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三氧化二砷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使用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双诱导治疗,对高白细胞患者加用联合化疗药物柔红霉素(DNR)或高三尖衫酯碱及阿糖胞苷,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予以抗凝及输注新鲜血浆/冷沉淀。结果:19例患者中17例完全缓解(CR),CR率为89.47%;2例死于颅内出血。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并联合蒽环类药物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对3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治疗,缓解后序贯化疗方案为蒽环类加Ara-C(阿糖胞苷)、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HA(高三尖杉酯硷+阿糖胞苷)、MDAra-C(小剂量阿糖胞苷)。结果:31例患者中,29例获得完全缓解,CR率93.54%,达到CR的平均时间为(28.52±5.14)d,1例死于颅内出血。结论: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短、副作用少、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4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方案和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 将本院血液内科收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共42例,平均分为3组,采用不同化疗方案治疗,A组单独使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治疗,B组应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诱导治疗,C组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柔红霉素诱导治疗,比较3组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 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A组,3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全反式维甲酸联合柔红霉素组两种联合治疗方案优于全反式维甲酸单独治疗方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应该使用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诱导治疗后采取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案与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7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8~49岁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均为35例。试验组在治疗时接受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案,对照组接受DA (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观察及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在70例患者中,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案总的有效率94.29%,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总的有效率为85.71%。经x2检验两两比较,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案的有效率均高于单独用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P值为0.017。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经过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诱导治疗后,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案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较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有效率要高,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维甲酸、三氧化二砷与化学治疗(化疗)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将68例初诊住院治疗的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化疗加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诱导治疗,即:采用诱导治疗方案,全反式维甲酸每日25mg/m2,分3次口服,连续给药4~6周;三氧化二砷10mg,静脉滴注,1次/日,连续治疗2~4周,至骨髓形态学完全缓解。待诱导分化开始3~5日后予去甲氧柔红霉素[商品名善维达,通用名盐酸伊达比星,用法:(8~12)mg/m2/天,化疗第1天,第3天,第5天+阿糖胞苷(75mg/m2,1次/12h)]方案化疗。对照组采用IA方案,即: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剂量用法同前。两组疗程为28日,疗程结束后进行血常规和骨髓象检测,如果未达到完全缓解(CR),则进行下一疗程继续用药直至完全缓解。结果:PR再次用药达到完全缓解所需时间比较,治疗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血常规恢复时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甲酸三氧化二砷与化疗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短期疗效显著,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缩短,血小板计数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王瑛  迟景宏 《现代医学》2005,33(4):269-270
目的 评价维甲酸、三氧化二砷、DAV(柔红霉素、阿糖胞苷、长春新碱)方案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7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用全反式维甲酸、DAV方案、三氧化二砷给予序贯治疗。全反式维甲酸治疗28.42d;DAV方案每月1次,每次7d;连续6次化疗后,应用三氧化二砷巩固治疗。结果 15例患者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28.42d后达到缓解,应用DAV化疗半年后达到完全缓解,再用三氧化二砷继续治疗20—30d。14例持续缓解12—72个月,1例在8个月后复发,2例在治疗后5—8个月死亡。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DAV方案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一个较有效且毒性小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以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TO)双诱导,联合化疗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对初治APL患者35例以ATRA和ATO进行双诱导,联合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化疗,达完全缓解(CR)后,采用DA、MA(米托蒽醌+阿糖胞苷)、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MDAra-c(中剂量阿糖胞苷)、ATO序贯治疗,于每疗程化疗结束后连服ATRA 15 d,总治疗时间3年。结果35例初治APL患者中,1例早期死亡,未纳入评价,其余34例中,33例(97.1%)获得CR,1例(2.9%)未缓解(死于重症肺部感染)。2例(5.9%)发生维甲酸综合征(RAS)。随访至2009年5月,复发2例。3年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4.12%、91.18%。结论双诱导联合化疗治疗初治APL疗效可靠,患者可耐受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小剂量三尖杉酯碱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18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全反式维甲酸20.60mg/d,至完全缓解,三尖杉酯碱1mg,应用10.14d。结果本组完全缓解率为94.4%,达到完全缓解时间为(31.82±7.20)d,7例出现高白细胞症。结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小剂量三尖杉酯碱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可提高完全缓解率,减少高白细胞症,因此本方法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初治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初治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对照组(46例)仅采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对两组患者诱导缓解治疗间相关指标及相关预后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诱导缓解期间相关指标完全缓解(CR)率、达CR时间、白细胞峰值、早期病死率、感染率及诱导治疗结束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PML)/维A酸受体(RAR)α融合基因转阴率进行比较,除早期病死率、感染率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跟踪随访2年,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无病生存率、1年生存率及2年生存率比较,除1年生存率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及三氧化二砷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治疗方案可以明显降低复发率、提高CR率及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亚砷酸(ATO)、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化疗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对53例初治APL患者分别采用ATO和ATRA联合化疗诱导缓解。结果完全缓解(CR)率为71.6%,部分缓解(PR)率为13.8%。3年复发率为10.5%。结论ATO联合ATRA与化疗治疗APL患者的缓解高,副作用低和复发率低,是临床上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 对2007年10月~2010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38例AP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诱导治疗采用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03),缓解后常规剂量As203加DA、MA或HA化疗方案.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MA(米托蒽醌+阿糖胞苷)、HA(高三尖松酯碱+阿糖胞苷),严格按药物剂量、使用说明操作.每2个月1次,15d/次.结果 诱导缓解率达92.1%.获得完全缓解的平均时间为(30.2±4.3)d.3例(7.9%)诱导失败出现复发,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颅内出血.结论 ATRA联合As203治疗APL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亚砷酸(ATO)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71例APL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诱导缓解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TO组(n=41)和ATRA组(n=30),比较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R)和达CR的时间.结果 ATO组和ATRA组患者的CR率分别为97.5%和93.3%,两组相比差异尤统计学意义(P>0.05).ATO组患者达到CR的中位时间为29d(21~45d),明显短于ATRA组患者的38.5 d(24~63 d)(P<0.001).52.9%的ATRA组患者出现维甲酸综合征,常影响进一步治疗.结论 ATO和ATRA对APL患者均有很高的诱导缓解率.ATO诱导达到CR的时间短于ATRA,不良反应更易于控制,可作为APL患者诱导缓解治疗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单纯亚砷酸(AS2O3)联合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对策。方法对APL住院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8例,单纯AS2O3 ATRA,从诱导治疗,巩固治疗到停药观察6年,对照组36例,AS2O3 ATRA 化疗(DA或MA),观察6年。结果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治疗组比对照组,在骨髓抑制,严重感染或败血症,肝肾功能损害,心肌损害,消化道反应等方面均较轻而少(P<0.01)。3年治疗相关死亡率为0,而对照组为16.7%(6/36)。结论治疗组相关不良反应等方面均显示令人满意效果。临床观察表明,单纯亚砷酸联合维甲酸治疗APL,具有协同增强作用,疗效高,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少,未见耐药性产生。不必加用化疗。  相似文献   

14.
陈波  邵秀茹  贡铁军  刘晶  马军 《黑龙江医学》2007,31(12):926-927
目的探讨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TO)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初治APL57例,均接受ATRA联合ATO方案治疗。观察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57例患者完全缓解(CR)54例,部分缓解(PR)2例,未缓解(NR)1例。CR率94.74%,达到CR时间22~41 d,平均29.2 d。结论应用ATRA联合ATO治疗初治APL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以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和亚砷酸(As2O3)双诱导,联合蒽环类抗生素(anthracycline,ATC)为主的治疗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对初治APL患者以ATRA和Asz03进行双诱导,联合DA方案化疗,达完全缓解(CR)后,以ATC为主的方案巩固化疗6疗程,以后以化疗、ATRA、As2O3交替序贯维持治疗,化疗方案中仍以ATC为主。总治疗时间3年。14例患者接受了PML/RARα融合基因监测。结果21例初治APL患者中,除2例早期死亡外,其余19例诱导治疗后均达CR,经巩固、维持治疗,此19例患者至今均为持续完全缓解(CCR)状态,其中CCR5年以上2例,3年以上6例。无患者出现严重或不可逆的毒副反应。接受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的14例患者,初诊时均为阳性,巩固治疗结束时均转为阴性,在以后监测中无一例转阳。结论双诱导联合ATC治疗初治APL,疗效可靠,毒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TO)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分析联合诱导治疗下影响初治APL疗效的预后因素。方法:将联合应用ATO和ATRA治疗的107例初治APL患者,根据危险因素分层、形态学差异、融合基因和染色体的不同分别分为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粗颗粒组(M3a)、细颗粒组(M3b),融合基因长型组(L+)组、融合基因短型(S +)组,典型核型组、附加核型组,比较治疗过程中各组早期死亡率及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液学完全缓解(CR)率及达CR时间,确定影响疗效的预后因素。结果:①107例患者,10例早期死亡,早期病死率为9.35%,最常见不良反应为凝血功能异常及白细胞增多。②高危组达CR时间、CR率和早期病死率与中危和低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低危与中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3b组较M3a组达CR时间明显延长,但两者CR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融合基因(L+) 组CR率高于融合基因(S+)组,达CR时间短于后者(P<0.05);典型核型组和附加核型组CR率、达CR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ATO和ATRA联合诱导治疗,初诊APL患者白细胞计数、形态学分型和分子生物学分型可能是影响CR的因素,而附加染色体异常对短期CR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全反式维甲酸是由我国首创的诱导分化治疗急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成功的药物,本文对52例新诊患者接受该药治疗时发生的副反应进行了观察,重点观察特殊副反应,尤其是易引起早期死亡的白细胞淤滞和维甲酸综合征,并对这些严重并发症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三氧化二砷(As2O3)和化疗药物三者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2例APL病人均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72例初发APL病人,早期死亡7例(9.7%),47例病人获得完全缓解(CR),占72.3%;16例部分缓解(PR),占24.6%;2例未缓解(NR),占3.1%,总有效率96.9%。获得缓解的时间为20~48d,平均(30.8&#177;6.3)d。死亡组治疗前白细胞数与各缓解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18~63,P〈0.05)。治疗过程中元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仅1例发生维甲酸综合征。结论三联疗法治疗APL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但在获得缓解所需时间、成分输血的数量、费用等方面可能并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联合阿糖胞苷和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联合化疗治疗初治和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leukemia.APL)的缓解率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初治和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52例,分为ATO组28例和ATRA组24例,对比两组完全缓解率(CR)和副作用.结果 52例初治和复发APL患者诱导治疗一个疗程后,ATO组和ATRA组CR率分别为92.8%和70.8%;ATO组死亡2例,ATRA组死亡4例;比较两组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ATO组患者达到CR的中位时间为28.6 d(28~33 d),明显短于ATRA组患者的37 d(29~50 d)(P<0.001).50%的ATRA组患者出现维甲酸综合征.外周血白细胞数和治疗过程中白细胞峰值与维甲酸综合征的发生几率呈正相关.结论 三氧化二砷联合阿糖胞苷诱导APL达CR的时间短于ATRA组,缓解率高于ATRA组,副作用小,早期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