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食管癌术后双胃管早期肠内营养4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淮  滕泽林 《广西医学》2011,33(12):1623-1625
目的总结食管癌术后留置双胃管行早期肠内营养(EEN)及引流的临床经验。方法42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均留置双胃管,其中一条经胃、十二指肠置入空肠上段,另一条置入胃内。空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胃管进行引流。结果42例均获随访3个月至2年,术后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无围术期死亡患者,营养状况正常。结论食管癌术后留置双胃管行早期肠内营养,能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降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经济、简单、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坚  黄坚雄  周家德 《海南医学》2007,18(10):58-59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于胃肠道手术中的疗效.方法 30例胃肠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N)和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两组,各15例.EN组术后24小时内经鼻肠管输注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TPN组经中心静脉进行,共8天.结果 EN组均完成肠内营养计划,未发生吻合口瘘和腹腔感染.肠功能恢复时间EN组短于TPN组.两组切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无差异.平均住院费用/药用费用EN组低于TPN组.结论 胃肠术后早期(24小时内)提供肠内营养是安全、经济、方便、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的合理方法,提高病人的治愈率.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8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 组)和肠外营养(PN)组各90例.分别于术后24h开始进行EN与PN,比较两组术后腹胀、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营养支持费用.结果术后EN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营养支持费用较PN组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EN支持,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术中放置肠鼻管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食管癌食管癌术中放置肠鼻管,术后经鼻肠管肠内营养的应用价值及最佳实施方法.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n=264)和肠外营养组(PN,n=270).EN组采用术中留置鼻肠管,术后第1-8天检测鼻肠营养管滴饲能全力500~1 000 mL/d;PN组采用术前留置胃管,术后仅予静脉营养支持;两组病例均在术后第1天及第8天检测血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观察其术后并发症.结果 EN组全部病例均完成留置鼻肠管,术后吻合口瘘7例,肺部感染5例;PN组吻合口瘘9例,肺部感染17例.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89%和6.30%,差异有显著性(P<0.01);EN组术后第1天及第8天血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均明显升高(P<0.01),而PN组稍有增高(P>0.05);两组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前后对比仅轻微增高(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免疫,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减少肺部感染,节省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24例鼻胃管经瘘口引流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下,将鼻胃管经瘘口置入能充分吸去脓液的最佳位置,持续负压引流;DSA下置鼻肠管用于鼻饲营养液;胃肠减压管置入胃腔引流,外接负压引流装置,压力须较瘘腔负压引流管压力大,以减少消化液灌注脓腔,胸腔引流管按常规方法放置。术后加强对患者病情观察、经瘘口内引流管的护理、肠内营养护理、胸腔引流管护理以及基础护理。结果 24例患者中23例患者在4~14天瘘口闭合,1例糖尿病患者反复感染,瘘腔长达3个月未闭合,形成永久瘘,行外科修补术后3天大出血死亡。治愈率高达95.8%。结论新三管法对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纵膈瘘具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应用鼻胃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患者康复的影响及护理观察。方法分析172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包括鼻胃管的置入方式、肠内营养液的选择与给予方法、护理的方法及术后肠内营养应用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172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的患者中,除1例因发生吻合口瘘延长肠内营养治疗时间,5例因营养管脱落中断治疗、6例因腹泻腹胀不能缓解而改成肠外营养外,其余患者均正常进行治疗并出院。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应用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治疗能减少静脉输液量,减低患者住院成本;促进肠功能恢复,促进胃肠蠕动,防止胃排空障碍;保护吻合口、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和探讨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方法 40例胃肠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N)和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两组,各20例.EN组术后24小时内经鼻肠管输注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TPN组经中心静脉进行,共7天.结果 EN组均完成肠内营养计划,未发生吻合口瘘和腹腔感染.肠功能恢复时间EN组短于TPN组(P<0.01).两组切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无差异(P>0.05).平均住院费用/药用费用EN组低于TPN组(P<0.05).结论 胃肠术后早期(24小时内)提供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与TPN相比,EN促进肠功能恢复快,住院费用低,具有符合生理、安全、有效、价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纵膈瘘患者诊治体会。方法:选取21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采用左开胸两切口或右开胸三切口的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术中常规留置胃管、肠内营养管及胸腔引流管,术后共发生颈部吻合口-纵膈瘘11例,结合其临床表现及诊治结果,总结颈部吻合口-纵膈瘘发生原因及诊治体会。结果:11例吻合口-纵膈瘘患者经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有效体位引流、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25~55 d,平均(40.23±7.12)d。结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纵隔瘘引流困难,感染难以控制,早期发现、通畅引流、控制感染及营养支持是诊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在贲门癌、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实施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对132例贲门癌、食管癌患者在术中经鼻留置营养管,术后经鼻肠管给予EN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未进行肠内营养。结果所有贲门癌、食管癌患者术中均顺利留置鼻十二指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患者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术后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术后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也明显缩短。结论贲门癌、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EN,能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感染能力,改善营养,减少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增强康复信心,是患者术后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10例经鼻-瘘口逆行引流胸内吻合口瘘的临床经验。方法: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或胃镜引导下,将介入导管或引流管经鼻-瘘口送入胸内脓腔最佳位置,持续负压吸引,配合胸腔引流和肠内外营养支持。结果:经鼻-瘘口逆行引流治疗的B组10例患者疗效优于传统治疗的A组10例患者。结论:经鼻-瘘口逆行引流吻合口瘘与传统的治疗相比。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王峰  吴志勇  李睿  姬德宇 《安徽医学》2010,31(5):471-472
目的比较肠内营养与传统静脉补液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合理的营养治疗。方法本组86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teral nutrition,EN)及静脉营养组(parenteral nutrition,PN)。两组均于术后第1日开始给予营养支持或静脉营养,分别于术后第1日、第8日测定营养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等临床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第8日两组患者体质量均较术前下降,但静脉营养组较肠内营养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静脉营养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也高于肠内营养组(P〈0.05)。住院费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等比较,肠内营养组均优于静脉营养组(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肠内营养可避免传统的静脉营养之不足,降低手术和静脉营养支持的相关并发症,节省费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肠营养管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郸城县人民医院心胸外科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60例食管癌患者,均行食管癌切除术。随机分为A组(130例)和B组(130例),A组患者放置肠营养管,B组给予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并发症中吻合瘘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其余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明显早于B组,住院天数明显要比B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应用肠营养管进行营养支持,可使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降低,进食时间明显提前,并且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彭林  韩泳涛  方强  陈利华  李强 《四川医学》2004,25(9):974-975
目的 评价食管癌切除术后胸胃瘘保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18例胸胃瘘患者均给予保守治疗。禁食,瘘口附近重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必要时可在透视下定位管口位置,瘘口较大时甚至可以直接将管口放入瘘口内,负压吸引及时引流胃液。如果胃管未拔则持续胃肠减压;如果置有营养管则继续保留;如果没有则在胃镜牵引下置入营养管到十二指肠降部,肠内外营养同时进行,每日管喂量1000~2000ml。加强抗感染并应用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结果15例瘘口愈合出院,2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不久死亡。治愈率83.3%(15/18),病死率16.7%(3/18)。结论 食管癌切除术后胸胃瘘的保守治疗较积极的二次开胸手术疗效明显,病死率明显降低,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5月行食管癌根治术750例患者临床资料,出现术后吻合口瘘28例,其中颈部吻合口瘘4例,左胸入路胸内吻合口瘘19例(弓上13例,弓下6例), Ivor Lewis术后吻合口瘘5例。所有吻合口瘘患者均采用禁食、胃肠减压、胸腔内引流、纵隔脓腔冲洗以及放置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等保守治疗。结果颈部吻合口瘘患者均治愈出院,3例胸腔内瘘患者死亡,其余胸腔内瘘患者均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出院,包括1例食管内置入支架患者。结论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早发现、早处理是食管癌术后的吻合口瘘治疗的关键。积极的保守治疗是处理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防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胸内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瘘及时手术或带膜食管支架封堵,中晚期瘘充分彻底的冲洗引流、肠内外营养支持、全身抗感染治疗,大部分患者得到痊愈。结论造成吻合口胸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旦发生吻合口瘘,选择有效的措施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促进食管及贲门癌手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费用负担。方法本组从2002年2月至2008年12月对138例行贲门、食管癌行食管胃吻合的病人,术前与胃管同时插入十二指肠营养管,术中将十二指肠营养管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或水平段,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结果本组115例病人术后未发生吻合口瘘、胸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食管及贲门癌手术的病人术中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对我院行食管癌手术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早期分别行肠内、外营养,其中32例为肠内营养组、30例为肠外营养组。肠内营养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首次排气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肠外营养组(均P〈0.05)。术后2周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编制的生存质量问卷进行评分,其中肠内营养组的总体健康状况得分高于肠外营养组,疲劳、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下降、便秘和经济困难6项症状评分低于肠外营养组(均P〈0.05)。提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提高患者的近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管状胃成形术在食管癌根治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1例,按采取的手术术式不同分为管状胃组和传统组,管状胃组:31例,传统组:30例。观察2组患者手术后心肺并发症、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管状胃组的胸胃综合征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肺并发症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胃成形术能减少食管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很好地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预置食管床引流管治疗胃食管胸内吻合口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预防胃食道胸内吻合口瘘的新方法及食管床引流在吻合口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自1997年8月~2007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食管贲门癌根治性切除患者846例,预置食管床引流管431例,其中未预置食管床引流管415例。食道、贲门癌切除后胃代食管经食管床主动脉弓上、胸顶或颈部吻合。吻合完成后将胸胃向上悬吊3~4cm,在吻合口下方1~1.5cm放置乳胶引流管沿食道床向下从前胸壁引出,严密关闭左侧纵膈胸膜。结果846例患者中,预置食管床引流管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8例(18/431),未预置食管床引流管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5例(15/415),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预置食道床引流管而发生吻合口瘘的18例患者。未预置食管床引流管发生吻合口瘘的15例患者。其中2例行二次开胸放置食管床引流管而治愈。两组最高体温及白细胞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放置食管床引流管不能对吻合口瘘的发生起预防作用,但重要的是可以明显减轻吻合口瘘引发的胸腔感染所致的高热、呼吸困难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20.
袁庆锋  张琪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4):3012-3013,3015
目的:探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巴中市中心医院确诊为中下段食管癌并有手术指征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改良组术中采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全胃食管吻合术。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肺功能、胃食管反流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肺功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改良组术肺功能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部感染和吻合口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管状胃食管吻合术能明显减轻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肺功能损害,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不会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适合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