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通过出院后的系统化随访探讨超/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出院后的中远期预后情况。方法:2013年3月至2017年6月入住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含超低出生体质量儿)218例,出院后定期回科室随访门诊完成体格发育、神经系统发育评测,获得相关测评数据;同时接受个体化的早期干预。结果:218例纳入对象中,超低出生体质量儿25例。218例对象中,最小胎龄25+6周,最小出生体质量650 g;平均胎龄(31.06±1.52)周,平均出生体质量(1.27±0.18) kg。随访至矫正(14.53±2.36)个月,身高、体质量及头围小于同年龄同性别2个标准差者分别为5.05%、5.50%及2.65%;贝利婴儿发展量表完成神经行为测评的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均≤69分者18例(8.26%)、均≥80分107例(49.08%);3例(1.37%)患儿确诊为脑性瘫痪。根据出生体质量分组,超低出生体质量组(n=25)MDI评分[(74.84±13.30)分]明显低于极低出生体质量组[(n=193,(81.47±11.86)分]。根据不同出生胎龄分组,胎龄<28周组的MDI评分明显低于其他2组(28~31+6周组和≥32周组)。MDI和PDI评分异常组(<70分)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异常及母亲妊娠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发生率高于评分正常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头颅MRI异常、母亲ICP是发生神经发育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超/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生长发育滞后发生率较高;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轻者,神经发育滞后发生率越高。需要长期规范随访及早期干预,减少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影响辅助生殖技术(ART)受孕的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死亡的临床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1例辅助生殖技术(ART)受孕的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死亡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胎龄、剖宫产、窒息、新生儿酸中毒、新生儿低血糖症、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是影响经ART出生新生儿预后的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窒息、低血糖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胎龄大为保护因素。结论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的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死亡率较高,可通过正确规范的复苏降低窒息的死亡率,及时调整血糖,对ART受孕后的母亲进行密切而细致的围产期检查,并尽量避免所有导致早产的因素,使胎龄接近足月,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吴俊  吴本清  黄进洁  罗亮  陈霆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9):2228-2231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及病原菌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NICU住院的654例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将发生医院感染的162例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分为2001年1月—2005年12月和2006年1月—2010年12月两组,对比分析两组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感染疾病和病原菌的变迁。结果第一组和第二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2.55%和26.01%,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医院感染疾病均以肺炎为主,前后五年比较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的构成比由22.6%增加至38.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原菌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前后五年构成比显示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呈上升趋势,肺炎克雷伯杆菌成为第一位的医院感染致病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医院感染发生率有上升趋势,败血症构成比增加,应根据病原菌谱的变化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肠内营养中的影响.方法 将98例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在住院期间喂养不耐受情况、生长体质量和过渡到全胃肠营养的天数.结果 观察组患儿呕吐、胃潴留、腹胀、血便发生率分别为14.29%、16.33%、16.33%和2.04%,明显低于对照组,第7、14、21天平均体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过渡到全胃肠营养天数在25 d以内的百分比高达83.67%,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有助于改善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患儿肠内营养状况,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是指出生1h内体质量不足1 500g的活体新生儿[1].多见于早产儿,尤其是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由于胃肠功能不成熟,吸吮力弱,吞咽、排空、消化、吸收能力差,易造成喂养困难、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等并发症.合理喂养是提高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存活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也是长期探索的热点问题之一.传统观念认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只有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后才能进行胃肠营养.现主张早期微量喂养,以促进胃肠道功能进一步成熟.近年来,国内、外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肠道营养做了大量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影响因素,为RDS的防治和改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133例收治入院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分为RDS组和非RDS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VLBW RDS的影响因素。结果 RDS组的胎龄、出生体质量、1min Apgar、5min Apgar评分均低于非RDS组(P<0.05),RDS组的住院时长、母亲孕产次、新生儿肺炎率、胎盘早剥率均高于非RDS组(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出生体质量、小胎龄、多孕产次、春冬季出生及胎盘早剥是VLBW RD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VLBW患儿RDS受多因素共同作用,可通过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新生儿复苏水平等方式来改善RDS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在新生儿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认识NICU早产儿管理的重要性.方法:对102例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02例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发生率为70.58%,RDS发生率49.02%,发生喂养不耐受、消化道出血各34.31%,NEC发生率8.82%,PVH-IVH的发生率高达51.96%,PVL发生率3.92%.结论:对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必须密切监护,加强早产儿管理可提高成活率和生存质量,是救治早产儿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超低出生体质量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的一般资料,分析其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宏力医院2007—2014年收治的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一般资料。结果 (1)一般资料:共收治82例,男39例,女43例,平均胎龄(27.5±1.8)周,平均出生体质量(836.5±100.7)g。孕母平均年龄(26.7±4.6)岁,经产妇39例,顺产60例,河南宏力医院出生46例,外院出生36例。产前应用激素37例,出生窒息42例。预后好转34例,放弃32例,死亡16例。(2)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存活和死亡超低出生体质量儿胎龄、出生体质量以及河南宏力医院出生、产前激素、生后窒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及产前激素的应用与死亡负相关(胎龄:B=-0.214,P<0.05;产前激素:B=-0.737,P<0.05),生后窒息与死亡正相关(生后窒息:B=0.980,P<0.05)。结论避免小胎龄及生后窒息、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改善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朱克然  周登余  王琍琍 《安徽医学》2021,42(12):1371-1376
目的 研究影响胎龄小于32周的极/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其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为新生儿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超过28天的130例胎龄小于32周的极/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根据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诊断标准分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组54例和非支气管肺发育不良(nB-PD)组76例;其中54例BPD早产儿,根据BPD诊断标准分为轻度BPD组43例、中重度BPD组11例.分析该130例患儿的围产期因素,其中孕母因素包括是否使用产前激素、生产方式、是否多胎、是否为初产妇、产妇年龄、是否合并相关疾病如重度子痫前期、绒毛膜羊膜炎、阴道流液、产前发热、胎膜早破;新生儿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性别、首选通气方式、机械通气时间及是否使用INSURE技术.对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患儿BPD及其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分析提示,胎龄越小(OR=0.110,95%CI:0.007~0.638)、机械通气时间越长(OR=2.178,95%CI:1.046~4.534)、用氧时间越长(OR=1.635,95%CI:1.148~2.327)和未采用INSURE技术(OR=0.006,95%CI:0.000~0.972)是患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机械通气时间越长(OR=1.567,95%CI:1.228~1.720)、用氧时间越长(OR=1.358,95%CI:1.009~1.828)是患儿BPD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论 胎龄小、未采用INSURE技术、机械通气时间及用氧时间长是患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机械通气时间和用氧时间越长是患儿BPD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胎龄小于32周的极/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应首选INSURE技术及无创通气,减少机械通气及用氧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ELBW)的临床转归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就诊的138例ELBW、VLBW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儿临床转归的危险因素。结果 患儿临床转归与胎龄、体质量、双胎或多胎、母亲围产期病史以及母亲既往病史有关(P<0.05)。患儿体质量、双胎或多胎为负性临床结局的保护因素(P<0.05),母亲围产期病史中胎膜早破是负性临床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ELBW与VLBW的生存率较低、并发症多,临床预后影响因素多。在提高临床诊疗和护理质量的同时,应加强围生期保健治疗及护理宣教,及早发现影响ELBW与VLBW临床结局的不利因素,及时干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背景 低出生体重儿多存在慢性宫内缺氧现象,其围生期病死率高,且远期体格发育落后、神经发育异常风险高。目前我国缺乏针对该方向的多中心大样本的调查研究。目的 分析河北省低出生体重儿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河北省妇幼监测信息管理系统2013-2017年在河北省7个省市级医院和15个县级医院,共22个监测点住院分娩的37周及以上孕周的孕产妇资料,调查指标包括孕产妇年龄、出生年份、出生季节、出生医院城乡及等级分布、产检次数、孕次、产次、胎儿性别、孕产妇合并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心脏病、合并肾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过期妊娠等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因素。结果 250 304例足月新生儿中,低出生体重儿3 482例,发生率为1.39%;不同年龄孕产妇、不同出生年份、不同出生季节、不同出生地区、不同生产医院城乡及等级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生育年龄≥40岁孕产妇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最高(1.65%),30~34岁最低(1.29%);2015年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最高(1.56%),2017年最低(1.29%);春季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最高(1.47%),秋季最低(1.29%);沧州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最高(1.82%),邢台最低(0.82%);省市级医院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1.71%)高于乡镇级医院(1.13%);三级医院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最高(1.94%),一级医院最低(0.98%)。低出生体重儿组孕产妇年龄分布、产检次数、孕次、产次、胎儿性别、妊娠期高血压比例、合并心脏病比例、合并肾病比例、胎盘早剥比例、前置胎盘比例、过期妊娠比例与非低出生体重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文化程度、妊娠期糖尿病比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产妇文化程度低、产检次数少、胎儿为女性、省市级医院生产、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心脏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是低出生体重儿的危险因素(P<0.05),多孕次、妊娠期糖尿病、过期妊娠是低出生体重儿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低出生体重儿发病率有明显的时间、地区、人群差异,对不同地区及人群采取个性化预防措施,适时孕育、规范产检,尽早发现潜在的高危因素,及时预防和治疗,减少低出生体重儿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症(BPD)的高危因素,探讨BPD的预防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深圳南山医院2006年1月-2009年9月在NICU诊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7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诊断为BPD(BPD组),而62例为非BPD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极低出生体重儿BPD的总发生率是17.33%,而有机械通气史的极低出生体重儿BPD的发生率高达33.33%,经鼻气道正压通气的极低出生体重儿BPD的发生率较低,为10.34%。BPD组患儿胎龄和产重均较非BPD组低。产前发生绒毛膜羊膜炎、接受机械通气、合并肺部感染、需多次输血的患儿,BPD组较非BPD组明显增高(P<0.05)。生后使用肺表活性物质,限制早期液体摄入量,控制感染,积极纠正贫血,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避免早产低体重、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肺透明膜病,限制生后前10d的液体摄入、控制肺部反复感染、积极纠正贫血是预防BPD的关键,积极早期综合治疗BPD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极低出生体重儿对早期微量喂养的耐受情况及疗效。方法 4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微量喂养组(EMF)和传统喂养(CF)组。EMF组生后12h内给予微量喂养,每天小于(10~20)mL/Kg新生儿奶粉,平均分成6~8次,经口管饲喂养,有吸吮、吞咽反射后改经口喂养,能耐受逐渐加量,至完全肠道营养。CF组生后禁食,72h后给予微量喂养,喂养方法同EMF组。结果观察EMF组同CF组在胃泌素水平、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头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达完全胃肠营养时间、胎便排净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能促进胃泌素水平,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率,促进胎便排净,缩短达完全胃肠喂养时间,加快生长发育,是对VLBW儿安全有效的喂养方法。  相似文献   

14.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喂养方法和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的早期喂养方法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中的临床应用以及与喂养不耐受性(FI)的相关性,寻找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的最合适喂养方法。方法对本院2007年5月-2009年12月期间在新生儿病房住院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150例(VLBW112例)随机进行分组,分别给予早期经口微量喂养、饲管内直接人工推注间断喂养、微量输液泵间断喂养(IBG)、微量输液泵持续喂养(CNG)等四种喂养方法,同时进行部分静脉营养,观察不同组患儿喂养不耐受性及达到完全胃肠道喂养时间(FEF)。结果不同喂养方法中F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经口微量喂养FI发生率27.8%(VLBW为28%),管饲持续喂养FI发生率24.3%(VLBW为28.1%),均较间断喂养低(P〈0.05);VLBW中,不同喂养方法达到FEF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NG(15.6±2.1)d较IBG(19.8±2.2)d、(18.8±2.0)d达到FEF早(P〈0.01)。结论早期微量喂养可增加喂养耐受性,经口微量喂养发生喂养不耐受低;管饲法中,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更耐受CNG喂养,且达到FEF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提高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的治愈率及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时间段(2002年1月-2011年9月)47例ELBWL的住院经过及临床预后。结果近5年ELBW存活率较前5年有显著上升(46.4%vs 11.8%,P=0.01);最常见的合并症仍然是新生儿感染(74.5%)、早产儿贫血(66.0%)、高胆红素血症(55.3%)、呼吸窘迫综合症(51.1%)及呼吸暂停(51.1%)等;而硬肿症及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近年来ELBWI的治愈率明显提高,但其死亡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加强科学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预防感染、合理喂养等措施是提高ELBWI早期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曾云清 《医学综述》2012,(20):3499-3501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营养支持法在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可行性。方法将123例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按照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1例)行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对照组(62例)行常规胃管喂养,对比两组血生化指标、生长发育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喂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行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可有效地改善患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减少喂养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感染与高血糖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 2 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3月存活出院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血糖及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非感染组患儿 2 5例 ,仅 1例发生高血糖 ,发生率 4 %;感染组患儿 15例 ,发生高血糖 13例 ,发生率 86 6 7%。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如发生不明原因的高血糖 ,则提示可能有感染存在。  相似文献   

18.
郑德春  陈小玲  闫福华 《医学综述》2008,14(19):2949-2953
牙周病为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表现为进行性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近年来,牙周病对全身健康的影响逐渐受到重视。早产和低体质量儿是产科常见疾病,易导致围生儿死亡。作为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牙周病与早产及低体质量儿发生、发展的关系已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牙周组织炎症的特点,牙周病与早产及低体质量儿的关系及其可能的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脑室内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母亲,胎儿、分娩因素及治疗过程来筛选极低出生体重几脑室内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极低出生体重儿脑室内出血与母亲因素如前置胎盘,妊高征,胎膜早破、分娩方式、患儿性别及生后是否呼吸暂停无关,与患儿的胎龄,出生体重、出生时窒息及生后机械通气明显相关。结论小胎龄,低出生体重.窒息及机械通气是极低出生体重儿脑室内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