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目的:比较早产儿与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特点,探讨两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以更好地指导治疗。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RDS患儿92例,以胎龄<37周的为早产儿组(50例),胎龄≥37周的为足月儿组(42例)。对两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时间、治疗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RDS患儿男婴多于女婴(P<0.05)。早产儿组入院时间、临床诊断时间早于足月儿组,无宫缩剖宫产比率明显低于足月儿组(P<0.05)。早产儿组使用机械通气13例,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factant,PS)34例,开始上机时间(7.81±10.21) h;足月儿组使用机械通气20例,使用PS 2例,开始上机时间(27.82±20.12) 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组肺气漏、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早产儿,肺出血发生率低于早产儿(P<0.05)。结论:早产儿与足月儿RDS在病因、治疗经过、并发症等方面存在差异;足月儿RDS的发生与男婴、感染、糖尿病母亲、择期剖宫产有关,发病时间较晚,易合并气胸,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足月儿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临床特征的异同,以指导临床医师对 RDS、尤其是对足月儿 RDS 的正确防治。方法:本中心 2008 年 1 月至 2012 年 12 月收治入院日龄 <2 d的 RDS 患儿共 1 133例,按胎龄分为足月儿组与早产儿组,不同胎龄组再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与重度组,对不同组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轻度组早产儿 542 例(67.3%),剖宫产 353 例(65.1%),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354 例(65.3%),使用 PS 48 h 内胸片改善 230 例(65.0%),辅助通气持续时间中位数为 76.0 h,并发肺气漏 41 例(7.6%);轻度组足月儿 200 例(61.0%),剖宫产 187 例(93.5%)(与轻度组早产儿相比,下同,χ2=59.352,P=0.000),使用 PS 74 例(37.0%)(χ2=47.979,P=0.000),使用 PS 48 h 内胸片改善 35 例(47.3%)(χ2=8.108,P=0.004),辅助通气持续时间中位数为 90.0 h(Z=-2.261,P=0.024),并发肺气漏 28 例(14.0%)( χ2=7.713,P=0.007)。重度组早产儿 263 例(32.7%),剖宫产 173 例(65.8%),使用 PS 193 例(73.4%),并发肺气漏 13 例(4.9%);重度组足月儿 128 例(39.0%)(与重度组早产儿相比,下同, χ2=4.163,P=0.041),剖宫产 122 例(95.3%)(χ2=40.538,P=0.000),使用 PS 77 例(60.0%)(χ2=7.050,P=0.008),并发肺气漏 19 例(14.8%)( χ2=11.231,P=0.001)。结论:(1)足月儿与早产儿 RDS 在发病的高危因素、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并发症及预后等方面有诸多不同之处,诊疗过程中需考虑胎龄因素的影响。(2)与早产儿 RDS 相比,足月儿 RDS 病情更重,易并发肺气漏,故更需重视对足月儿 RDS 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足月儿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特点,探讨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高危因素以及发病机制。方法对有进行性呼吸困难,结合胸片,RDS有2~3级改变,需要机械通气的26例早产儿和34例足月儿RDS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对照分析。结果临床特点:(1)足月儿:胃液泡沫震荡试验大部分(+)或(++),生后15.2±3.1h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呻吟,机械通气时间为84.2±13.2h。(2)早产儿:胃液泡沫震荡试验大部分(-)或(+/-),生后6.9±2.5h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呻吟,机械通气时间为62.2±14.8h。高危因素依次为:足月儿,窒息,吸入性肺炎,剖宫产,低体重,胎膜早破,母亲糖尿病。早产儿:早产,低体重,窒息,剖宫产,吸入性肺炎,胎膜早破。结论足月儿出现RDS症状的时间比早产儿要晚,机械通气时间要长,窒息,吸入,剖宫产,低体重均为高危因素,足月儿RDS病因以肺表面活性物质生成能力不足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临床特点,以进一步探讨两者发病的异同之处.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在昆明市幼保健院新儿科重症监护室临床确诊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86例不同胎龄新生儿分为两组,即早产儿组50例(〈37周)和足月儿组36例(〉37周),就其病因、发病时间、x线表现、治疗及并发症进行临床对比回顾性分析.结果足月儿病因为胎粪吸人性肺炎、窒息、剖宫产等.早产儿为早产、胎膜早破、窒息、剖宫产、吸入性肺炎.足月儿在生后(10.5±4.1)h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机械通气时间(97.7±17.2)h.早产儿在生后(3.9±2.7)h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青紫;机械通气时间(79.7±7.6)h;两组X线胸片均可见双肺有弥漫性浸润影,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大多合并原发病征象.结论足月儿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时间比早产儿要晚、机械通气时间要长,胎粪吸人性肺炎、窒息、剖宫产是其高危因素;早产儿以肺表面活性物质生成能力不足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DS)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23例晚期早产儿RDS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20例治愈、3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无死亡病例,治愈率86.9%。结论晚期早产儿尤其是选择性剖宫产者,应警惕RDS的发生,应加强监护和呼吸管理,及早发现、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6.
7.
张瑾瑜 《吉林医学》2012,33(22):4782-4783
目的:通过对足月新生儿进行临床观察,找出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症(RDS)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新生儿科诊断RDS的足月儿为临床观察对象组,对比同一时期住院未合并RDS的足月儿;对两组足月儿的胎龄、分娩方式、出生体重、宫内窘迫、窒息、脐带缠绕、产妇糖尿病、多胎等高危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对比中胎龄、产妇糖尿病、多胎脐带缠绕颈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 698±403)g]的体重低于对照组[(2 997±426)g],观察组出生男婴比例和剖宫产率(69.3%和97.01%)高于对照组(53.9%和68.6%),观察宫内窘迫率(17.9%)低于对照组(3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婴儿体重、剖宫产、男婴、窒息、宫内窘迫、产妇糖尿病多胎与足月儿的发生相关性(P<0.05)。结论:剖宫产、男婴、窒息、产妇糖尿病是足月儿RDS发生的危险因素,高出体重、宫内窘迫、多胎是足月儿RDS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
蒋晓梅  苏晓谦 《广西医学》2011,33(9):1160-1162
目的 比较不同胎龄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将53例NRDS按胎龄不同分为早产儿组(Ⅰ组)和(近)足月儿为(Ⅱ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胸片X线表现、分娩方式及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例数明显多于Ⅱ组(P<0....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患有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晚期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了解其临床特点及不同分娩方式对疾病的影响。方法将67例确诊为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并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晚期早产儿分为剖宫产组及经阴分娩组,分析两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组患儿的发病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转归情况。结果 67例患儿中剖宫产组患儿占61.2%,且发病早,肺部感染及颅内出血发生率高、住院时间长,而经阴分娩组机械通气时间及用氧时间较剖宫产组长。两组患儿转归无明显差异。结论剖宫产较经阴分娩的晚期早产儿更易出现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且易合并肺部感染及颅内出血;经阴分娩患儿因发病时间晚易被忽视,所以要加强呼吸管理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晚期早产儿及足月新生儿之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母体高危因素差异。方法选择339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根据胎龄分为晚期早产儿组(184例)和足月儿组(155例),回顾性分析其母体高危因素差异。结果两组新生儿均以男性患儿居多,孕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胎盘因素、多胎妊娠在晚期早产儿组比例较高,而羊水混浊在足月儿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在孕母年龄、孕母糖尿病、脐带因素、剖宫产概率、分娩方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早产儿与足月儿之间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存在差异,对有新生儿呼吸窘迫征高危因素的孕妇和胎儿进行全方位评估,针对其对应的高危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或提早干预,预防和减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博爱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150例RDS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研究组),根据胸片成像再分为Ⅰ、Ⅱ、Ⅲ、Ⅳ级;以同期住院的158例早产儿为对照(对照组)。分别于生后第1、3、7天检测血清NT-proBNP及IL-6水平,同时监测他们的肺动脉压(PAP)。结果 研究组生后第1(t=-91.04,P=0.000;t=-11.03,P=0.000)、3(t=-89.10,P=0.000;t=-9.909,P=0.000)及7天(t=-87.91,P=0.000;t=-8.548,P=0.000)的NT-proBNP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级RDS患儿生后第1(F=50.89,P=0.000)、3(F=49.16,P=0.000)、7天(F=45.45,P=0.000)的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呈逐级升高的趋势。各级RDS患儿生后第1(F=0.89,P=0.448)、3(F=0.76,P=0.518)、7天(F=0.85,P=0.469)的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生后第1、3、7天的PAP分别为(49.3±3.7)、(40.1±5.4)、(39.0±2.6)mmHg(1 mmHg=0.133 kP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0±2.7)(t=-90.01,P=0.000)、(30.0±3.1)(t=-81.90,P=0.000)、(26.0±3.0)mmHg(t=-88.89,P=0.00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与IL-6(r=0.876,P=0.000)和PAP(r=0.916,P=0.000)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监测血清NT-proBNP水平有助于RDS早产儿的早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  相似文献   

12.
刘德光  亓伟伟  鹿丽 《医学综述》2012,18(13):2124-2126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不同胎龄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的疗效差异,以及应用PS预防RDS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11年8月入院胎龄28~35周的早产儿207例,其中应用PS 93例(应用组),未应用PS 114例(未应用组)。比较两组不同胎龄早产儿的患病率、5 d内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应用组RDS患病率比未应用组降低了27.0%(P<0.05)。应用组5 d病死率(5.94%)比未应用组(17.7%)明显降低(P<0.05);应用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比未应用组明显减低(P<0.05);但住院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组肺出血,肺炎发生率均低于未应用组(P<0.05)。结论应用PS可减少RDS患病率,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氧疗时间,减少肺出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彭海阳 《河北医学》2006,12(5):454-456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 istress syndrome,ARDS)发生的原因以及对其的诊断、治疗、预后作出分析和评价。方法:对20例患者进行积极抗休克、抗感染、高营养、高能量、早期切痂植皮、早期气管切开加高频通气等综合处理。结果:吸入性损伤加上顽固性休克是导致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原因。结论:早期对吸入性损伤的处理、早期纠正低氧血症以及预防休克是预防和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综合疗效及对患儿血气指标和肺部感染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妇产科出生且出生后30min即转入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48例,按照登记序列号分组,单号为对照组24例,双号为观察组24例. 对照组采用NCPAP,观察组采用NCPAP联合PS,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及血气指标、肺部感染率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χ2=4.181,P=0.041);观察组VAP 发生率83. 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χ2=4.547,P=0.033);两组患儿用药后1、6h血气指标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 P<0.05) ,观察组用药后1、6h血气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 P<0.05). 结论:NCPAP 联合PS治疗NRDS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血气指标,降低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固尔苏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固尔苏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将胎龄≤32周,体重≤1500g的同条件早产儿51例随机分为2组进行临床研究,预防组22例,出生后2h气管内滴入固尔苏;对照组29例,未应用固尔苏。结果预防组发生NRDS、死亡及需要机械通气例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固尔苏可降低NRDS的发病率、减轻病情,减少辅助通气的应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背景 小于胎龄儿体格发育较适于胎龄儿差,易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感染、喂养不耐受、脑瘫、生长发育落后等并发症,其中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适于胎龄儿,而关于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目前相对较少。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晚期早产儿(剔除大于胎龄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分为小于胎龄儿组(n=45)和适于胎龄儿组(n=55),比较两组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另根据小于胎龄儿组中是否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分为疾病亚组(n=28)和非疾病亚组(n=17),对母亲和新生儿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小于胎龄儿组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适于胎龄儿组(62.2%与41.8%,χ2=4.122,P<0.05)。疾病亚组母亲相关因素中妊娠期高血压、多胎妊娠、孕期感染、脐带异常、宫内窘迫、孕晚期发热、胎膜早破、窒息史、胎盘早剥发生率及新生儿相关因素中脓毒症发生率高于非疾病亚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高血压、多胎妊娠、孕期感染、脐带异常、宫内窘迫、孕晚期发热、胎膜早破、窒息史、新生儿脓毒症为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适于胎龄儿,妊娠期高血压、多胎妊娠、孕期感染、脐带异常、宫内窘迫、孕晚期发热、胎膜早破、窒息史、新生儿脓毒症是引起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7.
晚期早产儿是指妊娠时间为340/7~366/7孕周(即孕239~259天)出生的婴儿[1],晚期早产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代谢疾病发病率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晚期早产儿再次入院的重要原因;本文就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 (PulmonarySurfactant,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 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 18例 ,采用PS制剂 ,给药剂量 12 0mg/(kg·次 ) ,给药时间为生后 1~ 18h ,平均 (3.7± 2 .4)h ,给药途径经气管插管内滴入 ,疗程为 3~ 5d。并予以机械通气 ,平均上机时间 (5 6± 12 .8)h。结果  14例患儿应用PS后青紫消失 ,皮肤转红润 ,TcSO2 达 90 %以上 ,胸廓运动幅度明显变大 ,改良Sliverman评分分值显著降低。肺氧合功能 :PaO2 :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FiO2 :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呼吸机参数 :治疗后MAP明显降低。 18例患儿治愈 15例 (治愈率为 83.3%) ,死亡 3例 (病死率为 16 .7%)。结论 PS经气管插管注入肺内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能快速、完全、有效地改善肺氧合功能 ,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特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45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存活组21例,死亡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慢性疾病史、确诊时间、清蛋白水平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有无慢性病史、APACHEⅡ评分、ARDS确诊时间和清蛋白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DS患者合并有慢性疾病史,诊断时间晚,重度低清蛋白血症时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