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双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在21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中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进行双吻合术的经验。结果全组无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6~40个月,局部复发1例。结论弧形切割吻合器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双吻合术中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等优点,可以扩大直肠癌保肛手术范围,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单吻合器、双荷包的改良保肛术式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3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单吻合器、双荷包的改良保肛术式行保肛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无1例死亡,术后吻合口出血1例,无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无吻合口复发.结论单吻合器、双荷包的改良保肛术式的应用,扩大了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范围,具有手术时间短、节省费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弧形切割缝合器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弧形切割缝合器在直肠癌手术,特别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适应证、手术操作要点、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 使用弧形切割缝合器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72例,观察其手术时间、出血量、肿瘤位置、远端切缘距离、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及术后近期的排便功能等情况,并与同期我院运用其他方法 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时间、出血量、远端切缘距离略优于其他方法 组;无手术死亡、吻合口漏及吻合口出血,术后直肠阴道瘘1例、腹腔出血1例、吻合口狭窄1例;术后近期排便功能与肿瘤位置相关,经训练后能随时间推移有所改善.结论 弧形切割缝合器在直肠癌低位保肛术中操作方便、安全有效,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08年2月我院实施对3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弧形切割吻合器完成保肛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术中直肠闭合和吻合进程顺利,切缘均无癌残留,术后无局部复发,1例(2.7%)发生吻合口瘘,无吻合口出血、狭窄等情况发生。结论在直肠癌低位保肛手术中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是安全有效的,在应用过程中必须注意吻合口瘘的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弧形切割缝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6例低位直肠癌采用弧形切割缝合器完成低位或超低位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学检查无切端癌残留,无大便失禁,无吻合口出血和吻合口漏发生,吻合口狭窄1例,术后随访5~36个月,局部无复发,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在低位直肠癌低位保肛手术中应用弧形切割缝合器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可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行前切除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1月—2012年2月选择58例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按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行前切除,采用弧形切割吻合器对直肠肛侧残端进行切割、闭合,采用33 mm管型吻合器进行低位结肠-直肠吻合术。结果 58例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中没有发生切割和闭合不全的病例,无吻合口渗漏。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3.45%),经横结肠造口转流瘘愈合,3个月后造口还纳。无吻合口狭窄病例。结论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行前切除术中切割完全、闭合可靠、操作方便,具有安全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双荷包、单吻合器保肛术式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应用的体会,探讨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对策。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3年6月~2007年6月67例直肠癌患者应用双荷包、单吻合器保肛术式行保肛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无1例死亡,吻合口出血1例,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复发1例,1例广泛腹腔转移,4例肝转移,无吻合口狭窄。结论双荷包、单吻合器的改良保肛术式的应用,扩大了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范围,具有手术时间短、节省费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王爱光  蒋株哲 《当代医学》2009,15(25):63-64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3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基础上,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对直肠(肛管)残端进行切割、闭合,用33mm管型吻合器进行结肠-直肠(肛管)超低位吻合术。结果3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术中没有发生切割和闭合不全病例,吻合口无渗漏。术后1例(2.63%)发生吻合口瘘,经加强局部冲洗引流后自行愈合,无吻合口出血及吻合口狭窄。结论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具有切割完整、闭合确实、吻合口瘘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直肠癌根治术中采用双吻合技术实施保肛低位直肠癌切除手术的疗效.方法: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对80例低位直肠癌,采用直肠拖出、双吻合器技术行保肛的手术切除.结果:80例病人均成功地保留了有大便控制功能的肛门,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1例.结论:低位直肠癌采用双吻合器技术保肛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弧形切割吻合器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7例患者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的手术疗效.结果:47例患者均使用双吻合器行一期吻合.术后发生吻合瘘2例 (4.2%),3例患者出现术后脂肪液化合并感染.术后3个月偶尔漏稀便5例,经常漏稀便3例1年后肛门功能逐渐改善.结论: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具有切割完整、闭合确实、操作方便、吻合口瘘发生率低的优点,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弧型切割缝合器双吻合器技术在结直肠吻合术,尤其是低位结直肠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应用弧型切割缝合器双吻合器技术行结直肠吻合术的病历资料,分析其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中直肠闭合和吻合进程顺利,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吻合口瘘4例(2.4%),直肠阴道瘘2例(1.2%),吻合口出血3例(1.8%),均经治疗后痊愈;无吻合口狭窄。结论弧型切割缝合器双吻合器技术有助于完成以往手法缝合不易完成的低位结直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12.
徐尔侃  华汉巨  李念  黄雄  皮健 《四川医学》2011,32(6):835-838
目的分析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7年155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2例(7.7%)。肿瘤距肛缘距离≤5cm者吻合口瘘发生率(16.67%)明显高于≤7cm(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有无合并心血管肺疾患、糖尿病、贫血低蛋白血症、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长短、单双吻合技术、肿瘤侵犯肠管周径、吻合口距肛缘距离、肿瘤距下切缘距离、肿瘤是否侵出浆膜、肿瘤大体或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肿瘤分期的吻合口瘘发生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肿瘤距肛缘距离是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结论肿瘤距肛缘距离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逆行吻合法在毕Ⅱ式胃肠吻合加布朗吻合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3年收治的远端胃癌根治切除后行毕Ⅱ式胃肠吻合加布朗吻合术病例216例,按吻合方式分组,应用双吻合逆行吻合法的126例为观察组,应用吻合器行胃肠吻合,再行手法布朗吻合的9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应用双吻合器逆行吻合法在毕Ⅱ式胃肠吻合加布朗吻合中较单一使用胃肠吻合器吻合加手法布朗吻合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少,管形吻合器可反复使用,廉价安全。  相似文献   

14.
陈一杰  何谦  林建泉  刘琦  张诚华 《海南医学》2013,24(23):3465-3466
目的探讨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在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标准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吻合口瘘、出血、Roux-en-Y滞留综合征以及碱性反流性胃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进行10~24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吻合口瘘、出血、Roux-en-Y滞留综合征以及碱性反流性胃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4/32),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4.4%(11/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生物可分解吻合环在肠吻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在肠吻合术中生物可分解吻合环(b iofragm entab le anastom osis ring,BAR)与常规手工缝合以及线形吻合器应用的方法和效果,评价BAR在肠吻合手术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将2000年1月至2005年11月收治的498例肠吻合术病例,分为BAR组186例,手工缝合组177例,线形吻合器组135例。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吻合相关的并发症。术后随访观察吻合口炎症、狭窄发生情况。结果:BAR组手术时间(102±16)m in;手工缝合组(121±15)m in;线形吻合器组(105±18)m in。3组间差异显著(P<0.05),BAR组和线形吻合器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手工缝合组。BAR组发生吻合口漏1例;手工缝合组发生1例;线形吻合器组未发生;通过保守治疗均治愈。BAR组发生梗阻1例,线形吻合器组发生1例,两者通过保守治疗均治愈;手工缝合组发生2例,1例保守治疗无效需要手术。以上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未发生其他与吻合有关的并发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BAR组(67.2±4.6)h;手工缝合组(70.2±5.8)h,线形吻合器组(63.2±6.2)h,以上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肠镜随访436例,观察术后吻合口炎症发生率:BAR组3.0%(5/164),手工缝合组47.8%(76/159),线形吻合器组7.1%(8/113),3组间差异显著(P<0.05),BAR组和线形吻合器组吻合口炎症发生率明显少于手工缝合组。结论:生物可分解吻合环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无线肠道吻合方法,减少了手工缝合引起吻合口炎症的发生,可作为传统手工缝合和线形吻合器等同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利用单吻合器对低位直肠癌实施超低位吻合保肛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132例肿瘤距齿状线2cm-5cm的低位直肠癌实施保肛治疗,行全直肠系膜切除,利用单吻合器实施超低位吻合。术后按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分为3组,齿状线组31例,0-1 cm组49例,1-2 cm组52例,观察3组生存率、并发症、局部复发率及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全组无手术病死率,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5.2%、72.7%,局部复发率6.8%;经统计学检验,三组间并发症和局部复发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2个月三组肛门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7.5%、93.9%、100%。结论:对于患者强烈要求保肛的低位直肠癌,在手术技巧娴熟的基础上,利用单吻合器在齿状线上2 cm内甚至齿状线处实施超低位吻合的保肛手术安全可靠,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刘太平  赵汗青  李鸿  张祺  祝春雷 《四川医学》2011,32(7):1089-1091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1年1月间收治的112例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2例患者中术后出现吻合口瘘9例,发生率约8%,其中2例再次手术治疗后痊愈,7例行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经引流管局部冲洗引流辅以TPN和横结肠或回肠末端造口是治疗吻合口瘘的主要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患者多可治愈;充分的术前准备,重视吻合口的血运、张力,正确使用吻合器,吻合器吻合后行手工缝合加固,将最大限度地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方茂勇 《安徽医学》2005,26(3):193-194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4年7月间应用双吻合器行直肠前切除结直肠端吻合术(Dixon术)49例病例,其中肿瘤距肛缘<7cm20例,占40.82%;属低位吻合的46例,占93.88%,最低吻合口距肛缘仅3cm。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2.05%),吻合口狭窄7例(14.29%);平均随访25个月,术后局部复发2例,复发率4.08%。结论本组资料显示双吻合器明显提高了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成功率,而且局部复发率未见增加,说明应用双吻合器进行保肛手术是合适的;指出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是双吻合器手术的主要并发症;同时强调不能一味追求保肛而忽视了根治性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