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方面为大学生自身发展创造了机遇,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和学校开展起心理健康教育,一些社会机构也积极参与到这方面工作中.大家都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本来是好事,但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极不科学、极不严肃的态度对待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他们的思想逻辑是:之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因为许多学生心理不健康,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最大误区.本文就心理健康的界定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目标和原则、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概况及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3.
于丹阳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1):157-158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质量。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以及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日趋多元化,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出现种种心理障碍的几率越来越高。调查显示,新建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出现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以学校层面普及,通过课程设置、建立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配备心理咨询教师等方式实现。但现实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预防性、发展性的教育活动,不应只是面对少数学生的干预性、补救性的过程[1-2]。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更应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延伸的重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模式是一项以班级为单位,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大学生自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项目,这一项目在我校被称为“班级周周谈”。本文分析探讨了我校“班级周周谈”活动的模式和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6.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正确处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以健全的人格去适应社会。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郭振友  卢笛 《西北医学教育》2014,(4):637-639,66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有机的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综合教育模式。通过综合教育模式一方面使大学生做到"三早":早认识、早规划、早准备,同时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从而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就业与发展,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目的心理素质是医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主要内容,是现代教育中每个医学生必须要提高的基本素质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改革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医学院校的大学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同时也经历着各种压力,心理健康问题也随之而来。然而,医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工作在医疗第一线,担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只有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所以,高等医学院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医学生的心理素质向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高校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人数越来越多。主要是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学习的压力、竞争压力(就业压力)、环境压力、社会压力、家庭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经济压力等等。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以解决其对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预防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泰  陈敏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3):147-150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得到全社会的关注。认为针对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高发的现状,构建一种预防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比被动的咨询和辅导效果好得多。预防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教育者通过心理测量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多部门参与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对大学生个体或团体进行连续不间断的“外界干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杨泰  陈敏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4):22-2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探讨、构建一个有效的教育模式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经过我校多年的实践,认为构建主动教育和被动咨询、辅导相结合的预防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极好的效果。在构建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好几个着眼点。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正确处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以健全的人格去适应社会.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14.
通过校园网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是保证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利用校园网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新的模式,它能够弥补传统心理教育的不足,达到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效果。本文就利用校园网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论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长期以来,学校、家庭及学生本人,往往只重视生理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近年来,据各地大专院校的调查资料报道,大学生中心身疾患占一定比重,因心理不健康而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的人数更是不断增加。1989年初国家教委对全国12.6万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其心理疾患患病率达20.23%,其中男生高于女生。重庆的调查表明,在418名大学生中,有心身健康问题的学生占21.77%,其中神经症为1.9%;兰州4所高校的4868名学生中患神经衰弱者413人,患…  相似文献   

16.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二是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1]。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以后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本身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笔者试图从本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出发,探讨如何更好地设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健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农村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成因进行分析与研究,从文化自信视角构建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提出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的对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从而促进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以及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不论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还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总之都是人才的竞争。它既有数量的问题,也有质量的问题。心理健康是关系到人才竞争的重要问题。在社会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健康的、高素质的、创造性的人才培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