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梁德英  苏玉英  温佑华 《当代医学》2011,17(27):152-154
目的探讨高校社区养医结合一体化的养老模式。方法对广州市石牌街华师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托老中心负责人及入住老人进行调查访谈。结果华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办的托老中心的环境、基本设施、医疗设备好,医务人员、陪护人员素质高,入住老人得到生活照料、心理疏导及医疗健康保障。结论高校养医结合的养老模式解决了空巢、高龄及患病离退休老教工的困境,减少了社会及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具备了高校教工养老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社区养老与家庭养老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随机抽取70岁以上,不与子女同住的家庭养老的老人220名;随机抽取社区养老院或敬老院中70岁以上,自筹费用的老人220名,用SCL-90评价.结果社区养老与家庭养老的老年人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分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社区养老与家庭养老的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关爱,改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社区养老与家庭养老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随机抽取70岁以上,不与子女同住的家庭养老的老人220名;;随机抽取社区养老院或敬老院中70岁以上,自筹费用的老人220名,用SCL-90评价。结果:社区养老与家庭养老的老年人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分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社区养老与家庭养老的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关爱。改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军队离退休干部生活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军队离退休干部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和改进离退休老干部医护保健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使用SF-36量表对调查对象进行测评,结果与养老院中的老人比较。结果不同自理情况、睡眠情况、兴趣爱好、婚姻状况的老干部生活质量不同;干休所老人和养老院老人在五个维度(躯体活动功能、健康总体自评、活力、社会功能和心理卫生)上差异有显著性(P〈0.01),干休所老人均高于养老院老人;在机体疼痛上养老院老人高于干休所老人(P〈0.01)。结论军队干休所老干部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养老院中的老人;改善老干部的睡眠质量、关注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和自理能力等,是当前提高干休所服务质量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了解新型农村社区老年慢性病人的护理照顾现状,针对现状进行对策研究.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0例农村新型社区老年慢性病人及其护理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结果老年慢性病人需要照顾护理甚于治疗;照顾者需要“喘息”服务,才能提高照顾护理质量;社区家政服务和社区卫生服务尚不能满足老年慢性病人养老及健康需求;老人居家和养老方式的选择受中国传统影响较深.结论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空巢家庭发展迅速的背景下,老年慢性病人的护理照顾并非某单一对象的职责,需要家庭、社区、政府共同承担照顾责任,政府应加强统一规划、协调和管理,在法律、政策、制度的保障下,为老年慢性病人提供连续、系统、规范、完善的服务,使社区老年慢性病人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文对选择社区养老服务的病残老人的家庭生活现状进行调查 ,探讨其家庭生活现状与选择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关系。方法 :对 6 0位社区病残老人的家庭生活居住类型、婚姻状态、家庭儿女个数、个人收入、住院费用来源、医疗保障等方面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家庭生活现状与选择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关系密切。结果 :高龄、病残老人对社区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社区养老服务越来越成为家庭养老的重要补充形式 ,社会应高度重视养老社会化问题和社区养老工作 ,重视社区养老福利机构的建设 ,改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结论 :老年人家庭生活现状的变化和社会养老的需求对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障体制和模式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完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对选择社区养老服务的病残老人的家庭生产现状进行调查,探讨其家庭生活现状与选择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关系。方法:对60位社区病残老人的家庭生活居住类型、婚姻状态、家庭儿女个数、个人收入、住院费用来源、医疗保障等方面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家庭生活现状与选择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关系密切。结果:高龄、病残老人对社区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社区养老服务越来越成为家庭养老的重要补充形式,社会应高度重视养老社会化问题和社区养老工作,重视社区养老福利机构的建设,改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结论:老年人家庭生活现状的变化和社会养老的需求对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障体制和模式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完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贵州省养老现状及对机构养老需求。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在全省九个地区选择43个县,对60岁以上老人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受调查的2004名老人中,与家人同住者67%,独居25.5%,社区养老4.8%,机构养老2.6%。老年人中愿意入住养老院者37.27%,不愿意者40.22%。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老年人养老方式的主要因素有健康状况、子女数、对家人赡养满意度及有无医保。影响入住养老院意愿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子女数、收入、职业、有无医保、对家人赡养满意度等。结论:贵州省老年人养老方式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养老及机构养老程度低,应加强社会养老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了解社区失能老人的服务需求现状,评价家庭医生团队照护模式对城市社区失能老人的服务效果,从而为建立健全社区失能老人长期养老照料体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北京市某社区≥60岁符合中重度失能评判标准的老年人170例,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干预,对比分析家庭医生团队管理对社区失能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对纳入研究的失能老人进行随访观察及访谈。结果:170例失能老人中,平均年龄(79.17±8.79)岁;144例患有高血压,占84.7%;89例患有糖尿病,占52.4%。失能老人在养老方式选择方面,希望居家养老的例数最多,占65.9%。养老服务需求最高的项目是定期提供心、肺等体格检查,占78.2%;失能老人在生活服务、护理服务、心理服务与社会支持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需求。干预后失能老人在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方面及SF-36总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定性访谈了解到,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生理功能不断退化,失能老人在生活上存在多方面的困难,大多数老年人担心对子女在照料方面的依赖会加重子女工作和生活上的负担,希望社区能够为高龄...  相似文献   

10.
南通城区高龄老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定点的4个社区,110名80岁以上的老人问卷调查。分析高龄老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被调查高龄老人有26.2%愿意建立社区健康档案;25.3%的老人愿意医务人员上门服务;14.5%的老人愿意在生病出院后,在家中继续接受医疗康复服务;21.7%的老人愿意在社区接受健康教育;32.6%的老人愿意在社区定期进行体检。11.8%的老人选择热线电话健康咨询服务;9.1%的老人愿意接受居家护理服务;67.3%的老人选择在家中养老。结论:城区高龄老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还应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提高高龄老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11.
姚能亮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2):1455-1458
目前,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体系已经不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要,老弱患者更需要居家医疗。中国的居家医疗项目极少,服务内容以护理、全科、康复服务为主,服务人员主要是护士。目前服务模式共有4种,包括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家庭病床服务、以转型期公立医院为代表的上门服务、以医院集团为代表的整合型服务以及以民营医疗为代表的单纯居家医疗服务。这些医疗机构提供居家医疗服务的初衷有所差异,收入模式也不相同,但均在满足老弱患者的需要。本文描述目前中国居家医疗的服务模式以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目前居家养老模式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养老模式,本文通过为居家老人提供专业的社区护理服务,旨在探讨研究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护理方法及服务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下辖的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开展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并对其采取的社区护理进行综合性的归纳评价,分析优缺点并结合实际总结对策。结果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护理有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特点,居民满意率达到97%。结论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护理服务应建立并完善服务体系、丰富服务内容,并采取多种形式。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综合护理能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及家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城镇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照顾需求。方法:利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对衡阳市区463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居家养老的照顾需求进行调查。结果:89.0%的老人倾向居家养老方式,76%的老人选择靠近子女居住;100%的城镇老人认为有必要为居家养老提供各种照顾服务。94.0%的老人认为居家养老需要护理技术服务,85.5%的老人认为需要健康教育与指导,68.7%的老人认为需要基础护理,42.5%老人认为需要居家康复照顾。不同性别、年龄、自理能力老人对“护理技术服务”需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健康教育与指导”、“基础护理”、“康复照顾”需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居家养老仍然是我国城镇居民主要的养老方式,政府和有关部门需根据不同老人的居家养老照顾服务需求内容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4.
背景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迅速增加,以全科医生团队为基础、面向家庭的上门医疗服务成为世界新趋势。目前我国的上门医疗服务还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系统的运作机制。目的 基于失能老年人的视角,探讨北京市上门医疗服务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构建合理化社区上门服务体系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2018年5-6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8名失能老年人的主要照顾者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内容包括对上门医疗服务的需求情况、了解程度、利用情况及其满意度和具体意见建议等。2018年7-9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北京市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70名失能老年人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失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照顾资源、对上门医疗服务项目内容的利用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质性研究发现上门医疗服务能部分满足失能老年人的需求,但患者担心上门医疗费用较高且无法医保结算、上门医疗服务知晓率低、社区卫生机构的上门医疗服务能力有限,影响了上门医疗服务的有效利用。量性研究结果显示:370例失能老年人平均年龄(80.9±8.4)岁,202例(54.6%)中度、重度失能,256例(69.2%)患有3种及以上慢性病,168例(45.4%)需要聘请保姆照顾;314例(84.9%)愿意接受上门医疗服务,但仅76例(20.5%)实际利用过社区上门医疗服务,利用程度较高的前5项服务项目依次是测量血压血糖心电图〔49(13.2%)〕、康复型家庭病床〔26(7.0%)〕、治疗型家庭病床〔22(5.9%)〕、化验标本采集〔22(5.9%)〕、定期性家访〔21(5.7%)〕;56例(15.1%)不愿意接受上门医疗服务,不愿意接受上门服务的前5位原因依次是担心收费较高〔39(69.6%)〕、担心费用无法报销〔23(41.1%)〕、不了解服务项目内容〔21(37.5%)〕、认为服务内容少或能力有限〔14(25.0%)〕、担心泄漏个人隐私〔14(25.0%)〕。结论 北京市失能老年人家庭照顾负担沉重,对上门医疗服务需求迫切,社区上门医疗服务呈现“高意愿,低利用”的现状,建议推动医保支付和社会保险改革,提升社区卫生机构的上门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宣传和引导,促进上门医疗服务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云南省社区老年人居家护理的需求现状,为开展社区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和制定内容规划提供依据.方法编制社区老年人居家护理需求问卷调查表,通过调查人员对105名老年人的健康功能状况、生活状况、居家护理服务需求进行走访调查.结果76.20%的社区老年人有居家护理服务需求,其中社区老年人对于Et常医疗护理需求最高.结论开展社区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加强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对实现老年人健康养老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上门医疗服务的开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上门医疗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方法 2017年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在北京市6个城区中抽取1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中在东城、西城、石景山区各抽取1家,在海淀、朝阳、丰台区各抽取3家),在4个郊区中抽取1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中在昌平区抽取4家,在通州、顺义、房山区各抽取2家)。从以上2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各抽取1名全科医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市区组(12名)和郊区组(10名)分别进行访谈。采用专题小组访谈法进行资料收集,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上门医疗服务在家庭病床、家庭护理、家庭访视和家庭健康咨询4个方面均有涉及。作为上门医疗服务的主体,全科医生的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上门医疗服务质量;因居民对家庭护理需求量大,上门医疗服务中社区护士工作量最大。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共提炼出5个主题:(1)上门医疗服务能够满足老年人尤其是失能老年人对居家医疗与护理的迫切需求;(2)上门医疗服务存在潜在的医患纠纷和医疗风险;(3)上门医疗服务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操作规范;(4)医护人员上门医疗服务的积极性不高;(5)目前上门医疗服务能力有限,服务水平城乡之间存在差别。结论 北京市上门医疗服务满足了失能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求,但需要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配套管理体系和保障机制,进一步提升上门医疗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失独家庭父母的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7年7—8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法,在我国东部某省辖市抽取年龄≥45岁的失独家庭父母235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其基本情况、社会支持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及养老意愿,其中社会支持状况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价,心理健康状况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评价,养老意愿包括养老居住意愿和养老照护者选择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失独家庭父母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9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3.0%。关于养老居住意愿,选择社区居家养老者85例(43.6%),选择机构养老者110例(5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SRS得分是失独家庭父母养老居住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关于养老照护者选择情况,选择家人者73例(37.4%),选择护士/养老护理员者87例(44.6%),选择保姆/志愿者者35例(1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患病种数及是否有第三代是失独家庭父母选择养老照护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社会支持程度较高的失独家庭父母更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文化程度、患病种数、是否有第三代影响了失独家庭父母对养老照护者的选择。建议为低社会支持的失独家庭父母筹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同时加强护士/养老护理员的培养力度,丰富社区全科医生的签约服务内容,提高服务频率。  相似文献   

18.
背景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机构养老已成为居家养老的有效补充。而养老机构了解老年人对服务的期望和满意度,对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至关重要。目的 探讨不同特征的老年人对养老机构服务项目的期望,并结合对养老服务的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基于人本主义需要理论,构建老年人对养老机构服务的期望-满意度评价模型,关注老年人对生活照料、医疗服务、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健康查体、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等服务项目的期望,以及对日常护理、伙食供给、生病照料、居住环境及收费水平的满意度评估。基于该模型设计问卷,于2017年7-9月对南京市浦口区11家养老机构的203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在老年人期望得到的服务项目中,生活照料项目占据首位〔76.4%(155/203)〕,其次为医疗服务〔57.1%(116/203)〕,对健康教育的期望最低〔16.3%(33/203)〕。养老机构不同特征的老年人对各项服务的期望存在差异(P<0.05)。对服务项目满意度方面,近1年参加过体检和功能受损的老年人日常护理满意度更低的比例分别较未体检者和功能完好者低66%和46%,慢性病老年人日常护理满意度更低的风险是非慢性病老年人的2.67倍;伙食供给方面,近1年参加体检的老年人满意度更低的比例较未体检者低63%,慢性病老年人满意度更低的风险是非慢性病老年人的2.35倍;功能受损老年人居住环境满意度更低的比例较功能完好者降低39%;功能受损老年人费用满意度更低的风险是功能完好者的2.00倍,无医保老年人对费用满意度更低的风险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老年人的3.63倍。结论 老年人年龄、户籍所在地、日常生活能力、医疗保险类型、近1年体检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是影响养老服务期望及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建议养老机构不断完善照护服务,满足多层次的养老需求,提供更优质的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