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多次使用穿刺针处置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刺针在临床上常反复多次使用。其结构复杂,针腔内更易遗留污物血迹,传染性更强。本文介绍的这种清洗处置方法,结果其热原阴性率均为100%,隐血试验合格率均为100%,值得借鉴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规范穿刺针的清洗方法与程序,选择合适的清洗剂,有效彻底的清洗是保证灭菌质量的前提,也是灭菌成功的关键,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合格的高品质灭菌物品,避免交叉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我院消毒供应室对回收的复用器械两种手工清洗方法,并对清洗质量进行检测对比.方法传统组采用医用纯碱清洗、0.5%84溶液浸泡消毒、石蜡油上光,改进组应用规范的手工清洗程序加规范使用酶洗液、除锈剂、防锈润滑剂,清洗后对两组进行目测、放大镜检测和隐血测试.结果检测结果显示,改进组的清洗质量明显优于传统组,改进组清洗后器械的洁净度为99%,隐血测试阳性率仅为3.66%,而传统组清洗后器械的洁净度为86.33%,隐血测试阳性率达4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手工清洗加规范使用酶洗液、除锈剂、防锈润滑剂的清洗方法是基层医院最为理想的清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中医复用诊疗器具清洗消毒及灭菌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管理薄弱环节,制定中医复用诊疗器具清洗消毒及灭菌的标准操作流程.方法 2020年2—3月采用微信对江西省和广东省105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各级医院中医复用诊疗器具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监管的资料和数据.结果 本研究调查的105家医院中,综合性医院占比84.76%;临床使用科室和消毒供应中心承担中医复用诊疗器具清洗消毒、灭菌的占比分别为20.95%、79.05%;临床使用科室处理中医诊疗器具的场所、设备、管理制度、流程、人员培训及质量监测仅27.27%~63.64%符合规范要求;消毒供应中心处理中医诊疗器具的场所、设备、管理制度、流程、人员培训及质量监测54.22%~84.34%符合规范要求.结论 两省中医复用诊疗器具清洗消毒及灭菌的处理流程和质量监管存在较大问题,各级医院的中医复用诊疗器具应集中在消毒供应中心处理,提高中医复用诊疗器具处理质量,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供应室不同复用医疗器械清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用800件供应室污染程度相同的复用医疗器械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常规清洗流程进行消毒清洗,实验组使用1270的多酶溶液进行浸泡刷洗,对比分析清洗效果.结果经相应的清洗消毒处理,两组医疗器械的污染程度都显著减轻,实验组清洗合格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使用多酶溶液对供应室复用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能显著降低医疗器械的污染程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清洗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辉 《大家健康》2016,(10):277-277
目的:研究并分析手术室复用医疗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管理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从2015年6月起,对手术室复用医疗器械采用集中清洗、包装,并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将实施前的相关数据列为对照组,将实施后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数据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包布清洁合格率、包布完好率、器械清洗合格率、器械功能完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手术室复用医疗器械管理中,由消毒供应室进行集中的清洗、包装能够进一步提高医疗器械的包装及清洗质量,从而降低院内感染的潜在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PDCA循环管理在复用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该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的1200件复用医疗器械设为对照组,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处理的1200件复用医疗器械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清洗、包装、灭菌合格率,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清洗、包装、灭菌合格率依次为98.17%(1178/1200)、100.00%(1200/1200)、100.00%(1200/120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2.83%(994/1200)、83.42%(1001/1200)、93.83%(1126/1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锐器伤、指示剂漏放、器械丢失发生率依次为0.58%(7/1200)、0.42%(5/1200)、0.33%(4/1200),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83%(22/1200)、1.67%(20/1200)、2.42%(29/1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循环管理后,临床科室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服务态度、供应及时性、工作责任心、质量及安全等满意度评分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可提高复用医疗器械清洗、包装、灭菌合格率和临床科室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可复用骨穿针采用两种不同的集中清洗消毒方法,观察对比两种清洗消毒法的效果。方法:收集回收的可服用骨穿针,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副骨穿针。统一拆卸、初洗后,对照组放置于安必洁多酶清洗液中充分浸泡10分钟,然后行超声波震荡10分钟,再高压冲洗骨穿针外套管内侧,待骨穿针干燥后组装、高压蒸汽灭菌、无菌包装。观察组在初洗后再次置于流动温水中洗洁,祛除表面污物,细毛刷清洗套管,并使用高压水枪冲洗套管内面,而后浸泡于多酶清洗液10分钟,余处理同对照组,但超声波清洗机震荡时加入多酶溶液。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基本质量标准和目测肉汤培养结果方面无显著差异,在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方面,观察组阳性例数为0,对照组阳性例数为4例,两组细菌培养结果方面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对可复用骨穿针的集中清洗消毒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可复用骨穿针采用两种不同的集中清洗消毒方法,观察对比两种清洗消毒法的效果。方法:收集回收的可服用骨穿针,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副骨穿针。统一拆卸、初洗后,对照组放置于安必洁多酶清洗液中充分浸泡10分钟,然后行超声波震荡10分钟,再高压冲洗骨穿针外套管内侧,待骨穿针干燥后组装、高压蒸汽灭菌、无菌包装。观察组在初洗后再次置于流动温水中洗洁,祛除表面污物,细毛刷清洗套管,并使用高压水枪冲洗套管内面,而后浸泡于多酶清洗液10分钟,余处理同对照组,但超声波清洗机震荡时加入多酶溶液。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基本质量标准和目测肉汤培养结果方面无显著差异,在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方面,观察组阳性例数为0,对照组阳性例数为4例,两组细菌培养结果方面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对可复用骨穿针的集中清洗消毒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浅谈复用医疗器具的清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的清洗方法对医疗器械的消毒效果及综合成本,提高清洗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术后中度污染的回收器械2000件并均分为两组。A组:使用全效多酶剂浸泡后进行手工清洗;B组:全自动机械清洗。比较调配人员数、所耗时长、材料损耗费、目测洁净率、隐血试验阳性率。结果 A组所耗时长为(72.6±4.43)min,材料损耗费为(31.82±2.43)元,B组分别为(50.67±3.62)min和(36.71±2.96)元,与A组相比,B组所耗时间短但材料损耗费较高,进一步分析其综合成本B组明显低于A组(P〈0.05);A组隐血试验阳性率为9.00%,B组为4.00%,B组的隐血试验阳性率明显低于A组(P〈0.05),但目测洁净率两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机械清洗的效果和成本消耗均优于手工清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室锐利器械传递器清洗方法的效果,提高清洗质量。方法选择手术室内使用后污染的锐利器械传递器2880件分为3组,A组采用传统手工清洗方法清洗,B组采用全自动清洗机清洗,C组采用手工刷洗﹢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并以目测法、ATP荧光法检测等两种检测方法比较3种方法的清洗效果。结果以A组清洗方法最差,两种检测方法显示清洗效果合格率分别为68.75%、52.5%;B组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合格率分别为82.5%、80.0%;C组清洗方法最优,清洗效果合格率分别为98.75%、95%。结论使用后器械的清洁质量与清洗方法密切相关,采用人工刷洗﹢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法效果好,可有效保证清洁质量。  相似文献   

13.
冷星红 《中外医疗》2012,31(1):5-6,8
目的比较不同清洗方法对管腔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探讨安全有效的管腔器械清洗流程和方法,提高清洗质量,保证灭菌效果,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根据改进的先后顺序分为5组:方法1、普通冲洗法(A组),方法2、冲洗,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法(B组),方法3、冲洗,刷洗,烤箱干燥法(C组),方法4、冲洗,刷洗,超声波清洗法(D组),方法5、冲洗,浸泡,刷洗,超声波清洗法(E组)。每组随机清洗200件管腔器械,比较各组目测、5倍放大镜、棉签、白纱布、潜血试验、菌落数及内毒素检测合格率。结果 A、B、C、D、E组合格率目测分别为42.5%、43.5%、60.5%、97.1%、99.3%,5倍放大镜30.5%、32.0%、48.0%、95.5%、98.3%,棉签为28.5%、28.0%、46.1%、94.3%、95.5%,潜血试验为56.8%、65.0%、72.5%、92.5%、95.4%,菌落数为40.6%、42.5%、64.7%、100%、100%,内毒素分别为30.5%、37.5%、57.5%、100%、100%。结论冲洗,浸泡,刷洗,超声波清洗法比另外4种清洗法更能有效清除管腔器械上的污物;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针刺对症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的临床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常规针刺+舌三针、项三针组)、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治疗1个月,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洼田氏饮水试验的临床积分疗效比较均有改善,但试验组疗效更优越于对照组。结论:常规针刺+舌三针、项三针对症治疗中风假性延髓性麻痹具有明显优势,且突破以往辨证论治过程中主观性所带来的弊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种不同的穿刺方法对浅静脉穿刺困难的老年患者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3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试验组给予改进后的静脉穿刺方法,即穿刺前热敷浅静脉15~30min,手臂下垂扎止血带,穿刺时不握拳。结果改进后的静脉穿刺方法,大大提高了浅静脉穿刺困难的老年患者穿刺成功率。结论这种方法更有利于浅静脉充盈,更能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三种不同的内瘘穿刺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雯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8):2399-2401
目的:比较普通穿刺、钝针扣眼穿刺和新型钝针扣眼穿刺等三种不同的动静脉内瘘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采用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A(普通穿刺)、B(钝针穿刺)、C(新型钝针穿刺)三组,各20例。6个月后,比较三组患者穿刺相关并发症、各生化指标和透析充分性。并对影响穿刺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C组穿刺点剧痛、内瘘狭窄的发生率低于A、B组,而内瘘血肿、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低于A组(P均〈0.05);6个月后C组患者CRP水平低于A、B组,HGB水平高于A、B组(P均〈0.05),组间URR、Kt/V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内瘘穿刺并发症的主要因素是透析龄、HGB、CRP。结论:新型钝针扣眼穿刺法能明显降低透析患者穿刺点血肿、假性动脉瘤、血管狭窄的发生率,减轻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且不影响透析充分性;内瘘穿刺的并发症可能与透析龄、HGB、CRP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不同体外循环预充方法对儿童围术期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心脏手术中不同预充方法对围术期恢复的影响。方法 复合预充组 30例 ,使用山莨菪碱、地塞米松、甘露醇及减少晶体预充 ,对照组 30例未使用上述药物、不控制晶体预充。应用体外循环质量评价体系定量分析体外循环质量 ,X线胸片软组织比值反映全身含水量的变化 ,X线胸片肺野密度相对值反映肺内含水量的变化。结果 复合预充组体外循环质量评价系统记分、ICU停留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总住院费、全身和肺含水量均优于对照组。体外循环质量管理控制项目得分和住院天数呈负相关 ,R =- 0 .4 2 4 ,P =0 .0 2 ;与住院费用呈负相关 ,R =- 0 .4 4 6 ,P =0 .0 0 1 ;体外循环质量管理控制项目得分与尿量呈正相关 ,R =0 .4 6 6 ,P<0 .0 0 1。呼吸机使用时间与住院费用呈正相关 ,R =0 .76 5 ,P <0 .0 0 1。结论 使用山莨菪碱、地塞米松、甘露醇及减少晶体预充的复合预充方法 ,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围术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手工清洗、超声清洗、全自动清洗机清洗等不同清洗方法对器械清洗质量影响的分析,探讨器械清洗质量控制对策。方法选取600支血液污染的针头,随机分为四组:立即手工清洗组、30 min后手工清洗组、立即手工清洗+超声清洗+全自动清洗机清洗组、30 min后手工清洗+超声清洗+全自动清洗机清洗组。观察不同时间点、不同清洗方法器械合格和不合格率的变化。结果手工清洗+超声清洗+清洗机清洗比单纯手工清洗有明显的优越性,器械的不合格率有明显差异(P﹤0.05)。手工立即清洗优于手工30 min后清洗(P﹤0.05);手工清洗+超声清洗+清洗机立即清洗和手工清洗+超声清洗+清洗机30 min后清洗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工清洗+超声清洗+清洗机清洗可保证清洗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索钝针扣眼穿刺技术对内瘘血管瘤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诊治的8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锐针组和钝针组2组。锐针组采取锐针扣眼穿刺技术;钝针组采取钝针扣眼穿刺技术。比较干预结果。结果跟锐针组75.00%比较,钝针组患者满意率95.12%更高,新发内瘘血管瘤2.44%、血栓发生率2.44%更低,穿刺平均次数(135±19)次、止血时间(7.51±2.61)min、疼痛评分(1.62±0.21)分更佳,且对已形成的内瘘动脉瘤使用锐针、钝针进行比较发现,锐针组穿刺动脉瘤越来越大,钝针穿刺动脉瘤缩小或无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钝针穿刺可预防动脉瘤进一步增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