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16例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术前根据X线片与CT扫描进行分型,采用开放复位钢丝、螺丝钉、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随访5~3 0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 所有骨折平均在术后9周愈合,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对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3月,收治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7例,男5例,女2例;年龄28~53岁。采用髋臼后外侧入路,髋臼骨折行重建钢板内固定,股骨颈骨折行空心螺钉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2.5个月。1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关节置换;其余髋臼骨折和股骨颈骨折均获解剖复位并达骨性愈合,X线片未发现股骨头坏死。结论一期早期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及股骨颈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及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7年1月共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患者36例,取肩关节背侧手术入路、重建钢板等进行固定。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复位满意,随访36例,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18个月。根据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27,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1.7%。结论对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患者可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肩关节功能,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部分肩胛骨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术前根据X线及CT三维重建确诊为多部分肩胛骨骨折,并通过改良Judet入路以适当塑形后的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多部分肩胛骨骨折共15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均达骨性愈合。术后无感染、内置物松动、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根据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其中优8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86.7%。结论对于多部分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应以恢复肩胛骨完整性和稳定性为目标,通常经2处重建钢板正确塑形后固定,可获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钉结合后路钢板手术治疗股骨髁冠状面骨折即Hoffa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2月后方入路显露采用螺钉结合防滑钢板治疗的10例Hoffa骨折患者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22~68岁,平均44.6岁。其中外髁骨折6例,内髁骨折4例,单侧双髁骨折1例。骨折按Letenneur分型:Ⅰ型4髁,Ⅱ型2髁,Ⅲ型4髁。分别采用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直视下复位后先用空心螺钉或松质骨螺钉固定,然后重建钢板塑形后抗滑方式固定。结果:全部患者术后获平均12.4个月(6~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3~24周,平均18周,无感染、血管神经并发症,无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发生。按Letenneur的Hoffa骨折术后功能评估标准评定疗效:优8髁,良1髁,差1髁,优良率为90%。结论:后方入路螺钉联合钢板抗滑固定治疗Hoffa骨折,显露直观,固定坚强,无需外固定,可早期不负重活动,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11例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应文  陈明见  任周奎  向阳 《重庆医学》2006,35(12):1122-1123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与疗效。方法时11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经肩后入路切开复位,采用重建钢板拉力螺钉、克氏针或钢丝固定,术后早期康复锻炼。结果11例随访6~20个月,根据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疗效:优8例,良2例,可1例。结论对肩胛骨骨折进行正确分型,充分了解骨折移位情况,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严重移位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清  鲍海星 《实用全科医学》2007,5(3):220-221,F0003
目的探讨严重移位肩胛骨骨折(scapular fracture,SF)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15例严重移位的肩胛骨骨折患者,其中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38岁(23~56岁),均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5~36个月。X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平均8.5周(6~12周),按hardegger功能评分标准,其中优12例,良3例。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适用于严重移位的肩胛骨骨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严重移位的肩胛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该科自2007年1月~2009年6月,对21例严重移位的肩胛骨体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主要采用健侧卧位经典Judet入路,并以Hardegger标准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该组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时间6~21个月,平均13.5个月.按Hardegger肩关节评分,优11例,占52.3%;良8例,占38%;可1例,占4.7%;差1例,占4.7%.结论 对严重移位的肩胛骨体部骨折病例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5例,加压钢板加空心加压螺钉固定8例,重建髓内钉固定5例,顺行髓内钉加空心加压螺钉固定6例。比较上述几种内固定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2~60个月,平均40个月。21例股骨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2个月,3例股骨颈骨折不愈合。24例股骨干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8个月。未用克氏针临时固定股骨颈骨折12例中,3例出现股骨颈不愈合,4例轻度髋内翻畸形。结论加压钢板加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简便易行,在实施固定术前用克氏针临时固定股骨颈骨折可避免股骨颈骨折再移位和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Hoffa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例Hoffa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内固定选择单独应用松质骨螺钉或空心螺钉固定或联合应用侧方支持钢板固定。结果:9例骨折获平均15个月随访,骨折未发生移位,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5周;按Letenneur等的Hoffa骨折术后功能恢复评估标准评定,优5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8.9%。结论:螺钉内固定治疗Hoffa骨折疗效优良,同时,手术入路、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及术后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2012年5月对该院收治的15例不同类型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复位满意。根据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优12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3%。结论根据不同类型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固定方法,早期行功能锻炼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适应症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2004年6月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12例临床资料,通过前方入路,后方入路分别对不同类型的肩胛骨骨折使用重建钢板、拉力螺钉及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结果:12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30月,平均22月。疗效:优7例;良好3例;可2例。结论:(1)三维CT有助于诊断及选择适宜治疗方法。(2)肩胛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可获得较好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肩胛骨骨折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不稳定的肩胛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1998年-2003年收治的15例肩胛骨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AO分型方法:稳定的关节外骨折3例,不稳定的关节内骨折5例和不稳定的关节外骨折7例。通过后方入路,前方入路及前后联合入路对不稳定的12例肩胛骨骨折进行了骨折切开复位,拉力螺钉及重建钢板固定。结果12个手术病例随访12-36个月。Neer评定,优良9例,不满意2例,失败1例。结论对于移位严重的肩胛体部骨折和骨突部骨折及不稳定的关节内、外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复杂的髋臼骨折采用不同手术入路与方法,探讨髋臼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自2000年6月-2008年6月,共手术治疗移位的髋臼骨折32例,根据CT平扫和三维重建确定骨折类型,制定手术方案,选择适当手术入路进行骨折复位,并用骨盆重建钢板固定。结果随访1-4年,平均2年,根据Matta临床标准评定:优23例(71.8%),良3例(9.3%),差6例(18.9%),优良率81.1%。结论髋臼骨折分型的正确判定,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暴露,根据髋臼的解剖特点正确放置钢板和螺钉,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是决定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齐东彪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9):150+152-150,152
目的探讨和改进踝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6月-2010年11月采用分叉克氏针、医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内、外踝骨折45例。结果随访8.5~24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9—20周(平均12周)。按苟三怀提出标准评定,优38例,良5例,可2例,无差病例,优良率95.6%。结论分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外踝骨折,固定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可作为外踝骨折方法的一种补充,尤其适用于靠近外踝尖的骨折。手术治疗内踝骨折应用可吸收内固定螺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费用低,创伤小,无须二次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3年6月至2008年3月38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类确定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B1型5例,B2型7例,B3型4例,C1型8例,C2型9例,C3型5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B型骨折应用骨盆重建钢板固定,C型骨折应用骨盆重建钢板、骶骨棒和骶髂关节螺钉固定。结果3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29个月,平均15.4个月。骨折愈合,骨盆环无畸形,下地行走,无腰腿痛及步态异常;功能评分:优占83.4%;良占8.9%,可6.7%,优良率达到占93.3%。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可重建骨盆的稳定性和早期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有移位髋臼骨折患者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时间平均22个月(14个月~3年)。术后解剖复位21例(65.63%),满意复位8例(25%),不满意复位3例(9.37%)。按Matta标准评定,手术疗效:优17例(53.13%),良12例(37.5%),可3例(9.37%),优良率为90.63%;X线疗效:优25例(78.13%),良5例(15.62%),可2例(6.25%),优良率为93.75%。术后无发生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有移位的髋臼骨折,具有复位良好,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移位髋臼骨折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俊 《河南医学研究》2009,18(2):145-146
目的:分析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有移位髋臼骨折患者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时间平均21个月(12个月~30个月)。术后解剖复位占66.7%(20/30),满意复位26.7%(8/30),不满意复位6.7%(2/30)。手术疗效:优56.7%(17/30),良33.3%(10/30),可10.0%(3/30),优良率为90.0%。术后无发生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技术是临床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