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恶性骨肿瘤尤其是骨肉瘤的治疗中 ,对股骨远端或胫骨近端行瘤段骨瘤外解剖 ,并用微波对肿瘤进行原位灭活是保肢的重要手段。我院自 1996~ 1999年采用该术式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 32例 ,经初步随访 ,取得较满意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骨肿瘤患者 32例 ,男 17例 ,女 15例 ,12~6 2岁 ,平均 2 4 .6岁。肿瘤位于股骨下端 17例 ,胫骨上端 15例。骨肉瘤 19例 ,骨巨细胞瘤复发 5例 ,软骨肉瘤 4例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2例 ,骨旁骨肉瘤 2例。Enneking分级均在Ⅱb 以内。1.2 方法1.2 .1 术前准备 患者术前检查 ,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程心理护理对心脏介入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研究方法对116例患者分组进行观察,2008年12月份以前手术的58例行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心理护理方法,2008年12月-2009年6月期间手术的58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为干预组,除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护理外,还配置本患者的责任护士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全程陪护,同时特别强调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24h到术后24h期间睡眠质量、血压高、心悸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进行全程心理干预后睡眠质量及血压、心率的变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全程心理干预可缓解心脏介入患者不良情绪,降低了应激反应对身体的不良刺激,提高手术成功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4.
微波灭活犬骨修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确定微波灭活犬骨的最佳功率及微波灭活后的修复机理和 时间。采用本地健康犬,分为即时,长期两组,即时组用微波单极天线,不同功率及时间介入辐射后即是取材。长期组用微波单极天线同一功率时间作用,术后不同时间取材,所有标本进行光镜,碱性磷酸酶特染,硝酸银染色、墨汁动脉灌注,四环素双标记。结果;1.大功率短时间与中功率长时间灭活距离无显著差异。2.术后2周坏死区骨隐窝全部空虚,髓腔血运破坏,软组织及骨膜与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护士与家属密切配合,通过护理干预各种措施的实施及患者的宣泄,以减轻他们的疼痛。结果:本组22例患者均达到满意的效果。结论:根据疼痛的程度、年龄、手术,制定出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减轻患者的疼痛效果显著,此方法简捷、经济,又实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程心理干预对直肠癌患者负性情绪、化疗副反应、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4年11月在我科住院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每组各56例。干预组患者进行全程心理干预,非干预组患者除了不进行心理干预外,其他治疗同心理干预组。心理干预前及术后出院前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ADS)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心理干预前及干预1年后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QLQ-C30核心量表(EORTC QLQ-C30)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第3周期化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副反应。结果干预组与非干预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分别为(42.63±3.66)分和(57.56±4.13)分,抑郁评分分别为(39.85±6.37)分和(56.67±8.35)分,干预组患者焦虑与抑都评分均低于非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等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非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的重度疲乏无力发生率分别为13%和25%,严重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4%和27%,干预组化疗副反应低于非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全程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化疗的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程心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康复效果,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接受心脏介入手术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心理护理方法;随机选择接受心脏介入手术的50例患者为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全程加上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和术后康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差异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实施全程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情绪,可减少术中及术后反应,利于患者康复,临床效果较好,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吉林医学》2016,(7)
目的:探讨手术室全程运用心理干预的方法对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术)患者手术耐受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行PPH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干预组采取全程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耐受性。于术前访视、手术当天及术后第3天采用采用医院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检测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结果:术前访视时,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均高于53分,SAS评分均高于50分(提示均处于抑郁与焦虑状态),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当天及术后第3天回访时,干预组的SDS与SAS评分均较对。结论:PPH术患者术前普遍存在抑郁与焦虑心理,对其围手术期实施全程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的心理,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骨肿瘤是发生于骨骼或其附属组织的肿瘤,有良性、恶性之分,良性骨肿瘤易根治,手术预后良好,恶性骨肿瘤发展迅速,转移早,预后不佳,死亡率高,一旦确诊,患者及家属往往难以接受.骨肿瘤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发现骨肿瘤发生具有年龄和部位特点,临床表现以肿块与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压迫症状为主,偶发病理性骨折.在临床工作中往往只注重疾病的治疗,而忽视了对病人精神、心理状态的评估.2015年1-3月,我科对50例骨肿瘤患者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调查评估,其中有抑郁症状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其中一组患者进行了心理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患者的心理干预模式及具体措施,并见证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干预组患者根据制定的心理干预模式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分值、孤独分值、负性情绪总分的降低幅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模式可缓解妇科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其保持较良好的身心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和研究中青年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心理评估和护理干预。方法选取该院中青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中青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使其能够保持良好心身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胃肠镜检查中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方法:对38例各类恶性肿瘤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分析并在胃肠镜检查中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结果:38例存在各种不良情绪的恶性肿瘤患者经过心理干预后减轻了其心理症状,使不良情绪得到改善。结论:内镜室护理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应该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方法对不同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实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使他们在得到人性关怀的同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并提高检查的依从性,从而有质量的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3.
阮均萍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1):1356-1357
[目的】了解气管插管病人的心理,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抽取一些气管插管病人护理案例分析,探讨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及干预措施。[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减少了人机对抗、意外拔管、不配合治疗的状况。[结论]针对气管插管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减少了气管插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增进了护患沟通,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起搏器术后不良情绪是否有影响。方法选取186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3例,实验组在与对照组其他治疗相同的基础上给予4个阶段个体化护理心理干预,测量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实验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护理心理干预对控制起搏器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的心理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心理反应,术后疼痛情况,综合评价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治疗患者的效果。结果:经研究显示,两组患者术前的心理反应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反应评级结果Ⅰ级+Ⅱ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疼痛率比较,观察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全方位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术前准备,对提高患者的良好心理状态具有明显效果,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方位整体护理干预对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6例产前检查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3例。观察组给予全方位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产科护理。于产妇分娩4周末,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定两组的抑郁状况。结果产后4周末,对照组与观察组EPDS平均分值分别为(12.01±2.13)和(9.22±1.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P〈0.05)。观察组EPDS总分≥13分者4例,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3.88%;对照组EPDS总分≥13分者19例,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8.45%,观察组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84,P〈0.01)。结论全方位整体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对预防产后抑郁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华迪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4):28-30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疼痛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132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基础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基于对照组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不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中疼痛感知及术后疼痛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干预组患者15、30、60 min时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疼痛自我管理行为分析中,干预组疼痛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术中疼痛程度,提高术后疼痛自我管理行为,对降低应激反应发生率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倾向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手术后化学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72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白评量表(SDS)及Wallston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评定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及心理控制源倾向。结果与常模比较,肿瘤组SDS、SAS、CHLC、PHLC得分均较高,IHLC得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SAS评分与IHLC、PHLC呈显著负相关,与CHLC呈显著正相关。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SDS、SAS、CHLC得分明显降低,PHLC得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及放松训练相结合的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倾向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分别予以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干预,疗程为8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NFDS评分、FMA评分和BI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HAMD和NF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FMA评分和BI评分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下降或上升幅度较常规护理组更明显(P〈0.05)。心理护理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χ2=6.65,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治疗PSD的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神经、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