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c-met、EGF及其受体在外阴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原癌基因c-met、表皮生长因子(EGF)和EGF受体(EGFR)在正常外阴皮肤,外阴上皮内瘤变(VIN)和外阴鳞状细胞癌(VSC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外阴癌变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进行检测.c-met,EGF和EGFR的表达与外阴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相比较.结果:c-met在80%VSCC和20%VINⅢ中表达(P<0.05).EGF在100%VSCC和VINⅢ以及20%VINI,Ⅱ中表达.EGFR在67%VSCC和40%的VINⅢ中表达(P<0.05).c-met更强表达于高分化型的VSCC中,与中/低分化型差异显著(P<0.05).结论:EGF,c-met是外阴癌变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E6蛋白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外阴鳞癌(VSCC)中的表达,探讨HPV16-E6蛋白是否为NNEDV病因及与VSCC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PV16-E6在15例正常外阴组织,40例NNEDV及45例VSCC中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PV16-E6蛋白在正常外阴皮肤组无表达,在NNEDV及VSCC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和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NEDV组中,HPV16-E6蛋白在鳞状上皮增生(SH)型及硬化性苔藓(LS)型阳性率分别为35%和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正常外阴皮肤组升高(P<0.05),较VSCC组降低(P<0.05).HPV16-E6在VSCC的表达阳性率为66.67%,阳性率随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高,Ⅰ期和Ⅱ期,Ⅰ期和Ⅲ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但Ⅱ期和Ⅲ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l7).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增高,阳性率逐渐降低,高分化和低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但高分化和中分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有淋巴结转移者HPV16-E6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HPV感染可能是NNEDV的病因之一.HPV16-E6蛋白表达升高可能与VSCC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黏蛋白1(MUC1)和midkine(MK)在外阴上皮内瘤变(VIN)和外阴鳞状细胞癌(V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0例VSCC,25例VIN,10例正常外阴表皮进行研究,同时将MUC1和MK表达与外阴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相比较.结果:VSCC中MUC1蛋白表达及阳性细胞率高于VINⅢ(P<0.05),VIN Ⅰ,Ⅱ和正常表皮无表达;MUC1阳性细胞率在高、中、低分化VSCC中差异显著(P<0.05).VSCC中MK蛋白表达及阳性细胞率高于VINⅢ(P<0.05),VIN Ⅰ,Ⅱ和正常表皮中无表达;MK更强表达于分化型(高分化和中分化)的VSCC中,与未分化(低分化)的VSCC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MUC1表达可作为VSCC一种有效的肿瘤标志物.MUC1和MK与外阴肿瘤细胞分化有关,随着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MUC1表达增加,MK表达减弱.  相似文献   

4.
c-met在良性、癌前和恶性外阴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met基因在外阴癌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0例外阴鳞癌(VSCC)、25例外阴上皮内瘤变(VIN)、20例癌旁营养不良(VD)、15例尖锐湿疣(VCA)和5例外阴正常表皮,采用c-met兔多克隆抗体用免疫组化SABC法进行研究.c-met表达与外阴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相比较.结果:c-met阳性表达及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VINⅢ和VCA(P<0.05),与癌旁增生型VD差别不显著.VIN Ⅰ~Ⅱ、正常外阴表皮、癌旁硬化苔藓型VD无表达.c-met表达与VSCC组织分型有关(P<0.05),更强表达于高分化型中(P<0.05).结论:c-met没有参与正常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过程.无论细胞有无异型性,c-met的表达与细胞的增殖活跃有关.c-met的表达是外阴癌变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BP78)和钙网蛋白(CRT)在外阴鳞癌(VSCC)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RP78和CRT在30例VSCC及15例外阴正常皮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GRP78和CRT在VSCC组织中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358 5±0.006 2和0.296 2±0.012 6,在正常外阴皮肤中分别为0.331 6±0.006 0和0.284 7±0.004 3,比较GRP78和CRT在VSCC和外阴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RP78和CRT在VSC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2=0.583,P<0.001).GRP78和CRT在VSCC中的平均灰度值比值分别为0.66±0.21和0.84±0.15,在正常外阴皮肤中分别为0.34±0.11和0.65±0.17,比较两者在VSCC和外阴正常皮肤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RP78和CRT的表达与VSCC的发生发展有关,两者在VSC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RhoA、RAC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20例不典型增生宫颈、58例宫颈癌组织中RhoA、RAC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RhoA、RACl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率均为0,在不典型增生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0%、25%,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0.69%、81.03%,两者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不典型宫颈增生及正常宫颈组织(P<0.05),随着从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不典型增生组织→宫颈鳞癌的转化,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呈递增趋势.(2)RhoA蛋白表达与病理组织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无关(P>0.05).RAC1的表达与病理组织分级相关(P<0.05),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3)RhoA、RAC1蛋白两者表达水平成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RhoA、RAC1蛋白的表达与宫颈鳞癌转移及预后有一定关系.检测RhoA、RAC1对了解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和评估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nm23在不同外阴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了解PCNA指数及nm23蛋白表达与外阴鳞状细胞癌临床参数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正常外阴上皮、VIN及外阴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CNA及nm2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nm23蛋白均在正常外阴上皮、VIN及外阴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外阴鳞状细胞癌较VIN及正常外阴上皮显著降低(P<0.05),不同级别VINnm23蛋白阳性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NⅡ、Ⅲnm23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癌与中分化癌及高分化癌与低分化癌之间nm23蛋白表达的阳性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分化癌与低分化癌nm23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有转移者,原发灶nm23阳性值与转移灶nm23蛋白阳性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淋巴结无转移者原发灶与淋巴结有转移者原发灶nm23蛋白阳性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23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预后有关,而与绝经状态及年龄无关.对PCNA在不同外阴组织表达进行检测表明正常外阴上皮、VIN及外阴鳞状细胞癌PCNA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指数随VIN级别的增加而升高,VIN Ⅰ与ⅢPCNA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INⅠ与Ⅱ及VINⅡ与ⅢPCNA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阴鳞状细胞癌PCNA指数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升高,其中Ⅰ、Ⅱ级PCNA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级与Ⅰ、Ⅱ级PCNA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有转移者原发灶PCNA指数较淋巴结无转移者原发灶PCNA指数明显升高,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有转移患者PCNA指数在原发灶与转移灶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灶较原发灶高.PCNA指数随着外阴鳞状细胞癌临床期别增加而升高(P.<0.05),Ⅰ期与Ⅳ期PCNA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及绝经状态对PCNA指数无影响,死亡患者nm23蛋白阳性值低,PCNA指数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N和外阴鳞状细胞癌PCNA指数较正常外阴上皮高而nm23蛋白表达降低,在外阴鳞状细胞癌中,随着组织学分级增加,PCNA有升高趋势,nm23蛋白表达有下降趋势,反之亦然.Nm2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转移呈负相关,PCNA指数与肿瘤转移呈正相关,故对于PCNA指数高,而nm23蛋白表达阴性的未转移病例应加强随访,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RhoA蛋白在不同临床分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RhoA与胃癌发生和侵袭转移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有完整临床资料的57例胃癌病例、23例非典型增生病例石蜡包埋组织,并27例非胃癌组织病例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3组病例中Rho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Rh...  相似文献   

9.
Tian Y  Zhang XJ  Li GF  Wang W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5):2494-2496
目的 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在外阴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取1995至2011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和河北省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住院的30例外阴恶性肿瘤的癌组织、30例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的肿瘤组织,以30例正常外阴上皮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通过在石蜡包埋组织中检测uPA、uPAR两种蛋白的表达情况,观察不同外阴组织的表达变化,在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方面进行对照分析比较其有无差异。结果 (1)uPA和uPAR的表达(A值)分别在正常组织(0.422±0.022,0.431±0.027)、外阴上皮内瘤变(VIN) (0.462 ±0.018,0.467±0.015)及外阴恶性肿瘤中(0.508±0.020,0.510±0.020)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uPA和uPAR在外阴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随分期级别升高而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uPA和uPAR在外阴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有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未转移组(P<0.05)。结论 uPA、uPAR在正常外阴组织、VIN及外阴恶性肿瘤的表达中的升高趋势,提示其可能在外阴恶性肿瘤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组织中uPA、uPAR含量可评估外阴恶性肿瘤的浸润能力及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OX-2在外阴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外阴鳞状细胞癌(VSCC)、25例外阴上皮内瘤变(VIN)、20例癌旁营养不良(VD)、15例尖锐湿疣(VCA)和5例外阴正常表皮中COX-2的表达.结果 COX-2阳性表达及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VINⅢ和VCA(P <0.05),与癌旁增生型VD差别不显著.VINⅠ~Ⅱ、正常外阴表皮、癌旁硬化苔藓型VD 无表达.COX-2表达与 VSCC组织分型有关(P<0.05),更强表达于高分化型中(P<0.05).结论 ILK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高表达的COX-2预示着VSCC的高度恶性、高侵袭性、高转移性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EXPRESSION OF MIDKINE IN BENIGN,PREMALIGNANT AND MALIGNANT VULVAR TUMO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Midkine(MK)isanovelheparin-bindinggrowth/differentiationfactorfirstidentifiedastheproductofaretinoicacid-induciblegene(1).ThehumanMKgeneislocatedonchromosome11p11.2andconsistsof5exons:1non-codingand4codingexons(2,3).M  相似文献   

12.
郑艾  彭芝兰  曹泽毅  王和 《四川医学》2000,21(5):405-406
目的 探讨外阴癌过程中P16蛋白表达水平。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52例外阴鳞形细胞癌、10例外阴正常皮肤和28例外阴非典型增生的P16蛋白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 在正常外阴组织中均见P16蛋白表达,而在外阴非典型增生P16蛋白的表达率为64.28%,外阴鳞形细胞癌P16蛋白的表达率为40.38%,其阳性定位于细胞胞浆。P16蛋白的表达虽存在于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中,但在各组之间的  相似文献   

13.
欧小波  周密  冉启梅 《重庆医学》2015,(32):4519-4521
目的:探究肝癌缺失基因1(DLC1)与RhoA表达对乳腺癌淋巴道转移的影响。方法收集已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病变组织标本25例,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病变组织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DLC1与RhoA在两组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发生转移和未发生转移的乳腺癌病变组织中DLC1阳性率分别为44.00%和73.33%(χ2=4.889,P=0.027),RhoA阳性率分别为92.00%和50.00%(χ2=11.264,P=0.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DLC1与RhoA在乳腺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54,P=0.000)。结论乳腺癌淋巴道转移与DLC1低表达、RhoA高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XCR4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4例肺癌组织、20例正常肺组织中CXCR4的表达,其中84例肺癌中包括36例淋巴结转移。结果 CXCR4蛋白在肺正常组织表达较低,在84例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达60.7%(51/84)。CXCR4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而与分化程度、TNM分期、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低分化组肺癌组织CXCR4阳性表达率(78.95%)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45.65%)。临床Ⅰ、Ⅱ和Ⅲ期的肺癌组织CXCR4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81%和86.96%;伴淋巴结转移组肺癌CXCR4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7.78%,没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为47.92%;而病理类型中腺癌的阳性表达较高(86.36%)。结论肺癌组织中高表达的CXCR4很可能是促进肺癌侵袭和转移的一个重要分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分析与细胞自噬相关的蛋白Beclin1及LC3在甲状腺癌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选取48例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集的甲状腺癌组织、30例癌旁正常组织用以检测Beclin1及LC3蛋白表达,另取38例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以及30例的正常淋巴结临床标本,用以检测Beclin1及LC3蛋白表达。结果:在取材的所有样本中均有表达Beclin1,但在甲状腺癌组织中含量低于癌旁正常的甲状腺组织(P<0.01),转移淋巴结中Beclin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淋巴结组(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所有样本中也检测到LC3蛋白表达,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含量最低,并且显著低于癌旁甲状腺组织(P<0.01),在发生转移的淋巴结组织中,LC3含量低于正常淋巴结组织(P<0.01)。结论:自噬功能相关蛋白Beclin1与LC3的表达与甲状腺癌是否发生转移密切相关,是肿瘤向囊外扩展的直接标记。该蛋白具有作为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评估指标的潜在可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 2 )和层粘连蛋白受体 (LN -R)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与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MMP - 2和LN -R在食管鳞癌、癌旁、侵及肌层和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结果 :MMP - 2和LN -R在癌组织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 ,分化Ⅲ级高于Ⅰ、Ⅱ级 ,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 )。MMP - 2的表达与肿瘤浸润的深度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MMP - 2、LN -R蛋白的过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浸润和转移关系密切 ,检测MMP - 2和LN -R有助于食管鳞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陆军  霍霞  许建衡  邱前程  林莹  卢善明 《广西医学》2004,26(8):1092-1096
目的 探讨nm2 3表达水平对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检测石腊包埋 4 2例乳腺癌组织和 4 0例乳腺囊性增生症中nm2 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nm2 3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绝经前后、ER、术后复发、组织分级和临床分期无相关性 ;nm2 3高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显著负相关性 ,nm2 3高表达与患者远处转移有显著负相关性 ,与生存率呈正相关。全组 5年生存率为 6 4 30 %。在腋淋巴结阴性、nm2 3高表达的 15例中 ,5年生存率达86 6 7% (13/ 15例 ) ,仅 4例出现术后远处转移 ,3例出现术后复发。结论 检测nm2 3的表达可作为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RhoA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同步检测48例胰腺癌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RhoA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RhoA基因的表达与胰腺癌组织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中RhoA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t=3.669,P=0.0007),RhoAmRNA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有无门脉及淋巴结转移、pTNM病理分期密切相关,在中、低分化肿瘤(t=-2.447,P=-0.006)、门静脉受侵犯(t=-2.544,P=0.008)、淋巴结转移(t=2.351,P=0.041)和pTNM分期较晚(Ⅲ和Ⅳ期,t=2.667,P=-0.025)的患者中明显升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肿瘤组织中RhoA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t=-3.461,P=0.0003);RhoA蛋白表达量与肿瘤侵袭能力以及肿瘤分期相关,RhoA蛋白的含量在中、低分化肿瘤(t=2.323,P=-0.016)、门静脉受侵犯(t=-2.119,P=-0.036)、淋巴结转移(t=-2.117,P=-0.029)和pTNM分期较晚(Ⅲ和Ⅳ期,t=-2.776,P=0.004)的患者中明显升高。结论:RhoA基因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用于判断肿瘤分化程度、转移能力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方法研究Skp2在肺癌和癌前病变组织芯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肺癌中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以便为肺癌的发生、发展、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自制270点肺癌及癌前病变组织芯片中Skp2蛋白的表达。应用SPSS11.5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Skp2蛋白在各组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正常组0,癌前病变组16.7%(2/12),原发性肺癌组67.4%(60/89),淋巴结转移性肺癌组83.3%(10/12);原发性肺癌组和淋巴结转移性肺癌组Skp2蛋白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组和癌前病变组(均为P〈0.05);而正常组与癌前病变组、原发性肺癌组与淋巴结转移性肺癌组之间Skp2蛋白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原发性肺癌中Skp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的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不同临床分期Skp2表达的阳性率不同,Ⅲ+Ⅳ期高于Ⅰ+Ⅱ期(P〈0.05);Skp2的表达强度与肺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而不同组织学类型、大体类型、年龄、性别及分化程度间Skp2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1)Skp2蛋白在原发性肺癌组与淋巴结转移性肺癌组中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与癌前病变组,提示其促进了肺癌的发生、发展,可以成为预测肺癌发生、发展的一个新指标,并可能成为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2)原发性肺癌组中Skp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的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Ⅲ+Ⅳ期高于Ⅰ+Ⅱ期,提示Skp2与肺癌的进展和侵袭性有关,对肺癌的临床预后估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