肇悦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7):108-108,171
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多在30-50%之间。有研究表明:卒中后抑郁对日常生活能力有不利影响,易损害注意力、学习能力及记忆功能,卒中后抑郁的存在常常可以加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最新研究表明:抗抑郁治疗不仅能促进PSD患者的功能恢复而且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因此,早期诊断并给予PSD患者积极治疗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和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