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行气囊上及口、鼻咽腔联合冲洗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20例机械通气患者均使用可冲洗气管导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A组每天应用0.02%洗必泰溶液行气囊上及口、鼻咽腔联合冲洗2次,B组不进行气囊上及口、鼻咽腔冲洗,只进行持续吸引气囊上滞留物,必要时吸引口鼻咽腔分泌物。两组对照研究,观察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结果A组发生VAP12例,发生率20%;B组发生VAP31例,发生率51.7%。A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可冲洗气管导管,每天使用0.02%洗必泰溶液进行气囊上及口、鼻咽腔联合冲洗,可明显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洗必泰口腔冲洗对预防气管插管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作用。方法将320例经口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60例,对照组160例。试验组采用0.12%洗必泰30mL冲洗,对照组采用传统棉球擦拭口腔护理法。比较两组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结果0.12%洗必泰在降低VAP的发生率等方面明显减少(P〈0.05),效果优于生理盐水。结论0.12%洗必泰口腔护理液冲洗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使用带双气囊的气管切开导管对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将68例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治疗48h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带一个气囊的气管切开导管;观察组采用带双气囊的气管切开套管,下方气囊用于充气,上方气囊连接负压吸引器吸引气囊上滞留物及口咽部分泌物,观察两组机械通气1周、2周及2周以后VAP的发生率.结果 机械通气1周、2周,观察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改进后的气管切开套管可显著降低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气囊上持续吸引冲洗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福泰  赵红梅  臧奎 《重庆医学》2009,38(22):2878-2879
目的 探讨气囊上持续吸引冲洗(CASS)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ICU156例气管切开带气管套管机械通气患者分成A组(气囊上持续吸引组)80例和B组(非吸引组)76例,记录每日气囊上持续吸引分泌物量、VAP发生时间和例数、机械通气天数、住院平均天数及病死率.结果 A组气囊上日吸引量明显低于B组,A组分泌物培养致病菌与其下呼吸道分泌物一致性明显低于B组,两组病原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优势菌.两组机械通气(MV)5d内VAP发生率A组(10.0%)较B组(42.1%)明显减少(P<0.01).结论 气囊上持续吸引可显著降低VAP发生率,同时降低G+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率,是预防VAP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从而降低病死率,降低平均住院日,安全方便,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口腔护理联合气流冲击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安徽省立医院ICU收治的96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0.12%洗必泰溶液配合可冲洗式牙刷刷洗进行口腔护理,试验组先用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再采用同对照组相同的口腔护理方法进行操作,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长.结果 方案数据分析(PP)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VAP的发生率分别为4.35%、18.28%,意向性分析(ITT)显示两组VAP的发生率分别为8.33%、25.00%,不同分析结果得出两组的VAP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案数据分析(PP)显示试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长分别为(7.41±2.86)d、(11.24±3.18)d,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长分别为(9.98±3.45)d、(12.96±4.01)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前联合气流冲击法能够降低VAP的发生率,间接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与ICU入住时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集束化干预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进行机械通气大于或等于48 h 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口腔冲洗组36例(对照组)、口腔冲洗结合气囊上滞留物引流组37例(气囊上滞留物引流组)和口腔冲洗、气囊上滞留物引流联合半坐位组37例(集束化组),观察3组患者 VAP 发生率、VAP 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和住 ICU 时间。结果气囊上滞留物引流组和对照组在机械通气第3、7天 VAP 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集束化组与对照组在 VAP 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大于9 d 与气囊上滞留物引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机械通气时间和住 ICU 时间明显缩短。一旦发生 VAP,3组患者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严格执行半坐卧位,加强口咽部各环节的干预管理,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两种声门下滞留物吸引法在ICU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入住ICU行气管切开并机械通气的患者104例,按入院序号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采用声门下间断吸引、冲洗的方法,B组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加间断冲洗的方法,观察两组2周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例数,发生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呛咳和吸引管堵管例数。结果:B组2周内VAP发生例数、机械通气时间及呛咳和吸引管堵管例数明显少于A组(P<0.05),B组VAP发生时间明显延缓于A组(P<0.05)。结论:对ICU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患者实行声门下持续负压吸引加间断冲洗方法,不仅能够达到清除气囊上方滞留物的目的,而且还能有效的降低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背景 人工气道的建立损害了口咽部及下呼吸道的生理保护屏障,使含有大量细菌的口咽分泌物及胃内容物积聚在声门下和气管套管气囊之间,成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重要来源。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可抑制口腔内细菌的黏附和生长,杀灭多种致病菌。目的 研究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进行声门下冲洗引流对VAP及其致病菌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入住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及综合ICU需行经口人工气道建立和机械通气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0.9%氯化钠溶液冲洗引流组(A组)60例和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冲洗引流组(B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下,A组每隔6 h使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并持续负压吸引,B组每隔6 h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冲洗并持续负压吸引。观察终点为机械通气开始后第14天。分析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限制级抗生素使用时间、声门下滞留物细菌培养菌落数、VAP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中致病菌及耐药性。结果 B组VAP发生率低于A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限制级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于A组(P<0.05)。第3、6、9、12天,B组声门下滞留物细菌培养菌落数均少于A组(P<0.05)。B组VAP患者革兰阴性菌检出率低于A组,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MDR)、泛耐药(XDR)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进行声门下冲洗引流可以明显减少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限制级抗生素使用时间、声门下滞留物中的菌落数,还能明显减少VAP的主要革兰阴性菌致病菌及耐药性,可作为VAP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药制剂气囊上冲洗联合喷雾式鼻腔清洁法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123例行机械通气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中药制剂气囊上冲洗组(CH组)和中药制剂气囊上冲洗联合喷雾式鼻腔清洁法组(CH+PB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20~30 ml生理盐水进行人工气道气囊上冲洗;CH组应用等量中药制剂冲洗;CH+PB组除进行气囊上冲洗外,同时予以专门护理喷雾器沿气管导管向鼻腔内壁喷雾清洁鼻腔.均为每8 h 1次.三组患者其他治疗措施相同.比较三组患者VAP发生率及发生时间、冲洗3 d、5 d、7 d人工气道气囊上滞留物细菌培养菌落数.结果 CH组及CH+PB组VAP发生率分别为14.63%和12.1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组及CH+PB组早发VAP发生率分别为4.87%和2.1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H组早发VAP率与CH+P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组及CH+PB组气囊上方滞留物含菌量(+++)较对照组减少,分别为16例、15例、32例(P<0.01).结论 中药制剂气囊上冲洗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间歇性声门下冲洗联合吸引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09例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应用普通气管切开套管,行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58例,应用声门下可冲洗和吸痰的气管切开套管,除常规气道护理外,间歇行声门下滞留物的冲洗吸引。比较2组VAP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VAP发生率37.25%,高于观察组的17.24%(P<0.05)。结论:间歇性声门下冲洗联合吸痰能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黄琦  王建林  侯菊花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2):2128-2130
目的 研究改良式体位结合0.02%氯己定口腔护理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防治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成都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进行治疗的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VAP患者17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给予常规护理组患者常规口腔护理,给予结合护理组患者改良体位联合浓度为0.02%氯己定溶液进行口腔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后的肺部感染情况、ICU住院时间、口腔炎症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及GCS评分,对患者病菌发生率、痰痂形成率、VAP发生率进行统计。 结果 结合护理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肺部感染评分和ICU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结合护理组的口腔炎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合护理组的口咽定植菌和气管内定植菌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合护理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痰痂形成率和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 结论 使用改良式体位和浓度为0.02%氯己定溶液能更好地降低重症患者在机械通气的情况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几率,对患者的康复及疾病治疗提供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及病原微生物分布特点,为VAP的防治提供细菌学依据.方法:对在ICU行机械通气发生VAP的36例患者的发病时间、病原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67.92%,病死率为47.3%%,VAP的发生与机械通气时间相关,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其中革兰阴性细菌(G-菌)占67.16%,革兰阳性细菌(G±菌)占17.9%,真菌占14.93%.结论: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高,病死率高,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利于VAP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为有效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机械通气2~5 d的VAP发生率为20.45%,机械通气5 d以上的VAP发生率为57.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患者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9.36%;多种致病菌感染者的死亡率高于单一致病菌感染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高,治疗难度大。临床应以预防为主,尽量减少机械通气的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发生新生儿呼吸机肺炎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对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09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98例机械通气新生儿进行呼吸机肺炎相关高危因素调查,针对高危因素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以预防呼吸机肺炎发生.结果 98例患儿中15例发生呼吸机肺炎,发生率15.31%,死亡3例,死亡率20.0%.结论 新生儿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期间,采取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呼吸机肺炎发生率及死亡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VAP)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 :采用非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对 4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测 ,分析其临床资料及病原菌培养结果。结果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 5 8.5 % ,多发生于机械通气的第 4天后。非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法病原菌检出率为 85 .4%。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孢菌是 3种主要致病菌。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应用呼吸机时间长短有关。非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检测特异性高。根据药敏试验选择适合抗生素是对付 VAP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E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对46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研究与统计学分析。结果98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中46例发生VAP,VAP发生率为46.9%;VAP组上机时间明显长于非VAP组;共检出病原菌134株,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头孢菌素及亚胺培南等各种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均十分严重。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其中耐甲氧西林株(MRSA)20株,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全部敏感,但对其他抗生素耐药严重。结论VAP是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防治VAP应重视消毒、无菌操作以及根据该病区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选择最佳经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朱成秀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96-97,100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方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行机械通气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随机化护理,干预组制定集束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VAP的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指标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VAP的发生率达13.3%,明显低于对照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P02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C02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方案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改善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270例机械通气患者采取头高位、加强口腔护理、加强人工气道管理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经积极采取综合防护措施,79例VAP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降低了VAP感染率,减少了医疗费用。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